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半日 闲话妙语 之人生的反思 9.22日太傅书盟文艺组沙龙活动总结
本期文艺组沙龙如期在三郡酒窖咖啡吧举行,此次的沙龙主题围绕《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这本书展开讨论,在基于对本书的大致介绍前提下,在场共八位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各自畅谈自己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可谓“偷得浮生半日闲,闲话妙语在席间”。
首先主讲人滴尔达(受本期主讲江雨夕委托,演讲稿由其本人撰写)详细介绍了这本书的各章节概括,由一首古词“念奴娇 过洞庭”来引出“生命的感悟”。“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世间“万象”皆虚幻,不知今夕是何年?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里透出了对生命无常的了然。在这种对比下,本书是由西方的哲学教授撰写,作者在西方的哲学观下,陈述一些事实并对读者加以引导,以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希望大家能获得更美好的生活。观点有如下举例:生活中有二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享乐主义的反论:得到快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试图得到它。因为你是你,所以我在所有的人当中最爱你。最好的生活就是适度地集中精力于一个或者几个好处。
江雨夕:生活其实只是一场旅行,旅行中的酸甜苦辣就是生活的意义。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出人头地,也没有必要艳羡他人。每个人的生活体验,都是一笔买不来的财富。人生最怕的就是对比,快乐是会越比越少的,幸福亦是如此。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如活进自己的世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想要的越少,反而会收获的越多。因为没有想要去得到,所以就会收获很多意料不到的惊喜。生活中最美好的,是爱和友谊。做一个温暖人心的人,珍惜身边的人,给予他们爱与关怀。一个不懂得去爱别人的人,是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来爱自己的。(得到在座一致认同)
滴儿达:本书翻译可能存在一些硬伤,所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因为这种二次阅读造成的模糊和不确定语义而遭遇某些理解障碍。对于这样的通俗生活哲学指南型书籍,作为读者自身要辩证阅读。“经验式的人生”既是借鉴他人和前人的阅历和经验,更是要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去总结和汲取。“难道我们真得需要被别人指导和教诲才能真正成熟吗?”推荐书籍《平行时空》
张小姐:本书读来有些晦涩,是被主题和主旨吸引而来。一个人关起门来可以读书,但是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快乐真是愉悦。人生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推荐书籍《道德经》
陈先生:“什么是快乐?怎样去寻找快乐?拥有物质不可能是最快乐的(其本人是商人,在拥有物质之后更有体会),快乐是源于内心,心想事成。并提出有趣独特观点:快乐是捕获人类的陷阱,每个人原本都是神,由于被捕获成为人,所以难以逃离这个监狱,所有人都尝试越狱,可是地球上真正越狱成功的只有“佛陀和老子”。当科学家们历经千辛万苦来寻找宇宙的法则时,发现神早已在那里安然等之。(此论点得到滴儿达积极回应赞同)推荐书籍《秘密》 历史决定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小鱼:美好的事物是多面的,整体的总和要达到最大。不要忽视中性的情绪:骄傲,自私等等。有些所谓负面的东西并非是“不道德的” 推荐书籍《去最幸福的四国里寻找幸福》
何明:东西方人在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对快乐,幸福的追求有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对幸福的追求,西方人主动积极,东方人会有一种“智慧的规避”。推荐书籍《脚趾上的星光》
小柳:“穷在市井无人识,富在深山有人知”中国人有骨子里面的唯利,崇洋媚外的奴性。我们需要的是直面它,直面这种国民性。推荐书籍《我的孤独是一座迷失花园》《往事并不如烟》
小周:快乐和喜悦。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如何寻找喜悦之感?——为人类服务(此句为“为人民服务”升级版)我们会成为后人的历史,所以现在要有责任的生活,创造有益于后代的历史。推荐在读《当下的力量》
桑田: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偏离自己的初心。把兴趣做成一种职业就是最大的快乐。推荐书籍《唐诗三百首》(果然经典!)
首先主讲人滴尔达(受本期主讲江雨夕委托,演讲稿由其本人撰写)详细介绍了这本书的各章节概括,由一首古词“念奴娇 过洞庭”来引出“生命的感悟”。“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世间“万象”皆虚幻,不知今夕是何年?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里透出了对生命无常的了然。在这种对比下,本书是由西方的哲学教授撰写,作者在西方的哲学观下,陈述一些事实并对读者加以引导,以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希望大家能获得更美好的生活。观点有如下举例:生活中有二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享乐主义的反论:得到快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试图得到它。因为你是你,所以我在所有的人当中最爱你。最好的生活就是适度地集中精力于一个或者几个好处。
江雨夕:生活其实只是一场旅行,旅行中的酸甜苦辣就是生活的意义。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出人头地,也没有必要艳羡他人。每个人的生活体验,都是一笔买不来的财富。人生最怕的就是对比,快乐是会越比越少的,幸福亦是如此。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如活进自己的世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想要的越少,反而会收获的越多。因为没有想要去得到,所以就会收获很多意料不到的惊喜。生活中最美好的,是爱和友谊。做一个温暖人心的人,珍惜身边的人,给予他们爱与关怀。一个不懂得去爱别人的人,是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来爱自己的。(得到在座一致认同)
滴儿达:本书翻译可能存在一些硬伤,所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因为这种二次阅读造成的模糊和不确定语义而遭遇某些理解障碍。对于这样的通俗生活哲学指南型书籍,作为读者自身要辩证阅读。“经验式的人生”既是借鉴他人和前人的阅历和经验,更是要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去总结和汲取。“难道我们真得需要被别人指导和教诲才能真正成熟吗?”推荐书籍《平行时空》
张小姐:本书读来有些晦涩,是被主题和主旨吸引而来。一个人关起门来可以读书,但是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快乐真是愉悦。人生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推荐书籍《道德经》
陈先生:“什么是快乐?怎样去寻找快乐?拥有物质不可能是最快乐的(其本人是商人,在拥有物质之后更有体会),快乐是源于内心,心想事成。并提出有趣独特观点:快乐是捕获人类的陷阱,每个人原本都是神,由于被捕获成为人,所以难以逃离这个监狱,所有人都尝试越狱,可是地球上真正越狱成功的只有“佛陀和老子”。当科学家们历经千辛万苦来寻找宇宙的法则时,发现神早已在那里安然等之。(此论点得到滴儿达积极回应赞同)推荐书籍《秘密》 历史决定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小鱼:美好的事物是多面的,整体的总和要达到最大。不要忽视中性的情绪:骄傲,自私等等。有些所谓负面的东西并非是“不道德的” 推荐书籍《去最幸福的四国里寻找幸福》
何明:东西方人在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对快乐,幸福的追求有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对幸福的追求,西方人主动积极,东方人会有一种“智慧的规避”。推荐书籍《脚趾上的星光》
小柳:“穷在市井无人识,富在深山有人知”中国人有骨子里面的唯利,崇洋媚外的奴性。我们需要的是直面它,直面这种国民性。推荐书籍《我的孤独是一座迷失花园》《往事并不如烟》
小周:快乐和喜悦。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如何寻找喜悦之感?——为人类服务(此句为“为人民服务”升级版)我们会成为后人的历史,所以现在要有责任的生活,创造有益于后代的历史。推荐在读《当下的力量》
桑田: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偏离自己的初心。把兴趣做成一种职业就是最大的快乐。推荐书籍《唐诗三百首》(果然经典!)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