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味:江南生活摹本
江南有时候很小,一条河的流经之处,就带上了江南的韵味,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条河,江南就是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客走异乡,梦里的鱼米在这条河上摇曳。故人心头的美味,往往不过是家乡的一抹水痕,白而受彩,质朴单纯的味道却生出无限美好的回想和意味。这便是乡土之情。
江南的城市,大抵都是温润的,山不高,水不深,一马平川的田野,河道纵横,鸡犬相闻,细雨蒙蒙的时候,伞就是油纸伞,一走就走进了平平仄仄的戏文里。“海定而波宁”的甬地,推窗是唐诗之路(四明山),近临东海的烟波浩渺,宁绍平原的土壤滋养了这个地方的人、物和情。
上天偏爱这个地方,给予了极其丰富的物产,而岁月又将这些物产换来了更加智慧的表达。
食物的四时
饮食的节令之美,带着充满仪式的诗意,同方言一样古典得令人着迷。宁波旧时的童谣里唱着:“正月嗑瓜子……五月白糖包粽子……八月月饼嵌馅子……十月吊红焐柿子”,母亲像是掌握节令的使者,总能给忙着上树打鸟,满地打滚的孩子予以准确地传达四季的信息。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食物的一期一会,天地精华所至,而在母亲的眼里也是年复一年岁月的脚步,树木的年轮,孩子的身高,这是食物最终的情感归宿。我们不断总结、试探一种更加完美的口味,只不过是在频频往回看,“嗯,这个好吃,很像妈妈做的。”这是制菜中最高的褒扬。
正如,宁波菜肴中的各种咸、鲜,应四季而生,只有本地人才懂得如何恰如其分的把握,咸蟹的腌制时间,臭冬瓜的选料讲究,种种莫不是拿着心中的直尺来精打细算,于是才有了甬人的各种性格和脾气。世间枯荣,人事况味,在不完美的人生作挣扎,所需的动力往往只一口能够牵动儿时味觉记忆的菜肴。这有何难,又有何易?
春者,生也。
二月孟春,四时之卒始,东风解冻,蔬菜已经鲜嫩碧绿。田埂上的荠菜用当年新生的,又或者用旱田里的草子来炒年糕是最美味的,过去常有母亲带着孩子挎个小篮去田间寻觅,这是一年仅能吃一季的野味,价贱亦珍贵,赶在雨水和清明间采撷是最好的时候。三月间的冬油菜,取顶端三四节的嫩尖,稍煮泡,一帘帘地挂在屋檐下,这股热气和暖的味道穿堂过巷,老宁波的乡下以此来迎接春日的到来。到了清明时节,食物也渐多了起来,沿街的糕点店里都能买到卖相极好的清团或灰汁团,而用古法制成的灰汁团带有略焦的碱味,有消食的作用,表面也不甚粗糙。
夏者,秀也。
“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这是老祖母们的挂在嘴边的乡俚,白煮的、茶叶的,吃不完还用来烧肉做慈母菜,很是下饭。立夏时,田埂上的蚕豆已经饱满,大灶做饭时,洒一把刚摘下的,蚕豆的清甜香气混合着米饭,“噗,噗,噗….”地从锅沿钻了出来。待到小暑,天气已经黏热,南方的梅雨绵绵不绝,而田沟的黄鳝最是肥美的时候,用拆骨熟鳝丝,重油烹做的便是地道的宁式名菜。宁波人的端午,门前挂挂菖蒲和艾叶,乡间用竹箬壳包粽子,用蚕豆灰做碱水,模样味道都是不外传的乡里货。
秋者,平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需收敛神气,过老,过性凉的食物就不能再吃了,如起筋茭白,碱性重的茄子。到了八月,桂花黄鱼最是肥美,甬上十大名菜用黄鱼做的就有三四样,腐皮包黄鱼、雪菜黄鱼汤、苔条拖黄鱼等等,宁波人钟情于黄鱼的鲜味,随随便便地清蒸或炒制,就是待客的压桌之菜。待到秋分漫山的吊红如灯笼一般,采回家,还得用报纸撒上食盐捂上几日,才能软甜不涩口。同时间牟山湖的大闸蟹正值旺季,配上江浙特酿的黄酒,连李渔都说:“予嗜此一生。”
冬者,藏也。
晚稻过后的立冬时节,农闲来临,宁波人开始制作年糕。旧时这也是一年当中农村最热闹的时候,精磨细和的粳米团在一次次的捶打下才有了年糕的糯实,这也是宁波人世世而传的味道。冬日南方阴冷,却也不缺河鲜,老话素有“冬鲫夏鲌”,用鲫鱼炖汤,腥鲜四溢。到了冬至,小年来临,早起的孩子们端着蓝边的土瓷碗吃上一顿浆板汤果,微醺的酒糟气让来年的希望都沉醉在冬日的暖阳里。
江南的城市,大抵都是温润的,山不高,水不深,一马平川的田野,河道纵横,鸡犬相闻,细雨蒙蒙的时候,伞就是油纸伞,一走就走进了平平仄仄的戏文里。“海定而波宁”的甬地,推窗是唐诗之路(四明山),近临东海的烟波浩渺,宁绍平原的土壤滋养了这个地方的人、物和情。
上天偏爱这个地方,给予了极其丰富的物产,而岁月又将这些物产换来了更加智慧的表达。
食物的四时
饮食的节令之美,带着充满仪式的诗意,同方言一样古典得令人着迷。宁波旧时的童谣里唱着:“正月嗑瓜子……五月白糖包粽子……八月月饼嵌馅子……十月吊红焐柿子”,母亲像是掌握节令的使者,总能给忙着上树打鸟,满地打滚的孩子予以准确地传达四季的信息。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食物的一期一会,天地精华所至,而在母亲的眼里也是年复一年岁月的脚步,树木的年轮,孩子的身高,这是食物最终的情感归宿。我们不断总结、试探一种更加完美的口味,只不过是在频频往回看,“嗯,这个好吃,很像妈妈做的。”这是制菜中最高的褒扬。
正如,宁波菜肴中的各种咸、鲜,应四季而生,只有本地人才懂得如何恰如其分的把握,咸蟹的腌制时间,臭冬瓜的选料讲究,种种莫不是拿着心中的直尺来精打细算,于是才有了甬人的各种性格和脾气。世间枯荣,人事况味,在不完美的人生作挣扎,所需的动力往往只一口能够牵动儿时味觉记忆的菜肴。这有何难,又有何易?
春者,生也。
二月孟春,四时之卒始,东风解冻,蔬菜已经鲜嫩碧绿。田埂上的荠菜用当年新生的,又或者用旱田里的草子来炒年糕是最美味的,过去常有母亲带着孩子挎个小篮去田间寻觅,这是一年仅能吃一季的野味,价贱亦珍贵,赶在雨水和清明间采撷是最好的时候。三月间的冬油菜,取顶端三四节的嫩尖,稍煮泡,一帘帘地挂在屋檐下,这股热气和暖的味道穿堂过巷,老宁波的乡下以此来迎接春日的到来。到了清明时节,食物也渐多了起来,沿街的糕点店里都能买到卖相极好的清团或灰汁团,而用古法制成的灰汁团带有略焦的碱味,有消食的作用,表面也不甚粗糙。
夏者,秀也。
“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这是老祖母们的挂在嘴边的乡俚,白煮的、茶叶的,吃不完还用来烧肉做慈母菜,很是下饭。立夏时,田埂上的蚕豆已经饱满,大灶做饭时,洒一把刚摘下的,蚕豆的清甜香气混合着米饭,“噗,噗,噗….”地从锅沿钻了出来。待到小暑,天气已经黏热,南方的梅雨绵绵不绝,而田沟的黄鳝最是肥美的时候,用拆骨熟鳝丝,重油烹做的便是地道的宁式名菜。宁波人的端午,门前挂挂菖蒲和艾叶,乡间用竹箬壳包粽子,用蚕豆灰做碱水,模样味道都是不外传的乡里货。
秋者,平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需收敛神气,过老,过性凉的食物就不能再吃了,如起筋茭白,碱性重的茄子。到了八月,桂花黄鱼最是肥美,甬上十大名菜用黄鱼做的就有三四样,腐皮包黄鱼、雪菜黄鱼汤、苔条拖黄鱼等等,宁波人钟情于黄鱼的鲜味,随随便便地清蒸或炒制,就是待客的压桌之菜。待到秋分漫山的吊红如灯笼一般,采回家,还得用报纸撒上食盐捂上几日,才能软甜不涩口。同时间牟山湖的大闸蟹正值旺季,配上江浙特酿的黄酒,连李渔都说:“予嗜此一生。”
冬者,藏也。
晚稻过后的立冬时节,农闲来临,宁波人开始制作年糕。旧时这也是一年当中农村最热闹的时候,精磨细和的粳米团在一次次的捶打下才有了年糕的糯实,这也是宁波人世世而传的味道。冬日南方阴冷,却也不缺河鲜,老话素有“冬鲫夏鲌”,用鲫鱼炖汤,腥鲜四溢。到了冬至,小年来临,早起的孩子们端着蓝边的土瓷碗吃上一顿浆板汤果,微醺的酒糟气让来年的希望都沉醉在冬日的暖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