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艺术教育的难题(会议记录)
当下艺术教育的难题会议记录
2012年10月3日
与会人员:
王林、陈传席、吴粤北、周海虹、汪民安、丁方、赵芳、祝东平、王玫、邵逸扬、周爱民、姜万通等艺术学家。
探讨过程:
一、王林:
①史论教育的强政治化、体制化、官僚化问题:
*艺术不是科学,不能科学化,即不能以普遍的政治上的发展观来看艺术史,艺术史中的变化比发展更重要。
*原始艺术(特点:集体化、权威性——人类学)→古典艺术(特点:系统化、浪漫性——图像学)→现代艺术(特点:分离性——形态学)→当代艺术(特点:综合性——文化学)
②艺术教育的非个性化问题: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画坊与教室。
*学院教育的弊端:艺术学生泛滥——合理标准:千分之一。
③本科教学评估问题:造假运动
④大学出路在于自治。“中国人应该自己行动起来。”
二、陈传席:
①尊师重道问题:
*荀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
②知识分子四品质:
*创造而宣传文化;
*关心人类命运和国家前途;
*批判精神;
*独立精神。
③教师神圣性的“三次打击”:
*反右倾扩大化;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教师考核制度的弊病。
④美育问题:美术技法的过度重视→美术史论的缺失(艺术考试:艺术史+古典文学)
⑤教师称职问题:
*限制职称名额;
*提高条件标准;
*自动调整制度。
三、周海虹:
①胀罢了事:无奈之感——能解决问题的人认识不到问题。
②招生规模过大?
*办学目标不明确,规模、数量与质量不协调。
*人们普遍艺术修养不大,感性素质较低,缺乏基本审美要求。
③艺术教育的误区: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层级结构,学艺术不应要求精英式。艺术教育应分为分为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
*艺术教育只教技术不教艺术。——以“吴冠中”为正面例
*国民的审美教育意识较差。
④艺术教育存在野蛮教育:
*过度训练,使学生厌恶以致于逐渐失去对艺术的感性体验。
*在艺术中,理性认识是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是高级阶段,我们应摆脱认识论的误区,从艺术的本体出发感受艺术,而不是强迫艺术去表现艺术之外的东西,此做法无外乎作茧自缚。
*例如:以音乐解说和绘画解说为重点的艺术教育。
⑤双向的难题:
*国家不重视——教育部中无人专门负责高等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者的教育方向错误。
四、汪民安:
①艺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人通过艺术追求不朽。
②艺术教育:
*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打破专业和学院的栅栏,不能过于狭隘。
*人文社科与艺术相结合。
五、吴粤北:当下“艺术作为商品,学术作为筹码”时的艺术教育现状
①艺术商品现状:
*艺术家价值:积累和炒作;
*艺术价值:精神追求。
*艺术的商品性是艺术创造进入某种商业模式。
②艺术教育现状:
*本科教学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学以致用——艺术不是实用主义,不能职业化。
*办学目标上面向专门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急功近利。
③艺术学术现状:
*学术研究本应求真务实,不断发展,然而当下学术研究成为评判标准——造假。
*学术研究应当自律,但在中国的实用主义思想下,人们一拥而上,一哄而散。
六、思考:艺术教育发展不周是谁的错?
七、建议:
①教育依然还在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教学,并加以监督,强调学生为本。
②实行大学自治和院长负责制。
2012年10月3日
与会人员:
王林、陈传席、吴粤北、周海虹、汪民安、丁方、赵芳、祝东平、王玫、邵逸扬、周爱民、姜万通等艺术学家。
探讨过程:
一、王林:
①史论教育的强政治化、体制化、官僚化问题:
*艺术不是科学,不能科学化,即不能以普遍的政治上的发展观来看艺术史,艺术史中的变化比发展更重要。
*原始艺术(特点:集体化、权威性——人类学)→古典艺术(特点:系统化、浪漫性——图像学)→现代艺术(特点:分离性——形态学)→当代艺术(特点:综合性——文化学)
②艺术教育的非个性化问题: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画坊与教室。
*学院教育的弊端:艺术学生泛滥——合理标准:千分之一。
③本科教学评估问题:造假运动
④大学出路在于自治。“中国人应该自己行动起来。”
二、陈传席:
①尊师重道问题:
*荀子: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
②知识分子四品质:
*创造而宣传文化;
*关心人类命运和国家前途;
*批判精神;
*独立精神。
③教师神圣性的“三次打击”:
*反右倾扩大化;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教师考核制度的弊病。
④美育问题:美术技法的过度重视→美术史论的缺失(艺术考试:艺术史+古典文学)
⑤教师称职问题:
*限制职称名额;
*提高条件标准;
*自动调整制度。
三、周海虹:
①胀罢了事:无奈之感——能解决问题的人认识不到问题。
②招生规模过大?
*办学目标不明确,规模、数量与质量不协调。
*人们普遍艺术修养不大,感性素质较低,缺乏基本审美要求。
③艺术教育的误区: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层级结构,学艺术不应要求精英式。艺术教育应分为分为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
*艺术教育只教技术不教艺术。——以“吴冠中”为正面例
*国民的审美教育意识较差。
④艺术教育存在野蛮教育:
*过度训练,使学生厌恶以致于逐渐失去对艺术的感性体验。
*在艺术中,理性认识是初级阶段,感性认识是高级阶段,我们应摆脱认识论的误区,从艺术的本体出发感受艺术,而不是强迫艺术去表现艺术之外的东西,此做法无外乎作茧自缚。
*例如:以音乐解说和绘画解说为重点的艺术教育。
⑤双向的难题:
*国家不重视——教育部中无人专门负责高等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者的教育方向错误。
四、汪民安:
①艺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人通过艺术追求不朽。
②艺术教育:
*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打破专业和学院的栅栏,不能过于狭隘。
*人文社科与艺术相结合。
五、吴粤北:当下“艺术作为商品,学术作为筹码”时的艺术教育现状
①艺术商品现状:
*艺术家价值:积累和炒作;
*艺术价值:精神追求。
*艺术的商品性是艺术创造进入某种商业模式。
②艺术教育现状:
*本科教学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学以致用——艺术不是实用主义,不能职业化。
*办学目标上面向专门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急功近利。
③艺术学术现状:
*学术研究本应求真务实,不断发展,然而当下学术研究成为评判标准——造假。
*学术研究应当自律,但在中国的实用主义思想下,人们一拥而上,一哄而散。
六、思考:艺术教育发展不周是谁的错?
七、建议:
①教育依然还在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应当建立以学生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教学,并加以监督,强调学生为本。
②实行大学自治和院长负责制。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