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密四海客栈 曾眼镜的故事——《雪域江南韩水情》之穿越墨脱
继续我们《雪域江南韩水情》穿越墨脱的探险之旅,昨天我们给大家留个小悬念,采访组一路艰辛,走到了汗密的四海客栈。谢葳和石鹏一进门,就看到了某种他们朝思夜想,盼望已久的东西。这种东西,它的统称,叫做——饮料。
在四海客栈的小卖部里,半面墙高的货架上,满满地堆放着啤酒和各种饮料。对于刚刚徒步走了十二小时的谢葳和石鹏来说,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老板这红牛怎么卖?)我们这里红牛卖的是15元1听。瓶装的饮料,就都是10元。(那老板你的饮料都是怎么过来的。)是派人和骡马,在外面运过来的,背。(噢,骡马驮过来的。)还有人背。
红牛15元一听,足足是普通售价的三倍。但想到它和我们这样从派镇一路进来,我们顿时对红牛有了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不过,曾眼镜却说,啤酒饮料的遭遇,其实比我们还要悲惨得多。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大山里面老鼠很多,我今年就有几十件饮料全部被老鼠咬坏了。要是运啤酒的话,易拉罐很薄,轻轻一瞌就坏了。基本上,我们运十件啤酒的话,最多只能有七件到家里,其他的都会爆。
饮料的遭遇,其实正是墨脱徒步线路艰难的一个写照。在这种情况下能运这么多饮料进来,眼前这个斯斯文文,带着眼镜的客栈老板还真不简单。闲谈中我们得知,老板姓曾,四川人,在这里开客栈已经11年。人来客往之间,大家都忘了他的真名,而以他姓氏和鼻梁上架着的眼镜,亲切称他为:曾眼镜。曾眼镜每年11月离开汗密回去四川,四五月份再进来做生意,派镇到墨脱这条路,如果每年曾眼镜不走第一道,根本就没有人敢进来。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像今年一样,我在派镇等了一个多月,因为雪很大嘛。所有的客人,起码返回去了上百号人。看着我们不走,当地的藏族人也不敢走。等我们走过了,客人才逐渐地过来。
原来,派镇到墨脱在冬天的时候因为大雪封山,翻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就算开春天暖了,开山走第一遭,基本都得自己把路途重新摸索出来。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雪是属于泡雪,又没有路,只有凭我们的经验,这么多年来大概的方向感,每年都凭着感觉走这条线。
不是金刚钻,别搅瓷器活。曾眼镜能年年带队开山,靠的就是真功夫。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因为雪可能陷到半人多高,走着走着就陷进去了。只能用身体去把雪挪开,要放下物资,打着空手,去踩一条道。后面的人才可以过。
而外表斯文的曾眼镜,不但是个翻雪山的高手,打理客栈还能把一切事情弄得井井有条。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店这么大,客人这么多,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可以的。(平时什么事情你都自己包?)客栈就我自己一个人,没有雇人,什么时候都得自己干。平时客人少的时候,我要上山砍柴火,有客人的话,煮饭洗床单被套,招呼客人啊,都是我自己。
在徒步路线上,四海客栈是第一家开始有热水洗澡的,因此也被美誉为“墨脱线上的五星级酒店”,曾眼镜的厨艺,更受到驴友们的一致好评。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今天我们吃)三荤四素,有木耳肉片,猪肉蛋卷,午餐肉炒青菜,青椒肉丁,素小白菜,等等。
不但如此,眼前的这座“五星级酒店”包括我们所在的这个厨房,还是曾眼镜带着来帮忙的当地人,一块木板一块木板搭建起来的。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这个厨房已经有7年的历史。(每块木头都是你扛下来然后自己做的?)对,房子是我自建的,木板都是自己砍。如果这要请别人的话,造房子的费用很高,累计下来可能得二十多万,自己建的话只需要很少一部分钱。
那么,自己建房子的木头,还有日常烧火用的柴火,都是哪来的呢?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平时去砍木柴,维修发电机都在江对岸。这条拉索就是通往江对岸的唯一通道。(为什么没有桥?)现在还没修桥,况且这里跨度很大,私人修桥的话不具备这样的财力,所以搭这种简易的,又方便,也不怕涨水的时候把桥冲毁。
拉索的下面,就是第一天挡住我们去路的多雄河。来到汗密这一段,波涛更汹涌,浪声更滔天。此情此景,谢葳根本就不敢体验一下过河的感受,而我们试了一把后,人人都是胆战心惊。
【同期声】林芝地区电视台记者 石鹏:划过去的时候,因为第一次划,感觉比较刺激。但是到河中间的时候,水流比较急,感觉怕怕的。看曾老板他们的木材都要从那边运过来,感觉他们开客栈还是比较辛苦的。
从拉索回来的路上,我们偶遇了另一个徒步队伍的向导,在他口中,我们第一次听到了“薛超”这个名字。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徒步向导:(5月20日,小男孩,薛超。没有印象。)别人说他是20日左右(翻多雄拉雪山)过来的,我前段时间也听说过这事。(失踪了找不到人了么?)是的,找不到了。
翻多雄拉雪山,失踪至当时已有半个多月,薛超,这个年轻人的命运令人担忧。实际上,在多雄拉雪山上出过的事故,至今不只是一两回。2007年5月23日,曾眼镜就亲身经历了墨脱线上著名的“黄春燕事件”。当时,年轻的广西女驴友黄春燕,和她的同伴一起徒步墨脱。翻山的时候,她们碰上正在转运货物的曾眼镜等人。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我当时负重比较重,背了90多斤。当我翻过山顶的时候,就开始下雨了,雨下得很大。我把货放下,抽了根烟。
就想这个女孩一个人在山上怎么还没有下来,我就不放心,喊了半天没人答应,我就返回去找她。
据曾眼镜回忆,那天是多雄拉雪山罕见的极端恶劣天气,虽然是5月底,但同伴扛的一头猪,却活生生冻死在山上。在风雨之中,曾眼镜终于找到了黄春燕。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下雪山有一定的坡度,又是泡雪,没办法滑行,她是靠着屁股,臀部在雪地里挪动,发现状况不对,我就把她的包背着,在雪地里把她连抱带扶,走了三个多小时。
此时,黄春燕的同伴早已离她而去,曾眼镜也无法把一个大活人扛下雪山,于是他决定,自己先下山找救援。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给她找了个雪窝,叮嘱她不要自己爬出来,因为我翻山的话拉格有人接我,(我可以去找救援),我走的时候她还哭着对我说:曾老板,不要把我丢下。我还说:你放心。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过了曾眼镜的估计。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我从下山到(召集人)返回去,正常要5个小时。我们只用2个半小时就找到我放她的地方,但是去的时候她已经不在雪窝之中,她自己爬出来了。黄春燕最终是一种爬行的姿势,冻死在雪地里。
黄春燕的死亡,天气是致命的因素,但和她当时身患感冒、御寒装备严重不足也有很直接的关系。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当时我把她的包打开,里面只有一条睡裙,没有一件厚的衣服。因为黄春燕在出事的头一年9月就进来过,那时候天气很好。第2年她再进来的时候就忽略了这个问题。没去想到天气会变化,反差这么大。
几天来听说了这么多死亡的事件,让我们的心情也沉重起来。就在我们准备结束访谈的时候,曾眼镜还有话要说。他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给徒步墨脱的驴友们,再多一次提醒。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这两年还有人,特别是学生,穿着单衣就来翻多雄拉,就在山上冻得有点扛不住。所以说还是要做好一定的功课,开开心心地来,开开心心地走出去。
从最可爱的饮料,和曾眼镜一直聊到最沉重的死亡,这样的对话让我们始料不及。这个斯斯文文的老板,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过,曾眼镜的故事并不会到此结束,明天,甚至更往后的节目,我们还会再看到他,继续谈到他的名字。好,明天的节目我们再来继续墨脱之旅。
在四海客栈的小卖部里,半面墙高的货架上,满满地堆放着啤酒和各种饮料。对于刚刚徒步走了十二小时的谢葳和石鹏来说,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东西。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老板这红牛怎么卖?)我们这里红牛卖的是15元1听。瓶装的饮料,就都是10元。(那老板你的饮料都是怎么过来的。)是派人和骡马,在外面运过来的,背。(噢,骡马驮过来的。)还有人背。
红牛15元一听,足足是普通售价的三倍。但想到它和我们这样从派镇一路进来,我们顿时对红牛有了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不过,曾眼镜却说,啤酒饮料的遭遇,其实比我们还要悲惨得多。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大山里面老鼠很多,我今年就有几十件饮料全部被老鼠咬坏了。要是运啤酒的话,易拉罐很薄,轻轻一瞌就坏了。基本上,我们运十件啤酒的话,最多只能有七件到家里,其他的都会爆。
饮料的遭遇,其实正是墨脱徒步线路艰难的一个写照。在这种情况下能运这么多饮料进来,眼前这个斯斯文文,带着眼镜的客栈老板还真不简单。闲谈中我们得知,老板姓曾,四川人,在这里开客栈已经11年。人来客往之间,大家都忘了他的真名,而以他姓氏和鼻梁上架着的眼镜,亲切称他为:曾眼镜。曾眼镜每年11月离开汗密回去四川,四五月份再进来做生意,派镇到墨脱这条路,如果每年曾眼镜不走第一道,根本就没有人敢进来。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像今年一样,我在派镇等了一个多月,因为雪很大嘛。所有的客人,起码返回去了上百号人。看着我们不走,当地的藏族人也不敢走。等我们走过了,客人才逐渐地过来。
原来,派镇到墨脱在冬天的时候因为大雪封山,翻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就算开春天暖了,开山走第一遭,基本都得自己把路途重新摸索出来。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雪是属于泡雪,又没有路,只有凭我们的经验,这么多年来大概的方向感,每年都凭着感觉走这条线。
不是金刚钻,别搅瓷器活。曾眼镜能年年带队开山,靠的就是真功夫。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因为雪可能陷到半人多高,走着走着就陷进去了。只能用身体去把雪挪开,要放下物资,打着空手,去踩一条道。后面的人才可以过。
而外表斯文的曾眼镜,不但是个翻雪山的高手,打理客栈还能把一切事情弄得井井有条。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店这么大,客人这么多,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可以的。(平时什么事情你都自己包?)客栈就我自己一个人,没有雇人,什么时候都得自己干。平时客人少的时候,我要上山砍柴火,有客人的话,煮饭洗床单被套,招呼客人啊,都是我自己。
在徒步路线上,四海客栈是第一家开始有热水洗澡的,因此也被美誉为“墨脱线上的五星级酒店”,曾眼镜的厨艺,更受到驴友们的一致好评。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今天我们吃)三荤四素,有木耳肉片,猪肉蛋卷,午餐肉炒青菜,青椒肉丁,素小白菜,等等。
不但如此,眼前的这座“五星级酒店”包括我们所在的这个厨房,还是曾眼镜带着来帮忙的当地人,一块木板一块木板搭建起来的。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这个厨房已经有7年的历史。(每块木头都是你扛下来然后自己做的?)对,房子是我自建的,木板都是自己砍。如果这要请别人的话,造房子的费用很高,累计下来可能得二十多万,自己建的话只需要很少一部分钱。
那么,自己建房子的木头,还有日常烧火用的柴火,都是哪来的呢?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平时去砍木柴,维修发电机都在江对岸。这条拉索就是通往江对岸的唯一通道。(为什么没有桥?)现在还没修桥,况且这里跨度很大,私人修桥的话不具备这样的财力,所以搭这种简易的,又方便,也不怕涨水的时候把桥冲毁。
拉索的下面,就是第一天挡住我们去路的多雄河。来到汗密这一段,波涛更汹涌,浪声更滔天。此情此景,谢葳根本就不敢体验一下过河的感受,而我们试了一把后,人人都是胆战心惊。
【同期声】林芝地区电视台记者 石鹏:划过去的时候,因为第一次划,感觉比较刺激。但是到河中间的时候,水流比较急,感觉怕怕的。看曾老板他们的木材都要从那边运过来,感觉他们开客栈还是比较辛苦的。
从拉索回来的路上,我们偶遇了另一个徒步队伍的向导,在他口中,我们第一次听到了“薛超”这个名字。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徒步向导:(5月20日,小男孩,薛超。没有印象。)别人说他是20日左右(翻多雄拉雪山)过来的,我前段时间也听说过这事。(失踪了找不到人了么?)是的,找不到了。
翻多雄拉雪山,失踪至当时已有半个多月,薛超,这个年轻人的命运令人担忧。实际上,在多雄拉雪山上出过的事故,至今不只是一两回。2007年5月23日,曾眼镜就亲身经历了墨脱线上著名的“黄春燕事件”。当时,年轻的广西女驴友黄春燕,和她的同伴一起徒步墨脱。翻山的时候,她们碰上正在转运货物的曾眼镜等人。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我当时负重比较重,背了90多斤。当我翻过山顶的时候,就开始下雨了,雨下得很大。我把货放下,抽了根烟。
就想这个女孩一个人在山上怎么还没有下来,我就不放心,喊了半天没人答应,我就返回去找她。
据曾眼镜回忆,那天是多雄拉雪山罕见的极端恶劣天气,虽然是5月底,但同伴扛的一头猪,却活生生冻死在山上。在风雨之中,曾眼镜终于找到了黄春燕。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下雪山有一定的坡度,又是泡雪,没办法滑行,她是靠着屁股,臀部在雪地里挪动,发现状况不对,我就把她的包背着,在雪地里把她连抱带扶,走了三个多小时。
此时,黄春燕的同伴早已离她而去,曾眼镜也无法把一个大活人扛下雪山,于是他决定,自己先下山找救援。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给她找了个雪窝,叮嘱她不要自己爬出来,因为我翻山的话拉格有人接我,(我可以去找救援),我走的时候她还哭着对我说:曾老板,不要把我丢下。我还说:你放心。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过了曾眼镜的估计。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我从下山到(召集人)返回去,正常要5个小时。我们只用2个半小时就找到我放她的地方,但是去的时候她已经不在雪窝之中,她自己爬出来了。黄春燕最终是一种爬行的姿势,冻死在雪地里。
黄春燕的死亡,天气是致命的因素,但和她当时身患感冒、御寒装备严重不足也有很直接的关系。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当时我把她的包打开,里面只有一条睡裙,没有一件厚的衣服。因为黄春燕在出事的头一年9月就进来过,那时候天气很好。第2年她再进来的时候就忽略了这个问题。没去想到天气会变化,反差这么大。
几天来听说了这么多死亡的事件,让我们的心情也沉重起来。就在我们准备结束访谈的时候,曾眼镜还有话要说。他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给徒步墨脱的驴友们,再多一次提醒。
【同期声】汗密四海客栈老板 曾眼镜:这两年还有人,特别是学生,穿着单衣就来翻多雄拉,就在山上冻得有点扛不住。所以说还是要做好一定的功课,开开心心地来,开开心心地走出去。
从最可爱的饮料,和曾眼镜一直聊到最沉重的死亡,这样的对话让我们始料不及。这个斯斯文文的老板,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不过,曾眼镜的故事并不会到此结束,明天,甚至更往后的节目,我们还会再看到他,继续谈到他的名字。好,明天的节目我们再来继续墨脱之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