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追龙:旧金山寻找凯鲁亚克的足迹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中国城一样脏。一个英国人坐火车去蒙古旅行,说,嗯,天气很糟糕,饭菜很糟糕,跟回家了一样。I feel right at home. 开着车在旧金山唐人街转悠着找泊车位,进入脏、乱、差的地界,我就知道,唐人街到了。
到中国城却全不是为了找中国饭菜来填塞我的中国胃。我是来找杰克·凯鲁亚克的。凯鲁亚克是我们在麻州的邻居,他出生在麻州的工业城市卢维尔,死后也叶落归根,葬在卢维尔的墓地里。从出生地到安葬地,只有两英里。
千里迢迢来旧金山寻找凯鲁亚克的足迹,却不是出于对“垮掉的一代”的英雄崇拜……来这里是出公差,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说来说去,无法是技术、革新、产值、销售、利润、客户、股票……
前几天刚承认了自己和梭罗的原则是南辕北辙,现在想一想,对凯鲁亚克追星,无非是叶公好龙而已。
寻找的地方叫Versuvio, 招牌却不是火山,而是一个裸体背影,胖胖的,让人想起网上见过的旧金山裸体游行时的人群那些肥硕的后背。门口坐着一个人,茫然地盯着街头的人群,他倒是很瘦,很落拓的样子,有“Beat"之风。进得门来,里面的人不少,心里猜测这里究竟谁还会成为未来的凯鲁亚克、金斯伯格、尼尔·卡萨迪、鲍勃·迪伦们……
五十年代的Beat Generation之后,美国领先经历了六十年代的反叛和七八十年代的回归,如今社会的主体,也依旧还是传统平庸的”美国梦“,美国式的”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中产阶级仍旧是美国社会的中坚。时值竞选最后一天,奥巴马终于击败罗姆尼胜出,他的承诺,就是大家都可以在美国安居乐业。
我给《巴黎评论》翻译过凯鲁亚克的访谈,凯鲁亚克在结尾时对访谈人说,他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挣钱养活他老婆。他说的老婆就是Stella,伊已经是他第三个老婆了,访谈期间也说过几句话,都是无关痛痒莫名其妙的琐碎。凯鲁亚克说话却十分粗率直爽,这句话大约是为了哄老婆高兴吧……他的女人缘极好,除了人长得极帅以外,真心热爱女人,大约也增加了他的魅力。
然而我们今天还在读凯鲁亚克,却完全是因为他对这一切的反叛……他出身贫寒,靠着足球奖学金进了哥伦比亚,这不是活生生的美国梦的典型么!就像那个无家可归却考上哈佛的“哈佛女孩”一样,不光在视上名校为光宗耀祖的极致的中国人中传为佳话,就是美国媒体也大作文章。凯鲁亚克起初在哥伦比亚也还挺开心,在这里认识了金斯伯格一干出格人士,末了却别了这一切,兜里揣着姨妈给的五十美元,要到旧金山去。
旧金山是华人淘金的梦想之地,凯鲁亚克前往旧金山,是想出海,当海员出苦力挣够钱以后,可以支持他的写作。旧金山就这样成了The Beat Generation的老窝,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然而前来这里的新一代华人,大部分都会是和我一样,去的是硅谷,而不是中国城附近的维苏威咖啡店,也不是近在咫尺的“垮掉的一代”博物馆。
恰恰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中忙着安居乐业,才会向往梭罗的独处,向往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狂放不羁……叶公好龙,虽成千年笑柄,然而彼叶公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龙,却是一种真心的向往和憧憬。
到中国城却全不是为了找中国饭菜来填塞我的中国胃。我是来找杰克·凯鲁亚克的。凯鲁亚克是我们在麻州的邻居,他出生在麻州的工业城市卢维尔,死后也叶落归根,葬在卢维尔的墓地里。从出生地到安葬地,只有两英里。
千里迢迢来旧金山寻找凯鲁亚克的足迹,却不是出于对“垮掉的一代”的英雄崇拜……来这里是出公差,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说来说去,无法是技术、革新、产值、销售、利润、客户、股票……
前几天刚承认了自己和梭罗的原则是南辕北辙,现在想一想,对凯鲁亚克追星,无非是叶公好龙而已。
![]() |
我最喜欢的凯鲁亚克照片,挂在博物馆门前 |
![]() |
杰克·凯鲁亚克最喜欢的饮料,现以他命名 |
![]() |
鲍勃·迪伦和阿伦·金斯伯格 |
寻找的地方叫Versuvio, 招牌却不是火山,而是一个裸体背影,胖胖的,让人想起网上见过的旧金山裸体游行时的人群那些肥硕的后背。门口坐着一个人,茫然地盯着街头的人群,他倒是很瘦,很落拓的样子,有“Beat"之风。进得门来,里面的人不少,心里猜测这里究竟谁还会成为未来的凯鲁亚克、金斯伯格、尼尔·卡萨迪、鲍勃·迪伦们……
五十年代的Beat Generation之后,美国领先经历了六十年代的反叛和七八十年代的回归,如今社会的主体,也依旧还是传统平庸的”美国梦“,美国式的”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中产阶级仍旧是美国社会的中坚。时值竞选最后一天,奥巴马终于击败罗姆尼胜出,他的承诺,就是大家都可以在美国安居乐业。
我给《巴黎评论》翻译过凯鲁亚克的访谈,凯鲁亚克在结尾时对访谈人说,他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挣钱养活他老婆。他说的老婆就是Stella,伊已经是他第三个老婆了,访谈期间也说过几句话,都是无关痛痒莫名其妙的琐碎。凯鲁亚克说话却十分粗率直爽,这句话大约是为了哄老婆高兴吧……他的女人缘极好,除了人长得极帅以外,真心热爱女人,大约也增加了他的魅力。
然而我们今天还在读凯鲁亚克,却完全是因为他对这一切的反叛……他出身贫寒,靠着足球奖学金进了哥伦比亚,这不是活生生的美国梦的典型么!就像那个无家可归却考上哈佛的“哈佛女孩”一样,不光在视上名校为光宗耀祖的极致的中国人中传为佳话,就是美国媒体也大作文章。凯鲁亚克起初在哥伦比亚也还挺开心,在这里认识了金斯伯格一干出格人士,末了却别了这一切,兜里揣着姨妈给的五十美元,要到旧金山去。
旧金山是华人淘金的梦想之地,凯鲁亚克前往旧金山,是想出海,当海员出苦力挣够钱以后,可以支持他的写作。旧金山就这样成了The Beat Generation的老窝,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然而前来这里的新一代华人,大部分都会是和我一样,去的是硅谷,而不是中国城附近的维苏威咖啡店,也不是近在咫尺的“垮掉的一代”博物馆。
恰恰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中忙着安居乐业,才会向往梭罗的独处,向往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狂放不羁……叶公好龙,虽成千年笑柄,然而彼叶公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龙,却是一种真心的向往和憧憬。
![]() |
杰克和尼尔·卡萨迪,《在路上》里Dean的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