还好我不是在成长期读老虚
【标题的意思是太早看老虚容易被他的三观带歪】
当初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态去看FZ的原著小说我已经忘了。也许只是想要看到更加饱满的人物形象,也许是对世界观设定的偏执狂热。现在回想起来好像还是因为对卫宫切嗣和言峰绮礼这两个完全没爱的人物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执念。所谓物极必反。就是因为是两个跟我的价值观从头到尾都不和的家伙所以才更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塑造了这么逆行的三观。
但,到最后,我还是没有看懂言峰绮礼。
但说白了这个人并不是为了让人理解而存在的。
什么都不能让这个人扭曲成现在这幅样子。从出生伊始,这个男人左胸腔里代替心脏存在的就是缓慢扩张的黑洞吧。
相比起神性化的安哥拉曼纽,这个人才是人型的世界之恶。背德的圣职者,虽然同类型的人物屡见不鲜,但是如此纯粹极端的背德,简直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朝圣。这根本是概念一样的存在——所有人性负面因素的人格化,才出现了言峰绮礼这个人。
跟他相比起来,卫宫切嗣也只是个可怜的人类。因为怀抱虚无缥缈绝对正面的梦想,所以承受着截然相反的绝对痛苦。就光从卫宫切嗣心理变化,小说的描述果然还是比动画好得多。虽然不想承认,但老虚的文笔确实拥有强大的张力。自从开始中英对照阅读之后,我再也不敢对着译本评价作家的语言风格了。但是就算是这样,FZ整个故事中表露出来的那些生生不息平静又繁盛的压抑,即使用另一个语言转述出来也浓郁的化不开。这大概就是作者的功力了。
虚渊玄的东西我也只看过小圆脸和FZ而已。目前的观感是,这个家伙热衷于制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把命运的绝望用放大镜表现出来。你甚至不能说他是在刻意的描写人性的阴暗,因为刨根究底,他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没有作恶的本心。就算是以负面形象存在的言峰绮礼,都不曾抱有作恶的想法,只不过是因为这个人从一开始设定就是歪的。以FZ来说,悲剧的诞生大概就在于这个故事的表达的是“两个星期的生死之战”,又加上了极端化的人物设定。从master侧来看,这群人三观都多少有点不正常,稍微正常一点的就只有韦伯和教授。到最后,在圣杯战争中修正了自己的三观的master全都活下来【说是全都,其实也只有两个而已,而且其中之一还是执迷不悟直到进了圣杯肚子里才被刷新了价值观】,剩下那些闷着头直冲连弯都不带拐的,果断的都死掉了。所以说,这套小说的中心思想是教育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态度看待自己么……
每个组的master和sevent 的相处方式和矛盾都是亮点。最亮的还是剑组这对,明明目标,初衷甚至一部分的价值观都一致,居然就因为行事方式不同,两个人拒绝交流结果折腾的双方都不爽。基本上每对苦逼死的主从都是因为价值观和交流不和,唯一两对相处顺利的基本都是善终。这又是在教育我们,要随时保持交流通畅不然绝对会苦逼是么?
所以说为什么我最喜欢rider组?就是因为在这种不正常的压抑环境中这两个人还能打打游戏看看书全程都维持着积极又向上,简直是少年热血漫一样生活方式,这简直是黑暗中的理想乡啊!整个压抑剧情中还能看大帝和韦伯斗嘴,插科打诨,这一组真是唯一的治愈系般的存在。韦伯虽然一开始的傲娇性格不太讨喜,但是后期转变成长,成二世之后的形象,与其说是我最喜欢的类型,不如说是我想要成为的类型。而伊斯坎达尔,我是从动画开始就无视了颜艺果断成了脑残粉,小说补完之后就是死心塌地的脑残粉!要说起来,我是觉得伊斯坎达尔才是整部小说里王这个意象的代表。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同时追求一个虚幻的梦想,他的追求至少还是不脱离人性的。相比起来,saber只是个身为人类之躯却想踏入神的领域小姑娘。【闪闪和大帝对她的的评价倒是相当中肯】与其说她是王者,倒不如说是朝圣者或是信徒,追求着一个从未实现过的理想乡。王国需要信徒,但王国的领导者决不能是信徒。因为信徒可以为了信仰而献祭一切。即便是王国之根本的民众,在他们眼里也可以是信仰的祭品。当然saber还没极端到这种地步……说起来我一直不喜欢saber的地方就是她不管不顾的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拯救者的姿态……民众需不需要她拯救还要另说……她想避开的其实只是剑栏之丘这种众叛亲离的结局吧……她想做的又是个绝对正面纯洁高尚的形象,但是这种设定根本就是圣人。王是不能希翼纯洁无暇的,王只能是混沌的灰。【从这方面来看,她和切嗣连梦想的中二程度都差不多,明明有爱丽在中间调和,最后还是整成两个人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结果到底是为什么啊……】
至于闪闪,他就是个写作王读作神的bug。作为拥有乖离剑和天之锁两个bug武器的死bug,最后他和伊斯坎达尔一战看的我真是郁卒。所幸这货的性格在霸气,狂妄,二B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居然一点都不讨人厌,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呢。但无论怎么样这个角色都太BUG了,以至于我非常想看他吃瘪……【不是作为FSN里“泥”的存在,而是英灵状态下“影”的存在。所以说fate strange fake 没能继续写下去我还蛮遗憾的。就说这货心理上同等级的对手大概只有恩奇都,这两人打起来到底会怎么啊真在意……作为最古老的一对基佬,从打架变成妖精打架也是有可能的。】
顺说,无论是动画还是小说,闪闪跟绮礼重新缔结契约的时候,那种狗男男对上眼了马上就要干柴烈火的气场真是呼之欲出。真是一对狗男男。
……怎么说呢,本来是想正经一点扒一把人物心理,结果还是变成了吐槽么……
说起来一开始决定要看小说好像还是因为原著党对动画第二季的删节很不满,出于对rider组的脑残热爱,想仔细点看看韦伯的成长过程才下决心看的。结果,印象最深其实不是最后的双王战而是saber和兰斯洛特的对决。这一笔设定的是在太棒了,利用了FSN“亚瑟王是女人”这个乱来设定,神奇的把格尼薇儿和兰斯洛特洗的更白了,反而能更细节具体的讨论了saber的信念问题。【当然这段看的非常开心的直接原因是看到saber终于吃瘪了我很高兴。】
动画化确实把小说人物刻板削弱平面了不少。本来在动画里面讨厌的家伙,看完小说之后基本全都理解接受了。虽然如此,FZ动画也还算是不错了。尤其第二季23集最后一幕,倒计时和标题“世界尽头的海”,一挂出来,配合上之前rider组的剧情铺垫和双王战,简直就是会心一击……
将文字形象搬上银幕好像都免不了把角色性格简化。本来,动画电影电视剧不好像文字那样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旁敲侧击的表现方式出现的太频繁又容易让观众丧失兴趣。文本文学本身没有必要全程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不放。大众的视屏化的表现形式倒是截然相反,一切要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再加上时间限制,也只能原来文本中有特点东西更集中夸张的表现出来。不过简化的东西看太多很容易降低智商啊。反过来说,能够通过简化形象看出故事内核的人也相当了不起,脑补能力一定很强【褒义意味】。像我这种只能死抓着表述出来的东西借题发挥的愚人,就只能依仗顿悟和开导了。
当初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态去看FZ的原著小说我已经忘了。也许只是想要看到更加饱满的人物形象,也许是对世界观设定的偏执狂热。现在回想起来好像还是因为对卫宫切嗣和言峰绮礼这两个完全没爱的人物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执念。所谓物极必反。就是因为是两个跟我的价值观从头到尾都不和的家伙所以才更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塑造了这么逆行的三观。
但,到最后,我还是没有看懂言峰绮礼。
但说白了这个人并不是为了让人理解而存在的。
什么都不能让这个人扭曲成现在这幅样子。从出生伊始,这个男人左胸腔里代替心脏存在的就是缓慢扩张的黑洞吧。
相比起神性化的安哥拉曼纽,这个人才是人型的世界之恶。背德的圣职者,虽然同类型的人物屡见不鲜,但是如此纯粹极端的背德,简直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朝圣。这根本是概念一样的存在——所有人性负面因素的人格化,才出现了言峰绮礼这个人。
跟他相比起来,卫宫切嗣也只是个可怜的人类。因为怀抱虚无缥缈绝对正面的梦想,所以承受着截然相反的绝对痛苦。就光从卫宫切嗣心理变化,小说的描述果然还是比动画好得多。虽然不想承认,但老虚的文笔确实拥有强大的张力。自从开始中英对照阅读之后,我再也不敢对着译本评价作家的语言风格了。但是就算是这样,FZ整个故事中表露出来的那些生生不息平静又繁盛的压抑,即使用另一个语言转述出来也浓郁的化不开。这大概就是作者的功力了。
虚渊玄的东西我也只看过小圆脸和FZ而已。目前的观感是,这个家伙热衷于制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把命运的绝望用放大镜表现出来。你甚至不能说他是在刻意的描写人性的阴暗,因为刨根究底,他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没有作恶的本心。就算是以负面形象存在的言峰绮礼,都不曾抱有作恶的想法,只不过是因为这个人从一开始设定就是歪的。以FZ来说,悲剧的诞生大概就在于这个故事的表达的是“两个星期的生死之战”,又加上了极端化的人物设定。从master侧来看,这群人三观都多少有点不正常,稍微正常一点的就只有韦伯和教授。到最后,在圣杯战争中修正了自己的三观的master全都活下来【说是全都,其实也只有两个而已,而且其中之一还是执迷不悟直到进了圣杯肚子里才被刷新了价值观】,剩下那些闷着头直冲连弯都不带拐的,果断的都死掉了。所以说,这套小说的中心思想是教育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态度看待自己么……
每个组的master和sevent 的相处方式和矛盾都是亮点。最亮的还是剑组这对,明明目标,初衷甚至一部分的价值观都一致,居然就因为行事方式不同,两个人拒绝交流结果折腾的双方都不爽。基本上每对苦逼死的主从都是因为价值观和交流不和,唯一两对相处顺利的基本都是善终。这又是在教育我们,要随时保持交流通畅不然绝对会苦逼是么?
所以说为什么我最喜欢rider组?就是因为在这种不正常的压抑环境中这两个人还能打打游戏看看书全程都维持着积极又向上,简直是少年热血漫一样生活方式,这简直是黑暗中的理想乡啊!整个压抑剧情中还能看大帝和韦伯斗嘴,插科打诨,这一组真是唯一的治愈系般的存在。韦伯虽然一开始的傲娇性格不太讨喜,但是后期转变成长,成二世之后的形象,与其说是我最喜欢的类型,不如说是我想要成为的类型。而伊斯坎达尔,我是从动画开始就无视了颜艺果断成了脑残粉,小说补完之后就是死心塌地的脑残粉!要说起来,我是觉得伊斯坎达尔才是整部小说里王这个意象的代表。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同时追求一个虚幻的梦想,他的追求至少还是不脱离人性的。相比起来,saber只是个身为人类之躯却想踏入神的领域小姑娘。【闪闪和大帝对她的的评价倒是相当中肯】与其说她是王者,倒不如说是朝圣者或是信徒,追求着一个从未实现过的理想乡。王国需要信徒,但王国的领导者决不能是信徒。因为信徒可以为了信仰而献祭一切。即便是王国之根本的民众,在他们眼里也可以是信仰的祭品。当然saber还没极端到这种地步……说起来我一直不喜欢saber的地方就是她不管不顾的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拯救者的姿态……民众需不需要她拯救还要另说……她想避开的其实只是剑栏之丘这种众叛亲离的结局吧……她想做的又是个绝对正面纯洁高尚的形象,但是这种设定根本就是圣人。王是不能希翼纯洁无暇的,王只能是混沌的灰。【从这方面来看,她和切嗣连梦想的中二程度都差不多,明明有爱丽在中间调和,最后还是整成两个人相互看不惯对方的结果到底是为什么啊……】
至于闪闪,他就是个写作王读作神的bug。作为拥有乖离剑和天之锁两个bug武器的死bug,最后他和伊斯坎达尔一战看的我真是郁卒。所幸这货的性格在霸气,狂妄,二B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居然一点都不讨人厌,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呢。但无论怎么样这个角色都太BUG了,以至于我非常想看他吃瘪……【不是作为FSN里“泥”的存在,而是英灵状态下“影”的存在。所以说fate strange fake 没能继续写下去我还蛮遗憾的。就说这货心理上同等级的对手大概只有恩奇都,这两人打起来到底会怎么啊真在意……作为最古老的一对基佬,从打架变成妖精打架也是有可能的。】
顺说,无论是动画还是小说,闪闪跟绮礼重新缔结契约的时候,那种狗男男对上眼了马上就要干柴烈火的气场真是呼之欲出。真是一对狗男男。
……怎么说呢,本来是想正经一点扒一把人物心理,结果还是变成了吐槽么……
说起来一开始决定要看小说好像还是因为原著党对动画第二季的删节很不满,出于对rider组的脑残热爱,想仔细点看看韦伯的成长过程才下决心看的。结果,印象最深其实不是最后的双王战而是saber和兰斯洛特的对决。这一笔设定的是在太棒了,利用了FSN“亚瑟王是女人”这个乱来设定,神奇的把格尼薇儿和兰斯洛特洗的更白了,反而能更细节具体的讨论了saber的信念问题。【当然这段看的非常开心的直接原因是看到saber终于吃瘪了我很高兴。】
动画化确实把小说人物刻板削弱平面了不少。本来在动画里面讨厌的家伙,看完小说之后基本全都理解接受了。虽然如此,FZ动画也还算是不错了。尤其第二季23集最后一幕,倒计时和标题“世界尽头的海”,一挂出来,配合上之前rider组的剧情铺垫和双王战,简直就是会心一击……
将文字形象搬上银幕好像都免不了把角色性格简化。本来,动画电影电视剧不好像文字那样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旁敲侧击的表现方式出现的太频繁又容易让观众丧失兴趣。文本文学本身没有必要全程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不放。大众的视屏化的表现形式倒是截然相反,一切要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再加上时间限制,也只能原来文本中有特点东西更集中夸张的表现出来。不过简化的东西看太多很容易降低智商啊。反过来说,能够通过简化形象看出故事内核的人也相当了不起,脑补能力一定很强【褒义意味】。像我这种只能死抓着表述出来的东西借题发挥的愚人,就只能依仗顿悟和开导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