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2012年第12期原创中文科幻小说评论
《科幻世界》2012年第12期原创中文科幻小说评论
2012年第12期《科幻世界》登载的原创中文科幻小说有五篇。其中银河奖征文四篇——陈楸帆的《犹在镜中》、米泽的《21度的爱情》、吴霜的《双生》、游者的《一路向西》,校园之星征文一篇——彭良德的《时间断流》。
《犹在镜中》,故事设计得不错,语言流畅——但是读了之后总有些不尽兴的感觉。不知是不是对篇幅的限制致作者压缩了自己的文字,以至于让我感到有些急于交待剧情,有点“赶”。其实这个故事讲述得更从容一点,把碎片连缀得再缓慢一点,或许效果会更好的。
《21度的爱情》,可以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吧……就像符合三定律的机器人那样……但是也只能引起我21度的兴趣,找不到多少兴趣点。而且,似乎对白密度大了一点。其实这个故事不需要那么多对白也能推进的。
《双生》写得还不错,但是这故事的来源很像《精神病人的世界》那个著名的天涯帖子里面的一个故事。
抛开这个不说,优点还是比较明显的:感情描述得比较细腻,使人有强烈的代入感——这一点上,我的阅读体验有点像当年读长铗的《扶桑之伤》(对于《扶桑之伤》,一开始我的评价不太高,读了几遍之后觉得还挺有味道的)。虽然不同人的感情体验一定有区别,但我相信一定还有其他一些读者和我相似。
不过,我觉得《双生》和《犹在镜中》存在同一个问题——有点“赶”。虽然,故事只发生了一晚,但描写男女主角在感情上的那些追忆、漂移、宣泄的的时候,节奏可以不那么紧,是不是?
《一路向西》是比较能引起我的评论欲的一篇,尽管标题有那么点囧。
首先肯定一下,结构和节奏都不错。人物虽然有点脸谱化,但也不太严重(这在不少《科幻世界》的作品中已经不错了,以前没怎么说过这个)。
但是讲故事的方式不大好。
这部作品有点让我想起陈楸帆的《深瞳》那种“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的感觉。但是,既然揭露“大秘密”,情节上就该有“大动作”,人物就该有“大反应”——但从“小”到“大”的衔接,做得不好。这一点,作者就不如陈楸帆处理得好,导致故事成了寻常动作片的风格。
语言不是很出彩,而且还存在不协调之处。比如第5节姚雪的那段记忆,语言风格不大像近十年来的作品,倒有八十年代科幻的感觉——但全文的风格应该统一,不能因为这段情节发生在几十年前就把语言也设定成几十年前的感觉啊(而且,按文中的意思,那个“几十年前”也该是2030年代的事情吧)。
对于《时间断流》,我想说,白描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可以在结构未被填满的状况下白描,否则小说就会成为提纲。作品可以“瘦”,但不能“皮包骨头”。
不过故事没出现外插花,没出现赘余的炫技,节奏上很紧凑,作者行文简洁的优点还是值得赞赏的。
又到了银河奖投票的日子了。我可能需要梳理一下先前的评价,预计下期评刊时候顺便贴出来我的选项——但愿那一天人类还没灭亡吧。
我挺过了2012,相信这个世界也能挺过去。
2012年第12期《科幻世界》登载的原创中文科幻小说有五篇。其中银河奖征文四篇——陈楸帆的《犹在镜中》、米泽的《21度的爱情》、吴霜的《双生》、游者的《一路向西》,校园之星征文一篇——彭良德的《时间断流》。
《犹在镜中》,故事设计得不错,语言流畅——但是读了之后总有些不尽兴的感觉。不知是不是对篇幅的限制致作者压缩了自己的文字,以至于让我感到有些急于交待剧情,有点“赶”。其实这个故事讲述得更从容一点,把碎片连缀得再缓慢一点,或许效果会更好的。
《21度的爱情》,可以说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吧……就像符合三定律的机器人那样……但是也只能引起我21度的兴趣,找不到多少兴趣点。而且,似乎对白密度大了一点。其实这个故事不需要那么多对白也能推进的。
《双生》写得还不错,但是这故事的来源很像《精神病人的世界》那个著名的天涯帖子里面的一个故事。
抛开这个不说,优点还是比较明显的:感情描述得比较细腻,使人有强烈的代入感——这一点上,我的阅读体验有点像当年读长铗的《扶桑之伤》(对于《扶桑之伤》,一开始我的评价不太高,读了几遍之后觉得还挺有味道的)。虽然不同人的感情体验一定有区别,但我相信一定还有其他一些读者和我相似。
不过,我觉得《双生》和《犹在镜中》存在同一个问题——有点“赶”。虽然,故事只发生了一晚,但描写男女主角在感情上的那些追忆、漂移、宣泄的的时候,节奏可以不那么紧,是不是?
《一路向西》是比较能引起我的评论欲的一篇,尽管标题有那么点囧。
首先肯定一下,结构和节奏都不错。人物虽然有点脸谱化,但也不太严重(这在不少《科幻世界》的作品中已经不错了,以前没怎么说过这个)。
但是讲故事的方式不大好。
这部作品有点让我想起陈楸帆的《深瞳》那种“这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的感觉。但是,既然揭露“大秘密”,情节上就该有“大动作”,人物就该有“大反应”——但从“小”到“大”的衔接,做得不好。这一点,作者就不如陈楸帆处理得好,导致故事成了寻常动作片的风格。
语言不是很出彩,而且还存在不协调之处。比如第5节姚雪的那段记忆,语言风格不大像近十年来的作品,倒有八十年代科幻的感觉——但全文的风格应该统一,不能因为这段情节发生在几十年前就把语言也设定成几十年前的感觉啊(而且,按文中的意思,那个“几十年前”也该是2030年代的事情吧)。
对于《时间断流》,我想说,白描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可以在结构未被填满的状况下白描,否则小说就会成为提纲。作品可以“瘦”,但不能“皮包骨头”。
不过故事没出现外插花,没出现赘余的炫技,节奏上很紧凑,作者行文简洁的优点还是值得赞赏的。
又到了银河奖投票的日子了。我可能需要梳理一下先前的评价,预计下期评刊时候顺便贴出来我的选项——但愿那一天人类还没灭亡吧。
我挺过了2012,相信这个世界也能挺过去。
-
༺ཌ男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1-27 0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