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岩桐花开的历程
在栽培的苦科植物中,岩桐属是重要的一类。岩桐的中文名字,极是象形,它的原生种应该是生于山崖之上,再加上叶片毛绒绒的,很像梧桐泡桐之类,于是名字就这样叫出来了。(我现在走火入魔,反过来了,在外看到泡桐的小苗,都会自动联想到家里的岩桐)。园艺栽培的,一般把花朵中心对称的叫大岩桐,左右对称(上2下3)的叫岩桐。又按大小等,分成标准型和迷你型,又有重瓣单瓣之别。花市中最常见的是重瓣大岩桐,花大而艳丽,尤其招老人家喜爱。
大岩桐是极易繁殖的一种花,叶片扦插,侧芽扦插都很容易,其中单瓣的很容易结子,播种繁殖也很普遍。它的生长周期短,花期却长,所以几乎是所有苦科爱好者入门必经之途。
我也是如此,5月初,我在踏花上分享到一些大岩桐的种子,开始播种。
大岩桐的花很大,种子却是极小,小到需要用尘芥来形容。为了让大家有个印象,下面照片中放了一根牙签作参照物。
种子这么小,播种最好的办法是用牙签粘着点播,同时要屏住呼吸,你懂的。播种用的介质,用草炭即可,也可以掺一点蛭石。珍珠岩就不要了,因为相比种子,珍珠岩的颗粒真正是一块巨石,万一种子落在上面,就很难生根了。
大岩桐播种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温度不太低就行(18度以上)。但它发芽需要非常高的湿度,介质几乎要泡在水里才好,同时要保湿。播种三件套是最常用的,它由一个底盒,分穴并且底部带孔的播种盒,和一个透明的保湿盖组成。
当然也完全可以自己DIY废物利用,比如用一大一小两个一次性杯子套在一起,内杯底部留孔,外杯盛水,因为透明,可以很清晰看到水位线在哪里,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播种的时候,水位线几乎要在90%左右。
我播的时候是拼凑的起来的设备,用普通的育苗盆,底下放个托盘装满水,上面是鸡蛋盒的盖子。
播种一周左右就会陆续出苗。 这时候要把水位降低,50%左右。 仍然要加盖保湿。刚发芽的岩桐非常小,只是一点绿意而已,要不是与草炭黑白对比很鲜明,是很考人眼力的。
这是播种17天,开始长第一对真叶了。
大岩桐的苗期生长非常缓慢,一个月,只长了一对真叶而已,植株仍然非常小。随着它的生长,可以慢慢减小湿度,不用再泡着了,但介质仍然是很湿的。
真叶长到两对以上,就可以考虑分盆定植了。当然也有我这样性急一对半真叶就移盆的。先准备好小盆,用三合一的介质,浸润,最好用多菌灵溶液泡过,用筷子戳个洞。移苗时仍用牙签,轻轻挑起小苗周围的草炭,连着草炭把苗放入戳好的洞里,再轻轻填满介质,轻轻压实。 这时候小苗的根系还非常细弱,所以所有动作都需轻轻地。
移苗似乎有利于促进苗的生长,或者也是到时候了,接下来一个月,苗会长得非常快。这时候的水管理就可以渐正常了,也就是见干见湿的来。也可以开始施用稀薄的液肥,浓度要比正常的低一半,比如正常稀释1000倍的,稀释2000倍用,可以一周施用一次。
再一个月,你会惊喜发现,有花苞出现了!
从上图大小的花苞到开花,仍需要半个多月。不过这期间每天都有些变化,每天的兴奋和期待都在增加。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花苞长得超出了花萼。第二天,又长大不少。 这天的晚上,趁着夜色,它悄悄打开了一些。于是又一个清晨到来的时候,它开放了。 白色的花朵,喉部有浅粉色斑点,很朴素,在我眼里却是千娇百媚的。好吧,这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开到第二天,初时侧开的花朵直立起来。花蕊很特别,雄蕊围成一圈抱着雌蕊,估计不用人工干预,就能顺利结籽了。
第一棵从播种到开花,历时4个月零17天,紧接着有第二盆开了,是浅紫色麻点的。
再两种,粉麻子和粉色小娇娇。
岩桐和大岩桐的合影们。
附送两朵迷岩,几乎是同一时间播种的。
(完)
大岩桐是极易繁殖的一种花,叶片扦插,侧芽扦插都很容易,其中单瓣的很容易结子,播种繁殖也很普遍。它的生长周期短,花期却长,所以几乎是所有苦科爱好者入门必经之途。
我也是如此,5月初,我在踏花上分享到一些大岩桐的种子,开始播种。
大岩桐的花很大,种子却是极小,小到需要用尘芥来形容。为了让大家有个印象,下面照片中放了一根牙签作参照物。
![]() |
种子这么小,播种最好的办法是用牙签粘着点播,同时要屏住呼吸,你懂的。播种用的介质,用草炭即可,也可以掺一点蛭石。珍珠岩就不要了,因为相比种子,珍珠岩的颗粒真正是一块巨石,万一种子落在上面,就很难生根了。
大岩桐播种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温度不太低就行(18度以上)。但它发芽需要非常高的湿度,介质几乎要泡在水里才好,同时要保湿。播种三件套是最常用的,它由一个底盒,分穴并且底部带孔的播种盒,和一个透明的保湿盖组成。
![]() |
![]() |
当然也完全可以自己DIY废物利用,比如用一大一小两个一次性杯子套在一起,内杯底部留孔,外杯盛水,因为透明,可以很清晰看到水位线在哪里,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播种的时候,水位线几乎要在90%左右。
![]() |
我播的时候是拼凑的起来的设备,用普通的育苗盆,底下放个托盘装满水,上面是鸡蛋盒的盖子。
![]() |
播种一周左右就会陆续出苗。 这时候要把水位降低,50%左右。 仍然要加盖保湿。刚发芽的岩桐非常小,只是一点绿意而已,要不是与草炭黑白对比很鲜明,是很考人眼力的。
![]() |
这是播种17天,开始长第一对真叶了。
![]() |
大岩桐的苗期生长非常缓慢,一个月,只长了一对真叶而已,植株仍然非常小。随着它的生长,可以慢慢减小湿度,不用再泡着了,但介质仍然是很湿的。
真叶长到两对以上,就可以考虑分盆定植了。当然也有我这样性急一对半真叶就移盆的。先准备好小盆,用三合一的介质,浸润,最好用多菌灵溶液泡过,用筷子戳个洞。移苗时仍用牙签,轻轻挑起小苗周围的草炭,连着草炭把苗放入戳好的洞里,再轻轻填满介质,轻轻压实。 这时候小苗的根系还非常细弱,所以所有动作都需轻轻地。
![]() |
移苗似乎有利于促进苗的生长,或者也是到时候了,接下来一个月,苗会长得非常快。这时候的水管理就可以渐正常了,也就是见干见湿的来。也可以开始施用稀薄的液肥,浓度要比正常的低一半,比如正常稀释1000倍的,稀释2000倍用,可以一周施用一次。
![]() |
再一个月,你会惊喜发现,有花苞出现了!
![]() |
![]() |
从上图大小的花苞到开花,仍需要半个多月。不过这期间每天都有些变化,每天的兴奋和期待都在增加。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花苞长得超出了花萼。第二天,又长大不少。 这天的晚上,趁着夜色,它悄悄打开了一些。于是又一个清晨到来的时候,它开放了。 白色的花朵,喉部有浅粉色斑点,很朴素,在我眼里却是千娇百媚的。好吧,这叫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 |
![]() |
![]() |
![]() |
开到第二天,初时侧开的花朵直立起来。花蕊很特别,雄蕊围成一圈抱着雌蕊,估计不用人工干预,就能顺利结籽了。
![]() |
![]() |
第一棵从播种到开花,历时4个月零17天,紧接着有第二盆开了,是浅紫色麻点的。
![]() |
![]() |
![]() |
再两种,粉麻子和粉色小娇娇。
![]() |
![]() |
岩桐和大岩桐的合影们。
![]() |
![]() |
![]() |
附送两朵迷岩,几乎是同一时间播种的。
![]() |
![]()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