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大国
暂时确立一下若干观点并论证
1 资源禀赋下的大国与小国
以下引自不靠谱的百度百科: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的丰歉。一国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丰裕;反之,如果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小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高于别国 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稀缺。
那么需要指出的是,资源禀赋的第一要素为劳动力,即人口潜在劳动力。
以人口论,用2011数据,世界前十名为:中国 134141 、印度 121594 、美国 31000 、印尼 23438 、巴西 19325 、巴基斯坦 16658、 孟加拉国 16447 、尼日利亚 15605 、 俄罗斯 14037、 日本 12748万人。
而土地前十名为:俄罗斯 1,707.5、加拿大 997.1、中国 960.1、美国 936.4、巴西 854.7、澳大利亚 774.1、印度328.8、阿根廷 278.0 、哈萨克斯坦 271.7 、苏丹 250.6 万平方公里。
那么不难发现: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在两项前十交叉出现。即从基础上判断,土地与人口视角下的大国与潜力大国。
2 转型时代下的小国变大国
特定时代、特定闭塞域下的机遇,小国往往能领先一步变大国——事实上,诸多转型时期,正是小国变大国的时期。
这类国家特征为封闭或半封闭的岛国与半岛(滨海)国家,同时存在全封闭的内陆国家。岛国如英国与日本,半岛如西班牙与荷兰。成功因素来看,其一因为其封闭性,导致新生力量(文化、科技、传媒)的引导与传播(相对稳定性)。相对来说,改革阻力小、顾虑小,同时传播范围小。其二因为其专一性,即对内的绝度稳定性与对外的团聚效应。因此,在大航海时代荷兰、西班牙、英国先后完成了小国变大国的历史。其三是经济制度的专一另类,如蒙古的跑马场。
另一方面,小国变大国存在其局限性。一是统治体系的解散,如蒙古帝国的汗国分立;又如盛极一时的西班牙、英国等,其殖民地在二战后纷纷独立,瓦解了以殖民地为原料市场和倾销地的政策。二是征服地势力的兴起,如美国,凭借其人口和面积在二战后稳稳压住英国,成为世界的老大。同时如巴西等。
3 历史笔画下的国度
四大文明,中国硕果仅存。而后的旺盛文明中埃及、罗马、清真诸系均被打落尘埃。如此,古老国度没落,而属于中少年的欧洲国度,除俄罗斯以外,均存在人口与土地有限的桎梏。因此,在未来大国争斗中,欧洲国度将集体失声。反教材的日本,学习俄罗斯,以土地为基本吞噬目标,在其相对悠久的历史中连续夺取岛屿并试图染指大陆。最终,失败团圆的全球势力中。
4 未来的描述
如果时间够久远,未来处在霸主地位的,必然是面积最广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限的霸主)。立此存照。
1 资源禀赋下的大国与小国
以下引自不靠谱的百度百科: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的丰歉。一国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丰裕;反之,如果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小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价格相对高于别国 同种要素的价格,则该国的这种要素相对稀缺。
那么需要指出的是,资源禀赋的第一要素为劳动力,即人口潜在劳动力。
以人口论,用2011数据,世界前十名为:中国 134141 、印度 121594 、美国 31000 、印尼 23438 、巴西 19325 、巴基斯坦 16658、 孟加拉国 16447 、尼日利亚 15605 、 俄罗斯 14037、 日本 12748万人。
而土地前十名为:俄罗斯 1,707.5、加拿大 997.1、中国 960.1、美国 936.4、巴西 854.7、澳大利亚 774.1、印度328.8、阿根廷 278.0 、哈萨克斯坦 271.7 、苏丹 250.6 万平方公里。
那么不难发现: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在两项前十交叉出现。即从基础上判断,土地与人口视角下的大国与潜力大国。
2 转型时代下的小国变大国
特定时代、特定闭塞域下的机遇,小国往往能领先一步变大国——事实上,诸多转型时期,正是小国变大国的时期。
这类国家特征为封闭或半封闭的岛国与半岛(滨海)国家,同时存在全封闭的内陆国家。岛国如英国与日本,半岛如西班牙与荷兰。成功因素来看,其一因为其封闭性,导致新生力量(文化、科技、传媒)的引导与传播(相对稳定性)。相对来说,改革阻力小、顾虑小,同时传播范围小。其二因为其专一性,即对内的绝度稳定性与对外的团聚效应。因此,在大航海时代荷兰、西班牙、英国先后完成了小国变大国的历史。其三是经济制度的专一另类,如蒙古的跑马场。
另一方面,小国变大国存在其局限性。一是统治体系的解散,如蒙古帝国的汗国分立;又如盛极一时的西班牙、英国等,其殖民地在二战后纷纷独立,瓦解了以殖民地为原料市场和倾销地的政策。二是征服地势力的兴起,如美国,凭借其人口和面积在二战后稳稳压住英国,成为世界的老大。同时如巴西等。
3 历史笔画下的国度
四大文明,中国硕果仅存。而后的旺盛文明中埃及、罗马、清真诸系均被打落尘埃。如此,古老国度没落,而属于中少年的欧洲国度,除俄罗斯以外,均存在人口与土地有限的桎梏。因此,在未来大国争斗中,欧洲国度将集体失声。反教材的日本,学习俄罗斯,以土地为基本吞噬目标,在其相对悠久的历史中连续夺取岛屿并试图染指大陆。最终,失败团圆的全球势力中。
4 未来的描述
如果时间够久远,未来处在霸主地位的,必然是面积最广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限的霸主)。立此存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