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峰:我想要中国有趣 (人物访谈二:创业者)
文/简里里
何峰(@点名时间何峰)出现在TED Shanghai的舞台上时,穿了件上面印有“Swarthmore College”字样的T恤衫。
这是TED 官方首次面向全球招募讲者。2012年4月至6月期间,TED官方组织的Talents Search在阿姆斯特丹、多哈、上海等14个城市举办。申请成功的讲者,有机会在TED的舞台上作一个4分钟的发言。而后这些发言被放在TED官网上,由大家投票产生的前50名,他们将会参加2013年在加州举行的TED2013。
TED Shanghai有30位来自亚洲地区的讲者入围。何峰在第二个上场。
上场之前,何峰指了指胸前的“Swarthmore College”说,“我希望能顺便给我的母校做个广告”。何峰在舞台上讲话干脆利落,讲得动容。
他说,“中国让人更多地联想到“山寨”,而非创意。很多人都觉得中国,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是缺乏创造力的。我不相信。我想我们看不到创意,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给有创意的人们足够好的支持。所以,我们建造了这个网站”。
“结果这些有创意的人们纷纷出现,数百个人来我们这里发起项目。他们拍电影、出唱片、把他们的产品变成现实。而很快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帮助这些有创意的人们找到资金支持,我们真正创造的,是给了大家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让他人听到、看到”。
何峰所说的“自我表达”的平台,便是他和朋友在2011年7月份创立的“点名时间”网站。网站的口号是“预购一个梦想”。它鼓励有创意、有想法,却又缺乏资金的人们,来到网站上发起项目,借用“众筹”的力量,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梦想。
徐小平老师第一次听说这个网站的时候,作为投资人,他罕有地没有认为这是个“文青们喜欢的小众市场”,他说“这将是中国青年表达自我的巨大市场”。
何峰自己说“自我表达”几乎是驱动他来建造这样一个网站的,最根本的原因。“我的希望,是点名时间能够给更多的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推大家一把,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去表达自己”。
何峰常常说他自己接受了“The best education money can buy(客观条件能够给予的最好的教育)”。这个在上海出生,北京长大的男生,在北京最好的小学、初中接受了义务教育,凭借自己出色的数学能力,在15岁的时候保送新加坡读了高中,毕业时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读了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Swarthmore College。
他一个远房表弟说,“我第一次听说何峰,是家人拿着报纸给我看,说一个中国的男孩子在新加坡拿了全A,在新加坡轰动一时”。
而问到何峰的时候,他说,“在我之前这一直被人为是不可能达成的事情,而在我之后,也有中国的学弟学妹们达成了同样的成绩。这让我觉得,似乎是我的成绩,给了他们信心和力量。这让我特别骄傲。能够给别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我特别高兴看到的事情”。
何峰和他的朋友们的“点名时间”网站, 在2011年春天启动筹备。这个现今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创意融资平台”的网站,在上线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面,帮助400个创意发起人,面向公众成功融资超过330万[1]。这些创意发起人们,通过不同有趣的方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梦想,故事,和他们的声音。
何峰说,在奔找投资的时候,有人劝他们做个团购网站。“以前好像马云说,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了。我觉得,如果中国都是团购网站,中国或还有前途,但肯定无趣。而我们想要中国有趣,哪怕不靠谱也要试试”。
就像何峰在TED Shanghai 最后结尾时说的:“The investors that turned me down, I think what they were not getting, and I didn't get at first, is the power of self-expression: stories, human connection, and creativity that had been bottled up for decades. THAT, is something worth investing in, and it's bigger than the VCs. It's as big as all of us.(那些拒绝我的投资人,和我自己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的是,自我表达的力量之强大,人们的故事、人与人的连结的力量,和被压抑多年创造力之强大。而这才是值得我们为之投入付出的,这不简单是某一个投资人或投资机构需要做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
你说这是一个“小众”,我并不担心。因为你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调整,变成一个大众的东西。
问:点名时间网站发展到现在,取得这样的成绩,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
没有。我们发展了一年的时间,有8万用户量,交易额有三百多万,这不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我们现在有一百万用户,我会觉得这是意外的好。我以前联系的投资人,特别是那些不看好我们的,也会出乎他们的意外。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
问:当别人说点名时间“小众”的时候,你是怎么面对这些的?
如果很诚实的回答,目前这样的模式我也觉得这是个小众的东西。但是我有一个自己做事的方法,我有这样的耐心。如果你现在就能清晰地看到这是一个很大的东西,那么就会有无数的人去做了。大市场带来的任何机会,在激烈竞争下,也未必真的是个很好的机会。
我理解的一个做事情的一个方式是,你刚开始就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个什么东西,接触到市场,然后在过程中你才能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机会,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且由于你有独特的角度在做这个事情,别人也不容易跟你竞争。我觉得这样才是一个找到机会的方法。
所以你说这是一个“小众”,我并不担心。因为过程中可以调整,让它变成一个大众的东西。
问:其他人说这个不可行,这会让你沮丧吗?
这个不会。我这个人会有一种,不可理喻的自负(笑)。比如说我刚才说的道理:虽然这东西小众,但是我们抓住一个核心的东西,比如抓住中国这些有才华的人、抓住这些比较前卫的用户、抓住愿意为设计买单的人群,尽管我们目前也不知道能够做什么,但这其实是很有价值的。
问:所以当别人给你反馈的时候,首先你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你愿意去尝试,在尝试过程中你会去调整,可以这样理解吗?
对。我并不是说自己对市场有怎样准确的判断,而是我对一套做事情的基本方法,是有判断的。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去立即行动,保持灵活,看到新的机会,用小的成本去检测市场。所以不管我在做什么,这一套方法我是相信的。
问:你的这套方法是如何得来的?
我关注互联网领域,有个人叫Paul Graham。他写的东西带给我很多启发。他本身是个创业成功,做投资,在投资领域里面做出很多创新的一个人。我最早看他的文章接触到他的这些想法。包括在硅谷,这也是比较流行的思维,叫做Lean Startup。其核心是成本低,动作快。
问:所以你接受了这些思想的影响。
我本身比较容易接受这个。因为我其实从根本上,对凭借人类的智慧去做预测的能力,是保持怀疑态度的。所以我不太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说我能够预测到做这个产品别人就一定会喜欢。我看到互联网创业,包括我个人的经验都是,做出来的东西往往和自己想的并不一样。
当你意识到你的认知是有限的时候,并不是说智力,而是比如说经验等等,你就愿意去尝试、调整。包括我在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学院学习,也带给我类似的影响。我相信事情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的,我愿意去尝试。
我有强烈地跟世界分享的欲望。
问:你会怎样描述自己呢?你是怎样一个人?
好奇,充满同理心,对世界好奇的、Have a sense of beauty(对美是有自己品味)的一个人。
问:很多人会说点名时间是一个特别理想主义的东西,你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吗?
我觉得这个词有点儿太模糊,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我想一般人听到我做的事情,都会觉得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但我自己其实不会特别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理想主义对我太不接地气。比如说我如果是(理想主义),这会影响我做任何事情吗,好像不会。它对于我做任何决定不产生影响,所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问:你本科是学数学的。你身上的nerd气质,在做一个很文艺的网站,你具体的工作又非常商业化,这些东西是怎么在你身上结合起来的呢?
乔布斯说,他是站在技术跟人文的交界之上。所以你看苹果的产品似乎不仅仅是科技产品,也是个艺术品。所以去苹果工作的人,也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不仅仅是技术人员,他们是音乐家,画家,电影演员,碰巧也是懂技术的人。乔布斯说他成功,是因为他囊括了这么一帮人去做事情。也许也只有这样的人能够做出有趣的事情,也许这样的人不多,但我希望自己非常幸运地,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个。我觉得我确实是。
问:那你也是个希望改变世界的人吗?
我没有强烈改变世界的欲望。但我有强烈地跟世界分享的欲望。我想表达出来。我觉得我能看到特别美的东西。我觉得我会比别人稍微敏感一点,或者说我有个taste(品味)。能看到有些东西一直存在,但是没有被琢磨过,或者没有被表达得特别好。我希望能够把这些东西用我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更多的人看到。我希望成为人们手中的一个放大镜,显微镜,或者是擦去人们挡风玻璃上灰尘的雨刷。
我讲个故事,我深受这个影响,这也几乎是驱动我做这么多事情的原因:柏拉图的山洞的比喻。他说一群人都被关在山洞里,都面对墙,山洞是黑的,他们背后有一簇篝火。他们从生下来看到的只有篝火映在墙上的影子。他们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黑的、平的、跳动的、平面的东西。其中有个人挣脱了,逃到外面,看到了蓝天白云三维动物鸟兽,说哇,世界原来是这样,然后他就回洞里,告诉大家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你们看到的都是影子,你们看到的是真正美好的事物被投在平面上的影子,被剥夺了颜色,只是个生命的影子而已。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尾很惨(笑),人们就把这个人给杀了,因为他危言耸听。
问:所以你想做这个人。
我觉得我被赋予了一个gift(天赋)。回到比如说我很喜欢数学,很多人都懂它的美,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未很好地表达。我懂,而且我愿意表达。不仅仅是数学,我觉得对人性、对历史的发展、对乃至跟大自然、天性这样的东西,我都能看到,表达出来。我想告诉别人我看到了什么。
但是回到说我想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终极我还是想去创作的。不是帮助别人去表达他们想表达的,而是自己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问:你说你还是希望去创作的。你是有具体的形式吗?
我都会去尝试吧。比如说我现在能做的是,写文章。我能想到的,比如说,拍电影、给讲座。这也是哪怕是世界一个小角落,去分享。我想一切能够表达自己的渠道,我都会尝试。
Try to be Real(尽可能真实), 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主题
问:你经常提到你大学的学校Swarthmore College 对你特别重要。
一个很重要的是,它给了我奖学金,让我能够去读美国的一个优秀的私立学校。这个对我有个太大的改变了。让我碰到Ian Underwood这样的人,从做学术的态度方法、对社会的认识等等,都给我巨大的影响。这个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去接触这些事情,从此我的人生就非常非常不一样了。
我在Swarthmore College所接受的教育,让我获得了对美的欣赏能力,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人格。说得庸俗一点,我觉得它给了我智慧上的优越感。让在我准备好去吸收知识的年龄,思维成型的阶段,接触到的是聪明、充满热情、美的东西,我觉得特别关键。那时候形成的世界观,比如说我做事方法快速啊,认识到人类智慧的有限,我去崇尚一种独立的生活,作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框架,都是从那个时候初具形成的。
问:你现在创业的生活,它有跟你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吗?
跟我的预期有什么差别?我因为觉得没有经过的事物,其实你很难想象它是什么样。所以其实我对创业没有什么具体的预期。我没去做这个预测。但我有大概的概念,会比较忙,会比较孤单。
斯坦福是个创业气息比较浓的地方,有很多教授啊,还有你上的课,都会讲一些创业相关的事情。会基本塑造出来一个创业的生活大概是怎么样的。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确的。
问:你刚提到说比较孤单。
就是你有一些想法,需要考虑该怎么做。包括我去见投资人的时候该怎么说,类似的事情。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人可以商量。一方面是公司对外的事情都是我在做,所以,这就是个需要我去做决定,想对策的事情。别人有别人的工作。他的经验也并不适合做这个事情。
当然你也可以有一些不是你公司的,其他的朋友去聊。但是就我的性格,我还是有点儿防御的(笑)。特别是我觉得沮丧,我觉得我做的不好,超越我能力的这些事情,我没有强烈的欲望要跟别人分享或者商量(笑),所以我就得自己想,自己承受这个事情。
问:创业的过程里面,有没有什么样的事情给你造成触动,让你发生改变?
一个是,我见杜梦杰。他其实是我们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四月份在北京见了一面。我非常欣赏这个男孩,我们交流也特别好。他非常诚恳地对待我,包括在后来的工作交流上,我们相互都很真诚。让我触动的是,看到人性挺美的东西,让我在创业中感受到温暖。
还有一点,创业前我也知道,在创业中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我挺愿意去演讲,分享。创业后这样的机会就更多了。面对记者啊,观众。在这个过程里面,印证了我一个想法,你不需要刻意幽默风趣,不需要讲些大道理,真实就好。当你讲一些你自己发自内心的东西,这就可以了。哪怕你并不幽默,人们其实并不在意。人们在意你的真实。这个信息是超越演讲之外的。Try to be real(尽力真实), 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主题。但是自己也未必也做得好。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想去满足别人的意愿,其实尽力真实,做你自己就好了。
我一直在寻找有Taste(品味)的人,挺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来帮助我做好这些事情。
问:你在做点名时间的时候,用的是大众的力量;十号线金台夕照,你也用的大众的力量。用大众的力量,对你有特别的意义吗?
当你指出这个模式的时候,我其实觉得特别意外。因为我是个特别“独”的人,总是希望自己去做一个东西。我总希望做一个东西,是纯粹表达我的。
但同时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所以我是挺希望我尊重的人(他的智力和经验)能够看我的东西,能够纠正我。比如说我每次讲座之前,都会让我女朋友看一遍。我并不想让所有人都帮我看,但我会让她去看。我非常尊重她的意见。
我认识到一点,一个人(做事情)不仅仅是势单力薄,而是你很容易陷入你自己的逻辑里面,完全跟现实脱节,还觉得自己很靠谱。所以你特别需要别人来纠正你。回到我的基本世界观,个人认知是十分有限的,希望得到我尊重的人的智慧,来帮助我做好这些事情的。
问:能够获得你的尊重的人多吗?
不多。
问: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你的尊重呢 ?
智力聪明的人非常多,我不一定会respect(尊重)。我其实一直在找有taste(品味)的人,尤其是他的这种taste(品味) 是我不太具备的。
问:哪些taste(品味)是你不具备的呢?
好多关于人的方面。比如说在各个利益情况下,人之间的动力、关系。对于人的性格方面,我也不是特别擅长。这些有些软性的东西。
她的存在,让我变成一个更幸福的人。
问:你刚说到财富啊,什么的。你怎么理解幸福呢?
弗洛伊德说,幸福就是一个人有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生活.。基本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有爱他的家庭。我觉得就是这样。人是社交动物,所以你对社交,对别人的关爱的这种需求是生理性的,是需要满足的。
有这样一个家庭,这样的一个朋友圈子。能让人觉得舒服,信任,多一些时间在一起。另一方面幸福是做有意义的事情, 让我有机会去创作去表达,有机会相当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问:让你做一个大的改变,你会想要改变什么?
若是毫不限制的话,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另一个想法是,获得财富独立,希望自己立刻就进入做创作的状态,点名时间仍是我长远进阶的一步。
问:你的家庭支持你创业吗?
我基本上是在做点名时间的同时认识我现在的女朋友。她给我带来好多好多东西啊。跟另一个人在一起的这种信任、安全,是我以前除了家人,没有让我感受到过的。她的存在给我直接帮助,或者间接的这种温暖,支持。这是我特别感谢的。
创业是件很艰苦的事儿,她的存在让创业好了很多。我作为一个人,她的存在,让我变成一个更幸福的人。
Q: 你一直在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未必有一个多么清晰的我二十年之后我做什么,但是我有个大的方向,从事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东西。
注:
============
【1】此文为2012年5月采访稿,此处数据已更新至2012年10月
【2】何峰简介:Swarthmore数学学士,Standford MBA,先后就职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想集团。2011年同朋友共同创办点名时间网站。
【3】此采访源于我一直想学习做人物访谈,于是四月份就近拿 @点名时间何峰 开刀做小白鼠。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完整流程:研究、约访、采访、录音稿整理,成稿反复修改一个多月。非常生涩,于是便自己”冷藏“起来了。昨天偶然翻出,娘不嫌儿丑,想起整个采访写稿过程,学习到很多东西,至今受益。谢谢何峰的认真配合。见笑哈。
何峰(@点名时间何峰)出现在TED Shanghai的舞台上时,穿了件上面印有“Swarthmore College”字样的T恤衫。
这是TED 官方首次面向全球招募讲者。2012年4月至6月期间,TED官方组织的Talents Search在阿姆斯特丹、多哈、上海等14个城市举办。申请成功的讲者,有机会在TED的舞台上作一个4分钟的发言。而后这些发言被放在TED官网上,由大家投票产生的前50名,他们将会参加2013年在加州举行的TED2013。
TED Shanghai有30位来自亚洲地区的讲者入围。何峰在第二个上场。
上场之前,何峰指了指胸前的“Swarthmore College”说,“我希望能顺便给我的母校做个广告”。何峰在舞台上讲话干脆利落,讲得动容。
他说,“中国让人更多地联想到“山寨”,而非创意。很多人都觉得中国,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是缺乏创造力的。我不相信。我想我们看不到创意,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给有创意的人们足够好的支持。所以,我们建造了这个网站”。
“结果这些有创意的人们纷纷出现,数百个人来我们这里发起项目。他们拍电影、出唱片、把他们的产品变成现实。而很快我意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帮助这些有创意的人们找到资金支持,我们真正创造的,是给了大家一个‘自我表达’的机会,让他人听到、看到”。
![]() |
何峰所说的“自我表达”的平台,便是他和朋友在2011年7月份创立的“点名时间”网站。网站的口号是“预购一个梦想”。它鼓励有创意、有想法,却又缺乏资金的人们,来到网站上发起项目,借用“众筹”的力量,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梦想。
徐小平老师第一次听说这个网站的时候,作为投资人,他罕有地没有认为这是个“文青们喜欢的小众市场”,他说“这将是中国青年表达自我的巨大市场”。
何峰自己说“自我表达”几乎是驱动他来建造这样一个网站的,最根本的原因。“我的希望,是点名时间能够给更多的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推大家一把,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去表达自己”。
何峰常常说他自己接受了“The best education money can buy(客观条件能够给予的最好的教育)”。这个在上海出生,北京长大的男生,在北京最好的小学、初中接受了义务教育,凭借自己出色的数学能力,在15岁的时候保送新加坡读了高中,毕业时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读了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Swarthmore College。
他一个远房表弟说,“我第一次听说何峰,是家人拿着报纸给我看,说一个中国的男孩子在新加坡拿了全A,在新加坡轰动一时”。
而问到何峰的时候,他说,“在我之前这一直被人为是不可能达成的事情,而在我之后,也有中国的学弟学妹们达成了同样的成绩。这让我觉得,似乎是我的成绩,给了他们信心和力量。这让我特别骄傲。能够给别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我特别高兴看到的事情”。
何峰和他的朋友们的“点名时间”网站, 在2011年春天启动筹备。这个现今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创意融资平台”的网站,在上线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面,帮助400个创意发起人,面向公众成功融资超过330万[1]。这些创意发起人们,通过不同有趣的方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梦想,故事,和他们的声音。
何峰说,在奔找投资的时候,有人劝他们做个团购网站。“以前好像马云说,中国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了。我觉得,如果中国都是团购网站,中国或还有前途,但肯定无趣。而我们想要中国有趣,哪怕不靠谱也要试试”。
就像何峰在TED Shanghai 最后结尾时说的:“The investors that turned me down, I think what they were not getting, and I didn't get at first, is the power of self-expression: stories, human connection, and creativity that had been bottled up for decades. THAT, is something worth investing in, and it's bigger than the VCs. It's as big as all of us.(那些拒绝我的投资人,和我自己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的是,自我表达的力量之强大,人们的故事、人与人的连结的力量,和被压抑多年创造力之强大。而这才是值得我们为之投入付出的,这不简单是某一个投资人或投资机构需要做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
你说这是一个“小众”,我并不担心。因为你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调整,变成一个大众的东西。
问:点名时间网站发展到现在,取得这样的成绩,有没有出乎你的意料?
没有。我们发展了一年的时间,有8万用户量,交易额有三百多万,这不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我们现在有一百万用户,我会觉得这是意外的好。我以前联系的投资人,特别是那些不看好我们的,也会出乎他们的意外。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
问:当别人说点名时间“小众”的时候,你是怎么面对这些的?
如果很诚实的回答,目前这样的模式我也觉得这是个小众的东西。但是我有一个自己做事的方法,我有这样的耐心。如果你现在就能清晰地看到这是一个很大的东西,那么就会有无数的人去做了。大市场带来的任何机会,在激烈竞争下,也未必真的是个很好的机会。
我理解的一个做事情的一个方式是,你刚开始就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个什么东西,接触到市场,然后在过程中你才能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机会,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且由于你有独特的角度在做这个事情,别人也不容易跟你竞争。我觉得这样才是一个找到机会的方法。
所以你说这是一个“小众”,我并不担心。因为过程中可以调整,让它变成一个大众的东西。
问:其他人说这个不可行,这会让你沮丧吗?
这个不会。我这个人会有一种,不可理喻的自负(笑)。比如说我刚才说的道理:虽然这东西小众,但是我们抓住一个核心的东西,比如抓住中国这些有才华的人、抓住这些比较前卫的用户、抓住愿意为设计买单的人群,尽管我们目前也不知道能够做什么,但这其实是很有价值的。
问:所以当别人给你反馈的时候,首先你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你愿意去尝试,在尝试过程中你会去调整,可以这样理解吗?
对。我并不是说自己对市场有怎样准确的判断,而是我对一套做事情的基本方法,是有判断的。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去立即行动,保持灵活,看到新的机会,用小的成本去检测市场。所以不管我在做什么,这一套方法我是相信的。
问:你的这套方法是如何得来的?
我关注互联网领域,有个人叫Paul Graham。他写的东西带给我很多启发。他本身是个创业成功,做投资,在投资领域里面做出很多创新的一个人。我最早看他的文章接触到他的这些想法。包括在硅谷,这也是比较流行的思维,叫做Lean Startup。其核心是成本低,动作快。
问:所以你接受了这些思想的影响。
我本身比较容易接受这个。因为我其实从根本上,对凭借人类的智慧去做预测的能力,是保持怀疑态度的。所以我不太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说我能够预测到做这个产品别人就一定会喜欢。我看到互联网创业,包括我个人的经验都是,做出来的东西往往和自己想的并不一样。
当你意识到你的认知是有限的时候,并不是说智力,而是比如说经验等等,你就愿意去尝试、调整。包括我在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学院学习,也带给我类似的影响。我相信事情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的,我愿意去尝试。
我有强烈地跟世界分享的欲望。
问:你会怎样描述自己呢?你是怎样一个人?
好奇,充满同理心,对世界好奇的、Have a sense of beauty(对美是有自己品味)的一个人。
问:很多人会说点名时间是一个特别理想主义的东西,你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吗?
我觉得这个词有点儿太模糊,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过我想一般人听到我做的事情,都会觉得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但我自己其实不会特别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理想主义对我太不接地气。比如说我如果是(理想主义),这会影响我做任何事情吗,好像不会。它对于我做任何决定不产生影响,所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问:你本科是学数学的。你身上的nerd气质,在做一个很文艺的网站,你具体的工作又非常商业化,这些东西是怎么在你身上结合起来的呢?
乔布斯说,他是站在技术跟人文的交界之上。所以你看苹果的产品似乎不仅仅是科技产品,也是个艺术品。所以去苹果工作的人,也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不仅仅是技术人员,他们是音乐家,画家,电影演员,碰巧也是懂技术的人。乔布斯说他成功,是因为他囊括了这么一帮人去做事情。也许也只有这样的人能够做出有趣的事情,也许这样的人不多,但我希望自己非常幸运地,也成为他们其中的一个。我觉得我确实是。
问:那你也是个希望改变世界的人吗?
我没有强烈改变世界的欲望。但我有强烈地跟世界分享的欲望。我想表达出来。我觉得我能看到特别美的东西。我觉得我会比别人稍微敏感一点,或者说我有个taste(品味)。能看到有些东西一直存在,但是没有被琢磨过,或者没有被表达得特别好。我希望能够把这些东西用我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更多的人看到。我希望成为人们手中的一个放大镜,显微镜,或者是擦去人们挡风玻璃上灰尘的雨刷。
我讲个故事,我深受这个影响,这也几乎是驱动我做这么多事情的原因:柏拉图的山洞的比喻。他说一群人都被关在山洞里,都面对墙,山洞是黑的,他们背后有一簇篝火。他们从生下来看到的只有篝火映在墙上的影子。他们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黑的、平的、跳动的、平面的东西。其中有个人挣脱了,逃到外面,看到了蓝天白云三维动物鸟兽,说哇,世界原来是这样,然后他就回洞里,告诉大家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你们看到的都是影子,你们看到的是真正美好的事物被投在平面上的影子,被剥夺了颜色,只是个生命的影子而已。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尾很惨(笑),人们就把这个人给杀了,因为他危言耸听。
问:所以你想做这个人。
我觉得我被赋予了一个gift(天赋)。回到比如说我很喜欢数学,很多人都懂它的美,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未很好地表达。我懂,而且我愿意表达。不仅仅是数学,我觉得对人性、对历史的发展、对乃至跟大自然、天性这样的东西,我都能看到,表达出来。我想告诉别人我看到了什么。
但是回到说我想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终极我还是想去创作的。不是帮助别人去表达他们想表达的,而是自己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问:你说你还是希望去创作的。你是有具体的形式吗?
我都会去尝试吧。比如说我现在能做的是,写文章。我能想到的,比如说,拍电影、给讲座。这也是哪怕是世界一个小角落,去分享。我想一切能够表达自己的渠道,我都会尝试。
Try to be Real(尽可能真实), 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主题
问:你经常提到你大学的学校Swarthmore College 对你特别重要。
一个很重要的是,它给了我奖学金,让我能够去读美国的一个优秀的私立学校。这个对我有个太大的改变了。让我碰到Ian Underwood这样的人,从做学术的态度方法、对社会的认识等等,都给我巨大的影响。这个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去接触这些事情,从此我的人生就非常非常不一样了。
我在Swarthmore College所接受的教育,让我获得了对美的欣赏能力,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人格。说得庸俗一点,我觉得它给了我智慧上的优越感。让在我准备好去吸收知识的年龄,思维成型的阶段,接触到的是聪明、充满热情、美的东西,我觉得特别关键。那时候形成的世界观,比如说我做事方法快速啊,认识到人类智慧的有限,我去崇尚一种独立的生活,作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框架,都是从那个时候初具形成的。
问:你现在创业的生活,它有跟你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吗?
跟我的预期有什么差别?我因为觉得没有经过的事物,其实你很难想象它是什么样。所以其实我对创业没有什么具体的预期。我没去做这个预测。但我有大概的概念,会比较忙,会比较孤单。
斯坦福是个创业气息比较浓的地方,有很多教授啊,还有你上的课,都会讲一些创业相关的事情。会基本塑造出来一个创业的生活大概是怎么样的。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确的。
问:你刚提到说比较孤单。
就是你有一些想法,需要考虑该怎么做。包括我去见投资人的时候该怎么说,类似的事情。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人可以商量。一方面是公司对外的事情都是我在做,所以,这就是个需要我去做决定,想对策的事情。别人有别人的工作。他的经验也并不适合做这个事情。
当然你也可以有一些不是你公司的,其他的朋友去聊。但是就我的性格,我还是有点儿防御的(笑)。特别是我觉得沮丧,我觉得我做的不好,超越我能力的这些事情,我没有强烈的欲望要跟别人分享或者商量(笑),所以我就得自己想,自己承受这个事情。
![]() |
问:创业的过程里面,有没有什么样的事情给你造成触动,让你发生改变?
一个是,我见杜梦杰。他其实是我们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四月份在北京见了一面。我非常欣赏这个男孩,我们交流也特别好。他非常诚恳地对待我,包括在后来的工作交流上,我们相互都很真诚。让我触动的是,看到人性挺美的东西,让我在创业中感受到温暖。
还有一点,创业前我也知道,在创业中发挥得更淋漓尽致。我挺愿意去演讲,分享。创业后这样的机会就更多了。面对记者啊,观众。在这个过程里面,印证了我一个想法,你不需要刻意幽默风趣,不需要讲些大道理,真实就好。当你讲一些你自己发自内心的东西,这就可以了。哪怕你并不幽默,人们其实并不在意。人们在意你的真实。这个信息是超越演讲之外的。Try to be real(尽力真实), 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个主题。但是自己也未必也做得好。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想去满足别人的意愿,其实尽力真实,做你自己就好了。
我一直在寻找有Taste(品味)的人,挺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来帮助我做好这些事情。
问:你在做点名时间的时候,用的是大众的力量;十号线金台夕照,你也用的大众的力量。用大众的力量,对你有特别的意义吗?
当你指出这个模式的时候,我其实觉得特别意外。因为我是个特别“独”的人,总是希望自己去做一个东西。我总希望做一个东西,是纯粹表达我的。
但同时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所以我是挺希望我尊重的人(他的智力和经验)能够看我的东西,能够纠正我。比如说我每次讲座之前,都会让我女朋友看一遍。我并不想让所有人都帮我看,但我会让她去看。我非常尊重她的意见。
我认识到一点,一个人(做事情)不仅仅是势单力薄,而是你很容易陷入你自己的逻辑里面,完全跟现实脱节,还觉得自己很靠谱。所以你特别需要别人来纠正你。回到我的基本世界观,个人认知是十分有限的,希望得到我尊重的人的智慧,来帮助我做好这些事情的。
问:能够获得你的尊重的人多吗?
不多。
问: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你的尊重呢 ?
智力聪明的人非常多,我不一定会respect(尊重)。我其实一直在找有taste(品味)的人,尤其是他的这种taste(品味) 是我不太具备的。
问:哪些taste(品味)是你不具备的呢?
好多关于人的方面。比如说在各个利益情况下,人之间的动力、关系。对于人的性格方面,我也不是特别擅长。这些有些软性的东西。
她的存在,让我变成一个更幸福的人。
问:你刚说到财富啊,什么的。你怎么理解幸福呢?
弗洛伊德说,幸福就是一个人有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生活.。基本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有爱他的家庭。我觉得就是这样。人是社交动物,所以你对社交,对别人的关爱的这种需求是生理性的,是需要满足的。
有这样一个家庭,这样的一个朋友圈子。能让人觉得舒服,信任,多一些时间在一起。另一方面幸福是做有意义的事情, 让我有机会去创作去表达,有机会相当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问:让你做一个大的改变,你会想要改变什么?
若是毫不限制的话,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另一个想法是,获得财富独立,希望自己立刻就进入做创作的状态,点名时间仍是我长远进阶的一步。
问:你的家庭支持你创业吗?
我基本上是在做点名时间的同时认识我现在的女朋友。她给我带来好多好多东西啊。跟另一个人在一起的这种信任、安全,是我以前除了家人,没有让我感受到过的。她的存在给我直接帮助,或者间接的这种温暖,支持。这是我特别感谢的。
创业是件很艰苦的事儿,她的存在让创业好了很多。我作为一个人,她的存在,让我变成一个更幸福的人。
Q: 你一直在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未必有一个多么清晰的我二十年之后我做什么,但是我有个大的方向,从事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东西。
注:
============
【1】此文为2012年5月采访稿,此处数据已更新至2012年10月
【2】何峰简介:Swarthmore数学学士,Standford MBA,先后就职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想集团。2011年同朋友共同创办点名时间网站。
【3】此采访源于我一直想学习做人物访谈,于是四月份就近拿 @点名时间何峰 开刀做小白鼠。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完整流程:研究、约访、采访、录音稿整理,成稿反复修改一个多月。非常生涩,于是便自己”冷藏“起来了。昨天偶然翻出,娘不嫌儿丑,想起整个采访写稿过程,学习到很多东西,至今受益。谢谢何峰的认真配合。见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