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富孩子。
就算是城里的穷孩子,也和我没有共同语言。因为我小时候在一个很富裕的环境里长大,玩具,书籍,饮食,衣服,都是供应的非常充裕的。我没有任何对紧缺的意识,一直都没办法跟别人,同龄人,或者不同龄的人,去交流“贫穷的,但是有趣的童年”。我的童年一点都不贫穷啊,唉。我是有一个非常富裕的,优越的,富有的,看起来完美的童年。
所以高中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种落差,和问题所在。大一,我就跟当时的男友说分手吧。因为那时候我就发现,我们的消费习惯,对生活的图景,生活方式,为人,所有的,都不同。这一定是完全没办法共同生活的。只不过,我没有想到,与他分手之后,后来,我找到一个同行者的路,走的这么困难。并且到了后来,不在学校,接触不到那么多的同龄的精英了,我的思维能力也下降了不少我觉得,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平时工作中认识的一些朋友,大都是出身起点低,用心赚钱,有一点共同语言的几位。现在也都失散了,我要的是另外一种东西。钱是必须有的,但却不是唯一要去有的。甚至旅游的方式,虽然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和这群人在一起,就和和那群人在一起,不一样。爱好,品味,趣味,聚焦交流的话题,都不一样,彼此心智成熟的度,和善意,都不一样。人以类聚嘛,但我找到我的类,却十分的艰巨。抑郁后,才勉强找到了两个,现在。
一个是偶然认识的朋友,但我至今仍非常的感谢她,我感谢命运竟然让我认识了她,虽然她一定是有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但是她和我是那么的合拍,类似,在一些基本的格调的追求上,并且善良,正直。并且,她身上有着我没有的很多能力。并且,她对我很友善,没有GM对我的拒绝和攻击。这是因为,她很健全。而GM,和我一样,是父母皆祸害的小白菜。自己的个性本身,有一些遗毒。
一个是我老师的助理。充满了正直,文化品位。充满了正能量。她对我有很多的帮助,和指点。还有两个半个,都是我早期的同学,因为他们自己社会阶层的不断进步,现在开始和我有共同语言。但是我觉得他们只是填补了我早年在非常不同的环境里被攻击,抚慰了一点我那时的被伤害。与一个真实的根本的我,还是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与前两者,是站在完全一致的文化基础上的。与我的同学,却始终是站在两块不同的文化的土壤上的。所以,算了,我还是不应该把他们算进来。而且,我也很畏惧和他们之间的交流,有着那种文化的阴影。是了,我畏惧的是那种乡土文化。(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 之争。)
这个她,真的是一个健全的我,在基于我的能力和个性上,才能认识的,合适我的朋友。对这一点,我真的是太感恩了。阶级与趣味,绝不是空穴来风的。尤其是挚友和爱人,如果不是一个Social Class and Taste,那几乎就不会有安宁的日子可以过。但是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太多元了,找到自己的类,真的没那么容易。就算是一个同济大学,里面出身,阶级,趣味,完全不同的同学,有多少呢,而且,可不只是农村和城市的区别这么简单,农村有不同的农村,城市有不同的城市。同一个城市里,还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本身的阶级,工作分工的不同的特点,和趣味造成的不同。
未来的路还是漫长的。只是,现在我是成年人,必须自己先想办法活下去,还得继续看病。但现在又没有工作。现在很需要像15岁一样,重新开展全面的,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但是,条件有限啊。32岁,我是一个被婚姻市场,甚至被孕育市场,都淘汰了的人,也因为身心健康的缺失啊。如果身心都很健康,那么32岁还是很年轻的,完全来得及赶结婚和生孩子的末班车,但我不行,都不行了,身心都不健康。又像我这样重度抑郁了三年,那是非常艰难和丑陋的处境。其实是人不人,鬼不鬼的状态。
“必须自己先想办法活下去”,写出来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好熟悉啊。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就是这么激励自己的。那时候只是为了自我实现,为了反击被压制的自我。如今这个命题又来了,自我实现的目标弱化了,是因为我已经自我实现过一轮了吧。我已经“成功”过了,成功似乎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但生存的命题,却严重多了。22岁追求自我实现,可以租房。32岁,自我实现,边缘了。现在是追求房子和车子的时代。22岁追求自我实现,有房有车,不要。32岁,没房没车,却发现,这是生活的基本设施啊。一个人能像我一样2B,那都是托了畸形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福啊。32岁不但没房没车,还没有爱人,还有病。然后就是,与22岁时一样,有一对变态,又变态的父母。
22岁的时候,不管如何辛苦,还爱着父母。32岁,终于知道父母的真面目了,看清楚他们了。他们的为人,他们的问题。躁郁症没有爆发的时候,也有着严重的人格障碍,和坚固的封建家长制的堡垒。试图牢牢地虐待着我,和控制着我。翻出这个生天,我是很不容易的。
我的经验是,不管是找挚友,还是找爱人,小白菜不要找小白菜,两个人身上都有很严重的个性缺陷,互相一碰撞,绝对是天雷勾动地火。可不是什么激情爆发,而是两个雷区的爆发。就像我和我妹妹之间,或者和其他的小白菜之间的来往。问题遇问题,两个人的问题都爆发,都加重,两个人之间的防御对防御,癔症对癔症,那简直是一场灾难。我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验了,现在终于是总结出来一点了,并且,这太值得恐惧了。
我的经验是,找心智健全的,和自己品位趣味,阶层,人品为人一致的朋友,做朋友,做爱人。找问题雷同的小白菜,做一起探讨问题的小伙伴,就可以了。要是想和文化趣味,品位阶层都不一致的小白菜做好友,那又是在挑战真理了。必定两败俱伤。要是做恋人,我就不清楚了。我没有这样的经验。我对心智不健全的男人是非常敏感的,我完全不能接受,绝对不会爱上。那些喜欢奇奇怪怪的男人的女人,都比我病的入膏肓了吧。不过,能病一辈子,恩恩爱爱,绝对是比我幸运的多。清醒在更多的时候,也意味着清醒的痛苦。不过我不太相信,两个小白菜会很恩爱。我觉得她们妥协的能力,都大大的超过了我。
所以高中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种落差,和问题所在。大一,我就跟当时的男友说分手吧。因为那时候我就发现,我们的消费习惯,对生活的图景,生活方式,为人,所有的,都不同。这一定是完全没办法共同生活的。只不过,我没有想到,与他分手之后,后来,我找到一个同行者的路,走的这么困难。并且到了后来,不在学校,接触不到那么多的同龄的精英了,我的思维能力也下降了不少我觉得,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平时工作中认识的一些朋友,大都是出身起点低,用心赚钱,有一点共同语言的几位。现在也都失散了,我要的是另外一种东西。钱是必须有的,但却不是唯一要去有的。甚至旅游的方式,虽然看起来都一样,但是和这群人在一起,就和和那群人在一起,不一样。爱好,品味,趣味,聚焦交流的话题,都不一样,彼此心智成熟的度,和善意,都不一样。人以类聚嘛,但我找到我的类,却十分的艰巨。抑郁后,才勉强找到了两个,现在。
一个是偶然认识的朋友,但我至今仍非常的感谢她,我感谢命运竟然让我认识了她,虽然她一定是有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但是她和我是那么的合拍,类似,在一些基本的格调的追求上,并且善良,正直。并且,她身上有着我没有的很多能力。并且,她对我很友善,没有GM对我的拒绝和攻击。这是因为,她很健全。而GM,和我一样,是父母皆祸害的小白菜。自己的个性本身,有一些遗毒。
一个是我老师的助理。充满了正直,文化品位。充满了正能量。她对我有很多的帮助,和指点。还有两个半个,都是我早期的同学,因为他们自己社会阶层的不断进步,现在开始和我有共同语言。但是我觉得他们只是填补了我早年在非常不同的环境里被攻击,抚慰了一点我那时的被伤害。与一个真实的根本的我,还是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与前两者,是站在完全一致的文化基础上的。与我的同学,却始终是站在两块不同的文化的土壤上的。所以,算了,我还是不应该把他们算进来。而且,我也很畏惧和他们之间的交流,有着那种文化的阴影。是了,我畏惧的是那种乡土文化。(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 之争。)
这个她,真的是一个健全的我,在基于我的能力和个性上,才能认识的,合适我的朋友。对这一点,我真的是太感恩了。阶级与趣味,绝不是空穴来风的。尤其是挚友和爱人,如果不是一个Social Class and Taste,那几乎就不会有安宁的日子可以过。但是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太多元了,找到自己的类,真的没那么容易。就算是一个同济大学,里面出身,阶级,趣味,完全不同的同学,有多少呢,而且,可不只是农村和城市的区别这么简单,农村有不同的农村,城市有不同的城市。同一个城市里,还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本身的阶级,工作分工的不同的特点,和趣味造成的不同。
未来的路还是漫长的。只是,现在我是成年人,必须自己先想办法活下去,还得继续看病。但现在又没有工作。现在很需要像15岁一样,重新开展全面的,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但是,条件有限啊。32岁,我是一个被婚姻市场,甚至被孕育市场,都淘汰了的人,也因为身心健康的缺失啊。如果身心都很健康,那么32岁还是很年轻的,完全来得及赶结婚和生孩子的末班车,但我不行,都不行了,身心都不健康。又像我这样重度抑郁了三年,那是非常艰难和丑陋的处境。其实是人不人,鬼不鬼的状态。
“必须自己先想办法活下去”,写出来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好熟悉啊。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就是这么激励自己的。那时候只是为了自我实现,为了反击被压制的自我。如今这个命题又来了,自我实现的目标弱化了,是因为我已经自我实现过一轮了吧。我已经“成功”过了,成功似乎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但生存的命题,却严重多了。22岁追求自我实现,可以租房。32岁,自我实现,边缘了。现在是追求房子和车子的时代。22岁追求自我实现,有房有车,不要。32岁,没房没车,却发现,这是生活的基本设施啊。一个人能像我一样2B,那都是托了畸形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福啊。32岁不但没房没车,还没有爱人,还有病。然后就是,与22岁时一样,有一对变态,又变态的父母。
22岁的时候,不管如何辛苦,还爱着父母。32岁,终于知道父母的真面目了,看清楚他们了。他们的为人,他们的问题。躁郁症没有爆发的时候,也有着严重的人格障碍,和坚固的封建家长制的堡垒。试图牢牢地虐待着我,和控制着我。翻出这个生天,我是很不容易的。
我的经验是,不管是找挚友,还是找爱人,小白菜不要找小白菜,两个人身上都有很严重的个性缺陷,互相一碰撞,绝对是天雷勾动地火。可不是什么激情爆发,而是两个雷区的爆发。就像我和我妹妹之间,或者和其他的小白菜之间的来往。问题遇问题,两个人的问题都爆发,都加重,两个人之间的防御对防御,癔症对癔症,那简直是一场灾难。我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验了,现在终于是总结出来一点了,并且,这太值得恐惧了。
我的经验是,找心智健全的,和自己品位趣味,阶层,人品为人一致的朋友,做朋友,做爱人。找问题雷同的小白菜,做一起探讨问题的小伙伴,就可以了。要是想和文化趣味,品位阶层都不一致的小白菜做好友,那又是在挑战真理了。必定两败俱伤。要是做恋人,我就不清楚了。我没有这样的经验。我对心智不健全的男人是非常敏感的,我完全不能接受,绝对不会爱上。那些喜欢奇奇怪怪的男人的女人,都比我病的入膏肓了吧。不过,能病一辈子,恩恩爱爱,绝对是比我幸运的多。清醒在更多的时候,也意味着清醒的痛苦。不过我不太相信,两个小白菜会很恩爱。我觉得她们妥协的能力,都大大的超过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