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梁永安说
梁永安
来源: 李天璐的日志
再来总结一下可爱老头的经典语录,顺便给我的校内除除草。
很多人都过着貌似真实其实虚假的生活,而人们却都以为这种虚假是庄重的。
生活在自以为的正确中,内心的激情与生命的本色却消退了。
有些人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犹豫上。
老头版“坐怀不乱”:“柳下惠怎么可以抱着一个女孩抱一晚上而体力不透支呢?那他肯定是在胡思乱想……那个女孩为什么昏迷了一晚上,偏偏要到早上才醒过来呢?那她肯定也是在胡思乱想……”(哈哈哈……随后他又很严肃地说:)如果一个人心里有100句话,能表达出80句,那他生活得就自在自然得多了,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人就能活出真实。但有些文化则喜欢用很完美的道德去压抑人的本性。
中规中矩地活下去,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没活。
(在说到曾国藩时)中国危亡时需要哪种人?捧起书能读经典,提起刀就能杀人。
大学时期是构筑自己文化、思想最好的时期,你们看那些现在只顾玩乐的人,可以想见他们的未来——那不是灰暗惨淡,而是用麻木、随俗来支撑自己。觉得人生就是这样的,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这么过了,觉得……那些奇奇怪怪的白痴理论也都全进来了。————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人,老头的总结实在是太让人痴迷了……
(在提到自己云南插队的经历时)有个日本人问我下辈子宁愿怎么活,我说,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我都经历过了……而你们呢?你们过一辈子,就跟过一个月差不多。————nono说,一个人可以说出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样的话,真的很值得崇拜。
你们要敢去承担自己的错失,即使是个小错,不要用世俗的借口去掩盖自己的错误。
现在的人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别人的视野下,因此面临一个选择时,总担心被人关注,因此不自觉投向传统。其实在现在这个世界,你可能根本不重要,也根本没什么人真正把你的某个选择当回事。
(提到卡夫卡)卡夫卡的《审判》,里面的角色是K,那是符号化,原子化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殊,没有自主。对于这个世界来讲,这样的人很轻很轻————茅塞顿开啊……
我建议男生要好好读一读海明威,他的文章里面充满了力量与英雄主义。像《老人与海》,那里面没有女性,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老人的奋斗。
人生有时呈现出一种状态:自己不活,规则在活;自己的感官不动,外在的标准至上。大家看书千万不要先看那些平庸的总结,就像《飘》,什么反映美国南北战争啊……你要是信了那个你就完了,这书等于白看。规则与标准究竟什么时候起作用?那就是你在真正理解它们的来由,它们出现的背景以及它们的意义,那才是它们的生命力。但不要把它们机械地抽象出来,作为一个人至上的枷锁。————让我想到了高中语文教材让苏童喷血的对《三棵树》的评价……还有我一直以来对外界评红楼梦的诟病……老头果然是老头……
神父表面上总要人们升华,而内在却是让人压抑。因为升华就是要以压抑为代价。这就是为什么简爱不可能跟他生活的原因。
人很复杂,现代人每时每刻都在变,但内心深处都暗含了一种对那些不变的人的尊敬。在精神上,很多忙碌的人都是卑微的。
什么叫生命力顽强的人,就是很单纯的人,不被欲望所压倒。
这世上本不应该有爱情小说。因为爱情是最个人,最独特,最没有格式化的。那么写爱情小说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在某一时期的爱情小说中,又会发现许多作家都把爱情泛化,模式化,那是值得思考的。————这让我想到校内上屡见不鲜的,意淫狂人创作出的“最值得深爱的男孩/女孩”系列……
未完待续,我爱老头。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19950782&owner=249529576
来源: 李天璐的日志
再来总结一下可爱老头的经典语录,顺便给我的校内除除草。
很多人都过着貌似真实其实虚假的生活,而人们却都以为这种虚假是庄重的。
生活在自以为的正确中,内心的激情与生命的本色却消退了。
有些人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犹豫上。
老头版“坐怀不乱”:“柳下惠怎么可以抱着一个女孩抱一晚上而体力不透支呢?那他肯定是在胡思乱想……那个女孩为什么昏迷了一晚上,偏偏要到早上才醒过来呢?那她肯定也是在胡思乱想……”(哈哈哈……随后他又很严肃地说:)如果一个人心里有100句话,能表达出80句,那他生活得就自在自然得多了,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人就能活出真实。但有些文化则喜欢用很完美的道德去压抑人的本性。
中规中矩地活下去,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没活。
(在说到曾国藩时)中国危亡时需要哪种人?捧起书能读经典,提起刀就能杀人。
大学时期是构筑自己文化、思想最好的时期,你们看那些现在只顾玩乐的人,可以想见他们的未来——那不是灰暗惨淡,而是用麻木、随俗来支撑自己。觉得人生就是这样的,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这么过了,觉得……那些奇奇怪怪的白痴理论也都全进来了。————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人,老头的总结实在是太让人痴迷了……
(在提到自己云南插队的经历时)有个日本人问我下辈子宁愿怎么活,我说,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我都经历过了……而你们呢?你们过一辈子,就跟过一个月差不多。————nono说,一个人可以说出自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样的话,真的很值得崇拜。
你们要敢去承担自己的错失,即使是个小错,不要用世俗的借口去掩盖自己的错误。
现在的人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别人的视野下,因此面临一个选择时,总担心被人关注,因此不自觉投向传统。其实在现在这个世界,你可能根本不重要,也根本没什么人真正把你的某个选择当回事。
(提到卡夫卡)卡夫卡的《审判》,里面的角色是K,那是符号化,原子化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殊,没有自主。对于这个世界来讲,这样的人很轻很轻————茅塞顿开啊……
我建议男生要好好读一读海明威,他的文章里面充满了力量与英雄主义。像《老人与海》,那里面没有女性,没有其他人。只有一个老人的奋斗。
人生有时呈现出一种状态:自己不活,规则在活;自己的感官不动,外在的标准至上。大家看书千万不要先看那些平庸的总结,就像《飘》,什么反映美国南北战争啊……你要是信了那个你就完了,这书等于白看。规则与标准究竟什么时候起作用?那就是你在真正理解它们的来由,它们出现的背景以及它们的意义,那才是它们的生命力。但不要把它们机械地抽象出来,作为一个人至上的枷锁。————让我想到了高中语文教材让苏童喷血的对《三棵树》的评价……还有我一直以来对外界评红楼梦的诟病……老头果然是老头……
神父表面上总要人们升华,而内在却是让人压抑。因为升华就是要以压抑为代价。这就是为什么简爱不可能跟他生活的原因。
人很复杂,现代人每时每刻都在变,但内心深处都暗含了一种对那些不变的人的尊敬。在精神上,很多忙碌的人都是卑微的。
什么叫生命力顽强的人,就是很单纯的人,不被欲望所压倒。
这世上本不应该有爱情小说。因为爱情是最个人,最独特,最没有格式化的。那么写爱情小说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在某一时期的爱情小说中,又会发现许多作家都把爱情泛化,模式化,那是值得思考的。————这让我想到校内上屡见不鲜的,意淫狂人创作出的“最值得深爱的男孩/女孩”系列……
未完待续,我爱老头。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419950782&owner=249529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