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龙星战史
捕龙是一颗星际间的流浪行星。
在银河系中,有一些特殊的天体,它们和其他行星一样,诞生于原始恒星的行星盘,本该注定围绕着某颗恒星矢志不移地转动,直到恒星灭亡,却由于周围天体强烈扰动,获得了过大的加速度,以至于其轨道脱离原来的星系,获得完全的自由,在整个银河系中流浪。它们或者是行星,或者是小行星或彗星,即使是其中最大的,相对于最小的恒星,体积也微不足道。这些几十到几千公里大小的天体在光年尺度的星际空间中如幽灵般存在,几乎不反射任何光线,也极少引力效应,因此极其难以发现。
相对于浩瀚万千的银河系来说,这些流浪的小天体无论在各方面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其中蕴含的各类矿藏资源多少也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各行星系都被占领了的时代,许多冒险家在茫无涯际的星际空间中耗尽一生寻找这样的天体,只要找到一个,按法律归他所有,一夜暴富不在话下,如果能有珍贵的稀有金属或晶体,甚至可以富可敌国。
大发现时代过去了,泛银河世界人口爆炸,资源也日益紧缺。在惨烈的第三次银河战争后,整个银河系的三千亿颗恒星被九百五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星际政体所瓜分。战后的银河理事会吸取战争的教训,按照繁复的星际法规则,对于整个银河系的星际空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细致划分,以免再度出现领土和主权争议。因此即使发现了这些流浪天体,也会按照星际法归属于它们所在星域的银河国家。
但捕龙星的情况却极为特殊。它最初的发现是在银河历5632年,亦即第三次银河战争后期。人马共和国的一支舰队在征战途中跃迁到一处星际空间,发现了这颗直径大约四千公里的流浪行星,并从远处记录了它的大小和运行速度。但战争期间,无暇顾及开发,舰队也从未登上过这颗行星。为了取个好彩头,它被命名为捕龙星。
发现捕龙星的位置,在当时交战的人马共和国和千日王国的边境地区,但无疑是在人马共和国一侧,距离最近的边境有大约九光年的距离,因此当为人马共和国所有,但当时正在战争之中,双方争夺的目标都是数百恒星组成的星团,进退动辄几百光年,对这颗流浪的微末行星,人马共和国并未过多注意。在战后,也只是根据舰队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登记,在最为详尽的三维地图上也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小点,对于人马共和国这样横跨整条旋臂的银河大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不久,第三次银河战争以和局结束,虽然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千日王国腹地,随时可以消灭这个数千年的宿敌,但为了顾及大的星际形势,双方还是草草签署了和约,让千日王国捡了个大便宜。战后两个国家忙于各自的事务,几经春秋,小小的捕龙星早已被遗忘了。
战后约两千年,银河历7517年,千日王国宣布,在其边境发现了一颗新的流浪行星,并命名为“风神星”,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多大的震动。但第二年,千日王国派遣了一支勘探队,登上了风神星,在上面发现了若干疑似古文明遗迹,怀疑在风神星上曾经有古老的文明存在,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泛银河世界。
进一步发现确认,风神星运动的速度非常快,超过已知的任何流浪星体,而且显然是从人马共和国方向移动过来。这一消息引起了人马共和国的注意,经过简单的计算,人马共和国的科学家发现,风神星很可能就是两千年前发现的捕龙星,在两千年中,它以极高的速度移动了大约九光年的距离,正好从人马共和国移动到了千日王国。7520年的一项边境调查证明了这一点。原来记录的捕龙星的位置和速度有很大误差,以至于在人马共和国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捕龙星就从人马共和国边境线内移动到了千日王国境内。
如果认定风神星就是捕龙星,按照星际法,捕龙星应该交还给人马共和国,对边境也应该按照星体运动的位置重新分割。但是千日王国在人马共和国的历史记录中找到了一些漏洞,声称无法严格证明风神星就是捕龙星,而且既然人马共和国国民从未登上过捕龙星,也无由主张对捕龙星的主权。按照无主地占领的原则,这颗行星仍然归属千日王国所有。
这一声明引起了人马共和国的巨大愤怒,双方上次大战的旧日恩怨又被抬上桌面。三战后的星际关系体系出现了一道裂痕,在人马共和国的强大压力下,千日王国不得不稍稍让步,暂停对捕龙星的勘探。但当人马共和国派出自己的考察船之时,却发现千日王国已经派遣了一支舰队,守在捕龙星附近,禁止人马共和国靠近。考察船强行突破了千日王国的封锁,登上了捕龙星,但还没有开展考察,就被千日王国的军队所抓捕,经过外交努力才得以释放。
事情就这样僵持下去,直到7530年,千日王国再度偷偷派出一支考察队,深入捕龙星进行科学考察。科考的结果属于机密,外界不得而知,但很快有谣言说发现极为惊人:捕龙星的岩石外壳下,有着巨大的神秘金属结构,在其内部,很可能有着宝贵的上古文明技术资料,这些技术很可能使得千日王国一跃而为银河文明之冠。谣言传遍了泛银河世界,得知消息的人马共和国再度强烈重申对捕龙星的主权,并派出了浩大的舰队维护自己的领土。
双方舰队你来我往,在捕龙星周围对峙了十余年。人马共和国发现,事情越拖下去,越对自己不利,毕竟捕龙星按其运动方向在不断地向千日王国内部移动,一旦离开边境地区,进入千日王国腹地。无论战术上还是舆论上人马共和国都将处于不利的位置。但人马共和国已经享有了两千年的和平,是否应该为了一颗不确定是否有任何珍贵资源的流浪行星开战,共和国高层仍然犹疑不决。
决定性的转折发生在7542年。是年,人马共和国发生政变,原政府倒台,新政府为了获得民众支持,借着千日王国在捕龙星的挑衅行动,发动了第一次捕龙战役。人马共和国的千艘战船跃迁而来,迅速驱逐了千日王国的舰队,登上捕龙星,开始科考,结果一无所获。之前的传言不实,捕龙星表面并没有什么古文明的痕迹,底下的金属层似乎也只是普通的地质构造而已。但无论如何,击败千日王国的胜利已经足以令人马共和国上下欣喜不已,也巩固了新政府的地位。
在短暂的外交抗议后,千日王国陷入了沉默,似乎已经认栽,放弃了这颗不足道的小行星。人马共和国放下心来,对于捕龙星的看守也逐渐松懈。半年后,千日王国发动奇袭反击,三支精锐舰队通过超空间跃迁瞬间出现在捕龙星周围,对行星轨道上马共和国的少量驻守军队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千日王国并不希望扩大战局,只想以武力威胁逼迫人马军撤走,但在突袭的混乱中,一枚威力巨大的反物质弹在人马军的旗舰位置爆炸,导致人马共和国守军全军覆没,二十五万条生命在捕龙星上空陨落。
后来证明,这是人马共和国自己忙乱中的技术故障造成的爆炸,但这一点已经没有意义了。被复仇的怒火点燃的人马共和国开始发动全面战争,在一千五百光年的边境线上,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开始了战略进攻。上百个行星系在一夜之间被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占领,几十颗住人行星被威力巨大的反物质弹或量子炸弹击中,二十亿人在这一波攻势中死去。
千日王国扛住了第一波进攻后开始发动反击,战争初期一度占据优势,在人马共和国边境造成了更惨重的伤亡。但千日王国的战争潜力却无法与人马共和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比肩,几年后就吃不住而被迫转入战略防守。
到了7547年,战争形势逆转,千日王国连连溃退,三分之一的星系先后失守。国王派出特使,向人马共和国紧急求和,表示愿意让出捕龙星。但战争到了如今这一步,被摧毁的行星已经有好几百,捕龙星本身早已不再重要,人马共和国要求千日王国割让三分之一的领土,并将另外三分之一作为缓冲区。千日王国拒绝了这一明显过分的要求。半年后,首都日王星被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占领和摧毁,三千万居民遭到屠杀,国王的头颅被征服军砍下后悬在皇宫中央广场的磁悬浮力场上示众。
7548年,人马共和国正式吞并了千日王国。但过分的扩张引起了邻近的两个超级大国——万星同盟和星汉联邦——的不安,他们要求银心理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人马共和国进行封锁。人马共和国陷入了长久的衰落。其内部的几个星域也萌生了脱离共和国的念头。7574年发生了古尔自治邦的叛乱,共和国将大批舰队调回本国镇压叛乱,第二年叛乱平定。但7577年,在万星同盟的帮助下,原千日王国的边疆省份宣布复国。整个星域又再度陷入无休战乱。
此后十年中,千日王国的势力在万星同盟的扶植下恢复了全部疆土,并转而反攻入人马共和国境内。到了7588年,人马共和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无力抵抗千日王国和万星同盟的联军,只有向星汉联邦求援,星汉联邦不希望看到万星同盟过于坐大,亦出兵保护人马共和国,银河系内两大强权的战争一触即发,最后在银河理事会的调停下划定了势力范围。
在此后的九个世纪里,人马共和国和千日王国在持续的代理人战争中分崩离析,人马共和国的大部分融入星汉联邦,另一部分则和原千日王国一起归属于万星同盟麾下。在数百年的同化之后,被征服的人们早已忘记了人马共和国和千日王国,而自视为星汉或万星的国民。
在八千纪中叶,由于各星系的进一步开发导致资源枯竭,有两万光年边界的星汉联邦与万星同盟之间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摩擦。8463年,仍处于二者边境地带的捕龙星成为争执的焦点。这一年,万星同盟和星汉联邦之间打算开发一条新的航线,经过勘测,最佳路线正好经过捕龙星一带,这颗被遗忘了一千年的流浪行星再度进入世界的视野。为航行便利和救险,万星同盟决定在捕龙星上设立一个交通中转站。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了星汉联邦的不满。
星汉联邦从旧人马共和国的依据出发,声明自己继承了对捕龙星的主权,认为万星同盟无权在捕龙星设置任何设施。针对这种挑衅行为,联邦派遣了一支舰队“守护”捕龙星,却与万星同盟的另一支舰队遭遇。经过长期毫无结果的谈判,8487年,因为偶然的擦枪走火,第二次捕龙战役开始,并很快转为银河系两大强权之间的全面大战,即第四次银河大战。
这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千五百年,直到最后人们早就忘记了战争是因何而起。在反复拉锯中,星汉联邦和万星同盟都精疲力竭,经过几次和谈的间隙——有的长达几个世纪——又再度开战。中间双方的政体都几经更迭,但彼此的敌意却有增无减。直到最后,银河历9964年,不可一世的万星同盟彻底被复兴的星汉联邦毁灭,万星同盟的首府,一颗银河系中首屈一指的红巨星被引爆,周围十七颗住人的行星和卫星在瞬间被摧毁,九百亿人因此而死去,万星同盟就此不复存在。
七年后,正当星汉联邦还在消化万星同盟的遗产时,原万星同盟的地下抵抗组织发动了最后的复仇,进行了一场恐怖袭击。星汉联邦的首府,一个三十颗恒星组成的星团中央,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造黑洞。数十颗行星和人造星体无声无息地被吸了进去,其中包括星汉联邦的首都天城星。在天城星消失之后出现了无法填补的权力真空,星汉联邦各加盟国纷纷独立,攻城略地,各大势力间开始进行旷日持久的内战……
10972年,当银河局势最终平定下来之后,原来的许多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巧合的是,不断移动的捕龙星再度位于两个新的庞大政体之间,一个是原来星汉联邦和万星同盟基础上形成的外银河帝国,另一个是银河内侧诸政权组成的内银河邦联。双方在边疆问题上也互不相让。
但这一次,帝国与邦联之间有鉴于历史上的惨淡教训,不愿意再用武力解决问题。决定瓜分捕龙星以彻底解决争议。捕龙星将被从中间分为两半,一半按原方向进入内银河邦联,另一半则用空间曲率引擎送往外银河帝国之中。
10994年,在双方代表团和其他各国外交使节的公证下,分割开始了。巨大的空间力场刃切入捕龙星内部,令上千公里深的岩石结构粉碎,整个行星表面出现了长长的裂痕。捕龙星早已没有了地质活动,岩石层下面就是金属的核心,上百万个微小的智能推进器被灌进裂痕中,它们可以吞噬岩石碎块,再复制出新的推进器,将捕龙星在切开后迅速向两边推开。
这一过程进行了许多银河标准时,因为谁也不愿意吃亏,所以切割需要尽可能精细,将误差降到最低。但某一时刻,切割忽然停止了,电脑提示出由于某种原因,下方有力场刃无法作用的坚硬物质,并发生了极为强烈的能量反应。片刻后,捕龙星爆炸了。像一颗恒星一样从中间炸开,放射出无与伦比的能量辐射,周围数千万公里内的舰船都被爆炸的高温和烈焰所吞噬,所有的在场者都尸骨无存,包括在场观礼的外银河帝国皇太子夫妇和内银河邦联副总统。
捕龙星的爆炸一直是一个谜团,一颗死寂的行星爆炸,这完全违背任何已知的物理学法则。10997年,一个联合调查团来到原捕龙星所在的位置,但是一无所获。整个捕龙星一定已经和周围一切一起彻底毁灭了,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人们只知道这次爆炸的能量相当于一颗超新星爆发,极为惊人。外银河帝国和内银河邦联都怀疑是彼此的阴谋或者某种新式武器实验,而皇太子和副总统都死于此役,尤其引起各种阴谋论的假想。两大强权彼此间猜忌日深,争吵不已,新一轮银河战争在酝酿之中……
而与此同时,在银河系的最中央,在亿万星辰的中心,是一片巨大的黑洞,其中除了黑暗一无所有,在黑洞中时间和空间都被扭曲成不可思议的形态,以至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在其中生存。内银河邦联最近的殖民带距离它也有上千光年的距离。
但一个直径不到七百公里的金属球体却在紧贴着黑洞表面运行,并以银河人类无法感受到的某种波形,向整个宇宙范围内发出强烈的超波讯息:
“我已经来到这个无主的星系的内部,按照宇宙法,该星系已经是C90超星系团联合体的领土。”
金属球,或者还是叫它捕龙吧,拥有比人类高级得多的智能,它知道,自己在到达这个星系之后,因为跨星系蛙跳发生错误而沉睡了一亿八千万年,占领无主星系的行动也比预期的晚了一亿八千万年。联合体多半已经遗忘了它,甚至遗忘了这个星系,没有派出第二个占领者。当它苏醒后,第一时间跳跃到了银河之心,并进行了广播,但很可能可恶的D65超星系团已经捷足先登。捕龙已经发现了若干迹象。
但那又怎么样呢?捕龙知道,联合体不可能承认D65的主权要求。这个星系必须属于C90超星系团。这是两大集团的地缘政治决定的。无论是外交斡旋还是军事摩擦,一场即将到来的冲突将不可避免,而联合体不会退让。这可能会让这个星系化为齑粉,但是谁在乎呢?
“无论如何,联合体的领土不可以损失……”捕龙漫不经心地想着,按照预定的程序,开始将这个狭小黯淡的星系变为类星体,它将照亮在两千万光年外的母星系的天空上,这是联合体主权的象征。
在银河系中,有一些特殊的天体,它们和其他行星一样,诞生于原始恒星的行星盘,本该注定围绕着某颗恒星矢志不移地转动,直到恒星灭亡,却由于周围天体强烈扰动,获得了过大的加速度,以至于其轨道脱离原来的星系,获得完全的自由,在整个银河系中流浪。它们或者是行星,或者是小行星或彗星,即使是其中最大的,相对于最小的恒星,体积也微不足道。这些几十到几千公里大小的天体在光年尺度的星际空间中如幽灵般存在,几乎不反射任何光线,也极少引力效应,因此极其难以发现。
相对于浩瀚万千的银河系来说,这些流浪的小天体无论在各方面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其中蕴含的各类矿藏资源多少也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各行星系都被占领了的时代,许多冒险家在茫无涯际的星际空间中耗尽一生寻找这样的天体,只要找到一个,按法律归他所有,一夜暴富不在话下,如果能有珍贵的稀有金属或晶体,甚至可以富可敌国。
大发现时代过去了,泛银河世界人口爆炸,资源也日益紧缺。在惨烈的第三次银河战争后,整个银河系的三千亿颗恒星被九百五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星际政体所瓜分。战后的银河理事会吸取战争的教训,按照繁复的星际法规则,对于整个银河系的星际空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细致划分,以免再度出现领土和主权争议。因此即使发现了这些流浪天体,也会按照星际法归属于它们所在星域的银河国家。
但捕龙星的情况却极为特殊。它最初的发现是在银河历5632年,亦即第三次银河战争后期。人马共和国的一支舰队在征战途中跃迁到一处星际空间,发现了这颗直径大约四千公里的流浪行星,并从远处记录了它的大小和运行速度。但战争期间,无暇顾及开发,舰队也从未登上过这颗行星。为了取个好彩头,它被命名为捕龙星。
发现捕龙星的位置,在当时交战的人马共和国和千日王国的边境地区,但无疑是在人马共和国一侧,距离最近的边境有大约九光年的距离,因此当为人马共和国所有,但当时正在战争之中,双方争夺的目标都是数百恒星组成的星团,进退动辄几百光年,对这颗流浪的微末行星,人马共和国并未过多注意。在战后,也只是根据舰队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登记,在最为详尽的三维地图上也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小点,对于人马共和国这样横跨整条旋臂的银河大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不久,第三次银河战争以和局结束,虽然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千日王国腹地,随时可以消灭这个数千年的宿敌,但为了顾及大的星际形势,双方还是草草签署了和约,让千日王国捡了个大便宜。战后两个国家忙于各自的事务,几经春秋,小小的捕龙星早已被遗忘了。
战后约两千年,银河历7517年,千日王国宣布,在其边境发现了一颗新的流浪行星,并命名为“风神星”,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多大的震动。但第二年,千日王国派遣了一支勘探队,登上了风神星,在上面发现了若干疑似古文明遗迹,怀疑在风神星上曾经有古老的文明存在,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泛银河世界。
进一步发现确认,风神星运动的速度非常快,超过已知的任何流浪星体,而且显然是从人马共和国方向移动过来。这一消息引起了人马共和国的注意,经过简单的计算,人马共和国的科学家发现,风神星很可能就是两千年前发现的捕龙星,在两千年中,它以极高的速度移动了大约九光年的距离,正好从人马共和国移动到了千日王国。7520年的一项边境调查证明了这一点。原来记录的捕龙星的位置和速度有很大误差,以至于在人马共和国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捕龙星就从人马共和国边境线内移动到了千日王国境内。
如果认定风神星就是捕龙星,按照星际法,捕龙星应该交还给人马共和国,对边境也应该按照星体运动的位置重新分割。但是千日王国在人马共和国的历史记录中找到了一些漏洞,声称无法严格证明风神星就是捕龙星,而且既然人马共和国国民从未登上过捕龙星,也无由主张对捕龙星的主权。按照无主地占领的原则,这颗行星仍然归属千日王国所有。
这一声明引起了人马共和国的巨大愤怒,双方上次大战的旧日恩怨又被抬上桌面。三战后的星际关系体系出现了一道裂痕,在人马共和国的强大压力下,千日王国不得不稍稍让步,暂停对捕龙星的勘探。但当人马共和国派出自己的考察船之时,却发现千日王国已经派遣了一支舰队,守在捕龙星附近,禁止人马共和国靠近。考察船强行突破了千日王国的封锁,登上了捕龙星,但还没有开展考察,就被千日王国的军队所抓捕,经过外交努力才得以释放。
事情就这样僵持下去,直到7530年,千日王国再度偷偷派出一支考察队,深入捕龙星进行科学考察。科考的结果属于机密,外界不得而知,但很快有谣言说发现极为惊人:捕龙星的岩石外壳下,有着巨大的神秘金属结构,在其内部,很可能有着宝贵的上古文明技术资料,这些技术很可能使得千日王国一跃而为银河文明之冠。谣言传遍了泛银河世界,得知消息的人马共和国再度强烈重申对捕龙星的主权,并派出了浩大的舰队维护自己的领土。
双方舰队你来我往,在捕龙星周围对峙了十余年。人马共和国发现,事情越拖下去,越对自己不利,毕竟捕龙星按其运动方向在不断地向千日王国内部移动,一旦离开边境地区,进入千日王国腹地。无论战术上还是舆论上人马共和国都将处于不利的位置。但人马共和国已经享有了两千年的和平,是否应该为了一颗不确定是否有任何珍贵资源的流浪行星开战,共和国高层仍然犹疑不决。
决定性的转折发生在7542年。是年,人马共和国发生政变,原政府倒台,新政府为了获得民众支持,借着千日王国在捕龙星的挑衅行动,发动了第一次捕龙战役。人马共和国的千艘战船跃迁而来,迅速驱逐了千日王国的舰队,登上捕龙星,开始科考,结果一无所获。之前的传言不实,捕龙星表面并没有什么古文明的痕迹,底下的金属层似乎也只是普通的地质构造而已。但无论如何,击败千日王国的胜利已经足以令人马共和国上下欣喜不已,也巩固了新政府的地位。
在短暂的外交抗议后,千日王国陷入了沉默,似乎已经认栽,放弃了这颗不足道的小行星。人马共和国放下心来,对于捕龙星的看守也逐渐松懈。半年后,千日王国发动奇袭反击,三支精锐舰队通过超空间跃迁瞬间出现在捕龙星周围,对行星轨道上马共和国的少量驻守军队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千日王国并不希望扩大战局,只想以武力威胁逼迫人马军撤走,但在突袭的混乱中,一枚威力巨大的反物质弹在人马军的旗舰位置爆炸,导致人马共和国守军全军覆没,二十五万条生命在捕龙星上空陨落。
后来证明,这是人马共和国自己忙乱中的技术故障造成的爆炸,但这一点已经没有意义了。被复仇的怒火点燃的人马共和国开始发动全面战争,在一千五百光年的边境线上,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开始了战略进攻。上百个行星系在一夜之间被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占领,几十颗住人行星被威力巨大的反物质弹或量子炸弹击中,二十亿人在这一波攻势中死去。
千日王国扛住了第一波进攻后开始发动反击,战争初期一度占据优势,在人马共和国边境造成了更惨重的伤亡。但千日王国的战争潜力却无法与人马共和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比肩,几年后就吃不住而被迫转入战略防守。
到了7547年,战争形势逆转,千日王国连连溃退,三分之一的星系先后失守。国王派出特使,向人马共和国紧急求和,表示愿意让出捕龙星。但战争到了如今这一步,被摧毁的行星已经有好几百,捕龙星本身早已不再重要,人马共和国要求千日王国割让三分之一的领土,并将另外三分之一作为缓冲区。千日王国拒绝了这一明显过分的要求。半年后,首都日王星被人马共和国的军队占领和摧毁,三千万居民遭到屠杀,国王的头颅被征服军砍下后悬在皇宫中央广场的磁悬浮力场上示众。
7548年,人马共和国正式吞并了千日王国。但过分的扩张引起了邻近的两个超级大国——万星同盟和星汉联邦——的不安,他们要求银心理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人马共和国进行封锁。人马共和国陷入了长久的衰落。其内部的几个星域也萌生了脱离共和国的念头。7574年发生了古尔自治邦的叛乱,共和国将大批舰队调回本国镇压叛乱,第二年叛乱平定。但7577年,在万星同盟的帮助下,原千日王国的边疆省份宣布复国。整个星域又再度陷入无休战乱。
此后十年中,千日王国的势力在万星同盟的扶植下恢复了全部疆土,并转而反攻入人马共和国境内。到了7588年,人马共和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无力抵抗千日王国和万星同盟的联军,只有向星汉联邦求援,星汉联邦不希望看到万星同盟过于坐大,亦出兵保护人马共和国,银河系内两大强权的战争一触即发,最后在银河理事会的调停下划定了势力范围。
在此后的九个世纪里,人马共和国和千日王国在持续的代理人战争中分崩离析,人马共和国的大部分融入星汉联邦,另一部分则和原千日王国一起归属于万星同盟麾下。在数百年的同化之后,被征服的人们早已忘记了人马共和国和千日王国,而自视为星汉或万星的国民。
在八千纪中叶,由于各星系的进一步开发导致资源枯竭,有两万光年边界的星汉联邦与万星同盟之间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摩擦。8463年,仍处于二者边境地带的捕龙星成为争执的焦点。这一年,万星同盟和星汉联邦之间打算开发一条新的航线,经过勘测,最佳路线正好经过捕龙星一带,这颗被遗忘了一千年的流浪行星再度进入世界的视野。为航行便利和救险,万星同盟决定在捕龙星上设立一个交通中转站。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了星汉联邦的不满。
星汉联邦从旧人马共和国的依据出发,声明自己继承了对捕龙星的主权,认为万星同盟无权在捕龙星设置任何设施。针对这种挑衅行为,联邦派遣了一支舰队“守护”捕龙星,却与万星同盟的另一支舰队遭遇。经过长期毫无结果的谈判,8487年,因为偶然的擦枪走火,第二次捕龙战役开始,并很快转为银河系两大强权之间的全面大战,即第四次银河大战。
这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千五百年,直到最后人们早就忘记了战争是因何而起。在反复拉锯中,星汉联邦和万星同盟都精疲力竭,经过几次和谈的间隙——有的长达几个世纪——又再度开战。中间双方的政体都几经更迭,但彼此的敌意却有增无减。直到最后,银河历9964年,不可一世的万星同盟彻底被复兴的星汉联邦毁灭,万星同盟的首府,一颗银河系中首屈一指的红巨星被引爆,周围十七颗住人的行星和卫星在瞬间被摧毁,九百亿人因此而死去,万星同盟就此不复存在。
七年后,正当星汉联邦还在消化万星同盟的遗产时,原万星同盟的地下抵抗组织发动了最后的复仇,进行了一场恐怖袭击。星汉联邦的首府,一个三十颗恒星组成的星团中央,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人造黑洞。数十颗行星和人造星体无声无息地被吸了进去,其中包括星汉联邦的首都天城星。在天城星消失之后出现了无法填补的权力真空,星汉联邦各加盟国纷纷独立,攻城略地,各大势力间开始进行旷日持久的内战……
10972年,当银河局势最终平定下来之后,原来的许多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巧合的是,不断移动的捕龙星再度位于两个新的庞大政体之间,一个是原来星汉联邦和万星同盟基础上形成的外银河帝国,另一个是银河内侧诸政权组成的内银河邦联。双方在边疆问题上也互不相让。
但这一次,帝国与邦联之间有鉴于历史上的惨淡教训,不愿意再用武力解决问题。决定瓜分捕龙星以彻底解决争议。捕龙星将被从中间分为两半,一半按原方向进入内银河邦联,另一半则用空间曲率引擎送往外银河帝国之中。
10994年,在双方代表团和其他各国外交使节的公证下,分割开始了。巨大的空间力场刃切入捕龙星内部,令上千公里深的岩石结构粉碎,整个行星表面出现了长长的裂痕。捕龙星早已没有了地质活动,岩石层下面就是金属的核心,上百万个微小的智能推进器被灌进裂痕中,它们可以吞噬岩石碎块,再复制出新的推进器,将捕龙星在切开后迅速向两边推开。
这一过程进行了许多银河标准时,因为谁也不愿意吃亏,所以切割需要尽可能精细,将误差降到最低。但某一时刻,切割忽然停止了,电脑提示出由于某种原因,下方有力场刃无法作用的坚硬物质,并发生了极为强烈的能量反应。片刻后,捕龙星爆炸了。像一颗恒星一样从中间炸开,放射出无与伦比的能量辐射,周围数千万公里内的舰船都被爆炸的高温和烈焰所吞噬,所有的在场者都尸骨无存,包括在场观礼的外银河帝国皇太子夫妇和内银河邦联副总统。
捕龙星的爆炸一直是一个谜团,一颗死寂的行星爆炸,这完全违背任何已知的物理学法则。10997年,一个联合调查团来到原捕龙星所在的位置,但是一无所获。整个捕龙星一定已经和周围一切一起彻底毁灭了,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人们只知道这次爆炸的能量相当于一颗超新星爆发,极为惊人。外银河帝国和内银河邦联都怀疑是彼此的阴谋或者某种新式武器实验,而皇太子和副总统都死于此役,尤其引起各种阴谋论的假想。两大强权彼此间猜忌日深,争吵不已,新一轮银河战争在酝酿之中……
而与此同时,在银河系的最中央,在亿万星辰的中心,是一片巨大的黑洞,其中除了黑暗一无所有,在黑洞中时间和空间都被扭曲成不可思议的形态,以至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在其中生存。内银河邦联最近的殖民带距离它也有上千光年的距离。
但一个直径不到七百公里的金属球体却在紧贴着黑洞表面运行,并以银河人类无法感受到的某种波形,向整个宇宙范围内发出强烈的超波讯息:
“我已经来到这个无主的星系的内部,按照宇宙法,该星系已经是C90超星系团联合体的领土。”
金属球,或者还是叫它捕龙吧,拥有比人类高级得多的智能,它知道,自己在到达这个星系之后,因为跨星系蛙跳发生错误而沉睡了一亿八千万年,占领无主星系的行动也比预期的晚了一亿八千万年。联合体多半已经遗忘了它,甚至遗忘了这个星系,没有派出第二个占领者。当它苏醒后,第一时间跳跃到了银河之心,并进行了广播,但很可能可恶的D65超星系团已经捷足先登。捕龙已经发现了若干迹象。
但那又怎么样呢?捕龙知道,联合体不可能承认D65的主权要求。这个星系必须属于C90超星系团。这是两大集团的地缘政治决定的。无论是外交斡旋还是军事摩擦,一场即将到来的冲突将不可避免,而联合体不会退让。这可能会让这个星系化为齑粉,但是谁在乎呢?
“无论如何,联合体的领土不可以损失……”捕龙漫不经心地想着,按照预定的程序,开始将这个狭小黯淡的星系变为类星体,它将照亮在两千万光年外的母星系的天空上,这是联合体主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