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 |
2012/9/27,6:57,周四,晴天,室温25度,湿度74
即使久居城市的人,也知道地平线。
最早从初中地理书上知道地平线概念,后来会在图片,电影中看到了地平线。通过旅游,多少也能看到地平线,尽管是偶尔看到,还是会为其广袤感动,甚至震撼。
在孩提时代我曾经在乡下度过,应该能看到地平线,虽然有印象,却记不得有什么感触。成人之后在现实中第一次见到地平线,那还是在奉贤海滩五七干校期间,二十多岁,赤着脚,手拉着一个女孩,在平坦的泥滩向大海奔跑。
奉贤五七干校位于以前的五四农场海边的一片原来的滩涂。越过最后一道海堤,就是平坦的泥滩延伸到海边,几道被潮水冲刷出来的沟渠弯曲消失在远方,宛如立体地图中的河流。
那几天干校极大多数人回城休假,也就是一个月回去一次,四个周日加上往返路程时间,共五天。我和其他连队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排节目,就没有回城,但以后会补假的。
近黄昏时,排练结束后,我突然想去看日落,就问谁想去,十多个年轻人中,只有一个女孩愿意。我们随即跑向海堤,站在海堤上,任凭海风吹拂,湿湿的,一股海腥味。
海滩是黄色的泥滩;由于靠近长江口,见到的海水也是黄色的;正好夕阳西下,夕日的余晖将一片黄色染成了深浅不一的金黄色;泥滩,海水,天空浑然成了整体。地平线,只是在天际一条有点发亮的细线,以我们为轴心画了个半圆。
我拉着她的手,飞奔下海堤,奔向大海,一口气奔了约一公里多,海水依然在前面,只是能看到起伏的海浪,以及浪尖明亮的金光,在闪烁变幻。
朦胧之间,似乎感觉自己位于金色世界的中心,却又有点胆怯恐惧。与周围的空旷相比,人却是如此渺小微不足道,仅仅比足下细砂颗粒体积大一点,类似海岸边的石块。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突然想起了空灵的感觉,似乎能感觉到“神”的召唤和告诫。不管人多么聪明,有多少力量,但和自然相比,却永远是渺小的。也许伟人能叱咤风云,搅得世界昏天黑地,生灵涂炭,但最终还得回归来处,尘归尘,土归土。生命产生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荣华富贵亦如沙土,何必过于纠结?
人类也许需要谦卑客观地认识自身,敬畏自然。别以为地平线就在眼前,就狂妄地觉得触手可及。地球也无需人类拯救,需要拯救的却是人类本身。
后记:
生活中常有和异性的无心但率真的接触,忘记性别差异,甚至产生某些误解却没有意识。一旦意识到就会自我约束扼杀在萌芽中。细想起来,也许一直源自对美好的恐惧,而这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吧?根深蒂固地觉得美好只能在站在远处欣赏陶醉,过于接近往往是眼泪多于欣喜。。。但愿不是。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有关地平线的话,却记不得了。我写地平线,那是在一个黄昏,在湖边,见到如本文题头图片那样开阔的视野,让我萌生写此文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