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
我有个同学,平时我们叫他“小哥”,最初为什么叫这名字已经忘记了,大概是典出水浒里的那个卖梨的。
我们大家都不太喜欢他,因为他“磨磨唧唧”的。怎么个磨磨唧唧法儿呢?比如:他进门,不把整个儿门都打开,他开一半儿,然后分好几步一点儿一点儿蹭进来。打牌的时候,他出牌慢,到他出牌了,他想个半天,也不吭声,握着个牌一劲儿搓腿,上下来回搓,搓了半天,不要。再就是,他让你帮他忙,或者做什么事儿,你帮他,他就没完没了地谢谢你,故作幽默地说一大长串赞美你的话——假到你还以为他在讽刺你;你要是说不行,就算你跟他说了你为啥不能帮他,也没用,他就是一直说,帮我干个啥吧,帮我干个啥吧,让你感觉好像他觉得你其实就是不想帮他,而不是真的有困难似的。你问他做点儿啥,他要是不帮你,他也没完没了地道歉,你听一次就完了呗,我再找别人。不行,他一直在你边上叫你,你问他干啥,他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啊。
他就是这么个磨磨唧唧的人。没人喜欢他,我们甚至都不想理他,因为你一但和他说话,他就要故作幽默起来,说一些废话,或者是叫人听着头皮发麻的话。你不理他,他又讪笑起来,然后喊你的名字,你说干啥,他还是说,没什么,然后阴沉沉地呵呵两下。叫你晚上都睡不踏实。
他也有自己喜欢的女孩儿,是我们班上的。先前是个新疆的妹子,锡伯族的漂亮姑娘。我们怂恿他,叫他约人家出来。他一个人又不敢,拽了一个室友同去,那室友倒也不大懂事,大咧咧地同去了,结果,去了之后,室友海侃,把人家女孩子逗得花枝乱颤,他在边上像个瘪头似的一声不吭。回来之后也不说话,到了晚上,蒙着被子大哭了一顿。
后来,我们这一年级别的学院的,有个朝族女孩儿,漂亮,活泼,也爱招惹男孩子,那些男孩儿都看在眼里。可这女孩儿偏偏傲娇,对身边的男孩儿冷嘲热讽,男孩子们都恨得牙痒痒。小哥也看上这女孩儿了,不知从哪儿搞来的她的电话,存在手机里,倒也没敢轻举妄动,就是平日说说,说这女孩儿怎么个好看法儿。一天晚上,全寝室怂恿他,给人家发短信。他平时脸就是红通通的,那天脸上简直要发紫了,几个人围着他,看他发短信,点了确认,几个人笑疯了,说是这女孩儿也不知道他是谁,也没见过他的面。他一厢情愿了俩月,第一条给人发的就是“我要给你幸福!”反正后来是听说这女孩儿再也不招惹男孩子,比尼姑都老实了。
再后来,他看上了班上另一个妹子,是个挺机灵似的样子。他怕了,不敢了,这事儿也就我们几个知道罢了。
我们寝室里也有他崇拜的人物。有个家境不错的同学就是他崇拜的对象。他跟风,人家买啥,他也照这样儿来一个,可是他家境没那么好,还没我们几个好呢,我们就听见他在楼道里,用他们家乡话给他爸打电话——他避着我们,因为他那些话都是骗人的。买套马恩选集,总共是两百多,他和家里说“老子哟,我买了一套马恩选集,就是马克思的书噻,对,花了五百多块钱,这个月生活费就不得够咯,你赶快打过来哈!”我们这件事颇看不上他,可是谁也不说什么。
但是他做事儿还有更过火的。刚开学,几个人出去吃夜宵。吃烤鸡翅,他叫了十来个,我还纳闷他吃不吃得完那么多。鸡翅来了,我只闷头吃我的,偶然瞥了一眼地下,吓得我一身汗。地上霍然是扔掉的几只刚烤好的鸡翅。小哥一串鸡翅,只吃上面那只,下面的不要了,直接扔在地上。地上横七竖八的,得有个五六串。我一时惊得不知道说啥,那老板看不下去了,过来说:“哎!我鸡翅怎么了?咋不能吃啊?”他慌了神,连忙只会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啊。”他也不解释。老板横了我一眼,现在想想,大概是以为我带了个神经病出来吧。
又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买了些苹果回来,在水房洗。有一只苹果滚落在地上了,他拿起来就往垃圾桶方向走。我喊住他“干什么?”他似乎很不解一样地看着我,说“掉在地上了。”我气冲冲地走过去,把苹果一把夺过来,“我吃!”然后他就傻站在那儿,不知道说什么好,竟有一分钟。我用眼睛瞥他,他在那儿来来回回地挪蹭着,头低着,一会儿又看着我。然后看我在看他,他又低下了。后来他终于先回寝室了。
这种事情实在太多了,说起来几千几万字也说不完。索性不说了吧。
对于他,我们寝室里的人经常开小研讨会讨论,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问题。虽然几次下来,他不再会做那种扔鸡翅或者是因为寝室里的人告诉他那个新买到手十几分钟的电风扇不太安全,就直接到垃圾箱里扔掉的事情了,但是还是不太正常。我一直觉得他是有种莫名其妙的自卑在里面的。我这么肯定,是因为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叫五分钟识人法的九十年代的那种地摊书。里面的记录着自卑的人的手相,我把他的手拿过来看,一样的。室友也有说他其实不是自卑,但是啥,他也说不出来,总之是很阴谋论的论调。
前些日子,他开始迷恋上了网吧。
他是这么说的。总之,一到晚上,他就出去,一晚上不回来,第二天早上七点多了,他从外面回来,掏钥匙开门,擦擦擦擦,擦擦擦,分七步从半开的门那头蹭进来。我真想坐起来骂他一顿,可是我睡得实在是懒得动,心里暗暗地骂着三字经。白天,我们上网,或者是坐在寝室里吃东西,他就在睡觉。有时候连外套也不脱的。他到了北京这几年,不知道是得了鼻炎还是怎地,渐渐打起呼来。有人打呼跟大海似的,有人像是在石子路上拉破车一样,有人像是身边卧着个大熊,他打呼像是俩木工在锯木头。可是这俩木工力气不一样,也不协调,那打出的呼没节奏,也没个规律,叫人烦躁不已。晚上听他打呼是绝睡不着的。白天也烦,戴着耳机也毫无用处。那个和女孩子海侃到小哥恸哭的室友,实在忍无可忍,去把他推醒,叫他换个姿势,“重睡!”他也不恼,翻个身接着睡。大冬天的,他一直拿着个小风扇吹着他,说是寝室里有股酒味儿,他闻着难受所以得吹着。
换个姿势之后,好像是有时候确实会叫他不打了。他睡觉像挺尸一样,跟新闻联播里能看到的那些葬礼一样庄严肃穆。
我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尤其恨他在地上蹭来蹭去的进门方式和他睡觉时打的呼,他还是扬着头,勉强地笑着,叫人更加厌恶了。
假期的时候,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范伟演了个类似民工的角色。他围着王志文演的记者打转,就是要王志文给他个登报的表扬。他的表情有点儿紧张,有点儿害怕,有点儿急迫,还带着股犟劲儿——反正我说不出为什么,你们就是得表扬我,要证据,我没有,反正,反正你们就是得表扬我!
我觉得像极了来自乡镇家庭的小哥。
昨天,我又看《三峡好人》,买媳妇的山西人,对着麻老大,磨磨唧唧地说着:“我就是想看看我的孩子么。”反反复复地说着,就算是麻老大的手下揍他,他也不走,麻老大骂他,告诉他不可能,他也不走。
我想,我大概永远不会了解小哥那涨红的脑袋里到底想着些什么。
我们大家都不太喜欢他,因为他“磨磨唧唧”的。怎么个磨磨唧唧法儿呢?比如:他进门,不把整个儿门都打开,他开一半儿,然后分好几步一点儿一点儿蹭进来。打牌的时候,他出牌慢,到他出牌了,他想个半天,也不吭声,握着个牌一劲儿搓腿,上下来回搓,搓了半天,不要。再就是,他让你帮他忙,或者做什么事儿,你帮他,他就没完没了地谢谢你,故作幽默地说一大长串赞美你的话——假到你还以为他在讽刺你;你要是说不行,就算你跟他说了你为啥不能帮他,也没用,他就是一直说,帮我干个啥吧,帮我干个啥吧,让你感觉好像他觉得你其实就是不想帮他,而不是真的有困难似的。你问他做点儿啥,他要是不帮你,他也没完没了地道歉,你听一次就完了呗,我再找别人。不行,他一直在你边上叫你,你问他干啥,他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啊。
他就是这么个磨磨唧唧的人。没人喜欢他,我们甚至都不想理他,因为你一但和他说话,他就要故作幽默起来,说一些废话,或者是叫人听着头皮发麻的话。你不理他,他又讪笑起来,然后喊你的名字,你说干啥,他还是说,没什么,然后阴沉沉地呵呵两下。叫你晚上都睡不踏实。
他也有自己喜欢的女孩儿,是我们班上的。先前是个新疆的妹子,锡伯族的漂亮姑娘。我们怂恿他,叫他约人家出来。他一个人又不敢,拽了一个室友同去,那室友倒也不大懂事,大咧咧地同去了,结果,去了之后,室友海侃,把人家女孩子逗得花枝乱颤,他在边上像个瘪头似的一声不吭。回来之后也不说话,到了晚上,蒙着被子大哭了一顿。
后来,我们这一年级别的学院的,有个朝族女孩儿,漂亮,活泼,也爱招惹男孩子,那些男孩儿都看在眼里。可这女孩儿偏偏傲娇,对身边的男孩儿冷嘲热讽,男孩子们都恨得牙痒痒。小哥也看上这女孩儿了,不知从哪儿搞来的她的电话,存在手机里,倒也没敢轻举妄动,就是平日说说,说这女孩儿怎么个好看法儿。一天晚上,全寝室怂恿他,给人家发短信。他平时脸就是红通通的,那天脸上简直要发紫了,几个人围着他,看他发短信,点了确认,几个人笑疯了,说是这女孩儿也不知道他是谁,也没见过他的面。他一厢情愿了俩月,第一条给人发的就是“我要给你幸福!”反正后来是听说这女孩儿再也不招惹男孩子,比尼姑都老实了。
再后来,他看上了班上另一个妹子,是个挺机灵似的样子。他怕了,不敢了,这事儿也就我们几个知道罢了。
我们寝室里也有他崇拜的人物。有个家境不错的同学就是他崇拜的对象。他跟风,人家买啥,他也照这样儿来一个,可是他家境没那么好,还没我们几个好呢,我们就听见他在楼道里,用他们家乡话给他爸打电话——他避着我们,因为他那些话都是骗人的。买套马恩选集,总共是两百多,他和家里说“老子哟,我买了一套马恩选集,就是马克思的书噻,对,花了五百多块钱,这个月生活费就不得够咯,你赶快打过来哈!”我们这件事颇看不上他,可是谁也不说什么。
但是他做事儿还有更过火的。刚开学,几个人出去吃夜宵。吃烤鸡翅,他叫了十来个,我还纳闷他吃不吃得完那么多。鸡翅来了,我只闷头吃我的,偶然瞥了一眼地下,吓得我一身汗。地上霍然是扔掉的几只刚烤好的鸡翅。小哥一串鸡翅,只吃上面那只,下面的不要了,直接扔在地上。地上横七竖八的,得有个五六串。我一时惊得不知道说啥,那老板看不下去了,过来说:“哎!我鸡翅怎么了?咋不能吃啊?”他慌了神,连忙只会说“对不起啊,对不起啊。”他也不解释。老板横了我一眼,现在想想,大概是以为我带了个神经病出来吧。
又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买了些苹果回来,在水房洗。有一只苹果滚落在地上了,他拿起来就往垃圾桶方向走。我喊住他“干什么?”他似乎很不解一样地看着我,说“掉在地上了。”我气冲冲地走过去,把苹果一把夺过来,“我吃!”然后他就傻站在那儿,不知道说什么好,竟有一分钟。我用眼睛瞥他,他在那儿来来回回地挪蹭着,头低着,一会儿又看着我。然后看我在看他,他又低下了。后来他终于先回寝室了。
这种事情实在太多了,说起来几千几万字也说不完。索性不说了吧。
对于他,我们寝室里的人经常开小研讨会讨论,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问题。虽然几次下来,他不再会做那种扔鸡翅或者是因为寝室里的人告诉他那个新买到手十几分钟的电风扇不太安全,就直接到垃圾箱里扔掉的事情了,但是还是不太正常。我一直觉得他是有种莫名其妙的自卑在里面的。我这么肯定,是因为我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叫五分钟识人法的九十年代的那种地摊书。里面的记录着自卑的人的手相,我把他的手拿过来看,一样的。室友也有说他其实不是自卑,但是啥,他也说不出来,总之是很阴谋论的论调。
前些日子,他开始迷恋上了网吧。
他是这么说的。总之,一到晚上,他就出去,一晚上不回来,第二天早上七点多了,他从外面回来,掏钥匙开门,擦擦擦擦,擦擦擦,分七步从半开的门那头蹭进来。我真想坐起来骂他一顿,可是我睡得实在是懒得动,心里暗暗地骂着三字经。白天,我们上网,或者是坐在寝室里吃东西,他就在睡觉。有时候连外套也不脱的。他到了北京这几年,不知道是得了鼻炎还是怎地,渐渐打起呼来。有人打呼跟大海似的,有人像是在石子路上拉破车一样,有人像是身边卧着个大熊,他打呼像是俩木工在锯木头。可是这俩木工力气不一样,也不协调,那打出的呼没节奏,也没个规律,叫人烦躁不已。晚上听他打呼是绝睡不着的。白天也烦,戴着耳机也毫无用处。那个和女孩子海侃到小哥恸哭的室友,实在忍无可忍,去把他推醒,叫他换个姿势,“重睡!”他也不恼,翻个身接着睡。大冬天的,他一直拿着个小风扇吹着他,说是寝室里有股酒味儿,他闻着难受所以得吹着。
换个姿势之后,好像是有时候确实会叫他不打了。他睡觉像挺尸一样,跟新闻联播里能看到的那些葬礼一样庄严肃穆。
我们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尤其恨他在地上蹭来蹭去的进门方式和他睡觉时打的呼,他还是扬着头,勉强地笑着,叫人更加厌恶了。
假期的时候,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范伟演了个类似民工的角色。他围着王志文演的记者打转,就是要王志文给他个登报的表扬。他的表情有点儿紧张,有点儿害怕,有点儿急迫,还带着股犟劲儿——反正我说不出为什么,你们就是得表扬我,要证据,我没有,反正,反正你们就是得表扬我!
我觉得像极了来自乡镇家庭的小哥。
昨天,我又看《三峡好人》,买媳妇的山西人,对着麻老大,磨磨唧唧地说着:“我就是想看看我的孩子么。”反反复复地说着,就算是麻老大的手下揍他,他也不走,麻老大骂他,告诉他不可能,他也不走。
我想,我大概永远不会了解小哥那涨红的脑袋里到底想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