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些汤莉的资料
有“广州梅艳芳”之称的汤莉是星海音乐学院的声乐本科生,师从陈肖蓉教授。毕业后到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轻音乐团工作,她从唱美声转而模仿梅艳芳,终于成功出位,并在首届省港杯歌唱大赛获得冠军。1992年之后,她逐步淡出乐坛,她表示退出的原因主要是年纪问题:“我参赛拿奖时已有28岁。1992年开始出现许多包装歌手,很多条件不错的内地歌手也来广东发展,我开始感到整个气候都不大适应,慢慢就退下来了。”那段时间汤莉专心完成了人生另一件大事——恋爱结婚生孩子。
因为是学院派出身,星海音乐学院后来反聘汤莉回去执教,汤莉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活。汤莉显然很满意自己眼下相夫教子、专心教学的生活,“教声乐,也教通俗,大家都比较认同我唱通俗歌。”汤莉的学生很多,除了星海学院的学生,还有一些业余拜师的弟子。说起儿子,她一脸疼爱:“随他的兴趣发展吧。我给他上过一堂钢琴课,但他一会就坐不住了,我也不勉强。”
--
汤莉,广州梅艳芳
news.dayoo.com 2005年03月03日 15:29 来源: 信息时报
周兵
上周在《信息时报》专栏里写下《陈汝佳印象》一文的时候,突然有感想写一个关于广东歌坛和歌手的系列报道,而这个系列当然应该从最早的那一批歌手和事情写起。
那时候,广东已得改革开放之先,流行音乐文化一直走在内地最前列:1979年就有了蔡衍棻、吴国才写的第一首粤语流行歌曲、陈浩光和王莉演唱的《星湖荡舟》,尽管它很传统也很艺术化;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广州东方宾馆诞生了内地第一个音乐茶座,拥有了刘欣如、王强、张海莲等知名歌手;诞生了内地第一个生产立体声唱片(盒带)的太平洋影音公司,1979年春节推出的第一批产品———包括李谷一、朱逢博、胡松华、罗天婵的专辑就已经卖得红红火火———后来的沈小岑《请到天涯海角来》、费翔《故乡的云》更是红遍大江南北;1985年广州又举行了全国第一个流行音乐大赛———红棉杯歌手大赛!
汤莉就是“红棉杯歌手大赛”的其中一个选手。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汤莉就到了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轻音乐团当了职业的歌手。专业科班出身去唱音乐茶座,这在当时是离经叛道不可思议的。汤莉虽然在音乐学院里师从陈肖蓉教授专修声乐,学习意大利西洋唱法,声乐基础良好,音乐实力也很雄厚,但是,在以流行唱法占上风的音乐茶座里,西洋唱法始终不是那么吃香。再加上当时省中旅轻音乐团当家花旦是全国有名的张燕妮,第二花旦是“广州麦洁文” ———爱跳舞的少女薛莹,再加上吕念祖、黄河这些内地歌坛有名的大哥,省中旅轻音乐团在全国轻音乐圈与东方宾馆乐队齐名。正因为如此,汤莉也就一直为没有出头的机会感到非常苦恼。
那年夏天,我有机会和汤莉一起到粤北山区的韶关市出差。从广州开往韶关的火车上,汤莉说她想转一种唱法,彻底改掉美声,以更适合音乐茶座人士的欣赏要求,例如像梅艳芳她就很欣赏,让我给她提提意见,效果好的话回广州以后就以这种新唱法新形象示人。在韶关一个音乐茶座演出的几个晚上,汤莉都是梅艳芳唱法,每晚都博得了满堂喝彩。于是回到广州以后,汤莉果然就主打这种汤氏“梅艳芳唱法”,逐步为自己赢得了不少机会,也为日后成为广州茶座歌手一姐打下了基础。
1989年,已经被誉为“广州梅艳芳”的汤莉被广东电视台选中,代表广东地区赴香港参加首届粤港歌唱大赛(这个大赛现已升级为“全球华人歌唱大赛”),凭借着这一唱法,终于夺得大赛冠军,并在其后不久在广州举行了个人演唱会。在广州,当时也只有陈汝佳、李达成几个才有这样的机会呢!
因为是学院派出身,星海音乐学院后来反聘汤莉回去执教,汤莉就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活。汤莉显然很满意自己眼下相夫教子、专心教学的生活,“教声乐,也教通俗,大家都比较认同我唱通俗歌。”汤莉的学生很多,除了星海学院的学生,还有一些业余拜师的弟子。说起儿子,她一脸疼爱:“随他的兴趣发展吧。我给他上过一堂钢琴课,但他一会就坐不住了,我也不勉强。”
--
汤莉,广州梅艳芳
news.dayoo.com 2005年03月03日 15:29 来源: 信息时报
周兵
上周在《信息时报》专栏里写下《陈汝佳印象》一文的时候,突然有感想写一个关于广东歌坛和歌手的系列报道,而这个系列当然应该从最早的那一批歌手和事情写起。
那时候,广东已得改革开放之先,流行音乐文化一直走在内地最前列:1979年就有了蔡衍棻、吴国才写的第一首粤语流行歌曲、陈浩光和王莉演唱的《星湖荡舟》,尽管它很传统也很艺术化;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广州东方宾馆诞生了内地第一个音乐茶座,拥有了刘欣如、王强、张海莲等知名歌手;诞生了内地第一个生产立体声唱片(盒带)的太平洋影音公司,1979年春节推出的第一批产品———包括李谷一、朱逢博、胡松华、罗天婵的专辑就已经卖得红红火火———后来的沈小岑《请到天涯海角来》、费翔《故乡的云》更是红遍大江南北;1985年广州又举行了全国第一个流行音乐大赛———红棉杯歌手大赛!
汤莉就是“红棉杯歌手大赛”的其中一个选手。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汤莉就到了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轻音乐团当了职业的歌手。专业科班出身去唱音乐茶座,这在当时是离经叛道不可思议的。汤莉虽然在音乐学院里师从陈肖蓉教授专修声乐,学习意大利西洋唱法,声乐基础良好,音乐实力也很雄厚,但是,在以流行唱法占上风的音乐茶座里,西洋唱法始终不是那么吃香。再加上当时省中旅轻音乐团当家花旦是全国有名的张燕妮,第二花旦是“广州麦洁文” ———爱跳舞的少女薛莹,再加上吕念祖、黄河这些内地歌坛有名的大哥,省中旅轻音乐团在全国轻音乐圈与东方宾馆乐队齐名。正因为如此,汤莉也就一直为没有出头的机会感到非常苦恼。
那年夏天,我有机会和汤莉一起到粤北山区的韶关市出差。从广州开往韶关的火车上,汤莉说她想转一种唱法,彻底改掉美声,以更适合音乐茶座人士的欣赏要求,例如像梅艳芳她就很欣赏,让我给她提提意见,效果好的话回广州以后就以这种新唱法新形象示人。在韶关一个音乐茶座演出的几个晚上,汤莉都是梅艳芳唱法,每晚都博得了满堂喝彩。于是回到广州以后,汤莉果然就主打这种汤氏“梅艳芳唱法”,逐步为自己赢得了不少机会,也为日后成为广州茶座歌手一姐打下了基础。
1989年,已经被誉为“广州梅艳芳”的汤莉被广东电视台选中,代表广东地区赴香港参加首届粤港歌唱大赛(这个大赛现已升级为“全球华人歌唱大赛”),凭借着这一唱法,终于夺得大赛冠军,并在其后不久在广州举行了个人演唱会。在广州,当时也只有陈汝佳、李达成几个才有这样的机会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