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1.28
前天下班后在办公室自修,才意识到近阶段的读书进度之缓慢。阅读的方式没有明显提高,无论是质量和效率上。从《铁皮鼓》开始,我觉得是要加快占星学方面学习的进度了。或者说其实不是加快,而是重新开始,接触占星这块有接近一年的时间了吧,期间不断得因为精力有限或者说精力分散而力不从心而进展缓慢。我总是同时看很多书,泛泛而读,而占星却是需要大量的精力来研读的,特别是因其不同的文化体系。
早上翻到《内在的天空》这本书,读了几页介绍行星的内涵及讲第七宫宫位的章节。我读到,第七宫代表婚姻宫。如何通过第七宫,作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认同。
联系最近的关键字,身份。我在想,可以认为占星学的体系之确立,其实就是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认知过程。而且,我一向习惯以比喻或者说隐喻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太阳系及宇宙的运转与人的情绪、行为的运作模式的究竟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关联在一起?是否因为人隶属于宇宙范围内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宇宙的运转中相对微观的太阳系运作便可以用来对人的情绪行为进行预测。很粗糙,但似乎说得通。
我想说明的是,因为人似乎是生来就被迫于扮演某种角色的,并且一直要在各种场景下扮演好被分配的角色。换言之,人的身份生来就是模糊的,在不停改变的。因此,人往往需要藉由他人的认同来明晰自己的身份。可以说,一个人的身份,是依据其周围的人来固定住的。这种身份认同的方式就导致了,一个人的身份将会因周围人的身份转换而改变。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明晰自己的身份。
回到占星学,最早的占星学家不知从何处得到灵感或者巧合,将人的命运与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星系运作相联系。用宇宙星系运转所包含的信息来代表人的身份。因为根据人类观测太阳系运作的经验,这种星系运转在短时间内不会有重大的不可预测的改变,因此这种身份认知的模式将是目前已知的最可靠的、较完整的身份认知模式。
但,也许还不足以解决人的身份之谜。而身份之谜,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早上翻到《内在的天空》这本书,读了几页介绍行星的内涵及讲第七宫宫位的章节。我读到,第七宫代表婚姻宫。如何通过第七宫,作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认同。
联系最近的关键字,身份。我在想,可以认为占星学的体系之确立,其实就是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认知过程。而且,我一向习惯以比喻或者说隐喻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太阳系及宇宙的运转与人的情绪、行为的运作模式的究竟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关联在一起?是否因为人隶属于宇宙范围内的一部分,因此即使宇宙的运转中相对微观的太阳系运作便可以用来对人的情绪行为进行预测。很粗糙,但似乎说得通。
我想说明的是,因为人似乎是生来就被迫于扮演某种角色的,并且一直要在各种场景下扮演好被分配的角色。换言之,人的身份生来就是模糊的,在不停改变的。因此,人往往需要藉由他人的认同来明晰自己的身份。可以说,一个人的身份,是依据其周围的人来固定住的。这种身份认同的方式就导致了,一个人的身份将会因周围人的身份转换而改变。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明晰自己的身份。
回到占星学,最早的占星学家不知从何处得到灵感或者巧合,将人的命运与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星系运作相联系。用宇宙星系运转所包含的信息来代表人的身份。因为根据人类观测太阳系运作的经验,这种星系运转在短时间内不会有重大的不可预测的改变,因此这种身份认知的模式将是目前已知的最可靠的、较完整的身份认知模式。
但,也许还不足以解决人的身份之谜。而身份之谜,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