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翻译家草婴
杂志上读到李宗陶写草婴的故事,感佩于老一辈翻译家的精神和情怀。他在“文革”后的20多年里,不要编制、不要职称、不拿工资,冷冷清清翻译了400多万字列夫·托尔斯泰全部小说,以及肖洛霍夫、莱蒙托夫等人的作品。草婴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让异国读者读译文的感受与本国读者读原文的感受相当。
他有句名言:我像犹太人吝啬他们的每一块钱那样,吝啬自己的每一分钟。一年365天,他坐在自家书房,像上班一样跟那些细小的俄国文字作伴。“文革”过后,有领导出面请他当上海译文社社长,他辞谢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就是想把托尔斯泰全部翻出来,这是我更想做的事。”
他曾透露自己的翻译工序:先通读几遍,使人物在头脑中形象清晰;接着逐字逐句翻译;然后对照原文,看看有无脱漏误解的地方;接着从中文角度审阅,常请演员朋友朗读,改正拗口之处(比如孙道临为他朗读过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译稿,草婴据此作音韵上的调整。);最后根据编辑意见作些调整。
《战争与和平》中有559个人物,草婴做过559张小卡片,将每个人的姓名、身份、性格特点写在上面,直到真正进入小说中的世界,才开始动笔。此外,托翁辽阔的历史画卷,迫使他广泛涉猎俄国的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风俗以及俄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这4卷作品他整整译了6年。
记者问他为何对托尔斯泰情有独钟,他答道:“通过文化大革命,我越来越清楚,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用自己的意志决定他们的命运,是人类苦难的根源。要让这种悲剧不再上演,就要培养人和人之间美好的感情,建立平等的关系,宣扬人道主义的精神。托尔斯泰就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代表19世纪的良心。”
PS:《草婴的胜利》,李宗陶,文章链接:
http://news.nfmedia.com/nfrwzk/content/2010-05/17/content_11988886.htm
他有句名言:我像犹太人吝啬他们的每一块钱那样,吝啬自己的每一分钟。一年365天,他坐在自家书房,像上班一样跟那些细小的俄国文字作伴。“文革”过后,有领导出面请他当上海译文社社长,他辞谢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就是想把托尔斯泰全部翻出来,这是我更想做的事。”
他曾透露自己的翻译工序:先通读几遍,使人物在头脑中形象清晰;接着逐字逐句翻译;然后对照原文,看看有无脱漏误解的地方;接着从中文角度审阅,常请演员朋友朗读,改正拗口之处(比如孙道临为他朗读过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译稿,草婴据此作音韵上的调整。);最后根据编辑意见作些调整。
《战争与和平》中有559个人物,草婴做过559张小卡片,将每个人的姓名、身份、性格特点写在上面,直到真正进入小说中的世界,才开始动笔。此外,托翁辽阔的历史画卷,迫使他广泛涉猎俄国的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军事、风俗以及俄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这4卷作品他整整译了6年。
记者问他为何对托尔斯泰情有独钟,他答道:“通过文化大革命,我越来越清楚,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用自己的意志决定他们的命运,是人类苦难的根源。要让这种悲剧不再上演,就要培养人和人之间美好的感情,建立平等的关系,宣扬人道主义的精神。托尔斯泰就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代表19世纪的良心。”
PS:《草婴的胜利》,李宗陶,文章链接:
http://news.nfmedia.com/nfrwzk/content/2010-05/17/content_11988886.htm
-
雪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9-16 09: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