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自留存档
我应该是脑子一热做了件超麻烦的事。。。
跟之前一个相册内容大多重复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79327214/
只是自留存档而已,若有任何错误,要吼一声哦~
--------------------------------------------------------------------------------------------------------------------------------------------
不断完善中。。。无底洞的分割线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9幅)
五代 董 源 溪岸图轴
董源 (?-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善山水,兼工禽兽。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北宋 无 款 睢阳五老•毕世长像册页
北宋 黄庭坚 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860362.html
这幅卷子有20米长,不知到时会如何展示,非常期待哦。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北宋 李公麟 孝经图卷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庐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五马图》这次不来,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馆。
南宋 无 款 仿周文矩宫中图卷
大图见 http://s3.sinaimg.cn/orignal/6113a108g797f290afbe2&690
绢本设色 纵28.3厘米
此图是描绘宫中妇女生活的长卷,存残卷四段,画八十余人。有的对镜梳装,有的无聊闲坐,有的逗看小儿,有的观鱼听乐……。其中一组刻画一男子正在画肖像写生(即“写神”),被画的女姬背向观者而坐,旁有侍女、小儿。所画女子身份地位不同,如一裸肩洗手者,周围有若干人伺候。画中人物,除儿童显得活泼天真外,余皆懒散、忧郁,尤其以年龄较大、地位较显者为甚。将宫中妇女那种没有自由,如笼中金丝鸟般虽然奢华却百无聊懒的生活表现得入骨三分。
此次展出来两幅,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和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的。
南宋 无 款 明皇幸蜀图轴
南宋 马 远 月下赏梅图团扇
马远: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马远艺术上克承家学而超过了他的先辈。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 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南宋 梁 楷 泽畔行吟图团扇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 今杭州 ) 。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南宋 赵孟坚 行书杜甫乐遊原诗残卷
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太祖十一世孙,浙江湖州人。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画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墨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
这位也是赵孟頫的族弟啦~
南宋 宋高宗 草书天山阴雨七绝团扇
宋高宗(1107年-1187年),名赵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南宋 杨皇后 楷书薄薄残妆七绝团扇
南宋 宋理宗 行书秋深雨过联句团扇
宋理宗赵昀(1205-1264)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公元1224-1264年在位。
南宋 金处士 十王图轴(之五)原来是藏京都大德寺的,后来1940左右去美国展览,结果因为战争和经济的原因就留在了大都会博物馆。
南宋 直 翁 药山李翱问道图轴
南宋 无 款 马麟《兰图》册页
马麟,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1190—1224)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宁宗嘉泰(1201—1204)间授画院祗候,颇得宁宗赵扩、恭圣皇后杨氏及杨妹子(娃)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在《层叠冰绡图》中题诗云:“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画史会要》谓:“麟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
元 赵孟頫 行书右军四事卷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高清见:http://s5.sinaimg.cn/orignal/6113a108hb8bad47b12b4&690
元 鲜于枢 草书石鼓歌卷
鲜于枢(1256-1301),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元 王振鹏 维摩不二图卷
振鹏(生卒年不详),字朋梅,浙江温州人。元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被元仁宗赐号为“弧云处士”,并官至漕运千户。传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图》、《阿房宫图》、《金明池图》。
元 张羽材 霖雨图卷
张羽材,一作与材,道士。字国粱,号薇山,别号广微子,嗣三十八代天师,袭掌道教正一教主,封留国公,沛国(今安徽省宿州市)人,一作徐州丰(今江苏丰县)人,居信州龙虎山(在今江西贵溪)。工书,作大字有法,草书亦佳。善写竹,画龙尤妙。相传其画龙变化不测,了无粉本,求者鳞集。晚年修道,人有缉素,辄呼曰画龙来。顷之,忽一龙飞上绢素,即成画矣。《元史本传、丹青志、江西志、书史会要》
绢本墨笔。26.8×271.8厘米。
元 罗稚川 古木寒鸦图轴
罗稚川 江西临川人。元代著名画家。
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于元代前期。据元代虞集(1272-1348)《空山歌》载,他于“弱冠”之年,曾见罗稚川“挥翰甚风流”,从虞氏生年(1272)下推,大约在1292年时罗稚川尚在世。虞集记载了罗氏早年生涯:“忆昔侍郎镇成都,将佐盈庭宾客趋;锦官城外笳鼓发,驷马桥边高盖车。”据此,罗稚川曾是南宋时镇守四川成都的年轻将领。理宗端平三年(1236)金兵陷成都,特别是宋亡,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他开始了隐居生活。宋亡,入元不仕,以诗画自娱。
元 唐 棣 摩诘诗意图轴
唐棣(1296-1364),字子华,号遁斋,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吴兴做官,迁徙归安(今浙江湖州)。父唐清,元初赠承务郎,任归安县令。唐棣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慧,能诗善画,有“奇童”之称,为赵孟頫、马煦赏识,弱冠时便拜赵孟頫为师,常出入赵府,交往益深,不久马煦升为刑部尚书,遂携唐棣至京,延佑初进荐仁宗,以绘画侍奉宫廷,在嘉熙殿画屏风“挥洒立就,天子称赏”,待诏集贤院,因而有机会遍览历代书法名画。
此时赵孟頫也奉召至京,任翰林侍读学士。唐棣在朝廷中与文臣交往,诗文、书画得到虞集、偈傒斯、赵孟頫指授,技艺更趋成熟。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应诏在南京龙翔寺绘制画壁,至顺四年(1333)第二次北上大都,奉诏在宫廷作画。
在郴州、处州、江阴、嘉兴、休宁、兰溪州、吴江等地均做过官,有政绩。工山水,近学赵孟頫,远师李成、郭熙,亦工诗文,晚年返乡埋头读书作画,生活较凄苦。
元 吴 镇 曲松图轴
吴镇(1280年—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自署梅道人。汉族,浙江嘉兴魏塘人。工词翰,草书学辩光,山水师巨然,墨竹宗文同。画山水深厚凝重,擅於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写真。
元 王 冕 墨梅图轴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元 倪 瓒 江渚风林图轴 纸本墨笔。59.1×31.1厘米。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阁集》,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
高清图见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942420.html?from=like
元 陆 广 丹台春晓图轴
陆广,生卒不详,元代画家。字季弘,号天游生,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山水,取法黄公望、王蒙,风格轻淡苍润,萧散有致,后人评其格调在曹知白、徐贲之间。能诗,工小楷。
高清见:http://www.dingxinews.com/sports/img/luguang002.jpg
元 张 羽 松轩春霭图轴
张羽, 元末明初画家,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由江西浔阳迁吴郡(今江苏苏州)。工诗擅画,山水宗米氏父子,官至太常丞。
松轩春霭图轴为清宫旧藏,作于元末至正丙午(1366年),画上有作者篆书款“至正丙午三月十日张羽写松轩春霭图”,及乾隆弘历甲申(1764年)题七绝诗一首,吴圭题五绝一首。
元 赵 原 晴川送客图轴
赵原,中国元末明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本名元,入明后因避朱元璋讳而改作原,字善长,
赵原画作(7张)号丹林。莒城(今山东莒县人,一作东平(今属山东)人,)寓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善诗文书画,明洪武初奉诏入宫,因所画不称旨而被杀。擅山水,师法董源、王蒙,作品多作浅绛山水,笔墨圆劲秀逸。亦长于画竹,画法多变,有龙角、凤尾、金错刀之称。有《合溪草堂图》、《晴川送客图》、《溪亭送客图》、《陆羽烹茶图》等传世。
元 无 款 李成(传) 寒林策驴图轴
李成(919年-约967年),字咸熙,中国五代宋初画家,青州(今属山东潍坊)人。
上代居长安,后迁青州益都,人称“李营秋”;他多读经史,能写诗,善琴、弈;尤善于画山水,初师从荆浩、关仝,后来向自然学习,评者谓“峰峦叠嶂,林木稠薄,泉流深浅,如就真景”,也写平远寒林,得潇洒清旷之致;他笔势锋利,墨法精微,好用淡墨,所谓“惜墨如金”,如在梦雾之中;画山石若云动,后人称这种画法为“卷云皴”。
唐宗室,山水画家,在北宋时期和范宽、关仝并称为“三家鼎峙”,当时评价他“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将他的山水和吴道玄的人物相提并论。他主要描绘齐鲁一带山水。后代郭熙等人都是师法他的山水画法。
作品有《盘车图》、《渔乐图》、《寒鸦图》、《山水图》等。宣和御府所藏有一百九十五卷,真伪难辨。只有翟院深的摹本可以乱真,但缺少神气。现存的宋画中有他和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
北宋 赵令穰(传)《江村秋晓图》卷。
赵令穰(北宋)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人,生卒年不详,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官至光州防御使﹑崇信军观察留后,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荣国公”。其子赵伯驹宋代著名画家,官至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 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代表作品《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 》、《文会图》、《鸟雀图》等。留传到现在的有《汉宫图》、《阿阁图》、《万松金阙图》等。
波士顿美术馆(13幅)
北宋 范 宽 雪山楼阁图轴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汉族,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据《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北宋 赵 佶 五色鹦鹉图卷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北宋 赵 佶 摹捣练图卷
金 传董源 平林霁色图卷
南宋 陈 容 九龙图卷
陈容 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金溪县志》作临川(今属江西)人,图《绘宝鉴》作福唐(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知平阳县。时与名士论文讲艺,敷绎大义,士习以兴。曾为国子监主簿、福建莆田太守,官至朝散大夫。诗文豪壮,暇则游翰墨,善画龙,宝佑(1253-1258)间名重一时。画龙善用水墨,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特别是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皆得妙似。贾似道尝招致宾幕,醉辄狎侮之,贾不为忤。兼写松竹,学李煜“铁钩锁”法。晚年笔力简易精妙,绛色者可并董羽。偶亦画虎,勾染斑毛极工细。有赝本托以流传。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之《九龙图》卷,恐是元人摹本。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云中示现
周季常,生卒年不详,浙江宁波(今属浙江)人。约活动于1178至1188年间,南宋佛像 周季常像画家。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施财贫者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竹林致琛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观舍利光
以上四图见 http://hi.baidu.com/lpwxu6012/item/b5703bc709fe0379ced4f8e1
绢本设色。112.5×52.8厘米、111.5×53.1厘米、113×51.5厘米、111.5×53.1厘米。
元 王振鹏 姨母浴佛图卷
元 姚廷美 雪山图轴
姚廷美,元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至正年间。字彦卿,吴兴(浙江湖州)人。与孟珍、吴庭晖同时齐名。写山水师郭熙,明詹景凤谓其笔劲而近熟,乏高旷之趣。至正二十年(1360)尝作有余闲图。按熙朝名画录、清代画史俱作清人,误。图绘宝鉴、东图玄览佚其名,作姚彦卿。
南宋 夏 珪 风雨行舟图团扇
南宋 宋孝宗 行楷书苏轼诗句团扇
赵昚(shèn),宋孝宗,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生于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日,崩于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宋孝宗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宋孝宗在位期间,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9幅)
北宋 李 成 晴峦萧寺图轴
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卷
乔仲常,(公元12世纪)〔北宋〕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工杂画,尤擅人物道释故事画,师法李公麟。靖康之变(1126),金人围城中思归,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南宋·邓椿《画继》卷四,著录其画迹有《龙宫散斋图》《山居罗汉图》《渊明听松风图》《李白捉月图》《玄真子西塞山图》《列子御风图》等,然至今罕见。传世作品有《赤壁图》卷,纸本,墨笔,描绘苏轼《后赤壁赋》中情节,并分段书写赋文。山水人物笔法近李公麟,但不为成法所囿,用笔简率生拙,气韵野逸。卷后有宣和五年(1123)八月七日赵德麟题跋,还有武圣可和赵岩题跋,清乾隆皇帝御书引首“尺幅江山”四字,曾入清乾隆内府,乾隆为画题签,《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
北宋 江 参 林峦积翠图卷
江参,(公元12世纪)〔南宋〕字贯道,南徐(今江苏省镇江市辖丹徒)人,居霅川(今浙江湖州市南),形貌清癯,平生特嗜香茶,和当时叶梦得(1077-1148)等众多文人学者关系甚密。终身飘泊,曾居三衢(今浙江常山县),治园筑馆,园馆取《楚辞》之言名曰“崇兰”,平日与陈与义(1090-1138)、程俱(1078-1144)等交往甚多,生卒年不详。长于山水,师董源、巨然、赵叔问,参以“范郭”画法,创“泥里拔钉皴”,自成一家。高宗赵构召见,委临安府治,不意竟得暴病而卒,人惋惜其“未尽其才”。
传世作品有《百牛图》(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千里江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外,还有《摹范宽庐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南宋 马 远 春游赋诗图卷
马远: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图见http://hunaner.net/img/forum/month_1002/10020113534708389c5ca20a44.jpg
绢本设色。29.53×302.26厘米。
南宋 夏 珪 山水十二景图卷
夏珪(生卒年不详),又名圭,字禹玉, 中国南宋画家,临安钱塘(今浙江杭 夏珪蜀道山水图州)人。宋宁宗时(1195—1224)为画院待诏,赐金带。理宗时(1225—1264)为画院祗候,阶训武郎。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南宋 李 嵩 赤壁图册页
李嵩(1166—1243),宋钱塘(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1190―1264)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人物画用笔细致,神采奕奕;花鸟画精丽严谨,不觉繁缛呆滞;山水画以意匠经营,情留象外,引人入胜;界画不用界尺,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不同凡响。绘画题材丰富多彩,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吃喝到娱乐、从仙山到龙宫、从历史到现实均在画中有所反映,以反映农村风土和农民生活的居多,所作有精工鲜丽之院体画,作品甚丰,仅著录者就达50多幅。如《明皇斗鸡图》《花篮图》;有白描淡色之风俗画,如《货郎图》;也有水墨渲染之山水画,如《西湖图》等。
元 任仁发 九马图卷
任仁发,宋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举人,入元官都水庸田副使。究心水利,学擅专门。以浙东 任仁发[1]道宣慰副使致仕,筑来青楼、揽辉阁于青龙江上终老焉。工书法,学李邕。长绘画,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尝奉旨画渥洼天马图其熙春天马二图,仁宗诏藏秘监。工力足与赵孟頫相敌。故宫绘画馆藏有画马数幅,俱极精。任仁发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水利专家,曾先后主持修治浙西吴松江、大都(今北京)通惠河等工程,并有水利工程著作传世,在中国水利史上做出过有益的贡献。卒年七十四。
元 盛 懋 山居纳凉图轴
盛懋(生卒年未详),字子昭。父洪,临安(今杭州)人,寓魏塘,业画。懋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并得画家陈琳指点,画山石多用批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主要代表作有《秋林高士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秋江待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沧江横笛图》轴(南京博物院藏)、《溪山清夏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和《松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元 刘贯道 消夏图卷
刘贯道(约1258-1336)元代画家。字仲贤,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家贫性聪慧,自学成才,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写御容称旨,补御衣局使。
克利夫兰美术馆(9幅)
北宋 巨 然(传) 溪山兰若图轴
中国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原姓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汉族,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一说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早年在江宁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南宋 仿周文矩 摹周文矩宫中图卷(一段)
这个豆友有详细的分析~http://www.douban.com/note/191747176/
元 赵孟頫 竹石幽兰图卷
元 颜 辉 钟馗元夜出游图卷
颜辉,宋末元初时人。擅画道释人物,元大德年间(1297-1307)曾在辅顺宫画壁画。所作笔法粗厚,钩勒粗细咸宜,起伏有致,渲染精到,以水墨烘晕,使画面衬托出阴暗凹凸,富立体感,有“笔法奇绝,八面生意”之称。
图见: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img/yanhui001.jpg
绢本设色。24.8×240.3厘米。
元 倪 瓒 筠石乔柯图轴
元 张 渥 九歌图﹑褚奂书辞卷
张渥中国元代画家。(?-约1356前)〔元〕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淮南(今安徽合肥)人,后居杭州(今浙江杭州)。通文史,好音律,然屡举不中,仕途失意,遂寄情诗画。能山水,“尽自然之性”,擅长人物,法李公麟白描得其清丽流畅之风;擅“铁线描”,被誉为“李龙眠后一人而已”。亦尝作弥勒佛像。所画线条刚劲飘逸,人物形神刻画生动,兼画梅竹亦潇洒有致。
http://hi.baidu.com/zhangwanhong/item/a438b26f243ed203a0cf0f0f
元 赵 衷 墨花图卷
赵衷,元代画家。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至正年间。字原初,号东吴野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一作吴江(今江苏吴江)人。世本业医,能篆、隶,善画白描人物。山水、花卉,无所不能,有白描兰亭图。至正元年(一三四一)作墨花图。《书史会要、石渠宝笈、唐五代宋元名画选》
金 高 焘 寒林聚禽图轴
高焘,[宋]字公广,号三乐居士,沔州(今陕西略阳)人。工书善画,作小景自成一家,清远净深,一洗工气。眠鸭浮鹰,衰柳枯枝,最为珍绝。篆、隶、飞白,皆造其妙,《画继、图绘宝鉴》
元 徐 贲 溪山图轴
徐贲(1335-1380)明初画家、诗人。字幼文,祖籍巴蜀(今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号北郭生。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贲与张羽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吴兴)。洪武七年(1374),被荐入朝,洪武九年(1376)春,奉使晋、冀,授给事中。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8)大军征洮、岷,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洪武十三年(1380),以“犒师不周”处死。
跟之前一个相册内容大多重复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79327214/
只是自留存档而已,若有任何错误,要吼一声哦~
--------------------------------------------------------------------------------------------------------------------------------------------
不断完善中。。。无底洞的分割线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9幅)
五代 董 源 溪岸图轴
董源 (?-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善山水,兼工禽兽。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 |
北宋 无 款 睢阳五老•毕世长像册页
![]() |
北宋 黄庭坚 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860362.html
这幅卷子有20米长,不知到时会如何展示,非常期待哦。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北宋 李公麟 孝经图卷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庐江郡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 |
![]() |
![]() |
![]() |
![]() |
《五马图》这次不来,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馆。
![]() |
![]() |
![]() |
![]() |
![]() |
南宋 无 款 仿周文矩宫中图卷
![]() |
大图见 http://s3.sinaimg.cn/orignal/6113a108g797f290afbe2&690
绢本设色 纵28.3厘米
此图是描绘宫中妇女生活的长卷,存残卷四段,画八十余人。有的对镜梳装,有的无聊闲坐,有的逗看小儿,有的观鱼听乐……。其中一组刻画一男子正在画肖像写生(即“写神”),被画的女姬背向观者而坐,旁有侍女、小儿。所画女子身份地位不同,如一裸肩洗手者,周围有若干人伺候。画中人物,除儿童显得活泼天真外,余皆懒散、忧郁,尤其以年龄较大、地位较显者为甚。将宫中妇女那种没有自由,如笼中金丝鸟般虽然奢华却百无聊懒的生活表现得入骨三分。
此次展出来两幅,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和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的。
南宋 无 款 明皇幸蜀图轴
![]() |
![]() |
这是相同题材的另一幅。 |
南宋 马 远 月下赏梅图团扇
马远: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马远艺术上克承家学而超过了他的先辈。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成为绘画 史上富有独创性的大画家。
![]() |
南宋 梁 楷 泽畔行吟图团扇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 今杭州 ) 。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 |
找不到大图了。。这幅意境挺妙的,留白很多,但耐人寻味,有仙气 |
南宋 赵孟坚 行书杜甫乐遊原诗残卷
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太祖十一世孙,浙江湖州人。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画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墨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
这位也是赵孟頫的族弟啦~
南宋 宋高宗 草书天山阴雨七绝团扇
宋高宗(1107年-1187年),名赵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 |
绢本墨笔。23.5×24.4厘米。 |
南宋 杨皇后 楷书薄薄残妆七绝团扇
![]() |
南宋 宋理宗 行书秋深雨过联句团扇
宋理宗赵昀(1205-1264)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公元1224-1264年在位。
![]() |
绢本墨笔。23.7×17.8厘米。 |
南宋 金处士 十王图轴(之五)原来是藏京都大德寺的,后来1940左右去美国展览,结果因为战争和经济的原因就留在了大都会博物馆。
![]() |
南宋 直 翁 药山李翱问道图轴
![]() |
南宋 无 款 马麟《兰图》册页
马麟,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1190—1224)画院待诏,马麟画承家学,擅画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宁宗嘉泰(1201—1204)间授画院祗候,颇得宁宗赵扩、恭圣皇后杨氏及杨妹子(娃)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在《层叠冰绡图》中题诗云:“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画史会要》谓:“麟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
![]() |
绢本设色。26.2×22.4厘米。 |
元 赵孟頫 行书右军四事卷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
纸本墨笔。24.4×117厘米。 |
高清见:http://s5.sinaimg.cn/orignal/6113a108hb8bad47b12b4&690
元 鲜于枢 草书石鼓歌卷
鲜于枢(1256-1301),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 |
纸本墨笔。44.9×459.9厘米。 |
元 王振鹏 维摩不二图卷
振鹏(生卒年不详),字朋梅,浙江温州人。元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被元仁宗赐号为“弧云处士”,并官至漕运千户。传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图》、《阿房宫图》、《金明池图》。
![]() |
绢本墨笔。39.2×218.3厘米。 |
元 张羽材 霖雨图卷
张羽材,一作与材,道士。字国粱,号薇山,别号广微子,嗣三十八代天师,袭掌道教正一教主,封留国公,沛国(今安徽省宿州市)人,一作徐州丰(今江苏丰县)人,居信州龙虎山(在今江西贵溪)。工书,作大字有法,草书亦佳。善写竹,画龙尤妙。相传其画龙变化不测,了无粉本,求者鳞集。晚年修道,人有缉素,辄呼曰画龙来。顷之,忽一龙飞上绢素,即成画矣。《元史本传、丹青志、江西志、书史会要》
绢本墨笔。26.8×271.8厘米。
![]() |
这也是重点关注对象,平时很难看到这种类型的图,跟陈容的有点像 |
![]() |
总让我想起京极夏彦的妖怪图撒(请无视)总之好爱这个风格啊~ |
元 罗稚川 古木寒鸦图轴
罗稚川 江西临川人。元代著名画家。
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于元代前期。据元代虞集(1272-1348)《空山歌》载,他于“弱冠”之年,曾见罗稚川“挥翰甚风流”,从虞氏生年(1272)下推,大约在1292年时罗稚川尚在世。虞集记载了罗氏早年生涯:“忆昔侍郎镇成都,将佐盈庭宾客趋;锦官城外笳鼓发,驷马桥边高盖车。”据此,罗稚川曾是南宋时镇守四川成都的年轻将领。理宗端平三年(1236)金兵陷成都,特别是宋亡,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他开始了隐居生活。宋亡,入元不仕,以诗画自娱。
![]() |
绢本设色。132.1×80.3厘米。 |
元 唐 棣 摩诘诗意图轴
唐棣(1296-1364),字子华,号遁斋,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吴兴做官,迁徙归安(今浙江湖州)。父唐清,元初赠承务郎,任归安县令。唐棣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慧,能诗善画,有“奇童”之称,为赵孟頫、马煦赏识,弱冠时便拜赵孟頫为师,常出入赵府,交往益深,不久马煦升为刑部尚书,遂携唐棣至京,延佑初进荐仁宗,以绘画侍奉宫廷,在嘉熙殿画屏风“挥洒立就,天子称赏”,待诏集贤院,因而有机会遍览历代书法名画。
此时赵孟頫也奉召至京,任翰林侍读学士。唐棣在朝廷中与文臣交往,诗文、书画得到虞集、偈傒斯、赵孟頫指授,技艺更趋成熟。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应诏在南京龙翔寺绘制画壁,至顺四年(1333)第二次北上大都,奉诏在宫廷作画。
在郴州、处州、江阴、嘉兴、休宁、兰溪州、吴江等地均做过官,有政绩。工山水,近学赵孟頫,远师李成、郭熙,亦工诗文,晚年返乡埋头读书作画,生活较凄苦。
![]() |
绢本设色。128.9×68.7厘米。 |
元 吴 镇 曲松图轴
吴镇(1280年—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自署梅道人。汉族,浙江嘉兴魏塘人。工词翰,草书学辩光,山水师巨然,墨竹宗文同。画山水深厚凝重,擅於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写真。
![]() |
绢本墨笔。166.1×82.6厘米。 |
元 王 冕 墨梅图轴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 |
绢本墨笔。113×50.2厘米。 |
元 倪 瓒 江渚风林图轴 纸本墨笔。59.1×31.1厘米。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阁集》,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
高清图见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942420.html?from=like
元 陆 广 丹台春晓图轴
陆广,生卒不详,元代画家。字季弘,号天游生,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山水,取法黄公望、王蒙,风格轻淡苍润,萧散有致,后人评其格调在曹知白、徐贲之间。能诗,工小楷。
![]() |
纸本墨笔。61.6×26厘米。 |
高清见:http://www.dingxinews.com/sports/img/luguang002.jpg
元 张 羽 松轩春霭图轴
张羽, 元末明初画家,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由江西浔阳迁吴郡(今江苏苏州)。工诗擅画,山水宗米氏父子,官至太常丞。
松轩春霭图轴为清宫旧藏,作于元末至正丙午(1366年),画上有作者篆书款“至正丙午三月十日张羽写松轩春霭图”,及乾隆弘历甲申(1764年)题七绝诗一首,吴圭题五绝一首。
![]() |
纸本设色。92.1×31.8厘米。 |
元 赵 原 晴川送客图轴
赵原,中国元末明初画家。生卒年不详。本名元,入明后因避朱元璋讳而改作原,字善长,
赵原画作(7张)号丹林。莒城(今山东莒县人,一作东平(今属山东)人,)寓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善诗文书画,明洪武初奉诏入宫,因所画不称旨而被杀。擅山水,师法董源、王蒙,作品多作浅绛山水,笔墨圆劲秀逸。亦长于画竹,画法多变,有龙角、凤尾、金错刀之称。有《合溪草堂图》、《晴川送客图》、《溪亭送客图》、《陆羽烹茶图》等传世。
![]() |
纸本墨笔。95.3×35.2厘米。 |
元 无 款 李成(传) 寒林策驴图轴
李成(919年-约967年),字咸熙,中国五代宋初画家,青州(今属山东潍坊)人。
上代居长安,后迁青州益都,人称“李营秋”;他多读经史,能写诗,善琴、弈;尤善于画山水,初师从荆浩、关仝,后来向自然学习,评者谓“峰峦叠嶂,林木稠薄,泉流深浅,如就真景”,也写平远寒林,得潇洒清旷之致;他笔势锋利,墨法精微,好用淡墨,所谓“惜墨如金”,如在梦雾之中;画山石若云动,后人称这种画法为“卷云皴”。
唐宗室,山水画家,在北宋时期和范宽、关仝并称为“三家鼎峙”,当时评价他“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将他的山水和吴道玄的人物相提并论。他主要描绘齐鲁一带山水。后代郭熙等人都是师法他的山水画法。
作品有《盘车图》、《渔乐图》、《寒鸦图》、《山水图》等。宣和御府所藏有一百九十五卷,真伪难辨。只有翟院深的摹本可以乱真,但缺少神气。现存的宋画中有他和王晓合作的《读碑窠石图》。
![]() |
绢本设色。161.9×100.3厘米。 |
北宋 赵令穰(传)《江村秋晓图》卷。
赵令穰(北宋)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人,生卒年不详,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官至光州防御使﹑崇信军观察留后,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荣国公”。其子赵伯驹宋代著名画家,官至浙东兵马钤辖。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 丽,尤长金碧山水。远师李思训父子。代表作品《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 》、《文会图》、《鸟雀图》等。留传到现在的有《汉宫图》、《阿阁图》、《万松金阙图》等。
![]() |
绢本设色。23.7×104.1厘米 |
波士顿美术馆(13幅)
北宋 范 宽 雪山楼阁图轴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汉族,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据《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 |
绢本设色。182.4×103厘米。 |
北宋 赵 佶 五色鹦鹉图卷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 |
绢本设色。53.3×125.1厘米。 |
北宋 赵 佶 摹捣练图卷
![]() |
绢本设色。37.1×145厘米。 |
金 传董源 平林霁色图卷
![]() |
纸本设色。37.5×150.8厘米。 |
南宋 陈 容 九龙图卷
陈容 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金溪县志》作临川(今属江西)人,图《绘宝鉴》作福唐(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知平阳县。时与名士论文讲艺,敷绎大义,士习以兴。曾为国子监主簿、福建莆田太守,官至朝散大夫。诗文豪壮,暇则游翰墨,善画龙,宝佑(1253-1258)间名重一时。画龙善用水墨,深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特别是醉余大叫,脱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笔成之,或全体,或一臂一首,隐约而不可名状者,皆得妙似。贾似道尝招致宾幕,醉辄狎侮之,贾不为忤。兼写松竹,学李煜“铁钩锁”法。晚年笔力简易精妙,绛色者可并董羽。偶亦画虎,勾染斑毛极工细。有赝本托以流传。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之《九龙图》卷,恐是元人摹本。
![]() |
纸本设色。46.2×1096.4厘米。 |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云中示现
周季常,生卒年不详,浙江宁波(今属浙江)人。约活动于1178至1188年间,南宋佛像 周季常像画家。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施财贫者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竹林致琛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罗汉图轴:观舍利光
以上四图见 http://hi.baidu.com/lpwxu6012/item/b5703bc709fe0379ced4f8e1
绢本设色。112.5×52.8厘米、111.5×53.1厘米、113×51.5厘米、111.5×53.1厘米。
元 王振鹏 姨母浴佛图卷
![]() |
绢本设色。31.9×94.4厘米。 |
元 姚廷美 雪山图轴
姚廷美,元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至正年间。字彦卿,吴兴(浙江湖州)人。与孟珍、吴庭晖同时齐名。写山水师郭熙,明詹景凤谓其笔劲而近熟,乏高旷之趣。至正二十年(1360)尝作有余闲图。按熙朝名画录、清代画史俱作清人,误。图绘宝鉴、东图玄览佚其名,作姚彦卿。
![]() |
绢本设色。159.2×48.2厘米。 |
南宋 夏 珪 风雨行舟图团扇
![]() |
绢本设色。23.9×25.1厘米。 |
南宋 宋孝宗 行楷书苏轼诗句团扇
赵昚(shèn),宋孝宗,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生于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日,崩于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宋孝宗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宋孝宗在位期间,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 |
绢本墨笔。23.9×25.1厘米。 |
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9幅)
北宋 李 成 晴峦萧寺图轴
![]() |
绢本设色。111.76×55.88厘米。 |
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卷
乔仲常,(公元12世纪)〔北宋〕河中(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工杂画,尤擅人物道释故事画,师法李公麟。靖康之变(1126),金人围城中思归,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南宋·邓椿《画继》卷四,著录其画迹有《龙宫散斋图》《山居罗汉图》《渊明听松风图》《李白捉月图》《玄真子西塞山图》《列子御风图》等,然至今罕见。传世作品有《赤壁图》卷,纸本,墨笔,描绘苏轼《后赤壁赋》中情节,并分段书写赋文。山水人物笔法近李公麟,但不为成法所囿,用笔简率生拙,气韵野逸。卷后有宣和五年(1123)八月七日赵德麟题跋,还有武圣可和赵岩题跋,清乾隆皇帝御书引首“尺幅江山”四字,曾入清乾隆内府,乾隆为画题签,《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美国纳尔逊·艾特金斯美术馆。
![]() |
纸本墨笔。30.48×566.42厘米。 |
北宋 江 参 林峦积翠图卷
江参,(公元12世纪)〔南宋〕字贯道,南徐(今江苏省镇江市辖丹徒)人,居霅川(今浙江湖州市南),形貌清癯,平生特嗜香茶,和当时叶梦得(1077-1148)等众多文人学者关系甚密。终身飘泊,曾居三衢(今浙江常山县),治园筑馆,园馆取《楚辞》之言名曰“崇兰”,平日与陈与义(1090-1138)、程俱(1078-1144)等交往甚多,生卒年不详。长于山水,师董源、巨然、赵叔问,参以“范郭”画法,创“泥里拔钉皴”,自成一家。高宗赵构召见,委临安府治,不意竟得暴病而卒,人惋惜其“未尽其才”。
传世作品有《百牛图》(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千里江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外,还有《摹范宽庐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 |
纸本墨笔。30.64×295.91厘米。 |
南宋 马 远 春游赋诗图卷
马远:宋代杰出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南宋画院待诏。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图见http://hunaner.net/img/forum/month_1002/10020113534708389c5ca20a44.jpg
绢本设色。29.53×302.26厘米。
南宋 夏 珪 山水十二景图卷
夏珪(生卒年不详),又名圭,字禹玉, 中国南宋画家,临安钱塘(今浙江杭 夏珪蜀道山水图州)人。宋宁宗时(1195—1224)为画院待诏,赐金带。理宗时(1225—1264)为画院祗候,阶训武郎。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是北派山水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李唐、刘松年、马远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 |
绢本墨笔。27.94×230.51厘米。 |
南宋 李 嵩 赤壁图册页
李嵩(1166—1243),宋钱塘(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1190―1264)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人物画用笔细致,神采奕奕;花鸟画精丽严谨,不觉繁缛呆滞;山水画以意匠经营,情留象外,引人入胜;界画不用界尺,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不同凡响。绘画题材丰富多彩,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吃喝到娱乐、从仙山到龙宫、从历史到现实均在画中有所反映,以反映农村风土和农民生活的居多,所作有精工鲜丽之院体画,作品甚丰,仅著录者就达50多幅。如《明皇斗鸡图》《花篮图》;有白描淡色之风俗画,如《货郎图》;也有水墨渲染之山水画,如《西湖图》等。
![]() |
绢本设色。24.77×26.04厘米。 |
元 任仁发 九马图卷
任仁发,宋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举人,入元官都水庸田副使。究心水利,学擅专门。以浙东 任仁发[1]道宣慰副使致仕,筑来青楼、揽辉阁于青龙江上终老焉。工书法,学李邕。长绘画,工人物、花鸟,尤善画马。尝奉旨画渥洼天马图其熙春天马二图,仁宗诏藏秘监。工力足与赵孟頫相敌。故宫绘画馆藏有画马数幅,俱极精。任仁发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水利专家,曾先后主持修治浙西吴松江、大都(今北京)通惠河等工程,并有水利工程著作传世,在中国水利史上做出过有益的贡献。卒年七十四。
![]() |
绢本设色。120.81×56.99厘米。 |
元 盛 懋 山居纳凉图轴
盛懋(生卒年未详),字子昭。父洪,临安(今杭州)人,寓魏塘,业画。懋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并得画家陈琳指点,画山石多用批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主要代表作有《秋林高士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秋江待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沧江横笛图》轴(南京博物院藏)、《溪山清夏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和《松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 |
绢本设色。31.27×261.62厘米。 |
元 刘贯道 消夏图卷
刘贯道(约1258-1336)元代画家。字仲贤,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家贫性聪慧,自学成才,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写御容称旨,补御衣局使。
![]() |
绢本设色。29.53×71.44厘米。 |
克利夫兰美术馆(9幅)
北宋 巨 然(传) 溪山兰若图轴
中国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原姓名不详,生卒年不详,汉族,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一说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早年在江宁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 |
绢本墨笔。185.4×57.5厘米。 |
南宋 仿周文矩 摹周文矩宫中图卷(一段)
这个豆友有详细的分析~http://www.douban.com/note/191747176/
![]() |
绢本设色。28.3×168.5厘米。 |
元 赵孟頫 竹石幽兰图卷
![]() |
纸本墨笔。50.5×144.1厘米。 |
![]() |
![]() |
![]() |
元 颜 辉 钟馗元夜出游图卷
颜辉,宋末元初时人。擅画道释人物,元大德年间(1297-1307)曾在辅顺宫画壁画。所作笔法粗厚,钩勒粗细咸宜,起伏有致,渲染精到,以水墨烘晕,使画面衬托出阴暗凹凸,富立体感,有“笔法奇绝,八面生意”之称。
图见: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img/yanhui001.jpg
绢本设色。24.8×240.3厘米。
元 倪 瓒 筠石乔柯图轴
![]() |
纸本墨笔。67.3×36.8厘米。 |
元 张 渥 九歌图﹑褚奂书辞卷
张渥中国元代画家。(?-约1356前)〔元〕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淮南(今安徽合肥)人,后居杭州(今浙江杭州)。通文史,好音律,然屡举不中,仕途失意,遂寄情诗画。能山水,“尽自然之性”,擅长人物,法李公麟白描得其清丽流畅之风;擅“铁线描”,被誉为“李龙眠后一人而已”。亦尝作弥勒佛像。所画线条刚劲飘逸,人物形神刻画生动,兼画梅竹亦潇洒有致。
http://hi.baidu.com/zhangwanhong/item/a438b26f243ed203a0cf0f0f
元 赵 衷 墨花图卷
赵衷,元代画家。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至正年间。字原初,号东吴野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一作吴江(今江苏吴江)人。世本业医,能篆、隶,善画白描人物。山水、花卉,无所不能,有白描兰亭图。至正元年(一三四一)作墨花图。《书史会要、石渠宝笈、唐五代宋元名画选》
![]() |
纸本墨笔。31.8×153.2厘米。 |
金 高 焘 寒林聚禽图轴
高焘,[宋]字公广,号三乐居士,沔州(今陕西略阳)人。工书善画,作小景自成一家,清远净深,一洗工气。眠鸭浮鹰,衰柳枯枝,最为珍绝。篆、隶、飞白,皆造其妙,《画继、图绘宝鉴》
![]() |
绢本设色。175×90.2厘米。 |
元 徐 贲 溪山图轴
徐贲(1335-1380)明初画家、诗人。字幼文,祖籍巴蜀(今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号北郭生。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贲与张羽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吴兴)。洪武七年(1374),被荐入朝,洪武九年(1376)春,奉使晋、冀,授给事中。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8)大军征洮、岷,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洪武十三年(1380),以“犒师不周”处死。
![]() |
纸本墨笔。67.9×26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