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准备娶她或许不
《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第一季第一集看完。话说……这还会有下一季吗?真的很难说。
300君当时在米国看生肉的时候,我正在乘车参加朋友婚礼的路上。300君激动地发私信给我说,看了几分钟,实在想吐槽!后来图文并茂地给我传了两张截图。我看到截图之后又开始霍祸力所能及的亲友。某V说:我赶紧删掉了……我不想因为米勒先生坐起身来删彩信!(大意如此)
但是眼见……静态为虚、动态为实。后来有好事儿的朋友给我传了第一集,我就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黑线猫中午一起看了。看完后我俩面面相觑,黑猫说:“……真没劲……”我说:“溜弯吗?”我俩就下楼转了转,透透气。我试着提起话题说:“为啥觉得没劲?”
黑猫说:“他不睿智,而是神经质!”
我大笑。
黑猫说:“他眼睛里没有光!看上去呆萌呆萌的,那是福尔摩斯吗?我跟你说啊,福生就得有福生的范儿。”
我说:“啥是福生的范儿?长脸?”
黑猫说:“不,是骄傲。”
我说:“明锐且骄傲,对工作投入狂热?”
黑猫说:“对啊。而且这案件也没啥特别的,平铺直叙就下来了。他的状态也神经兮兮的,周围的人还一副不大相信的样子……”
——我是结束闲聊的分割线——
其实《基本演绎法》如果不是打福尔摩斯牌,在强手如林的美剧之中很可能不会引发这样的关注。看了第一集我对米勒先生其实有些同情——他为什么要参与这个剧组?这实在只是一部跟风之作,剧情的设定、台词的编派、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调度上都缺乏诚意。如果不是福尔摩斯,我猜,任何一个挑剔的观众看到这样眼神涣散的对戏和平铺直叙的剧情都不会坚持看完第一集。
剧情问题多多,在这里挑出几个和福尔摩斯性格相关的情节讨论一下:
“性向”:
刘玉玲试验的华生(以下简称“刘华生”)上门见到米勒先生试验的福尔摩斯(以下简称“米福”),恰遇到他召来的妓女出门。进门后米福对此解释道:我讨厌性,那些奇怪的声音和液体什么的,但有时候我的头脑需要放松和运转,所以这时候我就找个人来解决一下。——这是对福生性向问题的一个诠释。然而这样的解释没有什么出奇。米福那一刻灰头土脸,而世界上所有清晨招妓的单身男子没有任何区别。彼时案件尚未发生,也看不出他有什么需要放松的精神压力。也许是为了缓解戒毒的痛苦?
声称讨厌性又拥有性且离不开性的人大多是在简单粗暴地索取。让一个骄傲且聪明绝顶的人也这样说,究竟是有利于其形象的亲和力,还是毁坏其形象呢?只让人觉得兴味索然。
“工作”:
刘华生拥有两个闹钟,且曾经出过医疗事故。米福推论,她“讨厌自己的工作”。“但你不讨厌我的工作”,他笑着说。于是参加进来怎么样?医生?“当做是度过六周的一个长假。”
福尔摩斯可能这样放松、乐观、友好地谈论自己的工作吗?他的工作是艺术,是他的狂热投入,是他的心血所系,他有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讨好女性的假期吗?
“挫折”:
在案件遭遇瓶颈的时候,米福焦躁情绪溢于言表,就开始揭刘华生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老底儿。刘华生恼怒地离家出走(呃)去剧院看戏。米福追去,当着一众对他示以白眼的观众大声和刘华生分析案情。那里他焦躁不安神经质的表演让我想起米勒先生演的拜伦。两次印象都这么糟糕,扶额。后来米福还因为发现凶手却一时找不到证据,开着刘华生的车撞了停车场里凶手的车以泄愤。
用黑猫的话说:“福尔摩斯也会焦躁,但一般都是在没案子的时候。在有案子并且遭遇挑战的时候,他是亢奋、是紧张,是拼命去发现线索,而不是要伤害自己的搭档。”“虽然有时候会说:华生,别说话!”我说。“是啊,他那时候哪儿有闲心揭搭档的老底……”“而且以惹人讨厌为乐?”“破案的时候都不吸引人的福尔摩斯没救了。”“啊我愿意看到他思想的闪光。think!!!”
“搭档”:
华生变成女性——此前我觉得,这不是不行。但剧组的这次挑战显然失败了。这让我觉得是否要谨慎对待将华生变为女性的改编。
首先,福华二人的关系,在案件侦破这件事上,显然是从属关系。两个男人之间的从属,容易让人觉得互动性强而且还有变数。然而替换为男女,世上约定俗成的、普遍存在的两性关系认识模式还是男性主导,这样的从属就显得过于顺理成章、沉闷无惊喜。
其次,福华之间的温馨相处,大多是华生体谅福生,但同时也有福生向华生(笨拙地)表示友好、善意和请求原谅的时候。这种时候,同为男性的身份比较方便代入战友情感和宽厚友情,而男女之间则很容易沦为相互讨好的俗套。
第三,福华之间的家务分配。——看到一个男人给另一个男人做家务,人们觉得这是不容易的牺牲。看到一个女人给一个男人做家务——剧中确实说了“我都等不及让你把这房子收拾一下了”——大家会想,这有啥出奇的?或许他准备娶她或许不……
300君当时在米国看生肉的时候,我正在乘车参加朋友婚礼的路上。300君激动地发私信给我说,看了几分钟,实在想吐槽!后来图文并茂地给我传了两张截图。我看到截图之后又开始霍祸力所能及的亲友。某V说:我赶紧删掉了……我不想因为米勒先生坐起身来删彩信!(大意如此)
但是眼见……静态为虚、动态为实。后来有好事儿的朋友给我传了第一集,我就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黑线猫中午一起看了。看完后我俩面面相觑,黑猫说:“……真没劲……”我说:“溜弯吗?”我俩就下楼转了转,透透气。我试着提起话题说:“为啥觉得没劲?”
黑猫说:“他不睿智,而是神经质!”
我大笑。
黑猫说:“他眼睛里没有光!看上去呆萌呆萌的,那是福尔摩斯吗?我跟你说啊,福生就得有福生的范儿。”
我说:“啥是福生的范儿?长脸?”
黑猫说:“不,是骄傲。”
我说:“明锐且骄傲,对工作投入狂热?”
黑猫说:“对啊。而且这案件也没啥特别的,平铺直叙就下来了。他的状态也神经兮兮的,周围的人还一副不大相信的样子……”
——我是结束闲聊的分割线——
其实《基本演绎法》如果不是打福尔摩斯牌,在强手如林的美剧之中很可能不会引发这样的关注。看了第一集我对米勒先生其实有些同情——他为什么要参与这个剧组?这实在只是一部跟风之作,剧情的设定、台词的编派、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调度上都缺乏诚意。如果不是福尔摩斯,我猜,任何一个挑剔的观众看到这样眼神涣散的对戏和平铺直叙的剧情都不会坚持看完第一集。
剧情问题多多,在这里挑出几个和福尔摩斯性格相关的情节讨论一下:
“性向”:
刘玉玲试验的华生(以下简称“刘华生”)上门见到米勒先生试验的福尔摩斯(以下简称“米福”),恰遇到他召来的妓女出门。进门后米福对此解释道:我讨厌性,那些奇怪的声音和液体什么的,但有时候我的头脑需要放松和运转,所以这时候我就找个人来解决一下。——这是对福生性向问题的一个诠释。然而这样的解释没有什么出奇。米福那一刻灰头土脸,而世界上所有清晨招妓的单身男子没有任何区别。彼时案件尚未发生,也看不出他有什么需要放松的精神压力。也许是为了缓解戒毒的痛苦?
声称讨厌性又拥有性且离不开性的人大多是在简单粗暴地索取。让一个骄傲且聪明绝顶的人也这样说,究竟是有利于其形象的亲和力,还是毁坏其形象呢?只让人觉得兴味索然。
“工作”:
刘华生拥有两个闹钟,且曾经出过医疗事故。米福推论,她“讨厌自己的工作”。“但你不讨厌我的工作”,他笑着说。于是参加进来怎么样?医生?“当做是度过六周的一个长假。”
福尔摩斯可能这样放松、乐观、友好地谈论自己的工作吗?他的工作是艺术,是他的狂热投入,是他的心血所系,他有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讨好女性的假期吗?
“挫折”:
在案件遭遇瓶颈的时候,米福焦躁情绪溢于言表,就开始揭刘华生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老底儿。刘华生恼怒地离家出走(呃)去剧院看戏。米福追去,当着一众对他示以白眼的观众大声和刘华生分析案情。那里他焦躁不安神经质的表演让我想起米勒先生演的拜伦。两次印象都这么糟糕,扶额。后来米福还因为发现凶手却一时找不到证据,开着刘华生的车撞了停车场里凶手的车以泄愤。
用黑猫的话说:“福尔摩斯也会焦躁,但一般都是在没案子的时候。在有案子并且遭遇挑战的时候,他是亢奋、是紧张,是拼命去发现线索,而不是要伤害自己的搭档。”“虽然有时候会说:华生,别说话!”我说。“是啊,他那时候哪儿有闲心揭搭档的老底……”“而且以惹人讨厌为乐?”“破案的时候都不吸引人的福尔摩斯没救了。”“啊我愿意看到他思想的闪光。think!!!”
“搭档”:
华生变成女性——此前我觉得,这不是不行。但剧组的这次挑战显然失败了。这让我觉得是否要谨慎对待将华生变为女性的改编。
首先,福华二人的关系,在案件侦破这件事上,显然是从属关系。两个男人之间的从属,容易让人觉得互动性强而且还有变数。然而替换为男女,世上约定俗成的、普遍存在的两性关系认识模式还是男性主导,这样的从属就显得过于顺理成章、沉闷无惊喜。
其次,福华之间的温馨相处,大多是华生体谅福生,但同时也有福生向华生(笨拙地)表示友好、善意和请求原谅的时候。这种时候,同为男性的身份比较方便代入战友情感和宽厚友情,而男女之间则很容易沦为相互讨好的俗套。
第三,福华之间的家务分配。——看到一个男人给另一个男人做家务,人们觉得这是不容易的牺牲。看到一个女人给一个男人做家务——剧中确实说了“我都等不及让你把这房子收拾一下了”——大家会想,这有啥出奇的?或许他准备娶她或许不……
-
RORO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20 10: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