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型人的生活方向自省问卷
现在的生活,平日里被各种信息洪流包围着,有时候难免觉得生活没有方向感(尤其是当一个人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时)。
很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希望借助更强大信息流的轰击来促使心灵发生裂变进而驱动生活产生新的链式反应。比如拼命刷社交网络(越来越频繁)、拼命买书(越堆越高)……这些成瘾式行为,最终的后果往往是更难以驱散的迷失和虚无。
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的问题,自问自答即可,最好可以简单地写下来。(请自备:纸或笔记本、笔)
因为是只写给自己看,所以不必顾忌任何外在因素,任凭愿望和想法呈现出来就好。
◆ 问题1: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常见的困境是,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不想要的是什么。好吧,尽量具体化形象化地描述(Visualize)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人生状态。
◆ 问题2:相对于问题1的目标,在过去这个阶段,自己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收获是什么?
这个阶段可以是毕业至今或者大学入学至今等等。
◆ 问题3:结合问题1和问题2的答案,进一步具体化——
十年后(2022),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请操作化,即客观可衡量的指标。)
那么,五年后(2017),需要做到哪些事?(请操作化)
那么,未来一年里(2013),应该要做什么?
◆ 问题4:按照问题3的计划去做,会有哪些困难和苦恼?
写下来,然后借助自己的支持系统,试着去解决。
此问卷受到了李恕权这篇「想象你五年后在做什么」的启发。虽则此文看来带着成功学心灵鸡汤的气息,不过该思维方法可以借鉴。
其实我一直觉得成功学这个词是个误导(misleading),此前有述:「成功三论」。
高兴姑娘这篇「1年后,我要( )」也是一个类似的自我尝试。
最后说明一下,P型人(习惯随性)和J型人(习惯计划),是MBTI测试划分出来的表示生活风格的一个维度。之所以取这样的标题,是因为上面这样的问题和计划对于J型人来说或许显得太简单化了。
很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希望借助更强大信息流的轰击来促使心灵发生裂变进而驱动生活产生新的链式反应。比如拼命刷社交网络(越来越频繁)、拼命买书(越堆越高)……这些成瘾式行为,最终的后果往往是更难以驱散的迷失和虚无。
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的问题,自问自答即可,最好可以简单地写下来。(请自备:纸或笔记本、笔)
因为是只写给自己看,所以不必顾忌任何外在因素,任凭愿望和想法呈现出来就好。
◆ 问题1: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常见的困境是,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只知道不想要的是什么。好吧,尽量具体化形象化地描述(Visualize)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人生状态。
◆ 问题2:相对于问题1的目标,在过去这个阶段,自己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收获是什么?
这个阶段可以是毕业至今或者大学入学至今等等。
◆ 问题3:结合问题1和问题2的答案,进一步具体化——
十年后(2022),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请操作化,即客观可衡量的指标。)
那么,五年后(2017),需要做到哪些事?(请操作化)
那么,未来一年里(2013),应该要做什么?
◆ 问题4:按照问题3的计划去做,会有哪些困难和苦恼?
写下来,然后借助自己的支持系统,试着去解决。
此问卷受到了李恕权这篇「想象你五年后在做什么」的启发。虽则此文看来带着成功学心灵鸡汤的气息,不过该思维方法可以借鉴。
其实我一直觉得成功学这个词是个误导(misleading),此前有述:「成功三论」。
高兴姑娘这篇「1年后,我要( )」也是一个类似的自我尝试。
最后说明一下,P型人(习惯随性)和J型人(习惯计划),是MBTI测试划分出来的表示生活风格的一个维度。之所以取这样的标题,是因为上面这样的问题和计划对于J型人来说或许显得太简单化了。
-
已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1:35:39
-
Step1234567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1-25 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