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忘饭牛于车下也
刘向【新序*杂事五】有这么一段话: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桓公谓鲍叔曰:「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祝曰:「吾君无忘出莒也,使管子无忘束缚从鲁也,使宁戚无忘其饭牛於车下也。」(《隗嚣传》注)
齐桓公与管仲饮酒酣,管仲上寿曰:「愿君无忘出奔於莒也,臣亦无忘束缚於鲁也。」(《冯异传》注)
伊尹蒙耻辱,负鼎俎以干汤。(《崔る传注)
讲到了三个故事,桓公出莒,管仲缚于鲁,宁戚饭牛车下。
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春秋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子。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因为绯闻事件谋害了鲁国国君,自己也死在大臣手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之前为了避免齐襄公的猜忌导致杀身之祸,带着师傅管仲逃回姥姥家鲁国,小白也跟着效仿,带着师傅鲍叔牙逃到姥姥家莒国。齐襄公死后,谁先回到齐国对谁竞聘国君的职位必然占优势,这个时候管仲知道小白在莒国,距离齐国很近,他就带着三十辆人马弓箭在半路伏击拦截,管仲发现小白的时候抽出弓箭射杀小白,小白应声倒在车上。当然,管仲只不过是打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子,小白将计就计倒在车上,迷惑了管仲,顺利到达齐国当上国君。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经过了起伏不大的争斗以后,小白坐稳了君位成为齐桓公,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当年射杀他的管仲找来碎尸万段。这个时候我们在第一段中祝酒的鲍叔牙就跑出来了,他深知自己的好朋友管仲是一个治国良才,他就跟齐桓公推荐当年的仇人管仲说,如果你仅仅是想治理好国家,那么我鲍叔牙一个人就足够了,但如果你要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我鲍叔牙一个人还不够,非得用管仲不可。这句话充分勾动了齐桓公的痒处,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所以既然自己的老师都这么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但没治管仲的罪,还任他为相,齐国的行政,军队,
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治理,终于辅助齐桓公具备了雄厚的实力并且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当时小白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抛弃前嫌想要任用管仲,但此时管仲在鲁国,鲁国国君不知道齐国召管仲回去是想任用他为相,自己本来也准备任用管仲,捉摸着管仲如果不接受鲁国的任命就杀了他而取悦齐国,这个时候齐国的时节及时的赶到了,谎称说我们齐国要把仇人管仲和召忽一起生擒回去,如果你们不给就是跟我们齐国作对,后果很严重。鲁国的施伯听了就害怕,劝鲁国的国君赶紧送回去吧,别惹祸了。于是鲁国就把当年策划谋杀小白的两个人管仲和召忽送回去。插播一个细节,路上管仲问召忽说,你害怕吗。召忽大义凌然的说,有什么好怕的,这次把我俩召回齐国,不是要杀我们就是要重用我们,如果是重用你当了齐国的相国,我肯定就是齐国的将军,当年我杀他现在反过来用我,这是在侮辱我啊,我还是死去吧,于是到了齐国境内的时候,这个叫召忽的壮士+傻蛋就直接自刎了。
管仲在从鲁国到齐国路上的时候,走到一个叫绮乌的地方,又饥又渴,绮乌的一个人事部门管理人(封人)可怜他,就跟着管仲跪在地上喂管仲吃东西,看上去还十分恭敬的样子,那个人悄悄问管仲,
如果你被齐国重用,你怎么报答我呢?管仲说,如果齐国因为我贤能而重用我,那我当然是个贤人,我肯定需要重用贤能,我又有什么可以谢你的呢?这下那个封人傻眼了,心想早知道还不如给你吃东西。
宁戚,生卒年月不详,籍贯不详,在当上齐国大夫之前职业也不是很详,他做生意完全是为了吸引齐桓公的眼球,不能算是正当职业,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那么穷困潦倒,所以宁戚这个人用我们今天的话
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无”人士。但这个“三无”人士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他决心做一个青年表演艺术家,但自己又很穷,宁戚深深明白艺术这种高层建筑是需要资本来维持的道理,于是想到了去跟人做一些卖牛的生意来维持生计,但他显然在卖牛这件事上也达到了同样是痴迷,他觉得古代有伯乐相马,到了他这个时代也应该对我们农民最好的朋友:牛,有所贡献,于是他又觉得是
时候返回自己作为青年艺术家的老本行了,于是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一首传世之作,名为【宁戚歌】:
南山灿、白石烂,
中有鲤鱼长尺半。
生不逢尧与舜禅,
短褐单衣至轩。
从昏饮牛至夜半,
长夜漫漫何时旦?
这首歌充分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有志青年的伟大理想,但由于当时资本还是不怎么丰厚,他选择的表演场所在一架租来的牛车下面,而且时间是傍晚,光线不是很好,看着大老板齐桓公走过的时候突然
就唱了起来,齐桓公心想谁呀?那么大嗓门,于是把他叫了进去,相谈甚欢,于是齐桓公对他说,你就别卖你的牛了,干脆来给我当个部长什么的吧,宁戚心想虽然当不成歌星,当个部长总比给人家赶牛车要强,于是由一个替人赶牛的穷小子一下就当上了齐桓公的部长,而且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整整一个宋国给忽悠过来臣服了齐国。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汉朝有个叫韩安国的官员,一次被污下狱,狱卒很不客气的侮辱他,他反抗说,难道你不觉得我会死灰复燃吗?那狱卒反过来对他说,你死灰复燃?你要能死灰复燃我就用尿尿湿你!
可后来韩安国果然又奇迹般的死灰复燃了,当年虐待他的狱卒开始逃跑,韩安国就贴公告说狱卒甲你要是不来自首我就咩你全家,全家的力量是强大的,狱卒甲果然乖乖跑来自首了,没想到安国兄客客气气的对当年曾经嚣张对待自己的狱卒说,你现在可以尿了。。。。
这四个人,在称霸之前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一些磨难,但最终还是坐在了一起喝酒庆祝齐桓公不要忘记之前的事情,那么多事情偏要不忘记以前最窘迫的日子,以至于今天为君为臣都能这样敞开谈论这
些事情的时候,大概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今天还能一起喝酒,还能一起聊聊那些年,我们一起受过的苦难吧。
-Oct 21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桓公谓鲍叔曰:「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祝曰:「吾君无忘出莒也,使管子无忘束缚从鲁也,使宁戚无忘其饭牛於车下也。」(《隗嚣传》注)
齐桓公与管仲饮酒酣,管仲上寿曰:「愿君无忘出奔於莒也,臣亦无忘束缚於鲁也。」(《冯异传》注)
伊尹蒙耻辱,负鼎俎以干汤。(《崔る传注)
讲到了三个故事,桓公出莒,管仲缚于鲁,宁戚饭牛车下。
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春秋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子。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因为绯闻事件谋害了鲁国国君,自己也死在大臣手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之前为了避免齐襄公的猜忌导致杀身之祸,带着师傅管仲逃回姥姥家鲁国,小白也跟着效仿,带着师傅鲍叔牙逃到姥姥家莒国。齐襄公死后,谁先回到齐国对谁竞聘国君的职位必然占优势,这个时候管仲知道小白在莒国,距离齐国很近,他就带着三十辆人马弓箭在半路伏击拦截,管仲发现小白的时候抽出弓箭射杀小白,小白应声倒在车上。当然,管仲只不过是打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子,小白将计就计倒在车上,迷惑了管仲,顺利到达齐国当上国君。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经过了起伏不大的争斗以后,小白坐稳了君位成为齐桓公,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当年射杀他的管仲找来碎尸万段。这个时候我们在第一段中祝酒的鲍叔牙就跑出来了,他深知自己的好朋友管仲是一个治国良才,他就跟齐桓公推荐当年的仇人管仲说,如果你仅仅是想治理好国家,那么我鲍叔牙一个人就足够了,但如果你要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我鲍叔牙一个人还不够,非得用管仲不可。这句话充分勾动了齐桓公的痒处,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所以既然自己的老师都这么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但没治管仲的罪,还任他为相,齐国的行政,军队,
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治理,终于辅助齐桓公具备了雄厚的实力并且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当时小白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抛弃前嫌想要任用管仲,但此时管仲在鲁国,鲁国国君不知道齐国召管仲回去是想任用他为相,自己本来也准备任用管仲,捉摸着管仲如果不接受鲁国的任命就杀了他而取悦齐国,这个时候齐国的时节及时的赶到了,谎称说我们齐国要把仇人管仲和召忽一起生擒回去,如果你们不给就是跟我们齐国作对,后果很严重。鲁国的施伯听了就害怕,劝鲁国的国君赶紧送回去吧,别惹祸了。于是鲁国就把当年策划谋杀小白的两个人管仲和召忽送回去。插播一个细节,路上管仲问召忽说,你害怕吗。召忽大义凌然的说,有什么好怕的,这次把我俩召回齐国,不是要杀我们就是要重用我们,如果是重用你当了齐国的相国,我肯定就是齐国的将军,当年我杀他现在反过来用我,这是在侮辱我啊,我还是死去吧,于是到了齐国境内的时候,这个叫召忽的壮士+傻蛋就直接自刎了。
管仲在从鲁国到齐国路上的时候,走到一个叫绮乌的地方,又饥又渴,绮乌的一个人事部门管理人(封人)可怜他,就跟着管仲跪在地上喂管仲吃东西,看上去还十分恭敬的样子,那个人悄悄问管仲,
如果你被齐国重用,你怎么报答我呢?管仲说,如果齐国因为我贤能而重用我,那我当然是个贤人,我肯定需要重用贤能,我又有什么可以谢你的呢?这下那个封人傻眼了,心想早知道还不如给你吃东西。
宁戚,生卒年月不详,籍贯不详,在当上齐国大夫之前职业也不是很详,他做生意完全是为了吸引齐桓公的眼球,不能算是正当职业,否则的话他也不会那么穷困潦倒,所以宁戚这个人用我们今天的话
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无”人士。但这个“三无”人士是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他决心做一个青年表演艺术家,但自己又很穷,宁戚深深明白艺术这种高层建筑是需要资本来维持的道理,于是想到了去跟人做一些卖牛的生意来维持生计,但他显然在卖牛这件事上也达到了同样是痴迷,他觉得古代有伯乐相马,到了他这个时代也应该对我们农民最好的朋友:牛,有所贡献,于是他又觉得是
时候返回自己作为青年艺术家的老本行了,于是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一首传世之作,名为【宁戚歌】:
南山灿、白石烂,
中有鲤鱼长尺半。
生不逢尧与舜禅,
短褐单衣至轩。
从昏饮牛至夜半,
长夜漫漫何时旦?
这首歌充分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有志青年的伟大理想,但由于当时资本还是不怎么丰厚,他选择的表演场所在一架租来的牛车下面,而且时间是傍晚,光线不是很好,看着大老板齐桓公走过的时候突然
就唱了起来,齐桓公心想谁呀?那么大嗓门,于是把他叫了进去,相谈甚欢,于是齐桓公对他说,你就别卖你的牛了,干脆来给我当个部长什么的吧,宁戚心想虽然当不成歌星,当个部长总比给人家赶牛车要强,于是由一个替人赶牛的穷小子一下就当上了齐桓公的部长,而且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整整一个宋国给忽悠过来臣服了齐国。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汉朝有个叫韩安国的官员,一次被污下狱,狱卒很不客气的侮辱他,他反抗说,难道你不觉得我会死灰复燃吗?那狱卒反过来对他说,你死灰复燃?你要能死灰复燃我就用尿尿湿你!
可后来韩安国果然又奇迹般的死灰复燃了,当年虐待他的狱卒开始逃跑,韩安国就贴公告说狱卒甲你要是不来自首我就咩你全家,全家的力量是强大的,狱卒甲果然乖乖跑来自首了,没想到安国兄客客气气的对当年曾经嚣张对待自己的狱卒说,你现在可以尿了。。。。
这四个人,在称霸之前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一些磨难,但最终还是坐在了一起喝酒庆祝齐桓公不要忘记之前的事情,那么多事情偏要不忘记以前最窘迫的日子,以至于今天为君为臣都能这样敞开谈论这
些事情的时候,大概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今天还能一起喝酒,还能一起聊聊那些年,我们一起受过的苦难吧。
-Oct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