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偏执狂
廖一梅是大陆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直抵人心的编剧。在孟京辉的戏里,核心却是这位华丽丽的悲观主义的花朵。 戏谑、笑闹、讥诮、形式主义、视觉冲击,都因为有了她的沉重、安静、悲观而有了凭依和归宿。孟京辉负责逗大家乐,她负责击中人心。
孟京辉的戏是一件镂金错彩的外衣,群戏里个个都是表演狂人,特别喜欢大肚子和红红。他们制造笑点都是通过极其准确的表演,让人感叹的是,这样的精准一定是通过长期专注认真地训练所致。孟没法苍白地呈现悲观,所以他一定要闹,一定要闹到你没法安心流眼泪不得不要笑,闹到你一被它点燃火就被开玩笑般掐灭它,闹到你理性面对现实不得不嘲笑这发了疯的爱情。他简直就是个一直闹一直跳的顽童,没法让你跟他谈正经的,但他又一直在跟你说正经的。
我更感兴趣的是廖一梅。 我没看过一张她的照片,也没兴趣去看,虽然每天都能看到孟京辉的微博,他常发各种风景各种人的照片,他却很少说廖一梅,更别说发她的照片。 她对我,就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能写这种诗、歌词、台词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子啊,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她很简短的台词,杀伤力就很强。
比如马路在拆那包报纸时说,明明,明明,你要把我逼疯啊。
很多事情,爱情故事就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我爱他,他不爱我。
没人写大团圆的爱情故事,因为那种爱情最终要变成其他什么情,最后被我们定义为纯粹爱情的爱情,都是看得到得不到让人无可奈何无能为力黯然神伤的爱情。
问题在于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没法给我们爱的人我们想象到的一切,我们也没法让他(她)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爱我们。一定要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偏执狂!但不偏执的人怎么懂那种让人要死要活的爱情!马路和明明的问题都在于,他们一定要把自己想象的那些强加给人。别人是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接受。再别说,对方也不正常。
最后说一句,郝蕾演的明明确实好,玻璃的透明玻璃渣的扎手,再来句形容:“他说她像剃刀一样锋利,又像祷言一样温柔。”这些,她都演出来。这真是一种天分。
孟京辉的戏是一件镂金错彩的外衣,群戏里个个都是表演狂人,特别喜欢大肚子和红红。他们制造笑点都是通过极其准确的表演,让人感叹的是,这样的精准一定是通过长期专注认真地训练所致。孟没法苍白地呈现悲观,所以他一定要闹,一定要闹到你没法安心流眼泪不得不要笑,闹到你一被它点燃火就被开玩笑般掐灭它,闹到你理性面对现实不得不嘲笑这发了疯的爱情。他简直就是个一直闹一直跳的顽童,没法让你跟他谈正经的,但他又一直在跟你说正经的。
我更感兴趣的是廖一梅。 我没看过一张她的照片,也没兴趣去看,虽然每天都能看到孟京辉的微博,他常发各种风景各种人的照片,他却很少说廖一梅,更别说发她的照片。 她对我,就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能写这种诗、歌词、台词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子啊,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她很简短的台词,杀伤力就很强。
比如马路在拆那包报纸时说,明明,明明,你要把我逼疯啊。
很多事情,爱情故事就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我爱他,他不爱我。
没人写大团圆的爱情故事,因为那种爱情最终要变成其他什么情,最后被我们定义为纯粹爱情的爱情,都是看得到得不到让人无可奈何无能为力黯然神伤的爱情。
问题在于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没法给我们爱的人我们想象到的一切,我们也没法让他(她)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爱我们。一定要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偏执狂!但不偏执的人怎么懂那种让人要死要活的爱情!马路和明明的问题都在于,他们一定要把自己想象的那些强加给人。别人是个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接受。再别说,对方也不正常。
最后说一句,郝蕾演的明明确实好,玻璃的透明玻璃渣的扎手,再来句形容:“他说她像剃刀一样锋利,又像祷言一样温柔。”这些,她都演出来。这真是一种天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