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豆瓣的一堆意见与建议。
豆瓣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豆瓣本身对网友提供的内容缺乏归纳,也没有给网友个人提供多少归纳和整合的功能。
比如,用户会收藏他人的豆列,也会加入小组,还会与某人成为朋友,关注某人等等。但我没发现豆瓣对这些提供分类功能。也就是说,我无法给他们分类,这一切只能堆列在一起。自己加的科普类小组和文学类小组,还是什么小组,全都无法分类,而且这些小组的新话题也全堆在一起。我加的不同领域的好友,也无法分类。我收藏的豆列和我创建的豆列,都是如此。这样搞,时间长了,东西多了,只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堆。
对于豆列,应当对自己收藏的豆列提供合并与编辑功能。就是可以创建收藏夹,把多个豆列上推荐的不重复内容收入自己的收藏夹中。并可以对这个收藏夹的内容进行再编辑。
在小组搜索功能方面。现在没有提供排序功能。比如按人数排序,按用户推荐度排序,按豆瓣猜测的相关度(根据算法,比如你关注的人和你的好友加入多的,或包括好友的好友加入多的,你已经加入的小组的成员加入多的……)排序等等。
对小组,豆瓣提供了搜索功能,也对全站的小组提供了分类查找功能。但对豆列和活动、评论和帖子,没有分类查找功能,也没有搜索功能,这是个遗憾。
豆瓣首页推荐,应当有“更多”这样的超链接。点击进入更多之后,用户还应当可以按分类查看豆瓣在各分类之下对我的推荐。而不应当是把动漫、社科、科普等等混杂在一起的推荐。
豆瓣除了对评论和小组帖子有推荐功能之外,还应当加上一个收藏功能。有了这个功能,用户就可以收藏他们的链接,而不必把相关网页下载下来。同时用户还可以方便地对自己的收藏进行分类管理。而用户的这种收藏,本身也是对其他网友的参考。其他网友通过看别人的收藏,能更好地找到好帖和好文。而推荐功能,一是有时间起始点的,也就是说,友邻的推荐只从你加了好友的时候起,你才可见,而对他过去推荐的,你已经不可知。同时,目前的推荐是针对好友的广播,非好友看不到。其对网友的参考与指导作用打了折扣。
还有豆瓣应当提供官方的全文搜索。目前我还是利用豆瓣Fans小组提供的全文检索,这太恶搞了。
用户在小组中的回复和发言,应当像他的评论一样以列表形式列出。供其他用户查看。现在豆瓣的作法是不显示。如果你不想让某个具体的话题被其他人看到,可以提供一个功能,在发帖和回复时选择“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一项嘛。干嘛要把这种显示屏掉呢?
目前,很多小组,小组话题的回复量太少,缺乏关注。所以我认为,小组,要提供合并功能。这样,如果小组成员愿意,他们可以把相关的小组或小的小组合并成大的组。
还应提供小组的联合功能。就是几个独立小组,可以结成一个统一的联盟。一旦有一个用户加入了其中一个小组,系统将提示他是否也参加该小组的联盟。如果他参加了联盟。那么,就等于他同时加入了该联盟下的所有小组。这样,每个小组中的发言都可以在联盟这样一个较大的空间中被别人看到。增加可能参与讨论的人数。
而小组中人数多了的时候,要避免水化,好的方式一是把小组的前几页(具体由小组管理员设定),作为推荐区,通过网友对主帖和回复打的推荐分(回复也可以打分),把值得推荐的帖子顶出来,放在推荐区。
最近在发现在“读品”小组里有人写了一个帖子叫《不完全玩转豆瓣指南》,文中称如果你有三个条件,那么可以准确地把握新书动向。包括“上豆瓣上得非常勤,而且有一群比较牛的友邻,加上愿意花时间去不断刷新”。随后,又开出了一些他认为比较牛的ID。问题在于,这样的事,为什么豆瓣自己不作呢?豆瓣完全可以为某些话题分类评定高级成员。在豆瓣猜中专门辟出一个“高级成员推荐”专列来,显示高级成员的对书、碟或是话题、活动与日记、评论的推荐嘛。
最后,豆瓣应当设立专门的站务区,负责处理用户的投诉和讨论意见与建议。当初为什么要取消站务,我是非常地不解。
比如,用户会收藏他人的豆列,也会加入小组,还会与某人成为朋友,关注某人等等。但我没发现豆瓣对这些提供分类功能。也就是说,我无法给他们分类,这一切只能堆列在一起。自己加的科普类小组和文学类小组,还是什么小组,全都无法分类,而且这些小组的新话题也全堆在一起。我加的不同领域的好友,也无法分类。我收藏的豆列和我创建的豆列,都是如此。这样搞,时间长了,东西多了,只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堆。
对于豆列,应当对自己收藏的豆列提供合并与编辑功能。就是可以创建收藏夹,把多个豆列上推荐的不重复内容收入自己的收藏夹中。并可以对这个收藏夹的内容进行再编辑。
在小组搜索功能方面。现在没有提供排序功能。比如按人数排序,按用户推荐度排序,按豆瓣猜测的相关度(根据算法,比如你关注的人和你的好友加入多的,或包括好友的好友加入多的,你已经加入的小组的成员加入多的……)排序等等。
对小组,豆瓣提供了搜索功能,也对全站的小组提供了分类查找功能。但对豆列和活动、评论和帖子,没有分类查找功能,也没有搜索功能,这是个遗憾。
豆瓣首页推荐,应当有“更多”这样的超链接。点击进入更多之后,用户还应当可以按分类查看豆瓣在各分类之下对我的推荐。而不应当是把动漫、社科、科普等等混杂在一起的推荐。
豆瓣除了对评论和小组帖子有推荐功能之外,还应当加上一个收藏功能。有了这个功能,用户就可以收藏他们的链接,而不必把相关网页下载下来。同时用户还可以方便地对自己的收藏进行分类管理。而用户的这种收藏,本身也是对其他网友的参考。其他网友通过看别人的收藏,能更好地找到好帖和好文。而推荐功能,一是有时间起始点的,也就是说,友邻的推荐只从你加了好友的时候起,你才可见,而对他过去推荐的,你已经不可知。同时,目前的推荐是针对好友的广播,非好友看不到。其对网友的参考与指导作用打了折扣。
还有豆瓣应当提供官方的全文搜索。目前我还是利用豆瓣Fans小组提供的全文检索,这太恶搞了。
用户在小组中的回复和发言,应当像他的评论一样以列表形式列出。供其他用户查看。现在豆瓣的作法是不显示。如果你不想让某个具体的话题被其他人看到,可以提供一个功能,在发帖和回复时选择“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一项嘛。干嘛要把这种显示屏掉呢?
目前,很多小组,小组话题的回复量太少,缺乏关注。所以我认为,小组,要提供合并功能。这样,如果小组成员愿意,他们可以把相关的小组或小的小组合并成大的组。
还应提供小组的联合功能。就是几个独立小组,可以结成一个统一的联盟。一旦有一个用户加入了其中一个小组,系统将提示他是否也参加该小组的联盟。如果他参加了联盟。那么,就等于他同时加入了该联盟下的所有小组。这样,每个小组中的发言都可以在联盟这样一个较大的空间中被别人看到。增加可能参与讨论的人数。
而小组中人数多了的时候,要避免水化,好的方式一是把小组的前几页(具体由小组管理员设定),作为推荐区,通过网友对主帖和回复打的推荐分(回复也可以打分),把值得推荐的帖子顶出来,放在推荐区。
最近在发现在“读品”小组里有人写了一个帖子叫《不完全玩转豆瓣指南》,文中称如果你有三个条件,那么可以准确地把握新书动向。包括“上豆瓣上得非常勤,而且有一群比较牛的友邻,加上愿意花时间去不断刷新”。随后,又开出了一些他认为比较牛的ID。问题在于,这样的事,为什么豆瓣自己不作呢?豆瓣完全可以为某些话题分类评定高级成员。在豆瓣猜中专门辟出一个“高级成员推荐”专列来,显示高级成员的对书、碟或是话题、活动与日记、评论的推荐嘛。
最后,豆瓣应当设立专门的站务区,负责处理用户的投诉和讨论意见与建议。当初为什么要取消站务,我是非常地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