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琦:从心所欲,不踰矩
第一次认真看毛佩琦老师的样子,是在他来长沙第一个晚上的饭桌上。我坐在他的正对面,在大家忙于互相举杯的间隙,努力看了看这个对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的人——我的第一个主讲人。
他是名家,是年近七十的老先生,他的学识阅历,不在在座任何一人之下。
他从头至尾和颜悦色,与人相谈甚欢,从未让人觉得高高在上。以至于现在每每想起毛老师来,心中都觉得格外温暖。
汉服
在节目录制期间,现场曾对外开放过一个下午,来了不少喜爱汉服和明朝的观众。
录制结束后,他们一团围住毛老师,说起了汉服种种,并拿出一件朱子深衣请毛老师换上。
坦白地说,当时心中确实担忧,毕竟所谓“汉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和认可,很多时候还会被人目为异端。
可毛老师却出乎我意料地愉快接过衣服穿上,与几位观众合影留念。如同古画上那些文人学士,毛老师将衣服一换,更添了几分儒者风范。
他说:“穿什么衣服,是人的自由。”
登山
在录制结束后的第二天,一行人按预定计划前往岳麓山,登山换气。
几天来,长沙的天气一直不错,可到了登山这天,偏偏阴沉了下来。待到我们出发之时,已下起了瓢泼大雨。
一路上,雨时下时停,而毛老师下午就要启程回京。我心中却不禁忐忑起来,责备自己未考虑周到,建议是不是考虑改去其他地方看看。毛老师摆摆手,说不必。
好在到达山下时,雨已经很小。三五个人,缓缓在山上走着,颇为自在。
可惜不一会儿,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我们只好折往小路上的凉亭避雨。
对于一路上的不顺利,我颇为歉疚。毛老师听了却笑呵呵地,全然不觉此行有何不妥。
他说:“来爬了山就行,能走多远,到不到得了山顶,那不重要。”
名
因为节目的制作,我需要联系毛佩琦老师确定名字前的称谓。
为此,我事先看了看网上的通行版本,然后请教了制片人和其他编导,最终敲定了两个备选的,才给毛老师打电话。
刚刚开口提到这事,毛老师便表明不必过问他,他只负责把文稿等节目内容做好。
他说:“这些东西,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离毛老师回京,已经两月有余。但这些只言片语却一直忘不掉。
忘不掉他一改在百家讲坛的西装模样,换上背带裤,讲到兴起时,一两个小时不用休息;
他钟爱养花,还写得一手好字,节目定版的“权臣谋国”四个字便是他手书;
他不爱排场讲究的饭局,偏偏中意那一碗甜酒冲蛋,称之为吃得最好的一餐。
思绪又再回到第一天的圆桌上,觥筹交错间,我抬头第一次认真看着毛老师。
席间众人聊着家事国事天下事,我唯独记得他对自己的评价:从心所欲,不踰矩。
读《论语》时,对此句不甚理解。既然从心所欲,又怎么可能不踰矩?
录制的前后近一周,毛老师似是知道我的疑惑一般,身体力行向我解释了这句话的真实涵义。
临行之前,他曾说想带一支夹竹桃回京。北京原有的夹竹桃,因为城市规划,已经很难寻到踪迹。
夹竹桃,不是有害植物么?
后来才得知,这是毛老师那段下乡回忆的标志信物。
(修改前)
他是名家,是年近七十的老先生,他的学识阅历,不在在座任何一人之下。
他从头至尾和颜悦色,与人相谈甚欢,从未让人觉得高高在上。以至于现在每每想起毛老师来,心中都觉得格外温暖。
汉服
在节目录制期间,现场曾对外开放过一个下午,来了不少喜爱汉服和明朝的观众。
录制结束后,他们一团围住毛老师,说起了汉服种种,并拿出一件朱子深衣请毛老师换上。
坦白地说,当时心中确实担忧,毕竟所谓“汉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和认可,很多时候还会被人目为异端。
可毛老师却出乎我意料地愉快接过衣服穿上,与几位观众合影留念。如同古画上那些文人学士,毛老师将衣服一换,更添了几分儒者风范。
他说:“穿什么衣服,是人的自由。”
登山
在录制结束后的第二天,一行人按预定计划前往岳麓山,登山换气。
几天来,长沙的天气一直不错,可到了登山这天,偏偏阴沉了下来。待到我们出发之时,已下起了瓢泼大雨。
一路上,雨时下时停,而毛老师下午就要启程回京。我心中却不禁忐忑起来,责备自己未考虑周到,建议是不是考虑改去其他地方看看。毛老师摆摆手,说不必。
好在到达山下时,雨已经很小。三五个人,缓缓在山上走着,颇为自在。
可惜不一会儿,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我们只好折往小路上的凉亭避雨。
对于一路上的不顺利,我颇为歉疚。毛老师听了却笑呵呵地,全然不觉此行有何不妥。
他说:“来爬了山就行,能走多远,到不到得了山顶,那不重要。”
名
因为节目的制作,我需要联系毛佩琦老师确定名字前的称谓。
为此,我事先看了看网上的通行版本,然后请教了制片人和其他编导,最终敲定了两个备选的,才给毛老师打电话。
刚刚开口提到这事,毛老师便表明不必过问他,他只负责把文稿等节目内容做好。
他说:“这些东西,你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离毛老师回京,已经两月有余。但这些只言片语却一直忘不掉。
忘不掉他一改在百家讲坛的西装模样,换上背带裤,讲到兴起时,一两个小时不用休息;
他钟爱养花,还写得一手好字,节目定版的“权臣谋国”四个字便是他手书;
他不爱排场讲究的饭局,偏偏中意那一碗甜酒冲蛋,称之为吃得最好的一餐。
思绪又再回到第一天的圆桌上,觥筹交错间,我抬头第一次认真看着毛老师。
席间众人聊着家事国事天下事,我唯独记得他对自己的评价:从心所欲,不踰矩。
读《论语》时,对此句不甚理解。既然从心所欲,又怎么可能不踰矩?
录制的前后近一周,毛老师似是知道我的疑惑一般,身体力行向我解释了这句话的真实涵义。
临行之前,他曾说想带一支夹竹桃回京。北京原有的夹竹桃,因为城市规划,已经很难寻到踪迹。
夹竹桃,不是有害植物么?
后来才得知,这是毛老师那段下乡回忆的标志信物。
(修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