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甘露寺铁塔
![]() |
![]() |
镇江甘露寺铁塔初建于宋,八面九层。明代时因海啸坍塌,仅存下面三层。后修葺成7层铁塔,清代末又毁,宝刹为英军所掠,余宋时须弥座及最下两层,明代两层。解放后经修葺,成现在状态。
相传三国时期中国始有阿育王塔并十九座,藏佛祖舍利。
东吴这座建于金陵建初寺(晋、梁称为长千寺,即今大报恩寺)。后遭孙琳毁泯。晋时西河(今山西)离石县有胡人刘萨诃(后出家名慧达)……至丹阳(今南京)……见长干里有异气色,因就礼拜,果是育王塔所,屡放光明,由是定知必有舍利,乃集众就掘之。入一丈得三石碑,并长六尺。中一碑,下有铁函,函中有银函,函中又有金函,盛三舍利及爪发各一枚。即迁舍利近北,对简文帝所造塔西,造一层塔。(太元)十六年(391),又使沙门僧尚伽为三层(塔),即高祖(梁武帝)所开者也。 初穿土四尺,得龙窟及昔人所舍金银镮钏钗镊等诸杂宝物,可深九尺许,方至石磉,磉下有石函,函内有铁壶,以盛银坩。坩内有金镂罂,盛三舍利,如粟粒大,圆正光洁,函内又有琉璃椀,内得四舍利及爪发。至其月(即大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高祖又到寺礼拜,设无碍大会,大赦天下。
至唐末长庆间、(821—824)李德裕(787—849)任润州刺史,乃将长干寺一部分佛舍利移置他所创建的京口(今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并建石塔供养。至唐末乾符中(874—879)甘露寺遭火,寺塔俱毁,但舍利埋藏无恙并于宋熙宁二年(1069)被再度发现,冶黑金(铁)为浮图九级重瘗舍利于其下奉安供养。
由此可见甘露寺铁塔的源渊流程。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宋铁塔其实是唐李德裕石塔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 |
现今可见的塔基分三层,最下面为如意云纹石雕(是否为石塔残存?),其上类似混凝土八角覆盆形基座应该是后来修葺时有意为之。
![]() |
第三层才是宋时铁铸构件,下坊铸有象征古印度世界观的九山八海。上坊为龙,孔雀等瑞兽。束腰壶门内蹲坐神王(亦或是天王?)。
![]() |
塔身逐层收分,每层设平坐,塔身与塔檐。四正面由槏柱把塔壁分成三间,明间作壶门,次间浮雕菩萨立像
![]() |
一层侧面为一佛二弟子二天王的组合。上有二飞天。
![]() |
此面主尊结跏趺坐与须弥座上,两手间似横置一案,与同时期的道家造像比较类似
![]() |
![]() |
![]() |
第二层朝南面的祈福语
![]() |
明朝修复的三四两层
![]() |
![]() |
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为了保护这座铁塔,从1960年4月进行了一次修复的工程。在修复过程中,于层层青砖石板的塔基下,发现了唐宋两代重瘗佛舍利的地宫。
唐——李德裕重瘗舍利石函舍利碑
![]() |
唐——重瘗长干寺舍利石函刻石拓片
![]() |
宋——润州甘露寺重瘗舍利塔纪碑
![]() |
铁塔地宫出土文物
禅众寺舍利银椁
![]() |
禅众寺舍利
![]() |
银释迦摩尼诞生像
![]() |
长干寺舍利套装
![]() |
长干寺舍利银椁
![]() |
银椁局部
![]() |
银椁上的共命鸟纹饰
![]() |
长干寺舍利金棺,上有两只人首鸟身的迦陵频伽纹饰
![]() |
长干寺舍利小金棺
![]() |
长干寺佛祖舍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