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个故事: 第3辆便车,你要是再不来喵就搭火车去了。
第27个故事: 第3辆便车,你要是再不来喵就搭火车去了。
时间:2012年8月2日 中午
地点:去波恩路上
两个人都消极到了极点,等着等着甚至连车都不看了,它爱搭不搭吧。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显得有些突然,一辆车停在了我的正前方,我赶紧微笑搭讪:“你去波恩吗?”
“是的,我可以载你们去。”车上是一个胖胖的年轻妇女,笑得很灿烂,和蔼可亲的。
喵也很高兴,不用去搭公交和火车了,最重要是因为她搭到了人生中第一辆便车,在这漫长的等待之后显得尤为难得。
我们赶紧把两大包行李放进后备箱里,上车,出发……
我激动地跟司机说:“我们等了好久了,要是再搭不上车,她就要去做火车了。这是她搭的第一辆便车。”
司机哈哈大笑,说:“一般在路上见到搭便车的人,我都会搭的,帮助别人是件好事。”
我连忙说:“遇到你,我们真幸运。谢谢!”
喵也高兴极了,毕竟这么辛苦地长途跋涉终于有了回报,不用再拖着箱子往回走了。
这位女司机住在波恩,在科隆上班,这种工作与居住分处两地的情况在德国非常普遍。因为德国的高速公路在希特勒时期就飞速发展,全国的公路网络十分发达,城市之间距离一般只有四五十公里。而且高速路上绝大部分路段是不限速的,畅通无阻,随意狂飙,从我的搭车经历回顾,司机们在高速公路上很少低于120公里时速的,不知不觉就上150了,开得也很稳,要是不看仪表盘我完全没有察觉,感觉蛮过瘾的,也很节约时间。
德国人的理论是这样的,如果司机开车超过100公里时速,他就必须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开车上,不会分神。95%的车祸都是责任都在于时速低于100公里时速的司机身上,所以政府一定程度上还鼓励高速行驶。
我曾经在旅途中听一个德国的青年人说:“好像德国有些地区有一个这样的规定,我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如果一个人喝醉酒,又想开车,他必须保持时速高于120公里每小时,这样他才能集中精力在开车上。”
这个说法我不想费心思去考证,只是觉得他们说的多多少少有些道理,觉得很新奇,刚听到的时候我当场就笑了,一个劲地跟说:“Really? That’s too crazy,man.”
往后的搭车,我基本都挑在下午,那是德国人的下班的时间,如果是一辆车的车牌显示附近某个城市的缩写,那么基本就能说明这辆车是开到那儿回家的了。这一规律屡试不爽,当然,运气还是要有的,这个是搭车的永恒规律。
其实这些小常识也是在跟德国人的交流中慢慢学习到的,出国之前根本无从准备,也没有搭过便车。
所以在我的脑海里,旅行,把心准备好了,也就可以出发了……
那些问来问去,婆婆妈妈的事情,有时候必要,有时候不是真的必要……
很多恐惧是被问出来的,但是也有些东西需要被问出来,我会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然后出发,然后义无反顾,然后百炼成钢,然后全身心去拥抱那个陌生的世界,紧紧的,让其与我的生命融合……
知道搭便车这个东西大概还是在出国前四个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那部经典的纪录片《搭车去柏林》,有些许激动,但是很快也忘记得差不多了,毕竟别人的故事能够在自己心里掀起一股巨浪,但是巨浪过后,还是平静的时光比较多。我想,我的小故事也是一样的吧……
时间:2012年8月2日 中午
地点:去波恩路上
两个人都消极到了极点,等着等着甚至连车都不看了,它爱搭不搭吧。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显得有些突然,一辆车停在了我的正前方,我赶紧微笑搭讪:“你去波恩吗?”
“是的,我可以载你们去。”车上是一个胖胖的年轻妇女,笑得很灿烂,和蔼可亲的。
喵也很高兴,不用去搭公交和火车了,最重要是因为她搭到了人生中第一辆便车,在这漫长的等待之后显得尤为难得。
我们赶紧把两大包行李放进后备箱里,上车,出发……
我激动地跟司机说:“我们等了好久了,要是再搭不上车,她就要去做火车了。这是她搭的第一辆便车。”
司机哈哈大笑,说:“一般在路上见到搭便车的人,我都会搭的,帮助别人是件好事。”
我连忙说:“遇到你,我们真幸运。谢谢!”
喵也高兴极了,毕竟这么辛苦地长途跋涉终于有了回报,不用再拖着箱子往回走了。
这位女司机住在波恩,在科隆上班,这种工作与居住分处两地的情况在德国非常普遍。因为德国的高速公路在希特勒时期就飞速发展,全国的公路网络十分发达,城市之间距离一般只有四五十公里。而且高速路上绝大部分路段是不限速的,畅通无阻,随意狂飙,从我的搭车经历回顾,司机们在高速公路上很少低于120公里时速的,不知不觉就上150了,开得也很稳,要是不看仪表盘我完全没有察觉,感觉蛮过瘾的,也很节约时间。
德国人的理论是这样的,如果司机开车超过100公里时速,他就必须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开车上,不会分神。95%的车祸都是责任都在于时速低于100公里时速的司机身上,所以政府一定程度上还鼓励高速行驶。
我曾经在旅途中听一个德国的青年人说:“好像德国有些地区有一个这样的规定,我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如果一个人喝醉酒,又想开车,他必须保持时速高于120公里每小时,这样他才能集中精力在开车上。”
这个说法我不想费心思去考证,只是觉得他们说的多多少少有些道理,觉得很新奇,刚听到的时候我当场就笑了,一个劲地跟说:“Really? That’s too crazy,man.”
往后的搭车,我基本都挑在下午,那是德国人的下班的时间,如果是一辆车的车牌显示附近某个城市的缩写,那么基本就能说明这辆车是开到那儿回家的了。这一规律屡试不爽,当然,运气还是要有的,这个是搭车的永恒规律。
其实这些小常识也是在跟德国人的交流中慢慢学习到的,出国之前根本无从准备,也没有搭过便车。
所以在我的脑海里,旅行,把心准备好了,也就可以出发了……
那些问来问去,婆婆妈妈的事情,有时候必要,有时候不是真的必要……
很多恐惧是被问出来的,但是也有些东西需要被问出来,我会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然后出发,然后义无反顾,然后百炼成钢,然后全身心去拥抱那个陌生的世界,紧紧的,让其与我的生命融合……
知道搭便车这个东西大概还是在出国前四个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那部经典的纪录片《搭车去柏林》,有些许激动,但是很快也忘记得差不多了,毕竟别人的故事能够在自己心里掀起一股巨浪,但是巨浪过后,还是平静的时光比较多。我想,我的小故事也是一样的吧……
-
lo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0-07 2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