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音乐笔记
陈丹青音乐笔记
大陆有一出电视连续剧《武生泰斗》,讲的是民国时期的夜夜京剧,那时,军阀警察,市井无赖,都爱戏懂戏,一位长年“蹭戏”、站在过道暗角落里喝彩的清末遗民穷死了,老主角长叹一声:“您这一走,真懂戏的人可就没啦!”但戏班子上上下下还是没人敢轻忽:一句唱腔走板,半个筋斗翻错,台底下的倒彩,可就喝起来。九十年代的北京京戏看客中,懂得喝倒彩的爷们儿不敢说绝迹,但吉祥剧院一拆,便是在新场子里那么一喝,味道也异样。
但我接着要说,那不全是由于音乐的艺术性,而是奏乐的习惯与纪律性。
我们玩弄艺术的动机,小半或是出于灵感或情热吧,大半则恐怕是积习使然。作文、吟诗、画画、奏乐,能至于成为积习,由积习而内化为本能者,势已十二分谙熟此中技艺,技艺,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所谓章句韵脚运笔指法者,亦即一整套习染既久而能欣然遵从的操作纪律。柴科夫斯基自称早起后每强迫自己写一些旋律,以便渐渐进入创作状况。晚年鲁迅避祸客栈,追念亡友,自称在沉痛中因“积习抬起头来”,吟成七律。那样的时刻,诗兴之说,诚不如“积习”二字来得中肯。古人的即席赋诗口出成篇,未必个个才气高,而是精熟于诗律,曹植同志生在今日,从小学白话文,七步之内一定逼不出煮豆诗,只好去死,但曹丕兄也就不会以赋诗相逼:他得另想一出坏招。
纪律,即意志的形式。艺术纪律亦然。艺术技巧中,纪律的网络严密精致,鬼使神差,密码般转化为艺术家的意志,在生命的极端处境中,“艺术的意志”自会跳脱而出,有所表现,足以使人叹服惊异的,只是外人往往不知,不察,不会去揣想与艺术的潜在关联,即便当事人也未必全然自觉的。
瞿秋白就义之前,正在刻印章;日伪奸雄陈公博正法之日,正在写条幅。刑警在侧,看他们平静地刻完写完,尔后牵出就刑。若取其他说词,两人的镇定自可有许多种解法(不必赘述,我们耳熟能详),但“艺术的意志”会被考虑进去么?篆刻、书法,一撇一捺刻写下去,从神志到动作到脉息,在在牵连贯穿自成循环,即便心思已乱,手下笔下也会积习难改而顺从纪律于一时,这意志的回馈,是死前的片刻镇定;这意志的证据,便是片断遗迹。李叔同先生的绝笔影印“悲欣交集”,气息已弱,然而局势不乱,一笔不苟。或谓此例与就刑不可比拟,则我在台北见两三位辛亥烈士绝命书,就书法尺牍论,照样局势不乱,一笔不苟,并无显著的异状的。
多得从垃圾箱边缘铺开来,摊一地。后来我到美国,发现搁在古董书铺里的高价文物级书刊图片,尤其是三十、四十年代的,许多都是我在“文革”初年垃圾箱旁边的老相识:玛莉莲·梦露、凯瑟琳·赫本和格里高里·派克的明星照片,罗克威尔的油画画片,《生活》与《时代》杂志,美国早期的色情图片、照片、招贴画。一位小赤佬夸耀说,他拣回家的图片上的女人“全部赤屁股”(注3)。至于民国时期的出版物,更是多不胜数,电影画报,流行小说,良友杂志,民国报纸,我都见到过,比今天模模糊糊印在老照片集册中的要清楚多了,因为都是原版。我记得有一幅一九三O年中国女子的裸体黑白照片,胳膊扭到背后去,身子很挺地斜靠着,旁边还印着一句诗,十分“香艳”,叫做“明明如月任郎看”。
注1:螺蛳头,上海话,指男子留长头发并胡乱抹成同一方向旋转的发型。
注2:擦刮拉新,上海话,“崭新”、“簇新”之意。
注3:赤屁股,上海话,即“裸体”。
大陆有一出电视连续剧《武生泰斗》,讲的是民国时期的夜夜京剧,那时,军阀警察,市井无赖,都爱戏懂戏,一位长年“蹭戏”、站在过道暗角落里喝彩的清末遗民穷死了,老主角长叹一声:“您这一走,真懂戏的人可就没啦!”但戏班子上上下下还是没人敢轻忽:一句唱腔走板,半个筋斗翻错,台底下的倒彩,可就喝起来。九十年代的北京京戏看客中,懂得喝倒彩的爷们儿不敢说绝迹,但吉祥剧院一拆,便是在新场子里那么一喝,味道也异样。
但我接着要说,那不全是由于音乐的艺术性,而是奏乐的习惯与纪律性。
我们玩弄艺术的动机,小半或是出于灵感或情热吧,大半则恐怕是积习使然。作文、吟诗、画画、奏乐,能至于成为积习,由积习而内化为本能者,势已十二分谙熟此中技艺,技艺,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所谓章句韵脚运笔指法者,亦即一整套习染既久而能欣然遵从的操作纪律。柴科夫斯基自称早起后每强迫自己写一些旋律,以便渐渐进入创作状况。晚年鲁迅避祸客栈,追念亡友,自称在沉痛中因“积习抬起头来”,吟成七律。那样的时刻,诗兴之说,诚不如“积习”二字来得中肯。古人的即席赋诗口出成篇,未必个个才气高,而是精熟于诗律,曹植同志生在今日,从小学白话文,七步之内一定逼不出煮豆诗,只好去死,但曹丕兄也就不会以赋诗相逼:他得另想一出坏招。
纪律,即意志的形式。艺术纪律亦然。艺术技巧中,纪律的网络严密精致,鬼使神差,密码般转化为艺术家的意志,在生命的极端处境中,“艺术的意志”自会跳脱而出,有所表现,足以使人叹服惊异的,只是外人往往不知,不察,不会去揣想与艺术的潜在关联,即便当事人也未必全然自觉的。
瞿秋白就义之前,正在刻印章;日伪奸雄陈公博正法之日,正在写条幅。刑警在侧,看他们平静地刻完写完,尔后牵出就刑。若取其他说词,两人的镇定自可有许多种解法(不必赘述,我们耳熟能详),但“艺术的意志”会被考虑进去么?篆刻、书法,一撇一捺刻写下去,从神志到动作到脉息,在在牵连贯穿自成循环,即便心思已乱,手下笔下也会积习难改而顺从纪律于一时,这意志的回馈,是死前的片刻镇定;这意志的证据,便是片断遗迹。李叔同先生的绝笔影印“悲欣交集”,气息已弱,然而局势不乱,一笔不苟。或谓此例与就刑不可比拟,则我在台北见两三位辛亥烈士绝命书,就书法尺牍论,照样局势不乱,一笔不苟,并无显著的异状的。
多得从垃圾箱边缘铺开来,摊一地。后来我到美国,发现搁在古董书铺里的高价文物级书刊图片,尤其是三十、四十年代的,许多都是我在“文革”初年垃圾箱旁边的老相识:玛莉莲·梦露、凯瑟琳·赫本和格里高里·派克的明星照片,罗克威尔的油画画片,《生活》与《时代》杂志,美国早期的色情图片、照片、招贴画。一位小赤佬夸耀说,他拣回家的图片上的女人“全部赤屁股”(注3)。至于民国时期的出版物,更是多不胜数,电影画报,流行小说,良友杂志,民国报纸,我都见到过,比今天模模糊糊印在老照片集册中的要清楚多了,因为都是原版。我记得有一幅一九三O年中国女子的裸体黑白照片,胳膊扭到背后去,身子很挺地斜靠着,旁边还印着一句诗,十分“香艳”,叫做“明明如月任郎看”。
注1:螺蛳头,上海话,指男子留长头发并胡乱抹成同一方向旋转的发型。
注2:擦刮拉新,上海话,“崭新”、“簇新”之意。
注3:赤屁股,上海话,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