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神经症倾向的内驱力与表现形式
霍妮的《自我分析》中对于各种神经症的内驱力做了简单的介绍,为方便记忆与回顾,摘录如下。
1.对爱与被认可的神经症性需求
不加区分地取悦他人,讨好他人和希望被他人认可的需要;
不由自主地迎合别人的想法;
引力中心在别人,而不在自我,把别人的愿望和意见视为唯一重要的事情;
害怕张扬自我;
害怕别人的敌意或自我内部的敌意感。
2.向能够照管本人生活的“伙伴”求助的神经症性需求
引力中心完全在“伙伴”,这个伙伴要帮助实现患者人生的一切期望,并为他的善与恶负责,伙伴对他生活的成功操纵成为压倒一切的主导事情;
过高估计“爱”,因为“爱”被认为能解决一切问题;
害怕被弃;
害怕孤独。
3.囿于自己狭隘生活圈子的神经症性需求
寻求理解、欲求不满,控制自己追求物质的野心和欲望;
保持低调和处处低人一等;
轻视自己现有能力和潜力,以谦卑为最高价值;
寻求节约,缺乏花钱的冲动;
害怕提出任何请求;
害怕怀有愿望,害怕显示自己膨胀的欲望。
4.对权利的神经症性需求
为了支配别人而迫切去支配别人;
通过扮演某种角色而不是通过自身动力去献身于事业、义务、责任;
基本上不会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个性、尊严、感觉,唯一关心的是他人的服从性;
对同时涉及的诸多因素的破坏性程度采取差别极大的态度;
盲目崇拜强权与实力,蔑视弱小或缺点;
害怕失控局面;
害怕无能为力。
4a.寻求通过推理和预测控制自我与他人的神经症性需求
相信智力和理智万能;
否定种种感情力量并蔑视它们;
给预见和预测赋予极端价值;
在与预测能力相关方面具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蔑视自我内心落后于优秀智力形象的一切事物;
害怕认识到理智的客观局限;
害怕“蠢笨”和错误判断。
4b.意志万能信念的神经症性需求
刚毅感,这种感觉来自对一种意志神力的信仰,这种神力是像那种拥有能够实现种种愿望的神奇戒指那样的力量;
对任何愿望的挫折经历都有悲惨反应;
因害怕“失败”而放弃愿望或限制愿望并收回兴趣的倾向;
害怕认识纯意志的任何局限。
5.利用或剥削他人、不择手段以求挫败他人的神经症性需求
评价别人主要依据他们是否可被剥削或利用;
关注各种可以利用之处——金钱(讨价还价成习惯)、想法、性、感觉;
以拥有利用他人的技能为荣;
害怕被利用,因而担心自己成为“傻瓜”。
6.对社会认可和社会声望的神经症性需求
所有事物仅以其声望值来评价(包括无生命事物如金钱、外表、个人自身品质、社会活动、鉴赏力或感情);
自我评价完全以公众接受度为准;
使用传统或叛逆的不同方式,以激起别人的嫉妒或羡慕;
害怕失去社会地位(丢脸),无论是由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因素引起。
7.对个人景仰与倾慕的神经症性需求
自我形象膨胀(自恋)
需要他人奉承,不是因为本人所拥有的东西或本人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东西,而是因为想象中的自我;
害怕失去别人的恭维和赞赏。
8.对个人成就的神经症性需求
优于他人的需要,不是通过个人所呈现出来的成就,而是通过个人自身的活动;
以成为最佳为标注来评价自己,尤其在自己的心目中,别人的承认与否也至关重要,一旦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就会愤愤不平;
各种破坏性倾向(挫败别人的倾向)混杂为一体,这些倾向只有强度上的差别;
严酷而无情、不计后果地驱动自我以求得更大的成就,尽管一直伴有一种广泛性的焦虑;
害怕失败(耻辱)
9.自我满足与自我独立的神经症性需求
绝对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绝不向任何外界影响力屈服、绝不接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也不会卷入任何可能会被奴役的约束中;
距离与离群是安全感的唯一来源;
害怕求助于人,害怕收到约束,害怕亲密关系,害怕爱。
10.对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神经症性需求
无情地追求十全十美;
对可能的瑕疵都进行反思与自责;
因为自认为完美无缺而觉得高人一等;
害怕在自我内部发现缺点或害怕犯错误;
害怕批评或责备。
客观来说,这些需求和态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各种需求,也正是各种心理需求推动个体的一些社会性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神经症性需求,则是因为“过度”与“绝对化”。但凡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衡量正常与否全在于是否过了头。其次,存在神经症性需求的人,其态度已经无关于需求内容本身,甚至于其对于需求内容的感受和认知已经偏离常态,其关心的只是需求是否被绝对满足,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标准。
1.对爱与被认可的神经症性需求
不加区分地取悦他人,讨好他人和希望被他人认可的需要;
不由自主地迎合别人的想法;
引力中心在别人,而不在自我,把别人的愿望和意见视为唯一重要的事情;
害怕张扬自我;
害怕别人的敌意或自我内部的敌意感。
2.向能够照管本人生活的“伙伴”求助的神经症性需求
引力中心完全在“伙伴”,这个伙伴要帮助实现患者人生的一切期望,并为他的善与恶负责,伙伴对他生活的成功操纵成为压倒一切的主导事情;
过高估计“爱”,因为“爱”被认为能解决一切问题;
害怕被弃;
害怕孤独。
3.囿于自己狭隘生活圈子的神经症性需求
寻求理解、欲求不满,控制自己追求物质的野心和欲望;
保持低调和处处低人一等;
轻视自己现有能力和潜力,以谦卑为最高价值;
寻求节约,缺乏花钱的冲动;
害怕提出任何请求;
害怕怀有愿望,害怕显示自己膨胀的欲望。
4.对权利的神经症性需求
为了支配别人而迫切去支配别人;
通过扮演某种角色而不是通过自身动力去献身于事业、义务、责任;
基本上不会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个性、尊严、感觉,唯一关心的是他人的服从性;
对同时涉及的诸多因素的破坏性程度采取差别极大的态度;
盲目崇拜强权与实力,蔑视弱小或缺点;
害怕失控局面;
害怕无能为力。
4a.寻求通过推理和预测控制自我与他人的神经症性需求
相信智力和理智万能;
否定种种感情力量并蔑视它们;
给预见和预测赋予极端价值;
在与预测能力相关方面具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蔑视自我内心落后于优秀智力形象的一切事物;
害怕认识到理智的客观局限;
害怕“蠢笨”和错误判断。
4b.意志万能信念的神经症性需求
刚毅感,这种感觉来自对一种意志神力的信仰,这种神力是像那种拥有能够实现种种愿望的神奇戒指那样的力量;
对任何愿望的挫折经历都有悲惨反应;
因害怕“失败”而放弃愿望或限制愿望并收回兴趣的倾向;
害怕认识纯意志的任何局限。
5.利用或剥削他人、不择手段以求挫败他人的神经症性需求
评价别人主要依据他们是否可被剥削或利用;
关注各种可以利用之处——金钱(讨价还价成习惯)、想法、性、感觉;
以拥有利用他人的技能为荣;
害怕被利用,因而担心自己成为“傻瓜”。
6.对社会认可和社会声望的神经症性需求
所有事物仅以其声望值来评价(包括无生命事物如金钱、外表、个人自身品质、社会活动、鉴赏力或感情);
自我评价完全以公众接受度为准;
使用传统或叛逆的不同方式,以激起别人的嫉妒或羡慕;
害怕失去社会地位(丢脸),无论是由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因素引起。
7.对个人景仰与倾慕的神经症性需求
自我形象膨胀(自恋)
需要他人奉承,不是因为本人所拥有的东西或本人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东西,而是因为想象中的自我;
害怕失去别人的恭维和赞赏。
8.对个人成就的神经症性需求
优于他人的需要,不是通过个人所呈现出来的成就,而是通过个人自身的活动;
以成为最佳为标注来评价自己,尤其在自己的心目中,别人的承认与否也至关重要,一旦得不到别人的承认就会愤愤不平;
各种破坏性倾向(挫败别人的倾向)混杂为一体,这些倾向只有强度上的差别;
严酷而无情、不计后果地驱动自我以求得更大的成就,尽管一直伴有一种广泛性的焦虑;
害怕失败(耻辱)
9.自我满足与自我独立的神经症性需求
绝对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绝不向任何外界影响力屈服、绝不接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也不会卷入任何可能会被奴役的约束中;
距离与离群是安全感的唯一来源;
害怕求助于人,害怕收到约束,害怕亲密关系,害怕爱。
10.对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神经症性需求
无情地追求十全十美;
对可能的瑕疵都进行反思与自责;
因为自认为完美无缺而觉得高人一等;
害怕在自我内部发现缺点或害怕犯错误;
害怕批评或责备。
客观来说,这些需求和态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各种需求,也正是各种心理需求推动个体的一些社会性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神经症性需求,则是因为“过度”与“绝对化”。但凡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衡量正常与否全在于是否过了头。其次,存在神经症性需求的人,其态度已经无关于需求内容本身,甚至于其对于需求内容的感受和认知已经偏离常态,其关心的只是需求是否被绝对满足,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