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志
12年
3月
11日 爸爸带着参观湖州市博物馆,第一次去博物馆,挺兴奋。喜欢玻璃地板下的桑基鱼塘,和“水晶晶”厅,见到老房子模型说“我以前去过的呀”(应该是模仿爸爸说的类似话)。
经历史名人园,认识了下黄歇、沈约和颜真卿。
4月
9日 爸爸带着晋去十一中办事,顺便参观了正在上课的教室。出来后浏览了校外墙上刻的唐枢、俞樾等浮雕,又去对面游览了潮音桥,一同登临饱经沧桑的桥背,又看了奇特的桥下桥。这还是晋第一次参观湖州户外古迹。
5月
2日 上午爸送晋去外婆家,一时兴起,不走寻常路,绕道看了乐购边上的李绅浮雕、明乌程县学旧址及铁佛寺。下午去接晋时,外公奇怪地问爸上午去什么寺了,还有什么小娃娃掉水里不沉下去浮水上。呵呵。
12日 读借自湖州市图书馆的《时间之旅系列》之《岩洞壁画的秘密》,是读的第一本历史题材书籍,对原始人有了概念。
16日 傍晚爸爸下班,从外婆家接晋回家,经潮音新桥,晋习惯性地指着对面的潮音桥问什么桥(先问,爸反问,再自答,自游过潮音桥后就养成这个习惯,一个多月内已熟悉了潮音桥、骆驼桥、仪凤桥、中兴大桥、龙溪大桥等),自答潮音桥后,又一顿一顿地说“桥下桥、庙里庙、塔中塔”,爸爸教的湖州三绝全知道了。
6月
2日 晚上爸、晋同赴湖州大剧院看儿童话剧《功夫熊猫》,黑夜归途中,居然还能认出中兴大桥、龙溪大桥。
7月
2日 读购自当当的《第一次发现》丛书《手电筒系列·神秘的宝藏》之《埃及古墓》,是所读第一本考古题材书籍。
10月
1日 晚上带晋晋与少然同访胡斐,借暑假拓于埭溪的三方宋志,到少然的师弟处装裱以便复印。在胡的楼下,爸爸给捉了只蟋蟀玩。在胡的负版堂,初见宋志、晋砖,爸爸和胡斐笑言只差周代的青铜器了。晋一眼就认出晋砖拓本上的“晋”字,伸出小手指点“喏”。
4日 晚上爸爸携晋从少然师弟处取了裱好的宋志拓本,满城找图文店复制未果,次日上午才遂愿,并还给胡斐。
6日 妈妈学校监考,爸爸独自带晋,决定出去见见人,所谓自洒扫应对处学。本想去热闹的小鬼当家(这会儿百度才发现已倒闭),但想还是露天的飞英公园更宜人。先买了个六转轮的风车,然后随意转。在西亭与一小弟弟交换风车玩,尚主动大方。至韵海楼又遇此弟,二人跑台阶斜坡不亦乐乎,但晋不敢往上爬,小弟弟轻松上坡,他爷爷说此乃空军少校之子,果然不得了。小少校声称长大也要开飞机,晋爸勉励开更厉害的宇宙飞船。父女俩又信步颜真卿碑廊和墨妙亭,本想登塔,但时已过午,只在入口处探望了下石塔。这样湖州三绝,晋已算皆领略(府庙大概是6月份跟着爸爸逛的)。
12日 《三字经》开始读“经子通,读诸史”。经过爸爸的影响和造势,晋早就对读史这段充满期待。之前的经学部分诵读是最艰难的,因为不好解释(一般能解释的爸爸都给予简释,毕竟诵读应以理解为基),且傅璇琮版此部分基本无图像。史部就不同了,一开始晋就指着伏羲、神农像大喊“原始人”(晋吃饭时用手抓常被爸爸批评为原始人),16日听爸爸讲周朝“八百载,最长久”更是手舞足蹈,乐不可支。从读史开始,父女俩采取互接半句的方式,记忆效果很好,晋乐此不疲。
17日 晚饭时晋故意用手抓菜吃,边噘着嘴喊我是原始人。然后冷不丁问了句:“原始人会说话吗?”
21日 爸爸近日生念,晋上小学每学一生字,就同时教甲骨文,这样才算完整地认识汉字。想得激动后,今天忍不住对晋说了。晋的反应挺有趣:“甲骨文,哇,甲骨文。”
24日 今天晋过农历生日,《三字经》正好读到“号三国,迄两晋”。
11月
1日 读借自湖州市图书馆的《国学启蒙.中国寓言》之《王皓找马》,晋似颇喜此类题材,看完就说再看一遍,连看了三遍。爸爸找电瓶车时,她还用过王皓找马的典故。其中一篇是《母鸡上当》,小鸡被乌鸦抓走她特着急,爸爸说鸡不会飞追不上了。晋就往回翻了两页,指着说:“这不是会飞的吗?”爸爸定睛一看,画上母鸡正振翅驱鸦,看着像飞,难为她看过图还记着。
4日 下午爸爸带去凤凰公园玩摩天轮,获一张全球拍赠券,选拍时翻两三下居然遇到“晋祠”,于是父女俩在晋祠前合影留念。
6日 《三字经》史部读完。
12月
11日 睡前和爸爸读完《你睡不着吗》,晋表示自己上完小学、大学就要上班了。爸问上什么班,说上文化。爸爸之前给晋解释:周、晋、宋是历史上最有文化的三个时代,爸爸希望晋长大做一个文化人。就这么被她记下了。
2013
3月
11日 今天涂完《九九消寒图》。
5月
5日 睡前和妈妈卧谈,问爸爸怎么还不睡。妈妈耐心讲解:爸爸还要工作,才能给你买绘本、甲骨文书;而且他自己喜欢历史研究,能够从中得到快乐。晋短促而响亮地“咯咯”笑了两声,每次她听到有趣的事都是这样。
21日 外公所在社区有陆绩怀中藏橘献母的壁画,爸爸给讲了后,晋决定将爸爸刚给摘的枇杷藏怀献母。结果不小心拉在了中途停留的复印店,回家后楼下奶奶给了两颗糖,就打算以此代替(爸妈从小教晋不吃糖,所以晋拿的糖都给妈妈吃,最多跟着吃点)。爸爸说你准备献给谁啊,答曰:”母!“
14年
1月
24日 元旦全家逛衣裳街,爸偶见一新出石碑,旁置说明牌显示碑文尚未得到考证。回家考出后,邀胡哥哥、刘伯伯于是日一同拓碑。出门遇到小区保洁奶奶问上哪,答得很利索:拓碑。拓了两小时,尽管有点不耐单调,但没闹,并认真地瞅了几眼。衣裳街有不少刻字残碑铺路,来回路上也很起劲地帮爸爸一起辨寻。
3月
16日 是日一大早出发赶到位于德清的浙江省皮肤病医院看湿疹,下午父女两人赴新市古镇作半日之游。出发前爸爸给讲了防风、莫干铸剑、陆修静与仙潭的故事。互相调侃假如遇到陆仙怎么办,所以到了陆仙楼很兴奋地喊爸给她和陆仙拍合影。吃了干挑面、茶糕、芽麦饼,父女俩都最爱吃芽麦饼。
23日 去德清复查湿疹,已好很多。返回湖州汽车站再转车去双林古镇,爸爸给讲了梁希保护森林和费新我练左手书法的故事。才走近万元桥就听晋兴奋地指着嚷道:瞧上面有什么?狮子。在爸爸的提醒下去为各只狮子找不同,并挑了最喜欢的一只小石狮合影。遗憾的是,双林特产子孙糕、姑嫂饼只有上午有得卖,去晚了没尝到。
5月
11日 下午看《疯狂原始人》,并不认真。晚饭时爸爸给回顾了一下,并简介新旧石器的区别,还引用贴墙上的她“动脑筋好宝宝”以激励之。晋相当鄙视曾经不动脑筋的咕噜一家,然后表示她是新石器人爸是旧石器人。还涉及到了生态平衡问题,爸介绍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门口的生态骨牌,正想举例,晋居然主动说比如说第一块牌是猛犸象,第二块是渡渡鸟。一会爸介绍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熊猫,二级有……晋马上接口说梅花鹿。
15年
4月
6日 看《封神演义》连环画,很喜欢。但也有不满,向老爸抱怨:为什么厉害的全是男的?老爸每次带晋经过陈英士故居,都告诉晋要感谢陈英士,是他们的辛亥革命让女孩有了上学的机会,这大概是她女权意识的最早启蒙。
9日 单位将组织去富阳龙门古镇,向晋简介了孙权周瑜大小乔。晋觉得孙权丑周瑜帅大小乔美,然后断言:大乔小乔是姐妹。周瑜肯定是中国第一个姓周的人,他的爸爸姓姬。
6月
9-13日 爸去台北开会,带回来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毛泽东、邓小平、宋美龄(买五送一送的)、邓丽君7个小公仔。
月底 淘宝上网购到姜子牙、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小公仔,还买到《三国风云传》跳棋,三国各10个小公仔,共30公仔,做得都挺精致。
月底 经一月左右讲解,终于讲完洋洋兔《东周列国志》漫画,晋始终听得津津有味。
7月
3日 爸爸今天放假,晋要求去噜啦啦玩,并做向导,说找到神笔马良雕像就到。爸纠正说那是张僧繇的画龙点睛像,顺便讲了曹不兴的误笔成蝇故事。介绍曹不兴时说他是三国时吴国的吴兴人,晋追问“什么?你再说一遍?”爸知道晋对三国已有概念,这是在吸收新知识时作知识坐标定位,重复后晋点头。
25日 晋和爸爸一样,对姓氏有着天然兴趣,没事捧着《百家姓》可以乱翻半天。今天和老爸一时兴起作了个统计,发现亲眼见过的姓氏居然已多达114个了。
8月
9日 继买“三国风云榜”立体人物跳棋后,昨天又买到“秦汉英雄立体象棋”,配合着看《秦汉英雄传》(每天手机上看两集)正好。
10日 经爸爸熏陶,近来晋明显对历史故事发生浓烈兴趣。睡前点读笔故事(姑姑送的《学前必备大全》,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2011年版)专门点“中国历史故事”,《苏东坡应试》《张汤审老鼠》《纪晓岚知错改过》等等,天天听都不厌。
9月
23日 随爸爸、李伯伯、杨叔叔去安吉博物馆参观,回来告诉妈妈看到了玉扳指、龙形玉佩,都是自己观察到的,并非来自老爸告知。
12月
14日 晚饭时老爸正在给晋讲东晋祖逖闻鸡起舞,晋问爸古代人为什么要写历史书。爸问晋你觉得为什么?晋说他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写就好了。
16年
1月
7日 忽对老爸感慨:我觉得历史都是假的,是不存在的(都不知道哪里学来这词)。
9日 再对老爸的事业质疑:我觉得历史其实是没有的,因为你没有见过它。
11日 居然与老爸共同看完央视纪录片《溇港》,且津津有味。
3-29 跟爸去浙博参观南宋文物展,顺道看省自博,和江山礼贤龙合了影,并去了岳庙。
3月
11日 爸爸带着参观湖州市博物馆,第一次去博物馆,挺兴奋。喜欢玻璃地板下的桑基鱼塘,和“水晶晶”厅,见到老房子模型说“我以前去过的呀”(应该是模仿爸爸说的类似话)。
经历史名人园,认识了下黄歇、沈约和颜真卿。
4月
9日 爸爸带着晋去十一中办事,顺便参观了正在上课的教室。出来后浏览了校外墙上刻的唐枢、俞樾等浮雕,又去对面游览了潮音桥,一同登临饱经沧桑的桥背,又看了奇特的桥下桥。这还是晋第一次参观湖州户外古迹。
5月
2日 上午爸送晋去外婆家,一时兴起,不走寻常路,绕道看了乐购边上的李绅浮雕、明乌程县学旧址及铁佛寺。下午去接晋时,外公奇怪地问爸上午去什么寺了,还有什么小娃娃掉水里不沉下去浮水上。呵呵。
12日 读借自湖州市图书馆的《时间之旅系列》之《岩洞壁画的秘密》,是读的第一本历史题材书籍,对原始人有了概念。
16日 傍晚爸爸下班,从外婆家接晋回家,经潮音新桥,晋习惯性地指着对面的潮音桥问什么桥(先问,爸反问,再自答,自游过潮音桥后就养成这个习惯,一个多月内已熟悉了潮音桥、骆驼桥、仪凤桥、中兴大桥、龙溪大桥等),自答潮音桥后,又一顿一顿地说“桥下桥、庙里庙、塔中塔”,爸爸教的湖州三绝全知道了。
6月
2日 晚上爸、晋同赴湖州大剧院看儿童话剧《功夫熊猫》,黑夜归途中,居然还能认出中兴大桥、龙溪大桥。
7月
2日 读购自当当的《第一次发现》丛书《手电筒系列·神秘的宝藏》之《埃及古墓》,是所读第一本考古题材书籍。
10月
1日 晚上带晋晋与少然同访胡斐,借暑假拓于埭溪的三方宋志,到少然的师弟处装裱以便复印。在胡的楼下,爸爸给捉了只蟋蟀玩。在胡的负版堂,初见宋志、晋砖,爸爸和胡斐笑言只差周代的青铜器了。晋一眼就认出晋砖拓本上的“晋”字,伸出小手指点“喏”。
4日 晚上爸爸携晋从少然师弟处取了裱好的宋志拓本,满城找图文店复制未果,次日上午才遂愿,并还给胡斐。
6日 妈妈学校监考,爸爸独自带晋,决定出去见见人,所谓自洒扫应对处学。本想去热闹的小鬼当家(这会儿百度才发现已倒闭),但想还是露天的飞英公园更宜人。先买了个六转轮的风车,然后随意转。在西亭与一小弟弟交换风车玩,尚主动大方。至韵海楼又遇此弟,二人跑台阶斜坡不亦乐乎,但晋不敢往上爬,小弟弟轻松上坡,他爷爷说此乃空军少校之子,果然不得了。小少校声称长大也要开飞机,晋爸勉励开更厉害的宇宙飞船。父女俩又信步颜真卿碑廊和墨妙亭,本想登塔,但时已过午,只在入口处探望了下石塔。这样湖州三绝,晋已算皆领略(府庙大概是6月份跟着爸爸逛的)。
12日 《三字经》开始读“经子通,读诸史”。经过爸爸的影响和造势,晋早就对读史这段充满期待。之前的经学部分诵读是最艰难的,因为不好解释(一般能解释的爸爸都给予简释,毕竟诵读应以理解为基),且傅璇琮版此部分基本无图像。史部就不同了,一开始晋就指着伏羲、神农像大喊“原始人”(晋吃饭时用手抓常被爸爸批评为原始人),16日听爸爸讲周朝“八百载,最长久”更是手舞足蹈,乐不可支。从读史开始,父女俩采取互接半句的方式,记忆效果很好,晋乐此不疲。
17日 晚饭时晋故意用手抓菜吃,边噘着嘴喊我是原始人。然后冷不丁问了句:“原始人会说话吗?”
21日 爸爸近日生念,晋上小学每学一生字,就同时教甲骨文,这样才算完整地认识汉字。想得激动后,今天忍不住对晋说了。晋的反应挺有趣:“甲骨文,哇,甲骨文。”
24日 今天晋过农历生日,《三字经》正好读到“号三国,迄两晋”。
11月
1日 读借自湖州市图书馆的《国学启蒙.中国寓言》之《王皓找马》,晋似颇喜此类题材,看完就说再看一遍,连看了三遍。爸爸找电瓶车时,她还用过王皓找马的典故。其中一篇是《母鸡上当》,小鸡被乌鸦抓走她特着急,爸爸说鸡不会飞追不上了。晋就往回翻了两页,指着说:“这不是会飞的吗?”爸爸定睛一看,画上母鸡正振翅驱鸦,看着像飞,难为她看过图还记着。
4日 下午爸爸带去凤凰公园玩摩天轮,获一张全球拍赠券,选拍时翻两三下居然遇到“晋祠”,于是父女俩在晋祠前合影留念。
6日 《三字经》史部读完。
12月
11日 睡前和爸爸读完《你睡不着吗》,晋表示自己上完小学、大学就要上班了。爸问上什么班,说上文化。爸爸之前给晋解释:周、晋、宋是历史上最有文化的三个时代,爸爸希望晋长大做一个文化人。就这么被她记下了。
2013
3月
11日 今天涂完《九九消寒图》。
5月
5日 睡前和妈妈卧谈,问爸爸怎么还不睡。妈妈耐心讲解:爸爸还要工作,才能给你买绘本、甲骨文书;而且他自己喜欢历史研究,能够从中得到快乐。晋短促而响亮地“咯咯”笑了两声,每次她听到有趣的事都是这样。
21日 外公所在社区有陆绩怀中藏橘献母的壁画,爸爸给讲了后,晋决定将爸爸刚给摘的枇杷藏怀献母。结果不小心拉在了中途停留的复印店,回家后楼下奶奶给了两颗糖,就打算以此代替(爸妈从小教晋不吃糖,所以晋拿的糖都给妈妈吃,最多跟着吃点)。爸爸说你准备献给谁啊,答曰:”母!“
14年
1月
24日 元旦全家逛衣裳街,爸偶见一新出石碑,旁置说明牌显示碑文尚未得到考证。回家考出后,邀胡哥哥、刘伯伯于是日一同拓碑。出门遇到小区保洁奶奶问上哪,答得很利索:拓碑。拓了两小时,尽管有点不耐单调,但没闹,并认真地瞅了几眼。衣裳街有不少刻字残碑铺路,来回路上也很起劲地帮爸爸一起辨寻。
3月
16日 是日一大早出发赶到位于德清的浙江省皮肤病医院看湿疹,下午父女两人赴新市古镇作半日之游。出发前爸爸给讲了防风、莫干铸剑、陆修静与仙潭的故事。互相调侃假如遇到陆仙怎么办,所以到了陆仙楼很兴奋地喊爸给她和陆仙拍合影。吃了干挑面、茶糕、芽麦饼,父女俩都最爱吃芽麦饼。
23日 去德清复查湿疹,已好很多。返回湖州汽车站再转车去双林古镇,爸爸给讲了梁希保护森林和费新我练左手书法的故事。才走近万元桥就听晋兴奋地指着嚷道:瞧上面有什么?狮子。在爸爸的提醒下去为各只狮子找不同,并挑了最喜欢的一只小石狮合影。遗憾的是,双林特产子孙糕、姑嫂饼只有上午有得卖,去晚了没尝到。
5月
11日 下午看《疯狂原始人》,并不认真。晚饭时爸爸给回顾了一下,并简介新旧石器的区别,还引用贴墙上的她“动脑筋好宝宝”以激励之。晋相当鄙视曾经不动脑筋的咕噜一家,然后表示她是新石器人爸是旧石器人。还涉及到了生态平衡问题,爸介绍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门口的生态骨牌,正想举例,晋居然主动说比如说第一块牌是猛犸象,第二块是渡渡鸟。一会爸介绍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熊猫,二级有……晋马上接口说梅花鹿。
15年
4月
6日 看《封神演义》连环画,很喜欢。但也有不满,向老爸抱怨:为什么厉害的全是男的?老爸每次带晋经过陈英士故居,都告诉晋要感谢陈英士,是他们的辛亥革命让女孩有了上学的机会,这大概是她女权意识的最早启蒙。
9日 单位将组织去富阳龙门古镇,向晋简介了孙权周瑜大小乔。晋觉得孙权丑周瑜帅大小乔美,然后断言:大乔小乔是姐妹。周瑜肯定是中国第一个姓周的人,他的爸爸姓姬。
6月
9-13日 爸去台北开会,带回来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毛泽东、邓小平、宋美龄(买五送一送的)、邓丽君7个小公仔。
月底 淘宝上网购到姜子牙、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小公仔,还买到《三国风云传》跳棋,三国各10个小公仔,共30公仔,做得都挺精致。
月底 经一月左右讲解,终于讲完洋洋兔《东周列国志》漫画,晋始终听得津津有味。
7月
3日 爸爸今天放假,晋要求去噜啦啦玩,并做向导,说找到神笔马良雕像就到。爸纠正说那是张僧繇的画龙点睛像,顺便讲了曹不兴的误笔成蝇故事。介绍曹不兴时说他是三国时吴国的吴兴人,晋追问“什么?你再说一遍?”爸知道晋对三国已有概念,这是在吸收新知识时作知识坐标定位,重复后晋点头。
25日 晋和爸爸一样,对姓氏有着天然兴趣,没事捧着《百家姓》可以乱翻半天。今天和老爸一时兴起作了个统计,发现亲眼见过的姓氏居然已多达114个了。
8月
9日 继买“三国风云榜”立体人物跳棋后,昨天又买到“秦汉英雄立体象棋”,配合着看《秦汉英雄传》(每天手机上看两集)正好。
10日 经爸爸熏陶,近来晋明显对历史故事发生浓烈兴趣。睡前点读笔故事(姑姑送的《学前必备大全》,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2011年版)专门点“中国历史故事”,《苏东坡应试》《张汤审老鼠》《纪晓岚知错改过》等等,天天听都不厌。
9月
23日 随爸爸、李伯伯、杨叔叔去安吉博物馆参观,回来告诉妈妈看到了玉扳指、龙形玉佩,都是自己观察到的,并非来自老爸告知。
12月
14日 晚饭时老爸正在给晋讲东晋祖逖闻鸡起舞,晋问爸古代人为什么要写历史书。爸问晋你觉得为什么?晋说他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写就好了。
16年
1月
7日 忽对老爸感慨:我觉得历史都是假的,是不存在的(都不知道哪里学来这词)。
9日 再对老爸的事业质疑:我觉得历史其实是没有的,因为你没有见过它。
11日 居然与老爸共同看完央视纪录片《溇港》,且津津有味。
3-29 跟爸去浙博参观南宋文物展,顺道看省自博,和江山礼贤龙合了影,并去了岳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