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庵书忆149
11.5
港岛四日。
挟一册云南人民版黄俊东先生著的《猎书小记》,登上飞赴港岛的飞机。邻座一位来自西班牙的年轻人,年纪尚小我两岁,却已经很熟练的在异国他乡做着进出口西班牙红酒的生意。两小时的航程,和这位新认识的朋友从手上的这册书一直聊到了中国人的生肖,不觉时间,我人已飞到了黄俊东先生的故乡。
这几年,每年总要来香港一两次,一来是想放松一下身心,感受一下五星旗下的异域风光,二来也是趁着人民币升值,给一家老小扫点家用。当然,买书也是香港之行中不可缺的。习惯于蜗居于江南一隅的我,平日除了通过网络能偶尔舒展一下买书的触角外,鲜有其他外出淘书的机会,而去香港买书则更多了一层希望能寻访到好书,使之能在大陆书友间流通的味道。当港已是深夜时分,拥书入梦,不觉秋意微凉。
九月里,通过网络委托投标了几册旧书,本想请香港朋友代为付款,谁料那位朋友却去了日本远足,拍行两次电话催款,只得一再好言慰藉。一到香港,自然第一站先去旺角新亚。路过旺角,顺路去了序言、田园等店,一如既往,无书可买。港版书定价高昂,且我一向不喜买新书,不少朋友热衷的政治书又不是我的方向,故而每次去都是身入书山空手归。到新亚,苏先生不在。挤在一摞摞新旧书堆中寻觅心仪之书,不多久就挑下了若干。近期新亚常有大陆建国后至八十年代左右所出的各类文史哲旧书,品相都好得赛过新书,价格多在人民币20到40一册,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好书。只可惜好书太多,实在难以全部搬运回家只得割爱再割爱,选了几种价廉物美的。和店员结算了之前拍下的几种图书,又听说上次的拍卖还有一些流拍的书未曾退回,于是,我就站在新亚拿着拍卖图录和销售清单一一比对,把全部千余件拍品重新扫了一遍,果然还有漏网之鱼。一并买单,因为新亚不能刷卡,只得付港币现金,共计港币六千余元。
走出新亚才想起出门前换好的港币已经消耗过半,虽然这港岛之上大多数地方都是可以刷银联卡的,但是香港的大多数旧书店恰成了这极少数只能付现不能刷卡的所在。大窘。为了省港币买书,后面两日的吃饭购物都得屏蔽掉不能刷卡的所在。赴中环,看到人民币五十元左右的董桥文集若干种,都是牛津所出的精装本,亲切可爱,可惜精装本太占分量和空间,权衡再三,且留待下回分解。后见线装本若干,大多价格不菲,比之几年前的价格早已翻了一番有余,难得有价格比国内稍廉的。不过,这批线装本品相都不错,且有不少有复本,买些回去自用、送人、转让皆可,经过一番比价之后,选购若干。好在这家店可以刷卡,免去了我没有港币的苦恼,购书共计港币七千余元。
最后一站,照例是远在柴湾的神州。第二日一早匆匆赶去神州,说来也巧,在电梯间遇到前来开门的欧阳老板,闲扯了几句,就又泡进了书海里。神州旧书的总量为港岛各家之首,各门各行,包罗万象,有些书品虽不如新亚最近的那些惊艳,但也都是国内不常得见的好书。在神州还可以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出的各种新文学影印本,价格甚廉,只是印刷质量实在不济,混在书堆里有时倒容易让人走了眼。转了两个小时,挑了若干,又因为担心太重放弃了若干,在港岛买书就是这样,可买的书太多,太少的是搬书的苦力和机场的托运限制。临了随口问了一句,可有什么线装本推介?欧阳老板随手从架上拿下两套线装的书,书一搭手就知道好书,宣纸绵白,分量也足,内容也好,一问价格,更是喜人。喜上加喜的是欧阳老板答应为我留书三日,可以等我回到大陆转账汇款后再替我将书邮寄回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高兴的呢?订书共计港币万余元,一贫如洗矣。神州出来,又去探访了一下北角的旧书店,事先没有做功课,只是在北角街头乱窜,找到了渣华道的精神书局,这是我之前不曾去过的,这家店自1958年开业至今,一直经营新旧图书,其中偶有好书,可惜当时我身上的港币只剩百元,遇到点啥变故怕是连打车钱都付不出,只得又放回了书架。离开精神书局,路过北角的书局街,此街以书局为名,但就像西洋菜街上没有西洋菜一样,早已找寻不到任何关于书局的踪影。
周日,拖着半箱杂物半箱书过关时,心中不免有些惴惴,要是被查包怎么办?开始转念一想,怕什么?咱又没买苹果,又不搞政治,不过是捡了些香港人不要的旧书回来糊墙罢了。转眼之间已到苏州,当下的苏州又到了添衣的时节。
港岛四日。
挟一册云南人民版黄俊东先生著的《猎书小记》,登上飞赴港岛的飞机。邻座一位来自西班牙的年轻人,年纪尚小我两岁,却已经很熟练的在异国他乡做着进出口西班牙红酒的生意。两小时的航程,和这位新认识的朋友从手上的这册书一直聊到了中国人的生肖,不觉时间,我人已飞到了黄俊东先生的故乡。
这几年,每年总要来香港一两次,一来是想放松一下身心,感受一下五星旗下的异域风光,二来也是趁着人民币升值,给一家老小扫点家用。当然,买书也是香港之行中不可缺的。习惯于蜗居于江南一隅的我,平日除了通过网络能偶尔舒展一下买书的触角外,鲜有其他外出淘书的机会,而去香港买书则更多了一层希望能寻访到好书,使之能在大陆书友间流通的味道。当港已是深夜时分,拥书入梦,不觉秋意微凉。
九月里,通过网络委托投标了几册旧书,本想请香港朋友代为付款,谁料那位朋友却去了日本远足,拍行两次电话催款,只得一再好言慰藉。一到香港,自然第一站先去旺角新亚。路过旺角,顺路去了序言、田园等店,一如既往,无书可买。港版书定价高昂,且我一向不喜买新书,不少朋友热衷的政治书又不是我的方向,故而每次去都是身入书山空手归。到新亚,苏先生不在。挤在一摞摞新旧书堆中寻觅心仪之书,不多久就挑下了若干。近期新亚常有大陆建国后至八十年代左右所出的各类文史哲旧书,品相都好得赛过新书,价格多在人民币20到40一册,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好书。只可惜好书太多,实在难以全部搬运回家只得割爱再割爱,选了几种价廉物美的。和店员结算了之前拍下的几种图书,又听说上次的拍卖还有一些流拍的书未曾退回,于是,我就站在新亚拿着拍卖图录和销售清单一一比对,把全部千余件拍品重新扫了一遍,果然还有漏网之鱼。一并买单,因为新亚不能刷卡,只得付港币现金,共计港币六千余元。
走出新亚才想起出门前换好的港币已经消耗过半,虽然这港岛之上大多数地方都是可以刷银联卡的,但是香港的大多数旧书店恰成了这极少数只能付现不能刷卡的所在。大窘。为了省港币买书,后面两日的吃饭购物都得屏蔽掉不能刷卡的所在。赴中环,看到人民币五十元左右的董桥文集若干种,都是牛津所出的精装本,亲切可爱,可惜精装本太占分量和空间,权衡再三,且留待下回分解。后见线装本若干,大多价格不菲,比之几年前的价格早已翻了一番有余,难得有价格比国内稍廉的。不过,这批线装本品相都不错,且有不少有复本,买些回去自用、送人、转让皆可,经过一番比价之后,选购若干。好在这家店可以刷卡,免去了我没有港币的苦恼,购书共计港币七千余元。
最后一站,照例是远在柴湾的神州。第二日一早匆匆赶去神州,说来也巧,在电梯间遇到前来开门的欧阳老板,闲扯了几句,就又泡进了书海里。神州旧书的总量为港岛各家之首,各门各行,包罗万象,有些书品虽不如新亚最近的那些惊艳,但也都是国内不常得见的好书。在神州还可以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出的各种新文学影印本,价格甚廉,只是印刷质量实在不济,混在书堆里有时倒容易让人走了眼。转了两个小时,挑了若干,又因为担心太重放弃了若干,在港岛买书就是这样,可买的书太多,太少的是搬书的苦力和机场的托运限制。临了随口问了一句,可有什么线装本推介?欧阳老板随手从架上拿下两套线装的书,书一搭手就知道好书,宣纸绵白,分量也足,内容也好,一问价格,更是喜人。喜上加喜的是欧阳老板答应为我留书三日,可以等我回到大陆转账汇款后再替我将书邮寄回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高兴的呢?订书共计港币万余元,一贫如洗矣。神州出来,又去探访了一下北角的旧书店,事先没有做功课,只是在北角街头乱窜,找到了渣华道的精神书局,这是我之前不曾去过的,这家店自1958年开业至今,一直经营新旧图书,其中偶有好书,可惜当时我身上的港币只剩百元,遇到点啥变故怕是连打车钱都付不出,只得又放回了书架。离开精神书局,路过北角的书局街,此街以书局为名,但就像西洋菜街上没有西洋菜一样,早已找寻不到任何关于书局的踪影。
周日,拖着半箱杂物半箱书过关时,心中不免有些惴惴,要是被查包怎么办?开始转念一想,怕什么?咱又没买苹果,又不搞政治,不过是捡了些香港人不要的旧书回来糊墙罢了。转眼之间已到苏州,当下的苏州又到了添衣的时节。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且说一段曲坛掌故 (11人喜欢)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2人喜欢)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