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占星行星的凶吉论(一)——from Traditional Astrology for today By Benjamin Dyke
古典占星行星的凶吉论(一)
——from Traditional Astrology for today
By Benjamin Dyke
译者:OSAMA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其出处。非常感谢。
好与坏(凶与吉):古典占星中的价值论
对于上帝来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都是公平正义的,但是对于凡人来说,有些事情是公平的,有些则反之。
——赫拉克利特
古典占星学者们经常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或者什么星,以及他们的影响是凶的或者是吉的。这个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困惑的。当我们在说好与坏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处理伦理道德上的或者说是这些上的问题:好与坏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有些东西只表现他们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这些好与坏是否能真正影响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变得不开心?这种观念在我们做谘商的时候是否能用得上?如果我们拒绝认识这种价值论,那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就很难交流。
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谈两大方法来认识凶与吉,在下一章,我会展示怎么样在谘商的过程中使用这种观念:一种是比较传统的对于幸福(happiness)的观念;一种是来自斯多葛学派(stoicism)比较注重精神(spiritual)的观念。
传统哲学家有一些通俗的方法来定义一些事情的好坏:因为他们中一些好的方面,实质上就是那样的。这里有一些通常的特质他们必须拥有,让他们的性质变好,他们可以是一种情况,一种动态,一种人:
可认知的(knowable)
统一的或者是有组织的(unified or organised)
持续的
存在的(present)
平衡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质并不会让这些事情变成“伦理道德上的好”,他们会体现在功能表现上的“好”(译者认为应该理解为功能齐全和正常),相反则体现为功能上的缺失:事情变得难懂或者模糊不清,无组织,无法持续的,缺失的以及不平衡的。在这种观念下,传统的书籍来讨论行星处于好的状态还是差的状态,抑或是强和弱。因此,当我们在看一个星盘的时候,我们需要观察行星是处于功能正常还是不正常的状态。这个观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人物和事件是对我们持续、柔和、有帮助的还是不守规矩的、极端的,等等。
下面的一个表可以给我们一个总体的概念:关于行星功能在什么状态下代表什么。不要着急,如果你还不能理解这些词条,我会在后面为您讲解。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每颗行星都在尝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管理好一个宫,站出来并想变得突出,拥有一种主人翁精神,让自己变得有竞争力,按照日程全速前进,等等还有很多。然而,如果行星是处在一种功能性缺失的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成为一种阻碍。大多数时候,行星在功能性差的状态下会导致不好的事件发生,或者是阻碍好事的发生。这点稍后再解释。我的观点是:这种行星的状态反映出人生百态。在人生中,当我们觉得自己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好事;我们被众人看到,被嘉奖,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全速前进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好事;而当我们觉得我们生病了,被遗忘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我们觉得自己很弱,没有竞争力,没安全感的时候,无法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总是很不好,这都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行星的这种功能性状态就恰好反映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对这个词汇持友好的态度,因为他帮助我们了解了我们的星盘,还帮助我们更准确的了解我们的人生。
行星存在功能性的好坏凶吉,根据这种观念,我们也把行星分为了先天吉星和先天凶星。吉星是那些本质上通常显示出耐心、友好、乐于帮助的、平衡的、帮助我们成长的、给人带来开心的,也可能是让事情变得简单的。凶星则比较容易表现出极端、功能性障碍的事情:阻碍、催促、不平衡、极端、重压、使事情变得严重、威胁。当然,这些特质是非常总体和概括的。一颗先天的凶星在好的状态下也能表现的很好,展现出他的领导力和统治力;一颗吉星在差的状态下也能表现出懒惰、行为古怪、反复无常、粗俗等等。我想说的是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把星盘上的状况和人生百态联系起来。
未完待续
——from Traditional Astrology for today
By Benjamin Dyke
译者:OSAMA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译者及其出处。非常感谢。
好与坏(凶与吉):古典占星中的价值论
对于上帝来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都是公平正义的,但是对于凡人来说,有些事情是公平的,有些则反之。
——赫拉克利特
古典占星学者们经常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或者什么星,以及他们的影响是凶的或者是吉的。这个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困惑的。当我们在说好与坏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在处理伦理道德上的或者说是这些上的问题:好与坏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有些东西只表现他们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这些好与坏是否能真正影响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变得不开心?这种观念在我们做谘商的时候是否能用得上?如果我们拒绝认识这种价值论,那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就很难交流。
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谈两大方法来认识凶与吉,在下一章,我会展示怎么样在谘商的过程中使用这种观念:一种是比较传统的对于幸福(happiness)的观念;一种是来自斯多葛学派(stoicism)比较注重精神(spiritual)的观念。
传统哲学家有一些通俗的方法来定义一些事情的好坏:因为他们中一些好的方面,实质上就是那样的。这里有一些通常的特质他们必须拥有,让他们的性质变好,他们可以是一种情况,一种动态,一种人:
可认知的(knowable)
统一的或者是有组织的(unified or organised)
持续的
存在的(present)
平衡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质并不会让这些事情变成“伦理道德上的好”,他们会体现在功能表现上的“好”(译者认为应该理解为功能齐全和正常),相反则体现为功能上的缺失:事情变得难懂或者模糊不清,无组织,无法持续的,缺失的以及不平衡的。在这种观念下,传统的书籍来讨论行星处于好的状态还是差的状态,抑或是强和弱。因此,当我们在看一个星盘的时候,我们需要观察行星是处于功能正常还是不正常的状态。这个观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人物和事件是对我们持续、柔和、有帮助的还是不守规矩的、极端的,等等。
下面的一个表可以给我们一个总体的概念:关于行星功能在什么状态下代表什么。不要着急,如果你还不能理解这些词条,我会在后面为您讲解。
![]() |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每颗行星都在尝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管理好一个宫,站出来并想变得突出,拥有一种主人翁精神,让自己变得有竞争力,按照日程全速前进,等等还有很多。然而,如果行星是处在一种功能性缺失的状态,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成为一种阻碍。大多数时候,行星在功能性差的状态下会导致不好的事件发生,或者是阻碍好事的发生。这点稍后再解释。我的观点是:这种行星的状态反映出人生百态。在人生中,当我们觉得自己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好事;我们被众人看到,被嘉奖,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全速前进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好事;而当我们觉得我们生病了,被遗忘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哪里出了问题,我们觉得自己很弱,没有竞争力,没安全感的时候,无法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总是很不好,这都不是我们所想要的。行星的这种功能性状态就恰好反映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对这个词汇持友好的态度,因为他帮助我们了解了我们的星盘,还帮助我们更准确的了解我们的人生。
行星存在功能性的好坏凶吉,根据这种观念,我们也把行星分为了先天吉星和先天凶星。吉星是那些本质上通常显示出耐心、友好、乐于帮助的、平衡的、帮助我们成长的、给人带来开心的,也可能是让事情变得简单的。凶星则比较容易表现出极端、功能性障碍的事情:阻碍、催促、不平衡、极端、重压、使事情变得严重、威胁。当然,这些特质是非常总体和概括的。一颗先天的凶星在好的状态下也能表现的很好,展现出他的领导力和统治力;一颗吉星在差的状态下也能表现出懒惰、行为古怪、反复无常、粗俗等等。我想说的是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把星盘上的状况和人生百态联系起来。
![]() |
未完待续
-
Fe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6 14:08:17
-
上官葭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6 09:39:30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6 08:42:22
-
asur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6 00:34:55
-
可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5 23:43:14
-
vesperyournam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5 23:11:11
-
马老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5 23:09:24
-
包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5 23:03:08
-
豆豆柠檬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5 23:01:54
-
蔓蔓·`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0-15 22: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