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结婚
中山路,仙草南路,推开店门的时候,筱哲恰巧说到,他和朱老爹的对话。朱老爹问他:你为什么要结婚。
筱哲提起身边的朋友们,分几种类型,二十到三十岁的人,都是满嘴恭喜。四十岁以上的人,问的都是同一番话:你为什么要结婚。
坐定之后,两大碗香嫩幼滑的仙草蜜端了上来,他也问我:你为什么要结婚。
我花枝乱颤了一小会,差点脱口而出说:咱要借个种啊!
随即正色了一下。调整了正经频道,回答说:你不如问问我为什么是和你结婚吧?
大前提,丑话说在最前面:和你结婚,绝不是因为爱。
如果我和你的婚姻,只是因为我觉得“我爱你”,那么有一天,当我觉得“我不爱你”的时候,我们的痛苦就开始了。
爱在婚姻里,是一个源头,却不是婚姻的理由。
由于我和筱哲感情历时三年,中间有一年的时间两人是分开的状态。所以我更能够跳脱开所谓“爱的光环”去诚实的看待两人的关系,客观的看待他和自己(尽量客观)。所以越发知道所谓的“爱”的无常。
很多人把婚姻做了各种比喻,什么企业并购之类的。某种层面,的确是有这个意味。我对婚姻有一个看法就是这段关系里一定要有两人都非常需求的东西。不论是世俗的物质还是感觉。而我和筱哲都有一样东西是两人求知若渴,而在我们这段关系中我们可以不断汲取到的,就是心智上的成长以及继续服务于生命的原动力。
这种价值观会令到许多家庭里可能触礁的“现实”在我们的关系中变得毫无威胁。比如筱哲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爱和关心在我之外的人身上,还比如他无房无车无存款(我也没有,哈哈),再比如他比我还小8岁……时不时会有点疯癫狂放拉不住脚……还有很多别人听到这个组合之后,会最多的担心的那些内容。
而其实,有许多人的外在条件的门当户对都是到了极致的配合的,但是缺乏价值观一致及需求的长期共荣,没有把婚姻经营好的意愿,一样容易在这段关系中遭遇失望和失败。
当前,我和他的关系里,最闪亮的是“相似点”。而我也知道,也许不久后会迎来一个阶段,就是我和他关系里,最致命的也是“相似点”。所以,又要提到朱爸的教诲了。婚姻里两点:宽容以及底线。
宽容和忍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宽容……恰好那日和小强聊天品茶,聊到“天道”里的文化属性里独有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居高临下有些高傲的意味,但成熟度稍微高的人,这种包容与不计较会在骨子里凸显的尤其明显。这谓之宽容。至于底线,很简单,这个世界是这样的,你不招惹异性,异性也会喜欢你。没有什么对错,这是自然法则,优秀带来的吸引力。但守住自己设定好的底线,配合上双方关系里的宽容,就很合适了。
“是啊,我们俩这种相处的状态,是很好很和谐的。任旁人怎么看,都是天生一对。但这样不结婚也拥有的,对不对?”
没错。不过,结婚如果只是一张纸,不管是结婚证还是准生证,反正在这个到处都是办假证的地下工坊的年代,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婚姻追根到底,还是在心灵层面,一个人的另一层身份带给他的完全不同的生存以及看待外物的新角度。不进入这层身份,这些视角是无可能出现的。其实结婚绝不是减轻生命和生活负担的捷径,相反,是增加生活负担与社会责任的艰辛之路。
有些心智上的成长并非人生必须,但不进入这个角色,是无法体验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关于两性关系的结缘。
两性关系是很特别的关系,这里面哪怕只有一夜情,所结下的缘也不会太浅。更别提恋爱。人在一段两性关系中,其实是在处理自己和另一个自己的关系,所以其中各种裨益,也会随着这段关系的变化,使个人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影响。所以,要慎重且惜。所以我会很仔细自己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也早就没了那种通过异性追求来证明自己魅力的内在需求,自然会正视一段关系最核心的东西。
对大多数人来说,结婚没有思考那么多的。这就很好了。但其实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你回头看看,是否我上面说到的一些,其实都恰是你们婚姻和谐的基础呢?
而对于在婚姻外徘徊的人们,不妨也思考一番。也许有所帮助。
筱哲提起身边的朋友们,分几种类型,二十到三十岁的人,都是满嘴恭喜。四十岁以上的人,问的都是同一番话:你为什么要结婚。
坐定之后,两大碗香嫩幼滑的仙草蜜端了上来,他也问我:你为什么要结婚。
我花枝乱颤了一小会,差点脱口而出说:咱要借个种啊!
随即正色了一下。调整了正经频道,回答说:你不如问问我为什么是和你结婚吧?
大前提,丑话说在最前面:和你结婚,绝不是因为爱。
如果我和你的婚姻,只是因为我觉得“我爱你”,那么有一天,当我觉得“我不爱你”的时候,我们的痛苦就开始了。
爱在婚姻里,是一个源头,却不是婚姻的理由。
由于我和筱哲感情历时三年,中间有一年的时间两人是分开的状态。所以我更能够跳脱开所谓“爱的光环”去诚实的看待两人的关系,客观的看待他和自己(尽量客观)。所以越发知道所谓的“爱”的无常。
很多人把婚姻做了各种比喻,什么企业并购之类的。某种层面,的确是有这个意味。我对婚姻有一个看法就是这段关系里一定要有两人都非常需求的东西。不论是世俗的物质还是感觉。而我和筱哲都有一样东西是两人求知若渴,而在我们这段关系中我们可以不断汲取到的,就是心智上的成长以及继续服务于生命的原动力。
这种价值观会令到许多家庭里可能触礁的“现实”在我们的关系中变得毫无威胁。比如筱哲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爱和关心在我之外的人身上,还比如他无房无车无存款(我也没有,哈哈),再比如他比我还小8岁……时不时会有点疯癫狂放拉不住脚……还有很多别人听到这个组合之后,会最多的担心的那些内容。
而其实,有许多人的外在条件的门当户对都是到了极致的配合的,但是缺乏价值观一致及需求的长期共荣,没有把婚姻经营好的意愿,一样容易在这段关系中遭遇失望和失败。
当前,我和他的关系里,最闪亮的是“相似点”。而我也知道,也许不久后会迎来一个阶段,就是我和他关系里,最致命的也是“相似点”。所以,又要提到朱爸的教诲了。婚姻里两点:宽容以及底线。
宽容和忍是两个范畴的东西。宽容……恰好那日和小强聊天品茶,聊到“天道”里的文化属性里独有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居高临下有些高傲的意味,但成熟度稍微高的人,这种包容与不计较会在骨子里凸显的尤其明显。这谓之宽容。至于底线,很简单,这个世界是这样的,你不招惹异性,异性也会喜欢你。没有什么对错,这是自然法则,优秀带来的吸引力。但守住自己设定好的底线,配合上双方关系里的宽容,就很合适了。
“是啊,我们俩这种相处的状态,是很好很和谐的。任旁人怎么看,都是天生一对。但这样不结婚也拥有的,对不对?”
没错。不过,结婚如果只是一张纸,不管是结婚证还是准生证,反正在这个到处都是办假证的地下工坊的年代,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婚姻追根到底,还是在心灵层面,一个人的另一层身份带给他的完全不同的生存以及看待外物的新角度。不进入这层身份,这些视角是无可能出现的。其实结婚绝不是减轻生命和生活负担的捷径,相反,是增加生活负担与社会责任的艰辛之路。
有些心智上的成长并非人生必须,但不进入这个角色,是无法体验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关于两性关系的结缘。
两性关系是很特别的关系,这里面哪怕只有一夜情,所结下的缘也不会太浅。更别提恋爱。人在一段两性关系中,其实是在处理自己和另一个自己的关系,所以其中各种裨益,也会随着这段关系的变化,使个人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影响。所以,要慎重且惜。所以我会很仔细自己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也早就没了那种通过异性追求来证明自己魅力的内在需求,自然会正视一段关系最核心的东西。
对大多数人来说,结婚没有思考那么多的。这就很好了。但其实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你回头看看,是否我上面说到的一些,其实都恰是你们婚姻和谐的基础呢?
而对于在婚姻外徘徊的人们,不妨也思考一番。也许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