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游记下八闽--- D6. 泉州市区下篇 开元寺 清净寺 文庙 九日山摩崖(六)
接上篇,泉州各个景点的门票相当便宜,简直是穷游者的天堂,记得厦门那个破炮台就要45块,泉州所有的国保加在一起门票也不到45块(清源山除外)。天后宫、德济门、李贽故居、关岳庙都是免费开放,首批国宝清净寺只要3元钱,府文庙七开间的重檐大庑殿也只要3元,开元寺、九日山也不过10元。文庙清净寺其实就在关岳庙旁边,中间还隔着锡兰侨民旧居,都在涂门街上。如果能细细的在泉州呆上一周是再好不过了,泉州的涂门街是所有旅行者必来的街道,也是老泉州城最繁华的主干道,星罗棋布的古迹就在街道两侧。
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子大寺。位于泉州市南涂门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年为伊斯兰历400年。初名"圣友之寺",到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玛出资重修,以后又历经修建,仍保持当年创建时的风貌。清净寺也是 亦思巴奚战乱 中唯一幸存的清真寺。倘若没有这场战乱,以泉州浓厚的民间信仰氛围作依托,加上泉州偏安一隅的地理优势,泉州这座中世纪最大海港的文化价值、文物遗存,岂不秒杀帝都、长安、金陵、姑苏之流?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勒碑为纪,保存寺内。现寺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属文物,如历年遗留下来的汉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
出门步行300米,到达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文化内涵丰厚,是闽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式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
发现八闽地区的文庙体系非常严谨,泉州作为府级文庙,7开间重檐庑殿,惠安文庙、仙游文庙作为县级文庙,5开间重檐庑殿或歇山,其他崇武等乡镇级文庙的都是3开间,体制规整。
这次出行唯一悲催的,就是开元寺大雄宝殿在修,无缘近观...拍拍双塔过过瘾,而且西塔还是大逆光...囧。开元寺不解释,闽南巨刹,东西塔举世闻名,大雄宝殿气势磅礴,印度教石柱国内罕有
出开元寺,太阳已日薄西山,赶紧跳上6路车,冲向九日山。
九日山高80多米,东、西峰的山崖上现存宋乾德三年 (963)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历代摩崖石刻75方,以宋刻为主,共59方。此外有元刻 6方、明刻9方、清刻1方,留名人数达250 人。著名的有宋代蔡襄、苏才翁、苏绅等。内容包括景迹题名15方、登临题诗11方、游览留名29方、修建纪事7方、祈风石刻13方。祈风石刻记载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至南宋咸淳二年 (1266) 泉州官员为航海船只举行祈风典礼的情形。典礼由泉州郡守或提举市舶使主持,率领僚属等,祭祀海神通远王,事毕登临览胜,勒石为记。在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的石刻中,明确记有于夏四月和冬十月“舶司岁两祈风”的事实,说明祈风典礼一年举行两次,航船按照季风风向和海流方向以顺利驶入或驶出泉州港。宋代祈风石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回来在府文庙广场吃小吃。这家做闽南的汤点,味道还不错。
吃过饭,听一曲南音,做为中国古乐的活化石,南音才是真正的唐风宋韵,其语言表达方式沿袭了中原一带的古音,唱腔虽缓慢,但抑扬顿挫,极富韵律感,我们这些没文化的屌丝也听不懂,装逼凑凑热闹吧~~
泉州人民还是很幸福的,能在文庙广场免费听专业演出团队表演的南音,旁边作为好多上了年级的阿公阿婆,随着南音的曲调一起小声吟唱,可惜年轻人大都无法听懂。北京市什么时候把京剧、相声、京韵大鼓一类也搞免费演出,又能出政绩,又丰富生活,又弘扬传统文化,多好的事
结束折腾的一天,未完待续~
清净寺小广场 |
泉州清净寺 宋元遗迹 |
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子大寺。位于泉州市南涂门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年为伊斯兰历400年。初名"圣友之寺",到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玛出资重修,以后又历经修建,仍保持当年创建时的风貌。清净寺也是 亦思巴奚战乱 中唯一幸存的清真寺。倘若没有这场战乱,以泉州浓厚的民间信仰氛围作依托,加上泉州偏安一隅的地理优势,泉州这座中世纪最大海港的文化价值、文物遗存,岂不秒杀帝都、长安、金陵、姑苏之流?
清净寺阿拉伯式大门 |
牌子 |
清净寺 原礼拜大殿 顶没了 柱础还在 |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勒碑为纪,保存寺内。现寺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属文物,如历年遗留下来的汉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
清净寺一隅 |
清净寺阿文条石 |
清静寺内阿文碑刻 |
清净寺内 |
清净寺 阿曼王储捐钱新修的礼拜殿 |
出门步行300米,到达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文化内涵丰厚,是闽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式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
泉州府文庙 大成门 |
泉州文庙 泮桥 大成殿 |
泉州府文庙 元代泮桥 |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 气势宏伟 7开间的重檐庑殿顶 |
大成殿一角 |
文庙大成殿 内部梁架 |
大成殿 牌匾和孔老二 |
发现八闽地区的文庙体系非常严谨,泉州作为府级文庙,7开间重檐庑殿,惠安文庙、仙游文庙作为县级文庙,5开间重檐庑殿或歇山,其他崇武等乡镇级文庙的都是3开间,体制规整。
这次出行唯一悲催的,就是开元寺大雄宝殿在修,无缘近观...拍拍双塔过过瘾,而且西塔还是大逆光...囧。开元寺不解释,闽南巨刹,东西塔举世闻名,大雄宝殿气势磅礴,印度教石柱国内罕有
开元寺山门 |
修缮中的大雄宝殿 |
开元寺后殿 内部 |
开元寺西塔 底层 |
开元寺西塔全貌 |
开元寺西塔塔刹 |
开元寺东塔 |
开元寺东塔 一层 |
出开元寺,太阳已日薄西山,赶紧跳上6路车,冲向九日山。
九日山 山脚 |
九日山高80多米,东、西峰的山崖上现存宋乾德三年 (963)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历代摩崖石刻75方,以宋刻为主,共59方。此外有元刻 6方、明刻9方、清刻1方,留名人数达250 人。著名的有宋代蔡襄、苏才翁、苏绅等。内容包括景迹题名15方、登临题诗11方、游览留名29方、修建纪事7方、祈风石刻13方。祈风石刻记载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至南宋咸淳二年 (1266) 泉州官员为航海船只举行祈风典礼的情形。典礼由泉州郡守或提举市舶使主持,率领僚属等,祭祀海神通远王,事毕登临览胜,勒石为记。在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的石刻中,明确记有于夏四月和冬十月“舶司岁两祈风”的事实,说明祈风典礼一年举行两次,航船按照季风风向和海流方向以顺利驶入或驶出泉州港。宋代祈风石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九日山摩崖石刻 局部 |
北宋 又见蔡大人 |
南宋市舶司祈风 北宋游山玩水 摩崖 |
南宋淳熙的祈风碑记 |
九日山 乾隆题刻 |
回来在府文庙广场吃小吃。这家做闽南的汤点,味道还不错。
闽南小吃 海蛎煎,鲨鱼片汤,虾仁糁,泉州海蛎煎是不放蛋的 |
吃过饭,听一曲南音,做为中国古乐的活化石,南音才是真正的唐风宋韵,其语言表达方式沿袭了中原一带的古音,唱腔虽缓慢,但抑扬顿挫,极富韵律感,我们这些没文化的屌丝也听不懂,装逼凑凑热闹吧~~
泉州人民还是很幸福的,能在文庙广场免费听专业演出团队表演的南音,旁边作为好多上了年级的阿公阿婆,随着南音的曲调一起小声吟唱,可惜年轻人大都无法听懂。北京市什么时候把京剧、相声、京韵大鼓一类也搞免费演出,又能出政绩,又丰富生活,又弘扬传统文化,多好的事
南音表演 唱的好像都要握个坠子 |
南音演奏 |
结束折腾的一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