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万有瘾力
公元1666年秋天,一个苹果落在牛顿头上,他受此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公元2012年秋天,小编苦思冥想,终于在吃完一个苹果后,写下“科技万有瘾力”。
一、 银河系漫游指南
挥手招下一架路过的飞碟,告诉他们,你必须在地球毁灭之前离开地球,此事十万火急。
1、 地球和月球将会用“天梯”连接起来?
NASA前工程师日前称由于在月球上建太空电梯比在地球上建更容易,所以该公司可用现有技术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太空电梯,并表示这一想法能在8年内成为现实。
太空电梯的原理并不复杂,基本上就是一条长长的缆绳一端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地球同步轨道的平衡物(如大型卫星或空间站)上。目前,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国都在研制,但仍有很多工程难题需克服。
啊,想到以后可以乘电梯去看嫦娥姐姐了,世界一下子美好了许多,弱弱的想,这么宏大的工程想必要由中国人来承建吧!
2、地球真正毁灭的时间是2036?
是的,2012即将过去,我们还好好的活着,除了正遭遇飓风桑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下一个我们将谈论的时间点,是2036。
据外媒报道,天文学家认为在20年内一颗可毁灭地球生物的近地天体很可能出现,且和在65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相当,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名为“阿波菲斯”,它将在2036年抵近地球轨道,存在发生撞击可能性。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发射核弹将其击落?研究新的技术改变其轨道?期盼复仇者联盟出现保护地球?OH NO,拯救神马的是科学家和超级英雄的事情,作为芸芸众生凡人一枚,我们还是利用剩下的20年时间好好爱一个人吧。
二、 触摸科技体温
科技有温度,给冷漠的世界别样温暖,让灰暗的城市五彩斑斓。
1、数字化为传统艺术带来新形式
电脑技术正被艺术家运用于各类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中。
英国画家使用电脑屏幕“拼贴”的方法构造图像(即在电脑中选择并组合有着不同来源的图像),并在得到理想的视觉效果时把图像变为画像(或者像昆斯那样交给助理,将其以颜料再现)。有时,新技术也能够让疯狂的想法变得可行。现在常见的做法是,艺术家对图像进行数字化扫描,调整透视与颜色,并将其投射到画布上进行绘画。艺术就是这样:其用意自山洞岩画时代以来一直未变。但新的技术手段又意味着艺术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米开朗基罗定会不无沮丧地赞同——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能否实现创意。
2、触摸屏幕,就像触摸你的肌肤
iPad早就不是新鲜玩意了,但触控屏幕很多时候并不如物理键盘来的方便,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很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
芬兰公司Senseg曾开发一种触感反馈技术,能够准确模拟纺织品的表面质感,其原理是向使用者发射身体难以察觉的电信号,进而在皮肤周围形成一个震荡静电场。当用户接触显示屏时,静电能够调节手指与显示屏间的摩擦,进而使用户产生仿佛真实一般的纹理感受。
另外一家名叫Tactus的公司研发一种新技术,可以在显示屏上加上一层所谓“力反馈层”,当你需要调用键盘时,触摸屏的每个按键都会对应一个圆形的突起,瞬间变成物理键盘。
怎么样?是不是有些亟不可待。想想以后触摸屏幕如丝般光滑细腻,又可以体验到细致入微的肌肤感受,小编已经有些心驰神往了。
三、野性的召唤
野性与人性 ,大自然永远在召唤。
1、人类的视觉或源于7亿年前的水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视觉能力形成于7亿年前。英国科学家对比分析了Oscarella carmela海绵体和这种7亿年前的水母类型刺胞生物,该水母类型刺胞动物被认为具有世界上最早期的眼睛。
嗯,有了这个科学研究,请再仔细的看一下水母照片,是不是很像一颗萌萌的大眼睛?好的,这个话题暂且到这,小编先去吃点海蜇补补眼去。
3、《科学》杂志称恐龙进化出双翼或是为求爱
科学界就部分恐龙进化出双翼的原因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为了飞行,而古生物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显示,最早进化出羽毛的恐龙不是为了飞行的,而是为了向雌性求欢。
“最开始,羽毛可能是恐龙的第二性征。”这是周二在权威的科学杂志 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的结论。
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科学研究,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爱情的伟大,不错,荷尔蒙是一切物种进步的原动力。你也想要一双翅膀吗?你想要“飞得更高”吗?请参考祖先。我们希望你,如果爱,请深爱。
四、科技瞭望塔
倘若人类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科技就是船头的瞭望塔。它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未来可能出现与发生的变化,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
1、3D打印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未来科技史回顾我们的时代,3D打印是否能够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尚未可知。但我们知道的是,3D打印已经可以打印能飞起来的飞机、时速高达140公里的汽车、要是打印材料强度足够就能开火的步枪、能住人的房屋甚至与原来的骨骼一模一样的人造骨骼。3D打印机作为解放生产力的工具,非常接近带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器"和"电力"。
而第一家售卖3D打印机的实体商店已经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开业。3D打印机马上就不再是有怪人和极客的玩具,而会像PC那样成为家庭和企业的日常工具。最容易设想的使用情境是:“小李呀,办公室的门总是被风吹上,替我打一个门挡出来”。至于下一步,再打印个“房子”和“女友”,人生就完美了,就看你敢想不敢想。
2、无线医疗+可降解蛋白质芯片=24小时身体检查
试想这样一个世界:你的药箱注意到你该去续开处方药了,并且打电话替你预约好;你皮肤下植入一个传感器检测到你肺部有液体积聚,随即提醒你的医生;你的医生由此决定你的心脏病药方需要调整,然后联系药剂师改变你的给药剂量。同时,你厕所里的传感器确认你的身体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其他药物,但有迹象表明你可能处在患上糖尿病的边缘。身体检查不是一年才有一次的事,它每天都在发生,就在你进行日常生活的同时。
更贴心的是,你无需担心这些长期植入体内的传感器会威胁你的安全,因为这些蛋白质芯片将能够受编程控制自动降解并被体液无害吸收。甚至可以想象,蛋白质芯片在检测健康的同时含有对症的药物成分,平时"放哨",病时“当兵”,还有什么比一片自动监测心跳频率,一旦发现心脏骤停立马"自我牺牲"分解为速效救心丸的植入芯片更让人放心的呢?
四、有关科技生活的热门问题
当我们聊起科技与生活,请别过于严肃。关于健康、美食与性,想了解什么,不妨告诉我们。
1、看恐怖电影可以减肥吗?可以吗?不可以吗?
近日有科学研究报告称,观看90分钟的恐怖电影,可以燃烧差不多113卡路里,它相当于散步半小时燃烧的热量,也相当于一个巧克力棒。同时,根据恐怖片不同的惊吓程度,燃烧的卡路里还可有上下的浮动。
就在想瘦身的胖纸们弹冠相庆乐不可支的时候,又有科学爱好者站出来发话了,不!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在人感到紧张、面临危险的时候,机体会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它会加快心跳,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消耗脂肪。但前提是你必须真的被恐怖片吓到了才行,而且这样处于应激状态心脏的负担会因此增加,对身体健康不好。
嗯,加油吧,胖纸们!小编只能帮你到这了……
2、为什么孩子会喜欢看有关恐龙的书?
有人专门就此事询问了一个7岁的男孩,答曰:
恐龙代表过去,宇宙飞船代表未来,我就是不喜欢现在。
公元2012年秋天,小编苦思冥想,终于在吃完一个苹果后,写下“科技万有瘾力”。
一、 银河系漫游指南
挥手招下一架路过的飞碟,告诉他们,你必须在地球毁灭之前离开地球,此事十万火急。
1、 地球和月球将会用“天梯”连接起来?
NASA前工程师日前称由于在月球上建太空电梯比在地球上建更容易,所以该公司可用现有技术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太空电梯,并表示这一想法能在8年内成为现实。
太空电梯的原理并不复杂,基本上就是一条长长的缆绳一端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地球同步轨道的平衡物(如大型卫星或空间站)上。目前,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国都在研制,但仍有很多工程难题需克服。
啊,想到以后可以乘电梯去看嫦娥姐姐了,世界一下子美好了许多,弱弱的想,这么宏大的工程想必要由中国人来承建吧!
2、地球真正毁灭的时间是2036?
是的,2012即将过去,我们还好好的活着,除了正遭遇飓风桑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一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下一个我们将谈论的时间点,是2036。
据外媒报道,天文学家认为在20年内一颗可毁灭地球生物的近地天体很可能出现,且和在65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小行星相当,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名为“阿波菲斯”,它将在2036年抵近地球轨道,存在发生撞击可能性。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发射核弹将其击落?研究新的技术改变其轨道?期盼复仇者联盟出现保护地球?OH NO,拯救神马的是科学家和超级英雄的事情,作为芸芸众生凡人一枚,我们还是利用剩下的20年时间好好爱一个人吧。
二、 触摸科技体温
科技有温度,给冷漠的世界别样温暖,让灰暗的城市五彩斑斓。
1、数字化为传统艺术带来新形式
电脑技术正被艺术家运用于各类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中。
英国画家使用电脑屏幕“拼贴”的方法构造图像(即在电脑中选择并组合有着不同来源的图像),并在得到理想的视觉效果时把图像变为画像(或者像昆斯那样交给助理,将其以颜料再现)。有时,新技术也能够让疯狂的想法变得可行。现在常见的做法是,艺术家对图像进行数字化扫描,调整透视与颜色,并将其投射到画布上进行绘画。艺术就是这样:其用意自山洞岩画时代以来一直未变。但新的技术手段又意味着艺术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米开朗基罗定会不无沮丧地赞同——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能否实现创意。
2、触摸屏幕,就像触摸你的肌肤
iPad早就不是新鲜玩意了,但触控屏幕很多时候并不如物理键盘来的方便,触觉反馈技术的应用很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
芬兰公司Senseg曾开发一种触感反馈技术,能够准确模拟纺织品的表面质感,其原理是向使用者发射身体难以察觉的电信号,进而在皮肤周围形成一个震荡静电场。当用户接触显示屏时,静电能够调节手指与显示屏间的摩擦,进而使用户产生仿佛真实一般的纹理感受。
另外一家名叫Tactus的公司研发一种新技术,可以在显示屏上加上一层所谓“力反馈层”,当你需要调用键盘时,触摸屏的每个按键都会对应一个圆形的突起,瞬间变成物理键盘。
怎么样?是不是有些亟不可待。想想以后触摸屏幕如丝般光滑细腻,又可以体验到细致入微的肌肤感受,小编已经有些心驰神往了。
三、野性的召唤
野性与人性 ,大自然永远在召唤。
1、人类的视觉或源于7亿年前的水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视觉能力形成于7亿年前。英国科学家对比分析了Oscarella carmela海绵体和这种7亿年前的水母类型刺胞生物,该水母类型刺胞动物被认为具有世界上最早期的眼睛。
嗯,有了这个科学研究,请再仔细的看一下水母照片,是不是很像一颗萌萌的大眼睛?好的,这个话题暂且到这,小编先去吃点海蜇补补眼去。
3、《科学》杂志称恐龙进化出双翼或是为求爱
科学界就部分恐龙进化出双翼的原因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为了飞行,而古生物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显示,最早进化出羽毛的恐龙不是为了飞行的,而是为了向雌性求欢。
“最开始,羽毛可能是恐龙的第二性征。”这是周二在权威的科学杂志 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的结论。
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科学研究,一而再再而三的证明,爱情的伟大,不错,荷尔蒙是一切物种进步的原动力。你也想要一双翅膀吗?你想要“飞得更高”吗?请参考祖先。我们希望你,如果爱,请深爱。
四、科技瞭望塔
倘若人类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科技就是船头的瞭望塔。它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未来可能出现与发生的变化,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
1、3D打印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未来科技史回顾我们的时代,3D打印是否能够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尚未可知。但我们知道的是,3D打印已经可以打印能飞起来的飞机、时速高达140公里的汽车、要是打印材料强度足够就能开火的步枪、能住人的房屋甚至与原来的骨骼一模一样的人造骨骼。3D打印机作为解放生产力的工具,非常接近带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器"和"电力"。
而第一家售卖3D打印机的实体商店已经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开业。3D打印机马上就不再是有怪人和极客的玩具,而会像PC那样成为家庭和企业的日常工具。最容易设想的使用情境是:“小李呀,办公室的门总是被风吹上,替我打一个门挡出来”。至于下一步,再打印个“房子”和“女友”,人生就完美了,就看你敢想不敢想。
2、无线医疗+可降解蛋白质芯片=24小时身体检查
试想这样一个世界:你的药箱注意到你该去续开处方药了,并且打电话替你预约好;你皮肤下植入一个传感器检测到你肺部有液体积聚,随即提醒你的医生;你的医生由此决定你的心脏病药方需要调整,然后联系药剂师改变你的给药剂量。同时,你厕所里的传感器确认你的身体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其他药物,但有迹象表明你可能处在患上糖尿病的边缘。身体检查不是一年才有一次的事,它每天都在发生,就在你进行日常生活的同时。
更贴心的是,你无需担心这些长期植入体内的传感器会威胁你的安全,因为这些蛋白质芯片将能够受编程控制自动降解并被体液无害吸收。甚至可以想象,蛋白质芯片在检测健康的同时含有对症的药物成分,平时"放哨",病时“当兵”,还有什么比一片自动监测心跳频率,一旦发现心脏骤停立马"自我牺牲"分解为速效救心丸的植入芯片更让人放心的呢?
四、有关科技生活的热门问题
当我们聊起科技与生活,请别过于严肃。关于健康、美食与性,想了解什么,不妨告诉我们。
1、看恐怖电影可以减肥吗?可以吗?不可以吗?
近日有科学研究报告称,观看90分钟的恐怖电影,可以燃烧差不多113卡路里,它相当于散步半小时燃烧的热量,也相当于一个巧克力棒。同时,根据恐怖片不同的惊吓程度,燃烧的卡路里还可有上下的浮动。
就在想瘦身的胖纸们弹冠相庆乐不可支的时候,又有科学爱好者站出来发话了,不!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在人感到紧张、面临危险的时候,机体会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它会加快心跳,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消耗脂肪。但前提是你必须真的被恐怖片吓到了才行,而且这样处于应激状态心脏的负担会因此增加,对身体健康不好。
嗯,加油吧,胖纸们!小编只能帮你到这了……
2、为什么孩子会喜欢看有关恐龙的书?
有人专门就此事询问了一个7岁的男孩,答曰:
恐龙代表过去,宇宙飞船代表未来,我就是不喜欢现在。
-
失眠的夜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3-01 13: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