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自虐记(九)探险第二天-----攀海子沟小试牛刀,叹无限风光在险峰
10月3号,这天起来,只觉浑身疲惫不堪。一摸摸身边的帐篷,下面一小截都湿透了,不由心中一凉。不知是昨日广场上弄湿的还是昨晚持续一晚的大雨的馈赠呢?睡袋也不知是被帐篷上浸进的水浸湿了还是我自己习惯头埋被子里睡觉给捂出水蒸汽了,感觉湿嗒嗒的,很让人沮丧。一晚上都睡在潮湿的水气里,直到起床时背心都是凉的,加上昨天那场大风中艰难步行,我有了感冒的前兆:嗓子开始痛了。赶紧把那白加黑白片摸出来吃了两片算是自我安慰。摸摸小薇的睡袋,却是很干燥。难道真是我自己捂出的水?
接下来是最复杂的:装睡袋。鉴于我和小薇睡袋的尿性,我们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二人协作,一个人拽住头开始裹,一个人压住尾压平。先裹成卷,再像杀猪那样套上绳子拴紧,最后费了吃奶劲手脚并用连撑带踢把睡袋装进套子里,再把睡袋先放进包底部。我的包太坑爹,只能竖着放睡袋,占我一半空间。然后再把杂物装好。
再穿戴好,拖着疲软的身躯爬出帐篷,看见外面还在下雨,还是大雨。这天气,还让不让人活啊。我特别讨厌下雨的天气,这又为我本来就沮丧的心情添砖加瓦了。老大他们比较彪悍,靠着冲锋衣走天下,天不怕地不怕,直接冲雨里去香巴拉吃早饭了,我估计是炒饭的诱惑实在太大吧。说到冲锋衣,老大最得意的就是他所穿的品牌:沃德把凯乐石(?)并购了。看来他对他的冲锋衣很是满意。大意跟着他混,我和小薇望尘莫及,只能呆帐篷里啃啃压缩饼干。我们是第一批登峰的,早上九点开始检录,八点多一点就开始排队。我们是登大峰的,最简单,人也最多,据说有一百五十人报名。在隔壁队伍里看见了要登二峰的高山大叔和小米。这时天还下着小雨,于是我又拿出那件一次性雨衣穿上,其衰无比。摄影人员不停在周围拍照(后来在活动官方微博上还能看见我们几个的身影)。到了快九点,主持人很HIGH地用他那广东普通话主持着象征性地剪彩,还挥舞着手臂让气氛到到了顶点。大家如出征的战士般,对他的号召群起而响应,就差供个佛龛喝鸡血了。
检录的小哥都很靓仔。送了我们一个工作证的壳子里面装通行证。这时旁边一哥们乌鸦嘴讲:这也就是认尸时用的。我真想抽他一嘴巴:别这么晦气好吗。敲了敲章,送了顶黑底黄字的kailas鸭舌帽,还挺帅气的。这就算检录完成了。这时李小东拿着他的大炮走过来,我们一行拼车党再加上群里的“小人物”拍了几张合影,算是出征前的留念。我状态不大好,面黄饥瘦,仍是穿那件穿了多次的一次性雨衣,站在笑颜如花的小薇旁边表情呆滞。每次拍类似的照片我都有些异样的感觉:即希望这不会是最后一张。其实最晦气的人是我自己吧。
可是下午二点半还有登山培训必须参加,把我们中间这段时间的行程定死在了附近。计划等会开完后再背负重装走进长坪沟。检录完正当我们小郁闷无事可做时,老大做了个保守的决定:再次四处走走。我暗忖:要不要这么无聊啊,还有那么多沟啊,景点没逛过,都耗在这破镇子上了。但也没有别的好选择。川渝帮共五人,向镇子相反的方向走去。走在大河边,河边是菜地,菜地旁边是青山,似乎也没有什么独特景致。就看见路边一堆彩石垒成的自称尼码堆的石堆,不知谁说了句好山炮,颇为大不敬。走得颇为无聊,这时见山脚下有条小木桥,连接着一天小路,通上山顶。不知谁提议说,去爬爬山玩吧,大家没有异议。但我总觉荒诞,因为我们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山,爬上去会有什么。这样会让我们的行程低端化。
走过歪斜的小木桥,不远的树下还有一个中年工作人员,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负责检查我们的通行证。像西游记里半路出现的妖怪一般,出现得那么突兀不合情合理。于是我们打听道:这小路上面是何方神山,竟然要收门票。不问不知道,原来这小路通向大名鼎鼎的三沟之一:海子沟。一想道后天登大峰自会路过海子沟,这一趟也不算是赚了。估且当作适应练习吧。
与我们一道上山的是一对小夫妻,人家倒是雇了马把自己驮上山。坡度很陡,大概有60度,苦了那些马儿,毕竟不是山羊啊,走起陡坡来速度并不快,且我总担心那么陡的角度,若是马没站稳,小夫妻会不会一仰,从马背上滚下山。小路其实很窄,就半米宽,路旁是一些杂草,树林,不算茂密。下过雨,泥土有些滑,路面被马踩出了深深浅浅的坑,还点缀着一坨坨直径不小的马粪,如此,即是传说中的:马道。还好这条主要是碎石路,并未被踩得烂得离谱,也不甚滑,靠脚踝的稳定支撑,我们鱼贯而上,把小夫妻甩在了后面。可必竟没有高海拔爬山的经验,还是如此陡峭的非主流路线,爬了一小半,双腿便如灌了铅一样,每一抬脚都要耗费很大体力。可是老大和大意却如脚下长了飞轮,跑到老前面去了。此时我已气喘如牛,头晕脑胀,开始觉得我像个傻子,有一种: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意识闪过。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除了沮丧,还会愤怒。我边喘着粗气,心里暗骂:跑那么快赶着去投胎啊,不等等老娘,算什么嘛。又如幼稚园小朋友那样嫌弃自己衣服穿得太厚,此时裹在身上如身负千钧。趁在石头上休息的当口,脱下来系在腰间,只穿了一件速干的秋衣继续前行。越向上行,光线越亮,有种快到顶了的错觉。可就是这种坑爹的错觉,给人以希望又让人失望。当你如狗一样向着光明,爬到先前闪光的那个位置时,你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树稍稀疏的位置罢了,头顶上的路继续往上爬升,不由得让人崩溃。我是一个对终点有着无限向往的人,不知抬头了多少次,YY了多少次,因为坡度实在陡,只觉脖子都望酸了,真是欲哭无泪:就这么个小土坡,都让我如此欲仙欲死。小薇体力比较好,此时跟我一起爬着,也大喊坑爹。洪ZQ脱了他的毛线衣,搭在肩上,跟在我们后面,也是走几步,停下来喘喘气。这上也不是,下也不是,麻木地前行,我由此明白,登上顶峰的很多人一定都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有回头路。终于,听见和大意在上面兴奋地大叫我们的名字,我就知道,快到了。挣扎着走完最后一段,骂骂咧咧:劳资再也不走这种路了,累死姐了!打死我也不再走了!
抬眼望去,愤怒的心情登时荡然无存:好一片开阔的草地!大概有足球场那么大。真是没想到那么陡峭的山路上来,是这样好的景致(后来才知道人家也是一个知名景点,有大门的,只是我们的路线非主流了)。之前的疲惫一扫而光。原来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真实体验起来,是如此地激动人心!不仅是因为景色本身的美丽,更因为人们为了看到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形中增添了它的美好。这是一处很好的观景台,看了路牌,原来这里就是朝山坪。四周被群山环绕,平地的另一边是斜坡,下面就是海子沟,沟对面上方可以望见我们来时走的盘山公路,远眺还能看见远处的四姑娘山全貌。在这里艳阳高照,微风轻拂,斜坡上开着不知名的小野花,有厚重毛皮的牦牛在阳光下闲适地吃草,就像个世外桃源。远处有今天启程去露营或登峰的的马队和游人在这里聚集,装备齐全,色彩艳丽,聚成一群一群像是在开会。有三三两两的像我们这样闲逛的游人这里坐坐那里拍拍,休闲而惬意。我们远眺四方,我们向着对面的山喊叫,在石头在拗造型,拍小清新的照片,拍张开手臂飞翔在蓝天的照片,开阔的视野让我们心旷神怡,心胸开阔,上山时的疲劳一扫而光。
平台中间的小路通向更为高的另一个平台,又是一番略艰难的攀登,我们走上去,走到那座孤单的喇嘛塔面前,听见周围牵引着彩色风马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我走在小薇后面拍照,将她的背影与前方的雪山,蓝天白云,旁边的喇嘛塔,一齐入画,营造了一种“千万里我追寻着你”的意境。也许,是命运指引我们来到这里,与大自然对话,与雪山对话,冥冥中一切自有注定。这个平台视野更好,坐在塔下,眺望远方壮丽的群山,整个巨大的峡谷尽收眼底,视线一直延续到远方的骆驼峰,与蓝天白云交汇。再不浪漫的人,此时心里也能被感动两分。再不信奉宗教的人,此刻心里也会升起一丝对造物主的虔诚。再不感冒哲学的人,此时脑海里也会激起些许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起风了,披上外套。看看时间,中午还要回去吃饭,打包行李,下午还有登山培训,然后是长坪沟露营,计划得紧锣密鼓。于是一行人准备下山。平时人们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这里其实不成立。这里坡虽陡,且有些被马踩出来的烂泥会滑,但是大多以石头路面为主,脚一站定,便不容易滑了,除非踩的石头是活动的。因为坡度陡,实际上下坡比较难掌握重心的平衡,且下得越慢,越耗体力,因为要站定了才走出下一步。所以我一早认清形势,具体操作是:先要眼明,判定哪些石头是不活动的,一看一个准,然后脚快,一踩一个准,还没站定,就瞄向下一块石头,出另一只脚,这样省去了维持平衡的时间,就自然地小跑了起来,跑在了最前面。在石头路上有节奏地上窜下跳,感觉像是一种舞步,或是轻功。跑到一半多,只听后面老大喊:走这边!走这边!似乎他们觉得那边的路回去更近。但我实在是不想再倒回去,继续走自己的,按原路返回,这样也比较保险。不多久后面已经听不到看不到他们的音容笑貌了。我有些凄然,尼码好不容易我走最前面,就不能让我刷下存在感吗。单枪匹马下山来,脚踝已有些酸痛,其实下坡是很伤脚踝的。最难过是我的大脚趾,我是个大脚趾比较长的可怜孩纸,这样的下坡对大脚趾是一种无情折磨。看见了那条小桥,工作人员已然不知去向,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真的是某处蹦出来的妖怪。但放眼一望,整个河岸似乎只有这一座桥,老大他们估计还是要走这里才能到对岸去。果然我过河不久,就看见老大的身影在林间出现了。对我招着手,一脸不可思议地叫道:你是滚下来的吗?!你和洪ZQ,一个快得像飞,一个在后面拖得像老牛!我说我是跑下来的。接着他向我要了口香糖,等他们几个下来。人齐后,一行人往镇上走觅食去。
还是那家香巴拉。这次所有人全点了炒饭。结果老板娘没上次买帐,泡菜在被我和洪ZQ先干掉后(大部份是他干的),老大和大意他们只好再去要两碟,结果老板娘要收钱。老大据理力争,他们表示再要就要加钱了。这时,忽然嗅到牛肉的芳香,一看老板正在做胡萝卜炖牦牛肉,正在进行最后一步放胡萝卜进去煮。我按捺不住了,一想到这两天都没吃过什么肉类,下午还要去长坪沟徒步,深知自己体力不行,便叫道:我要吃牛肉!大家也受了那香味蛊惑,纷纷表示同意。结果害我们等了好长时间,怕耽误下午的活动,我们叫道:老板再不来,我们要走了。最后在我们时间来不及前,好歹还是上菜了,坑爹的是每个人最多吃了四块,味道还算好吃吧,只是胡萝卜没熟的样子。我又半开玩笑地说:没吃够,我要去吃那个烤全羊。他们纷纷表示绝倒。老大说,等长坪沟回来了去吃,为登大峰作准备。
于是我怀着期待而不安的心情,回营地去。
10月27日 3点45
接下来是最复杂的:装睡袋。鉴于我和小薇睡袋的尿性,我们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二人协作,一个人拽住头开始裹,一个人压住尾压平。先裹成卷,再像杀猪那样套上绳子拴紧,最后费了吃奶劲手脚并用连撑带踢把睡袋装进套子里,再把睡袋先放进包底部。我的包太坑爹,只能竖着放睡袋,占我一半空间。然后再把杂物装好。
再穿戴好,拖着疲软的身躯爬出帐篷,看见外面还在下雨,还是大雨。这天气,还让不让人活啊。我特别讨厌下雨的天气,这又为我本来就沮丧的心情添砖加瓦了。老大他们比较彪悍,靠着冲锋衣走天下,天不怕地不怕,直接冲雨里去香巴拉吃早饭了,我估计是炒饭的诱惑实在太大吧。说到冲锋衣,老大最得意的就是他所穿的品牌:沃德把凯乐石(?)并购了。看来他对他的冲锋衣很是满意。大意跟着他混,我和小薇望尘莫及,只能呆帐篷里啃啃压缩饼干。我们是第一批登峰的,早上九点开始检录,八点多一点就开始排队。我们是登大峰的,最简单,人也最多,据说有一百五十人报名。在隔壁队伍里看见了要登二峰的高山大叔和小米。这时天还下着小雨,于是我又拿出那件一次性雨衣穿上,其衰无比。摄影人员不停在周围拍照(后来在活动官方微博上还能看见我们几个的身影)。到了快九点,主持人很HIGH地用他那广东普通话主持着象征性地剪彩,还挥舞着手臂让气氛到到了顶点。大家如出征的战士般,对他的号召群起而响应,就差供个佛龛喝鸡血了。
检录的小哥都很靓仔。送了我们一个工作证的壳子里面装通行证。这时旁边一哥们乌鸦嘴讲:这也就是认尸时用的。我真想抽他一嘴巴:别这么晦气好吗。敲了敲章,送了顶黑底黄字的kailas鸭舌帽,还挺帅气的。这就算检录完成了。这时李小东拿着他的大炮走过来,我们一行拼车党再加上群里的“小人物”拍了几张合影,算是出征前的留念。我状态不大好,面黄饥瘦,仍是穿那件穿了多次的一次性雨衣,站在笑颜如花的小薇旁边表情呆滞。每次拍类似的照片我都有些异样的感觉:即希望这不会是最后一张。其实最晦气的人是我自己吧。
可是下午二点半还有登山培训必须参加,把我们中间这段时间的行程定死在了附近。计划等会开完后再背负重装走进长坪沟。检录完正当我们小郁闷无事可做时,老大做了个保守的决定:再次四处走走。我暗忖:要不要这么无聊啊,还有那么多沟啊,景点没逛过,都耗在这破镇子上了。但也没有别的好选择。川渝帮共五人,向镇子相反的方向走去。走在大河边,河边是菜地,菜地旁边是青山,似乎也没有什么独特景致。就看见路边一堆彩石垒成的自称尼码堆的石堆,不知谁说了句好山炮,颇为大不敬。走得颇为无聊,这时见山脚下有条小木桥,连接着一天小路,通上山顶。不知谁提议说,去爬爬山玩吧,大家没有异议。但我总觉荒诞,因为我们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山,爬上去会有什么。这样会让我们的行程低端化。
走过歪斜的小木桥,不远的树下还有一个中年工作人员,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负责检查我们的通行证。像西游记里半路出现的妖怪一般,出现得那么突兀不合情合理。于是我们打听道:这小路上面是何方神山,竟然要收门票。不问不知道,原来这小路通向大名鼎鼎的三沟之一:海子沟。一想道后天登大峰自会路过海子沟,这一趟也不算是赚了。估且当作适应练习吧。
与我们一道上山的是一对小夫妻,人家倒是雇了马把自己驮上山。坡度很陡,大概有60度,苦了那些马儿,毕竟不是山羊啊,走起陡坡来速度并不快,且我总担心那么陡的角度,若是马没站稳,小夫妻会不会一仰,从马背上滚下山。小路其实很窄,就半米宽,路旁是一些杂草,树林,不算茂密。下过雨,泥土有些滑,路面被马踩出了深深浅浅的坑,还点缀着一坨坨直径不小的马粪,如此,即是传说中的:马道。还好这条主要是碎石路,并未被踩得烂得离谱,也不甚滑,靠脚踝的稳定支撑,我们鱼贯而上,把小夫妻甩在了后面。可必竟没有高海拔爬山的经验,还是如此陡峭的非主流路线,爬了一小半,双腿便如灌了铅一样,每一抬脚都要耗费很大体力。可是老大和大意却如脚下长了飞轮,跑到老前面去了。此时我已气喘如牛,头晕脑胀,开始觉得我像个傻子,有一种: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意识闪过。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除了沮丧,还会愤怒。我边喘着粗气,心里暗骂:跑那么快赶着去投胎啊,不等等老娘,算什么嘛。又如幼稚园小朋友那样嫌弃自己衣服穿得太厚,此时裹在身上如身负千钧。趁在石头上休息的当口,脱下来系在腰间,只穿了一件速干的秋衣继续前行。越向上行,光线越亮,有种快到顶了的错觉。可就是这种坑爹的错觉,给人以希望又让人失望。当你如狗一样向着光明,爬到先前闪光的那个位置时,你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树稍稀疏的位置罢了,头顶上的路继续往上爬升,不由得让人崩溃。我是一个对终点有着无限向往的人,不知抬头了多少次,YY了多少次,因为坡度实在陡,只觉脖子都望酸了,真是欲哭无泪:就这么个小土坡,都让我如此欲仙欲死。小薇体力比较好,此时跟我一起爬着,也大喊坑爹。洪ZQ脱了他的毛线衣,搭在肩上,跟在我们后面,也是走几步,停下来喘喘气。这上也不是,下也不是,麻木地前行,我由此明白,登上顶峰的很多人一定都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有回头路。终于,听见和大意在上面兴奋地大叫我们的名字,我就知道,快到了。挣扎着走完最后一段,骂骂咧咧:劳资再也不走这种路了,累死姐了!打死我也不再走了!
抬眼望去,愤怒的心情登时荡然无存:好一片开阔的草地!大概有足球场那么大。真是没想到那么陡峭的山路上来,是这样好的景致(后来才知道人家也是一个知名景点,有大门的,只是我们的路线非主流了)。之前的疲惫一扫而光。原来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真实体验起来,是如此地激动人心!不仅是因为景色本身的美丽,更因为人们为了看到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形中增添了它的美好。这是一处很好的观景台,看了路牌,原来这里就是朝山坪。四周被群山环绕,平地的另一边是斜坡,下面就是海子沟,沟对面上方可以望见我们来时走的盘山公路,远眺还能看见远处的四姑娘山全貌。在这里艳阳高照,微风轻拂,斜坡上开着不知名的小野花,有厚重毛皮的牦牛在阳光下闲适地吃草,就像个世外桃源。远处有今天启程去露营或登峰的的马队和游人在这里聚集,装备齐全,色彩艳丽,聚成一群一群像是在开会。有三三两两的像我们这样闲逛的游人这里坐坐那里拍拍,休闲而惬意。我们远眺四方,我们向着对面的山喊叫,在石头在拗造型,拍小清新的照片,拍张开手臂飞翔在蓝天的照片,开阔的视野让我们心旷神怡,心胸开阔,上山时的疲劳一扫而光。
平台中间的小路通向更为高的另一个平台,又是一番略艰难的攀登,我们走上去,走到那座孤单的喇嘛塔面前,听见周围牵引着彩色风马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我走在小薇后面拍照,将她的背影与前方的雪山,蓝天白云,旁边的喇嘛塔,一齐入画,营造了一种“千万里我追寻着你”的意境。也许,是命运指引我们来到这里,与大自然对话,与雪山对话,冥冥中一切自有注定。这个平台视野更好,坐在塔下,眺望远方壮丽的群山,整个巨大的峡谷尽收眼底,视线一直延续到远方的骆驼峰,与蓝天白云交汇。再不浪漫的人,此时心里也能被感动两分。再不信奉宗教的人,此刻心里也会升起一丝对造物主的虔诚。再不感冒哲学的人,此时脑海里也会激起些许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起风了,披上外套。看看时间,中午还要回去吃饭,打包行李,下午还有登山培训,然后是长坪沟露营,计划得紧锣密鼓。于是一行人准备下山。平时人们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这里其实不成立。这里坡虽陡,且有些被马踩出来的烂泥会滑,但是大多以石头路面为主,脚一站定,便不容易滑了,除非踩的石头是活动的。因为坡度陡,实际上下坡比较难掌握重心的平衡,且下得越慢,越耗体力,因为要站定了才走出下一步。所以我一早认清形势,具体操作是:先要眼明,判定哪些石头是不活动的,一看一个准,然后脚快,一踩一个准,还没站定,就瞄向下一块石头,出另一只脚,这样省去了维持平衡的时间,就自然地小跑了起来,跑在了最前面。在石头路上有节奏地上窜下跳,感觉像是一种舞步,或是轻功。跑到一半多,只听后面老大喊:走这边!走这边!似乎他们觉得那边的路回去更近。但我实在是不想再倒回去,继续走自己的,按原路返回,这样也比较保险。不多久后面已经听不到看不到他们的音容笑貌了。我有些凄然,尼码好不容易我走最前面,就不能让我刷下存在感吗。单枪匹马下山来,脚踝已有些酸痛,其实下坡是很伤脚踝的。最难过是我的大脚趾,我是个大脚趾比较长的可怜孩纸,这样的下坡对大脚趾是一种无情折磨。看见了那条小桥,工作人员已然不知去向,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真的是某处蹦出来的妖怪。但放眼一望,整个河岸似乎只有这一座桥,老大他们估计还是要走这里才能到对岸去。果然我过河不久,就看见老大的身影在林间出现了。对我招着手,一脸不可思议地叫道:你是滚下来的吗?!你和洪ZQ,一个快得像飞,一个在后面拖得像老牛!我说我是跑下来的。接着他向我要了口香糖,等他们几个下来。人齐后,一行人往镇上走觅食去。
还是那家香巴拉。这次所有人全点了炒饭。结果老板娘没上次买帐,泡菜在被我和洪ZQ先干掉后(大部份是他干的),老大和大意他们只好再去要两碟,结果老板娘要收钱。老大据理力争,他们表示再要就要加钱了。这时,忽然嗅到牛肉的芳香,一看老板正在做胡萝卜炖牦牛肉,正在进行最后一步放胡萝卜进去煮。我按捺不住了,一想到这两天都没吃过什么肉类,下午还要去长坪沟徒步,深知自己体力不行,便叫道:我要吃牛肉!大家也受了那香味蛊惑,纷纷表示同意。结果害我们等了好长时间,怕耽误下午的活动,我们叫道:老板再不来,我们要走了。最后在我们时间来不及前,好歹还是上菜了,坑爹的是每个人最多吃了四块,味道还算好吃吧,只是胡萝卜没熟的样子。我又半开玩笑地说:没吃够,我要去吃那个烤全羊。他们纷纷表示绝倒。老大说,等长坪沟回来了去吃,为登大峰作准备。
于是我怀着期待而不安的心情,回营地去。
10月27日 3点45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