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
意识里面的FZ
肖毅独白说,我一生中有过三个women,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比较而言还是少了但却是金萃百炼而得来的经历,对于我来说还是知足的。如果让我写小说的话,我也一定以这样的格式和悬念开始。
一
第一个女人,准确的说不算是女人,因为她还是一个襁褓嗷嗷待哺的小baby,在大人的呵护下茁长成长,尽其可能的会长成落英缤纷群蝶乱舞的美女,在物资贫乏却莺飞草长的年代里,然而生活就是这样,美好的东西会一下子就没了,就在一天晚上被爸爸的胳膊压着踹不了气,死了,连医院也没送去,还没有来得及取名字,悄无声息地,连声叫唤都没有喊出来就在爸爸的呼噜伴奏声中又回去了,也许是上天纵意如此,也许是她还没想好怎么在世界上呐喊,也许是年轻的爸妈只是为等我的来到,最终她还是走了,她没有挥衣袖,也没能带走云彩,只是悄悄的走,正如她悄悄的来。她是我的姐姐,是的,还没来得及认亲就被阎王小鬼锁走了,我也是等我稍许长大之后才从别人玩笑的交谈下,得知自己还有个夭折的姐姐的,爸妈从来都没有跟我们家里人有过这样回忆性质的交流,即使是爷爷也从未提及过,我想这是他们心里的一个痛吧。
我想象着,一个身体体温已经没有了的娇弱的小生命安静的躺在爸爸的弯臂里,爸爸没有了眼泪,只是坚毅的呆滞的眼神无神的盯着这匆匆来的小家伙,没有言语的交流也没有妈妈的漫骂,他们只是安静的待着,是为送别也是为过失而祈福祷告;妈妈是个坚强的女人,爸爸强硬的巴掌没有打垮妈妈娇小的身体,她那娇弱的身体里藏着火山爆发的威力,却平稳的像条小河一样流淌,她也是是放下了,或许在孩子没有了啼哭时她已经从母子连心的信号里获知了她即将离去的消息,妈妈无力的坐在椅子上,双手虚摊在膝前,桌子上的茶杯上热气还在,门外的忙碌的劳作声依然喧闹,她安静的坐着,似乎在等待奇迹出现;爷爷和奶奶听闻讯息之后烽火了然的赶来,他们看着爸爸手里的娃儿,脸上的惊错和失望蔓延到嘴上,狂风暴雨的训斥接踵而至,奶奶没有火爆的脾气但然超出她的界定的范围时,她从来都没有想什么其他的问题,张口就说道来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落个遍,生怕遗漏什么,手脚并用。爷爷捡了个偏房的门墙角落蹲着,手里的卷烟是之前抽了一半的,重新点燃抽着,脸上一会儿严肃一会儿舒展,像极了蛤蟆身上的皮,竟能自如的舒展和内敛,自我保护是如此的高深。我想象着所有的开始和结束都在冷静的像湖水的时间里渡过的,家里人似乎形成了一个约定的禁言,谁都不得提起有关逝去的小孩的讯息,也不向外边传播。我想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不能从家里人口中得知的原因罢。
我年龄尚小还不能体会到什么是死,等到稍微大点的时候记起自己见到死人时,像瞬间记起前世的许仙一样,知晓了很多无须触及的想法和洪水猛兽一样的震惊。
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之间听到说,村里的谁谁谁死了。我顷刻间就镇蒙了,好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我好奇的追问爷爷,到底那边的情况是怎样的?爷爷说;“驼子爹爹死了,在昨天晚上的时候,他屋里还在往外面报丧。”,“哦”我故作焕然大悟似的听明白了。其实不消我多说,爷爷言语不多的时候仍然会把这些相关的消息透露给我的,因为爷爷一直把我当做一个十足的听客,但这次爷爷这次却没有继续往下面说什么了。我看着爷爷,恍然大悟,原来爷爷一直都在看着他自己的啊。驼子跟爷爷是同一时期的人,吃了很多他们那个时代的苦,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当事人才会兮兮相惜的悲悯各自。
当我头刚落枕时,眼前恍如出现我挑柴禾过河,担粮食过山的境况,我手脚好累,我体征严重的不足以承受肩上的重量,河水冰冷得刺骨,从下至上的冷气似乎像野兽一样把我的脚给吃了,业已没有了半点感觉,肩上的皮肉麻木的像是从死猪身上扒下来搭在肉里的,胳膊不能屈直,担心担子滑到前面去了,一个人又不能上肩,硬挺着僵硬等到前面的小亭子再歇息一会儿。我突然像是要掉进一个无底深渊,努力的去找住身边能抓住的东西,身体却一直往下掉,头脑不由得自主的失重,像是在梦里面,却又像现实中已经在一个大坑里里面,然后忽然就醒了,对之前的醒记忆犹新,比抹杀一个人才的手段来得还要真切。于是我该懂得爷爷当初的悲哀了,是对他当时的一种认同也是对他超脱的心境的理解,也许梦只有在想里面才能有欲望,想隐藏在梦里面才更有方向。
我最终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死人还是在自己家里面,那个人正是爷爷。
死亡的体检是需要门票的,这个门票是单向行的,没有预期或者逾期,就好比高速公路上的车
道,停车就会被后面前面的车子给擂到,不能停歇,也没有休息区;孤独寂寞也是单向的,不会指向某个个体说,仅凭本人享用,如果说我对谁谁谁寂寞或孤独,这个从来都是个体体会的和才能体会到的,没有谁能教会别人怎么生活和体验,更没有谁有这个能力去替别人感受和感觉。一生只有一次,跟一生只见一面的人在茫茫的人海里是何其的多,流转的时光记录在册的年轮回转划在脸角,但是死亡却会让这个所有的记录都被淡忘注销,对于它来说这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然而死亡也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天明,小鬼们索命的长白束缚从地府飘来,干劲果断的搭在脖子上,黑白无常一前一后,押缬前往奈何桥或者喝孟婆汤。不能比较什么得失或成就,只是在想一瞬间就没了,这个时间里便少了一个相同容器装着不同思想的了解其他人的一面镜子了,仅此而已。在流蚀的光年里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眼前,然后什么都没留下,除了顷刻间的流光异彩。死亡是悲剧的开始也是喜剧的结束,人生是一辆开往终结的列车,停靠在无数个相通的站点,而生活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洒在眼前,等繁华凋零成土,落红倾受寒风起,让人承认生活是艰辛而痛苦的同时又不得不相信生活还是美好的,因为需要寻找一个活下去生存下去的依靠寄托;至于说梦想活着,信念依托这些希望的结果开出来的花,像簇拥在欢快的乐曲,欢腾的人群,起此彼幅的流彩里面的记忆一样,美好的像胶片里留住的娇嫩容颜,抑或网络间流传的二进制码,相信所有的开始只是为了等待一个结果,所有的启程只是为了到达彼岸的那树曼陀罗。
死亡或许不是我该讨论或者计较的问题,生活无处不在给我找麻烦。
我匆匆回家,杳然一身,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就已经相信了事实。爷爷被装硷在他好多年前就
准备好的桃木棺材里,神情安详,面容和蔼,体态消瘦,枯柴的手指弯曲虚搭在干瘪的腹部,浮夸的黑色的寿服装点着这老去的瘦骨嶙峋的年华,如静怡的平躺的河流像安静熟睡的小孩儿,整洁的头发和脸面可能比出生的时候还要干净,不能屈直的腿有点盘缩,灰色的棺材底红色的棺材皮,埋在地里可能谁都不会理。
我看着他下颚的一颗大黑痣,它突然对我说,我等你好久了,你为什么现在才回。那颗痣向我走来,绽开一朵奇异的肉花,又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漩涡,拉扯着它附近的空间和时间,将所有的东西吸纳冻结。那颗痣个头很大,有绿豆大小,不偏不正的被长在了下颚偏脸右的地方,不是很显眼,也不碍事,像平坦的田野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树,那树上还长着茂盛的胡子毛,它应该是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故事的,它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能依然保持了那么一个固定的姿势也是它的主人放纵的结果吧。那么这个痣它到底来自什么地方,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或许我做个简单的推测的话也不失过。它应该在小时候也有一颗种子似的萌芽深深的埋在皮肤的下面,农村里面有种肉瘤也是一生相伴的,不过那种在它很小萌发的时候就能够被拔除,那肉瘤俗名庥子,当时会很小,如果用手抠或者拧,只会让这个小家伙更加猖狂的长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找个熟悉的人,拿个小刀直接切
除,会流很多血,话说这些瘤一般都连着血管,曾听人说过有人就是割这个结果死了,这个但听无妨多部分是以讹传讹的。对于说现在这个好事的痣来说,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它到底归属于哪门哪派,毕竟小时候脸面个头着实让人无法判断,就好比是小时候中了玄冥二老的毒掌之后即将翘辫子的张无忌,长大了竟然机遇一段传奇佳话,练就一番奇世武功,成就一时丰功伟绩,这是小时候无法预判到的。
不妨想想这样,爷爷在差不多10岁左右,然后在路上帮别人收拾柴禾和担谷,扎人的谷禾划过娇嫩的脸颊,一喳喳的短蟪扎在他下巴,然后痒痒的感觉蓬发出来,孕育的种子也在这个时候被激活,表皮下的神经通过感觉接收器,前突,激素,后突,神经传导,以零点零零零几微妙的速度传到了总司令部,然后大脑发出命令,开始像野草一样的疯长吧,神经又经过一个逆反的过程下达给小痣同学,事情的开始就拉开了它历史的序幕。大公司的流程制度跟这个多少有点相似哦,难道仿生学像细菌一样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扯远了。
爷爷在的那个年代里草长鹰飞,却百废待兴,满目疮痍,从历史书上看来的东西一般都不是那么真切,历史现在依然是公正的,但是它浓墨的黑笔却弯曲着似乎总试图去划过那么一段令人不能淡忘的却又让人希求得到了解的历史。历史从来都是为正统的统治者来写的,那些讴歌颂德的史学家们,天天搬个椅子坐在家门口高声玄乎其志的研究着古书典籍,门前过往的百姓人民询问什么时
候下雨,史学家用食指往上指,说历史能告诉我们过往的经历和痛苦,但是却不能预知未来和幸福,百姓人民望着他手指的大牌匾,上面朱红的大字写着“为人民服务”,也许这只是一个手段,对比于古代的儒家学说这个简直就是三岁儿童的玩意儿,不可同日而语。历史绝对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拉着车轮敛过尸体,也埋骨,呜呼哀哉,齐志也高强,时间成了小伙手上的利器,看见谁不爽,一刀过去,见血封喉的利刃会慢慢放干那个谁的血,不让血凝固,也不让其快死,对于那些意欲QJ的人,这刀子就好比下雨,会满身的淋漓像在春风里沉醉。
对于那些写文章码字或者有文字爱好的朋友,在一个定期的时间里捋一捋之前生活的不甘和痛苦,写个什么日志啥的,不失为一种合理调解生活压力的方式,一则可以闲情逸志,二则可以锻炼心性培养文学,三则打发时间(如果时间不够充足的话,手写日记也行)。记录的点点滴滴,汇集在时间的长河里,挂在撑衣架上的相片和记忆或许会像个哇哈镜子一样折射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体会到生活的滋味又是不同的,闯出来的生活不是存在相册和挂在墙上的相片证书,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亲情或友情如飞来的花蝴蝶,缭绕在周身,它是有节气性的,终身相伴的除了感情还有感觉,爱无处不在,悔恨锋芒在背,但是这些都是稍纵即逝,成为身后的脚印,年轮的足迹。
我躺在床上想着,挣脱了樊笼的意识会突飞冲出节制,思想像条蛇一样盘在脖子上,稍微用点力,感觉声焉力竭,无力从心,想法愈多盘得愈紧,脖子越加感到紧张。思想是有跳跃性的,也是永恒的,像是历史谁都改变不了,但都在做着改变,茫茫的流长;感情的突兀来自于心底的悸动,
也源于在想法上的变异,思想总是扮演着一个得道的高僧,冒出一句顿悟的话来就感觉它便是高僧了,其实不然,于平凡处的思想总是千秋万代百世不衰流芳后世的,总是在真实的体会到了才会发出异于常人的惊叹的。那么可以这样不夸张的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苦行僧式的生活,达到了高僧的境界,羡慕嫉妒恨,攀比,自卑或骄横跋扈,静逸安详,自娱自乐,等等都是生活,这些丰富多彩的,可能如来都没有我们这般潇洒自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然后我站了起来,走到窗台,看外面的翠绿如荫,欣欣向荣,茁壮成长的又何止是那些粗壮的大树,你看看树下的小草,还不是蓬勃的向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这种孤寂的感觉蔓延到了他的身上了,思想触角的野草般的深植在他脑袋。猜想那么多的岁月里,刻刀似的将弱小的骨头煅烧成铮铮铁骨,少了份柔情多了点坚毅。那颗可有可无的痣,幻变成奇大无比的志向,有簸箕那么大的胸怀才能吃得掉那么广远的虔诚。手指轻抚那颗志向的痣,饱含男人的味道,蕴育在广普翱沃的天地间,只见第一面便能从人海中找寻到那个带有痣的人。脸面当心处,横冲直撞的跑入到见面者的眼里,落在凡尘的心中,我想,奶奶便是这般被俘虏的吧。
那颗痣记载了的许多辛酸往事,蕴藏着时间的宝藏。死的痣荏苒不再,去的人依然活着,那些专拣好话说的人在石头上刻字也无法掩盖他们的迷茫,死去就让他死去,活着那么就痛快的活着,虚华遮羞不住尔虞我诈的狡黠,门前流淌的河水也不尽能洗涤心中的暗伤,柳树依然茁壮,万物竞生向上。
我想着所有可能相关系的一切关于哲学上的生死,关于文学上的爱情,关于生活上的琐碎矛盾。这些似乎无助于帮助这颗痣去完美的解释我还尚未了解的未来。痣像一个钉子一样钉在了爷爷的下颚上,拔不出来又按不下去,成了永恒的一个标志或者说是烙印,就好比是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一看到额头脑门上的印子就大张旗鼓的说,唉,乡里人过来哈,搭个手!一个身份的象征应运而生,如同户口本样根深蒂固。我痛恨万恶的户口制度和人员流动的控制,它像钉子样把爷爷钉在棺材里面,而我丢在棺材外面,不久之后我也会装在棺材里面,我的儿子或者女儿待在棺材外面,隔着那薄薄的纸南北相望。地域性的隔阂把高山深水加高紧固起来了,但我希望的却不是这样的。
而我终于在我受伤的那一刻起,在听了妈妈的哭诉的时候起,我在那个时候意识到自己初了死没有可以留个其他人更有价值的东西了,我是了然一身成为一个孤魂野鬼,在鸡犬相闻的田野上鬼哭。我终是明了了。
这就是关于第一个女人的所有联想,你现在该知道我的文学幼功还是有点的撒,我虽然写日志不行,但是毕竟社会阅历比你多一点,看到的现象复杂程度稍微强一些,那么你现在相信我这个人还是有点靠谱的吧。
肖毅细细的看着我,试图去瓦解我在他心中的形象。双手虚交插,挽起的衬衫袖子边角能看到一边的黑污渍,稍显干练毛糙的头发飘向一边,眼睛上灰尘布满鼻托上的塑料已渐现黄色。我打量着这个才和我聊天不到2个小时的人,他能这么轻易的跟我交流而且说起往事的时候淡定的像是在说别人样,我感觉要么是他确实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要么就是他内心寻求着一个解脱的倾诉人。他
严肃而真诚的眼睛已经在向我表明了所有的证据,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那么接下来来听听这个婉转曲折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样?
肖毅独白说,我一生中有过三个women,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比较而言还是少了但却是金萃百炼而得来的经历,对于我来说还是知足的。如果让我写小说的话,我也一定以这样的格式和悬念开始。
一
第一个女人,准确的说不算是女人,因为她还是一个襁褓嗷嗷待哺的小baby,在大人的呵护下茁长成长,尽其可能的会长成落英缤纷群蝶乱舞的美女,在物资贫乏却莺飞草长的年代里,然而生活就是这样,美好的东西会一下子就没了,就在一天晚上被爸爸的胳膊压着踹不了气,死了,连医院也没送去,还没有来得及取名字,悄无声息地,连声叫唤都没有喊出来就在爸爸的呼噜伴奏声中又回去了,也许是上天纵意如此,也许是她还没想好怎么在世界上呐喊,也许是年轻的爸妈只是为等我的来到,最终她还是走了,她没有挥衣袖,也没能带走云彩,只是悄悄的走,正如她悄悄的来。她是我的姐姐,是的,还没来得及认亲就被阎王小鬼锁走了,我也是等我稍许长大之后才从别人玩笑的交谈下,得知自己还有个夭折的姐姐的,爸妈从来都没有跟我们家里人有过这样回忆性质的交流,即使是爷爷也从未提及过,我想这是他们心里的一个痛吧。
我想象着,一个身体体温已经没有了的娇弱的小生命安静的躺在爸爸的弯臂里,爸爸没有了眼泪,只是坚毅的呆滞的眼神无神的盯着这匆匆来的小家伙,没有言语的交流也没有妈妈的漫骂,他们只是安静的待着,是为送别也是为过失而祈福祷告;妈妈是个坚强的女人,爸爸强硬的巴掌没有打垮妈妈娇小的身体,她那娇弱的身体里藏着火山爆发的威力,却平稳的像条小河一样流淌,她也是是放下了,或许在孩子没有了啼哭时她已经从母子连心的信号里获知了她即将离去的消息,妈妈无力的坐在椅子上,双手虚摊在膝前,桌子上的茶杯上热气还在,门外的忙碌的劳作声依然喧闹,她安静的坐着,似乎在等待奇迹出现;爷爷和奶奶听闻讯息之后烽火了然的赶来,他们看着爸爸手里的娃儿,脸上的惊错和失望蔓延到嘴上,狂风暴雨的训斥接踵而至,奶奶没有火爆的脾气但然超出她的界定的范围时,她从来都没有想什么其他的问题,张口就说道来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落个遍,生怕遗漏什么,手脚并用。爷爷捡了个偏房的门墙角落蹲着,手里的卷烟是之前抽了一半的,重新点燃抽着,脸上一会儿严肃一会儿舒展,像极了蛤蟆身上的皮,竟能自如的舒展和内敛,自我保护是如此的高深。我想象着所有的开始和结束都在冷静的像湖水的时间里渡过的,家里人似乎形成了一个约定的禁言,谁都不得提起有关逝去的小孩的讯息,也不向外边传播。我想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不能从家里人口中得知的原因罢。
我年龄尚小还不能体会到什么是死,等到稍微大点的时候记起自己见到死人时,像瞬间记起前世的许仙一样,知晓了很多无须触及的想法和洪水猛兽一样的震惊。
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之间听到说,村里的谁谁谁死了。我顷刻间就镇蒙了,好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我好奇的追问爷爷,到底那边的情况是怎样的?爷爷说;“驼子爹爹死了,在昨天晚上的时候,他屋里还在往外面报丧。”,“哦”我故作焕然大悟似的听明白了。其实不消我多说,爷爷言语不多的时候仍然会把这些相关的消息透露给我的,因为爷爷一直把我当做一个十足的听客,但这次爷爷这次却没有继续往下面说什么了。我看着爷爷,恍然大悟,原来爷爷一直都在看着他自己的啊。驼子跟爷爷是同一时期的人,吃了很多他们那个时代的苦,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当事人才会兮兮相惜的悲悯各自。
当我头刚落枕时,眼前恍如出现我挑柴禾过河,担粮食过山的境况,我手脚好累,我体征严重的不足以承受肩上的重量,河水冰冷得刺骨,从下至上的冷气似乎像野兽一样把我的脚给吃了,业已没有了半点感觉,肩上的皮肉麻木的像是从死猪身上扒下来搭在肉里的,胳膊不能屈直,担心担子滑到前面去了,一个人又不能上肩,硬挺着僵硬等到前面的小亭子再歇息一会儿。我突然像是要掉进一个无底深渊,努力的去找住身边能抓住的东西,身体却一直往下掉,头脑不由得自主的失重,像是在梦里面,却又像现实中已经在一个大坑里里面,然后忽然就醒了,对之前的醒记忆犹新,比抹杀一个人才的手段来得还要真切。于是我该懂得爷爷当初的悲哀了,是对他当时的一种认同也是对他超脱的心境的理解,也许梦只有在想里面才能有欲望,想隐藏在梦里面才更有方向。
我最终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死人还是在自己家里面,那个人正是爷爷。
死亡的体检是需要门票的,这个门票是单向行的,没有预期或者逾期,就好比高速公路上的车
道,停车就会被后面前面的车子给擂到,不能停歇,也没有休息区;孤独寂寞也是单向的,不会指向某个个体说,仅凭本人享用,如果说我对谁谁谁寂寞或孤独,这个从来都是个体体会的和才能体会到的,没有谁能教会别人怎么生活和体验,更没有谁有这个能力去替别人感受和感觉。一生只有一次,跟一生只见一面的人在茫茫的人海里是何其的多,流转的时光记录在册的年轮回转划在脸角,但是死亡却会让这个所有的记录都被淡忘注销,对于它来说这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然而死亡也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天明,小鬼们索命的长白束缚从地府飘来,干劲果断的搭在脖子上,黑白无常一前一后,押缬前往奈何桥或者喝孟婆汤。不能比较什么得失或成就,只是在想一瞬间就没了,这个时间里便少了一个相同容器装着不同思想的了解其他人的一面镜子了,仅此而已。在流蚀的光年里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眼前,然后什么都没留下,除了顷刻间的流光异彩。死亡是悲剧的开始也是喜剧的结束,人生是一辆开往终结的列车,停靠在无数个相通的站点,而生活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洒在眼前,等繁华凋零成土,落红倾受寒风起,让人承认生活是艰辛而痛苦的同时又不得不相信生活还是美好的,因为需要寻找一个活下去生存下去的依靠寄托;至于说梦想活着,信念依托这些希望的结果开出来的花,像簇拥在欢快的乐曲,欢腾的人群,起此彼幅的流彩里面的记忆一样,美好的像胶片里留住的娇嫩容颜,抑或网络间流传的二进制码,相信所有的开始只是为了等待一个结果,所有的启程只是为了到达彼岸的那树曼陀罗。
死亡或许不是我该讨论或者计较的问题,生活无处不在给我找麻烦。
我匆匆回家,杳然一身,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就已经相信了事实。爷爷被装硷在他好多年前就
准备好的桃木棺材里,神情安详,面容和蔼,体态消瘦,枯柴的手指弯曲虚搭在干瘪的腹部,浮夸的黑色的寿服装点着这老去的瘦骨嶙峋的年华,如静怡的平躺的河流像安静熟睡的小孩儿,整洁的头发和脸面可能比出生的时候还要干净,不能屈直的腿有点盘缩,灰色的棺材底红色的棺材皮,埋在地里可能谁都不会理。
我看着他下颚的一颗大黑痣,它突然对我说,我等你好久了,你为什么现在才回。那颗痣向我走来,绽开一朵奇异的肉花,又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漩涡,拉扯着它附近的空间和时间,将所有的东西吸纳冻结。那颗痣个头很大,有绿豆大小,不偏不正的被长在了下颚偏脸右的地方,不是很显眼,也不碍事,像平坦的田野上突然冒出来一个树,那树上还长着茂盛的胡子毛,它应该是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故事的,它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能依然保持了那么一个固定的姿势也是它的主人放纵的结果吧。那么这个痣它到底来自什么地方,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或许我做个简单的推测的话也不失过。它应该在小时候也有一颗种子似的萌芽深深的埋在皮肤的下面,农村里面有种肉瘤也是一生相伴的,不过那种在它很小萌发的时候就能够被拔除,那肉瘤俗名庥子,当时会很小,如果用手抠或者拧,只会让这个小家伙更加猖狂的长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就是找个熟悉的人,拿个小刀直接切
除,会流很多血,话说这些瘤一般都连着血管,曾听人说过有人就是割这个结果死了,这个但听无妨多部分是以讹传讹的。对于说现在这个好事的痣来说,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它到底归属于哪门哪派,毕竟小时候脸面个头着实让人无法判断,就好比是小时候中了玄冥二老的毒掌之后即将翘辫子的张无忌,长大了竟然机遇一段传奇佳话,练就一番奇世武功,成就一时丰功伟绩,这是小时候无法预判到的。
不妨想想这样,爷爷在差不多10岁左右,然后在路上帮别人收拾柴禾和担谷,扎人的谷禾划过娇嫩的脸颊,一喳喳的短蟪扎在他下巴,然后痒痒的感觉蓬发出来,孕育的种子也在这个时候被激活,表皮下的神经通过感觉接收器,前突,激素,后突,神经传导,以零点零零零几微妙的速度传到了总司令部,然后大脑发出命令,开始像野草一样的疯长吧,神经又经过一个逆反的过程下达给小痣同学,事情的开始就拉开了它历史的序幕。大公司的流程制度跟这个多少有点相似哦,难道仿生学像细菌一样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扯远了。
爷爷在的那个年代里草长鹰飞,却百废待兴,满目疮痍,从历史书上看来的东西一般都不是那么真切,历史现在依然是公正的,但是它浓墨的黑笔却弯曲着似乎总试图去划过那么一段令人不能淡忘的却又让人希求得到了解的历史。历史从来都是为正统的统治者来写的,那些讴歌颂德的史学家们,天天搬个椅子坐在家门口高声玄乎其志的研究着古书典籍,门前过往的百姓人民询问什么时
候下雨,史学家用食指往上指,说历史能告诉我们过往的经历和痛苦,但是却不能预知未来和幸福,百姓人民望着他手指的大牌匾,上面朱红的大字写着“为人民服务”,也许这只是一个手段,对比于古代的儒家学说这个简直就是三岁儿童的玩意儿,不可同日而语。历史绝对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拉着车轮敛过尸体,也埋骨,呜呼哀哉,齐志也高强,时间成了小伙手上的利器,看见谁不爽,一刀过去,见血封喉的利刃会慢慢放干那个谁的血,不让血凝固,也不让其快死,对于那些意欲QJ的人,这刀子就好比下雨,会满身的淋漓像在春风里沉醉。
对于那些写文章码字或者有文字爱好的朋友,在一个定期的时间里捋一捋之前生活的不甘和痛苦,写个什么日志啥的,不失为一种合理调解生活压力的方式,一则可以闲情逸志,二则可以锻炼心性培养文学,三则打发时间(如果时间不够充足的话,手写日记也行)。记录的点点滴滴,汇集在时间的长河里,挂在撑衣架上的相片和记忆或许会像个哇哈镜子一样折射出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体会到生活的滋味又是不同的,闯出来的生活不是存在相册和挂在墙上的相片证书,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亲情或友情如飞来的花蝴蝶,缭绕在周身,它是有节气性的,终身相伴的除了感情还有感觉,爱无处不在,悔恨锋芒在背,但是这些都是稍纵即逝,成为身后的脚印,年轮的足迹。
我躺在床上想着,挣脱了樊笼的意识会突飞冲出节制,思想像条蛇一样盘在脖子上,稍微用点力,感觉声焉力竭,无力从心,想法愈多盘得愈紧,脖子越加感到紧张。思想是有跳跃性的,也是永恒的,像是历史谁都改变不了,但都在做着改变,茫茫的流长;感情的突兀来自于心底的悸动,
也源于在想法上的变异,思想总是扮演着一个得道的高僧,冒出一句顿悟的话来就感觉它便是高僧了,其实不然,于平凡处的思想总是千秋万代百世不衰流芳后世的,总是在真实的体会到了才会发出异于常人的惊叹的。那么可以这样不夸张的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苦行僧式的生活,达到了高僧的境界,羡慕嫉妒恨,攀比,自卑或骄横跋扈,静逸安详,自娱自乐,等等都是生活,这些丰富多彩的,可能如来都没有我们这般潇洒自在,“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然后我站了起来,走到窗台,看外面的翠绿如荫,欣欣向荣,茁壮成长的又何止是那些粗壮的大树,你看看树下的小草,还不是蓬勃的向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这种孤寂的感觉蔓延到了他的身上了,思想触角的野草般的深植在他脑袋。猜想那么多的岁月里,刻刀似的将弱小的骨头煅烧成铮铮铁骨,少了份柔情多了点坚毅。那颗可有可无的痣,幻变成奇大无比的志向,有簸箕那么大的胸怀才能吃得掉那么广远的虔诚。手指轻抚那颗志向的痣,饱含男人的味道,蕴育在广普翱沃的天地间,只见第一面便能从人海中找寻到那个带有痣的人。脸面当心处,横冲直撞的跑入到见面者的眼里,落在凡尘的心中,我想,奶奶便是这般被俘虏的吧。
那颗痣记载了的许多辛酸往事,蕴藏着时间的宝藏。死的痣荏苒不再,去的人依然活着,那些专拣好话说的人在石头上刻字也无法掩盖他们的迷茫,死去就让他死去,活着那么就痛快的活着,虚华遮羞不住尔虞我诈的狡黠,门前流淌的河水也不尽能洗涤心中的暗伤,柳树依然茁壮,万物竞生向上。
我想着所有可能相关系的一切关于哲学上的生死,关于文学上的爱情,关于生活上的琐碎矛盾。这些似乎无助于帮助这颗痣去完美的解释我还尚未了解的未来。痣像一个钉子一样钉在了爷爷的下颚上,拔不出来又按不下去,成了永恒的一个标志或者说是烙印,就好比是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一看到额头脑门上的印子就大张旗鼓的说,唉,乡里人过来哈,搭个手!一个身份的象征应运而生,如同户口本样根深蒂固。我痛恨万恶的户口制度和人员流动的控制,它像钉子样把爷爷钉在棺材里面,而我丢在棺材外面,不久之后我也会装在棺材里面,我的儿子或者女儿待在棺材外面,隔着那薄薄的纸南北相望。地域性的隔阂把高山深水加高紧固起来了,但我希望的却不是这样的。
而我终于在我受伤的那一刻起,在听了妈妈的哭诉的时候起,我在那个时候意识到自己初了死没有可以留个其他人更有价值的东西了,我是了然一身成为一个孤魂野鬼,在鸡犬相闻的田野上鬼哭。我终是明了了。
这就是关于第一个女人的所有联想,你现在该知道我的文学幼功还是有点的撒,我虽然写日志不行,但是毕竟社会阅历比你多一点,看到的现象复杂程度稍微强一些,那么你现在相信我这个人还是有点靠谱的吧。
肖毅细细的看着我,试图去瓦解我在他心中的形象。双手虚交插,挽起的衬衫袖子边角能看到一边的黑污渍,稍显干练毛糙的头发飘向一边,眼睛上灰尘布满鼻托上的塑料已渐现黄色。我打量着这个才和我聊天不到2个小时的人,他能这么轻易的跟我交流而且说起往事的时候淡定的像是在说别人样,我感觉要么是他确实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要么就是他内心寻求着一个解脱的倾诉人。他
严肃而真诚的眼睛已经在向我表明了所有的证据,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那么接下来来听听这个婉转曲折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