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爱丽儿4
更前留言:
我发誓,我不是这么长时间没有更新离婚记却跑来更新爱丽儿,一个月之前就更新了很多,只是没有发罢了。于是我赶紧补了几笔把坑能填一个是一个。
关于《爱丽儿》:
本坑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迷恋欧洲古代的公主不可自拔。爱丽儿融合了我童年所有的幻想。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想越来越龌龊,《爱丽儿》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如今这个样子。
最先诞生的是爱丽儿前传《玫瑰园》。这一部只写了八千字就成为了巨坑。我都没脸发到任何地方。不过在《爱丽儿》中,前因后事已经交代得够清楚了,前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关于《离婚记》:
如果这是一件真事还好,楼主保证怒更不止,一日千行,我在小组里发直播贴向来是好评如潮不拖沓,可惜这个小说特么的还需要严密的构思。因此就不到时机更新不出来。敬请各位先踏实的把爱丽儿看完。非常感谢大家!!
*********************我是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海伦的脑子嗡的一声,也没人理睬她要不要传召,就只见亨利•博朗吾斯引着爱丽儿,爱丽儿的手中牵着人魔狗样的里德•布兰亚斯,高高兴兴向前走来。
三人给目瞪口呆的海伦行了大礼,博朗吾斯男爵陈述了找到爱丽儿公主的经过——如何在朋友家偶遇了公主,认为她气质高贵、风度不凡,适合给伊丽莎白小姐做陪侍,后来偶然见到她身上带着皇家的项链,这才发掘她正是失散的爱丽儿公主,于是连忙引荐给陛下。
朝堂上众臣喜气洋洋,几个最老的老臣喜极而泣,摄政王面色铁青,公主吓得动弹不得,这实在不失为最诡异的一个场景。
海伦满脑子只顾得上骂爱德华德,在全国所有最重要的朝臣面前引荐爱丽儿,又带着如山铁证,这让海伦不得不立马与爱丽儿相认。
过了半晌她才定下神来仔细端详爱丽儿。
她脑海里浮现出从前那个金发的、胖乎乎,小天使一样可爱的幼儿,总是身穿粉红色绸缎衣裙,由她身穿蓝色裙子黑头发的姐姐玛莎抱着,在御花园与蝴蝶嬉戏。
想到玛莎,海伦的心骤然一疼。她望着和五岁时几乎没什么变化的爱丽儿,看着她那娇嫩无虞的脸孔,流金般的卷发,银水晶般、遗传自里德老国王、和海伦本人一模一样的大眼睛。她脖子上戴着与海伦的项链一模一样的项链,上面刻着“爱丽儿”。
海伦泪盈于睫,她想起了五姐妹共享天伦的日子。她以为在普里偌大的王宫里,从此只剩她一人,现在她又有一位亲妹妹了。
她走下她的王座,把爱丽儿抱在怀里。
一时间,朝堂上饮泣声一片。
爱丽儿公主回国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一时间举国欢庆。曾经在舞会上和爱丽儿跳过舞的人都拍着胸脯说自己早知道爱丽儿夫人身份高贵,曾经与她做过邻居,卖给她面包、为她量过身高的人们奔走相告,称自己与公主早有不可磨灭的亲密交情。
爱丽儿住进了皇宫,身穿她即便在舞会上也没有穿过的华丽衣裳,又不得不参加了几次游街,坐在马车上向疯了般欢呼的群众挥手微笑。
她只觉得恍若隔世。仿佛是不久前,她还在人群里挤着,张大嘴看着马车里美艳不可方物的海伦;如今她却自己坐在里面,而自己的摸样,在她照镜子的时候,常常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她住在从前她亲生母亲住过的寝室里。寝室非常大,窗外能看到遥远的山峦,除了卧房之外,还有自己的梳妆间、书房、午饭厅、起居室,自然不用提一间硕大的浴室了。整个这个“房间”几乎比博朗吾斯府整个一层还要大。每天都有无数的侍女侍奉她梳妆、吃饭、上厕所、洗澡,这让她实在不习惯。有一天半夜她想喝水,走到她的小厨房里,却见惊慌失措的侍女跪在地上求饶,说自己照顾不周。
第一天晚上,海伦穿着白色睡衣,披着长长的秀发,带爱丽儿穿过黑暗的长廊,来到一间华丽而阴暗的厅堂里。
她举着蜡烛,逐一照亮墙上的画作。画上是普里王室世世代代的宗谱画像;她指给她看她的母亲,出嫁前是司考兰德鲁伯爵小姐的瓦纳沙王后,长得纤细美丽,眼神温柔。又给她看希利斯特德女王,和爱丽儿一样的金色卷发,似乎颜色还要更浅一些——她有狮子一样刚毅的眼神;海伦的同母姐姐,北欧大国的爱伦王后,她美得日月失色;又给她看同母同父的姐姐玛莎,画上的她还未出嫁,是个胆怯又柔弱的十五岁少女。最后给她看那时候普利王室的全家福,画上被抱在瓦纳沙王后怀里那金发的幼儿正是爱丽儿。每一位公主都带着普里王室的金项链,正和她俩此刻带的一模一样。
爱丽儿望着画上的自己,莫名的感到伤心。海伦关切的扶住她,不料爱丽儿竟屈膝行礼,求“陛下宽恕她失仪。”海伦又感到一阵心痛。她尽可能温柔的对爱丽儿说:
“我是你的姐姐,无需称我陛下。”
爱丽儿怯怯的望着海伦,海伦柔声说:你很像你的母亲和你的姐姐。胆怯是你们的缺点,柔顺是你们的美德。
她拉爱丽儿坐在地毯上,给她讲述了普利王室在那一场大战中,是如何死的死、散的散,后来这些人又有什么样的遭遇。
当她问到爱丽儿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的时候,爱丽儿的心里满满的浮现出爱德华德的影子。她沉默良久,只淡淡说道:我跟着梅斯妈妈和爱德华德大叔。他们一直在照顾我。
海伦也无话可接。可她真的非常想知道爱丽儿和爱德华德是怎么回事。
爱丽儿突然鼓起勇气问:“姐姐,你不爱他么?可是这么多年,他没有一天不想念你。”
自从突然住进的王宫,里德•布兰亚斯感到生活产生了奇妙的变化。有无数人在服侍他,当他想读书的时候,人们忙不迭的奉上书本、图册和教师本人。甚至当他读累了,看到外面阳光正好,冲到御花园去,举起他的小木头宝剑东砍西砍,把地上的泥巴弄得浑身都是的时候,竟然也没有人骂他,没有人打他屁股。她们只是哀求道:求求你了王子,不要把自己冻病了。
里德觉得怪新奇的,从前根本没人关心他生不生病,只是骂他“别把东西弄坏了,”要他行行好,心疼心疼那些器皿和植物。
她们给他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要他穿紧身裤子,尖头靴子;给他住花里胡哨的房子,这些他都不在意,也没看出区别来。只是她们给她请了无数最顶尖的教师,除了教他从前那些课之外,甚至还教他剑术和骑术,这让他开心坏了。毕竟伊丽莎白小姐的女教师永远教不了这些。
有时候他会想起他的妈妈,大叫说“我要找我妈妈”,侍女便会拉着他的手带他到爱丽儿跟前。她们向她屈膝请安,叫她“尊贵的殿下”;里德只觉得他妈妈更沉默,更鲜艳了。
此时里德•布兰亚斯还不满七岁。他的父家不但不是名门,甚至也不是旺族;待到老裁缝乔治和小裁缝乔治同年撒手归西之后,一满家族只剩下里德一个男丁。在普里,他们被粉饰成“布兰亚斯家族的布兰亚斯爵士”,他们得痨病而死也被编造成“光荣殉国”。
至此,全国上下要求里德登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有些说话不过脑子的老臣还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此话一出险些被海伦凛冽的眼神瞪死。
海伦感到自己的地位前所未有的岌岌可危。她再怎么跳脚质问自己治国到底有什么不足也没用;在普里,女人没有王位继承权,唯一的例外只有危急关头登基的、战功卓著的希利斯特德女王;她这些年来统治普里政局稳定、军事强硬、国富民强的政绩,并非没人记得,可如今出现了铁打的男性合法继承人,她若不让位,吐沫星子就会淹没她的一切功劳。
甚至有人提出:王储年纪还小,既然他的监护人是品行毫无差池的博朗吾斯男爵,那么由博朗吾斯来摄政也不失为万全之策。海伦一怒之下把此人关进大牢,当天下午又放出来,派人好言安慰了一番,求这老头别说出去。
她夜里大骂所有这些白眼狼。他们竟然觉得,她比不上一个不到七岁,浑身泥巴的裁缝的儿子——那个小王八蛋。
这些议论一句都没有传到爱丽儿公主和里德王子的耳中,只是传到了博朗吾斯男爵耳朵里。
男爵深知摄政王脾气不好,连夜入宫求见,诚恳的表明自己毫无争夺摄政王宝座的意思。他见海伦笑得很温柔,叫他不要害怕,她并没有妄图坚持己见,只是王储年纪太小,时机未到;男爵便大着胆子上奏说:里德王子一向聪明好学,很有胆魄,请摄政王放心,王储将来一定会是一位明君。
要么说博朗吾斯男爵天生就缺眼力见,他说完这话,看不见海伦眼里的杀气,只见海伦笑着点头,于是便放心的告退。
这天夜里海伦回到寝宫,只见爱德华德坐在她床头晃着大腿。
她冷冷的说:伯爵是前来求死么?
爱德华德笑着回答:十几年前臣就一心求死,可惜希利斯特德女王赐了臣下免死,实在是一大遗憾。
海伦叫爱德华德滚出去,她不想看见他。
爱德华德于是从窗户一跃而出,海伦大吃一惊,一脸失落。天知道她天天都想见到他,好不容易盼着他来了,谁知此人开不起玩笑;正要开口骂他,他却又端着一盘水果从走廊吊儿郎当走了回来。
深夜,海伦枕着爱德华德的胸膛。他嘲笑她太淫荡,对着她的耳朵戏谑道:亲爱的陛下,就算您现在从我这里强行取精受孕,恐怕也取代不了里德王子了。
海伦早已被他调戏了一夜,根本已经懒得发火。
爱德华德见她翻着白眼耳朵样子格外娇俏动人,不由得把她抱紧,说道:十几年前你要是嫁给我,咱们恐怕是一对举案齐眉、如胶似漆的好夫妇,可是那样,就比不得现在这样有乐趣了。
海伦冷言答道:“不要再做什么夫妇的梦了。”
爱德华德惊讶道:莫非陛下退位后下定决心孤老一生?
海伦恶狠狠的说:我是不会退位的。
爱德华德长叹一口气:我懂,我懂。即便到了现在,我也还常常梦见自己从前身为国王,何等的辉煌气派,人人都叩拜我,人人都爱我。可是醒来再看如今,美人在怀,衣食不缺,这样的生活夫复何求。
海伦缓缓说道:美人在怀?恐怕是恶魔在怀吧。
说着用她尖尖的胳膊肘牢牢杵在爱德华德的腰窝里,换来一声尖利的惨叫。
不管怎么游说,海伦也不觉得里德王子是时候登基。即便大家求她还是继续摄政也无济于事。她也不发火,每次提到此事都笑容满面,只说如今王储身体抱恙,等等再谈。
王储要抱恙,恐怕要等天塌下来那一天。下了朝回到宫里,海伦有时候会站在御花园,看里德王子撒蹄子玩得人神共愤。里德见到她,就会跑过来,抱住她的胳膊叫道:海伦姨妈,你长得真美,我要娶你。
海伦便会带着一脸柔情似水的微笑给他一个大耳瓜子。王储丝毫不以为意,一遍跑一边叫:反正我以后要娶像你这么漂亮的女人!
确实,不满七岁的王储的终身大事也被众臣提上议程。不只是群臣,王储自己也四处留情。他从前说过要娶街区上剪刀铺的女儿,后来天天都要娶“海伦姨妈”,突然又决定娶伊丽莎白•博朗吾斯。海伦冷冷的说:王储对王子妃的美貌倒是不挑剔。爱德华德哭笑不得的说:你何必这样欺负可怜的博朗吾斯小姐?
举国上下讨论八卦沸沸扬扬,海伦虽然焦头烂额、四面受敌,但好歹漫漫长夜时常有人陪她。
可同时,爱丽儿却身陷深宫。除了海伦和侍女,没有人陪着她。她想念爱德华德,却觉得仿佛再也见不到她。唯一能偶尔入宫觐见的就是伊丽莎白小姐。她见爱丽儿情绪很差,便渐渐越来越多的进宫觐见,陪爱丽儿聊天。最终她得出结论,公主需要的不是有人陪她聊天,只是需要出去走走。
于是摄政王准了爱丽儿公主定期回博朗吾斯府探访,丽莎小姐发现,公主只有回到了博朗吾斯府,才能重现笑颜。她喜欢穿着从前的棉布衣服低调外出,喜欢坐在博朗吾斯家的起居室里,像从前一样,由丽莎小姐和家庭教师陪着,读书欢笑,男爵如往常一般吸着烟袋,带着微笑望着这几位小姐。
一开始,每当爱丽儿来访,全家人都要行礼恭迎公主驾临。结果爱丽儿站在原地痛哭了一鼻子,大家便再也不敢这么做了。
爱丽儿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寂寞,可她却没想到,为什么自己唯有在博朗吾斯府内才能觉得好过。
男爵方面,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和爱丽儿一起坐在会客厅里。从前他还挣扎过娶她、娶不了她的问题,如今她的身份高不可仰,只要还能见到她就要谢天谢地。
可是谁能想得到,再怎么正直的人,再怎么纯洁的行为,在那些心思不正的人眼里,怎么样都能编出些绯闻来;直到有人觐见说:孀居的公主与孀居的男爵日日相见,实在是有伤风化,公主根本无需摄政王禁止她再出去,就只顾一个人在卧房里哭个没够。
男爵为了此事在朝上与人争执起来。他义正言辞的表明:公主的清誉高于一切,造出这种谣言的人,心肠歹毒,十分可畏。
对方却不依不饶,逼问道:公主高贵貌美,男爵独居多年,对公主追求之心人人都看在眼里,他如何能否认?
这话一出口,男爵面红耳赤。上帝常常教导他不可撒谎骗人。于是他当着摄政王的面梗起脖子回答说:他确实爱公主,爱她高贵纯洁,爱她心灵如圣母般博爱。虽有爱意,但绝无追求之意,绝不敢妄想迎娶公主。
海伦一言不发看着这一出闹剧。早在她的生日盛宴上,她便看出爱丽儿的美貌和没主见一定会在普里上层交际圈引起轩然大波;当她只是个外国寡妇的时候便是如此,何况如今她是普里一人之下高贵的公主。
可她没想到的是,这个丫头片子竟然俘获了枯井一般的博朗吾斯男爵的心。她见到男爵那前所未有的囧样儿,心里憋了一肚子坏笑。接着她又笑不出来了。从前博朗吾斯只是里德王子暂时的监护人,若是有朝一日他成了王子的继父,那这摄政之位可就坐实了。
晚上海伦造访了爱丽儿的寝宫,公主哭了一天快要断了气儿,做姐姐的自然要来拜访一番。
她首先安慰了爱丽儿,告诉她:身为王室成员,这一类的事总会发生,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清白的,要无视外面的谣言。
接着她又把朝堂上的事告诉爱丽儿,告诉她博朗吾斯男爵竟然真的爱上了她,并且在朝上为了她的名誉不惜与别的大臣争吵。说着便又安慰了些可有可无的话, 叫公主“什么都别想,好好睡一觉”,便留公主一个人柔肠百转。
此事一发生,不但公主不敢再出宫,连丽莎小姐也不敢再进宫了。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谣言,无奈当事人脸皮都太薄。
男爵为自己的行为不安了很久,不知道自己在朝上说的话是否会给公主带来麻烦。
说真的,自从爱丽儿变成公主进了宫,他更加爱她了,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因此,事发之后,宫里一封信寄到博朗吾斯府,竟然不是寄给丽莎小姐的,而是寄给男爵的,男爵手捧此信,竟在无人处热泪盈眶。
信是公主的小手亲手写下。她学习写字时间不长,遣词造句也非常简单,可字迹却天生娟秀,词句虽然简单,所写的内容也只是些简单的风景和心境,可在男爵看来,却极富诗意。
他提笔回信。尽量也写的简单一些,省的公主看不懂。
他心里知道爱丽儿不喜欢他恭恭敬敬,便在信里摆出非常慈爱的态度,赞扬了爱丽儿的笔墨和诗句,又写了些感想给她;这使得收到回信的爱丽儿信里暖洋洋的。
这样的通信你来我往,日益密集。长此以往,爱丽儿的文章竟写的越来越好了。
在一封信里,她写道:
“我从陛下处得知,那件令人倍感尴尬的事发生之时,男爵大人曾在朝堂上为了我与人争执,并坦言您爱我。我对此感到感激,为了报答您的善意,务必据实相告:我也爱您,因为您如此聪明,如此好心。”
这是在爱丽儿想了很久很久,认定男爵所说的爱并不是她对爱德华德那样世俗的爱,认为他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好心好意,高雅极了,便热情的写了如上的内容。
殊不知男爵收到此信之后像一个孩子一样傻笑。他把这封信藏在衣服内衬里,不时拿出来看了又看,虽然他心里知道公主这番话远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他在回信里把公主大大赞美了一番,但却既不像赞美一位公主,也不像奉承一个女人;语气总像是夸奖一个孩子。爱丽儿因此非常高兴。爱德华德从前虽然宠爱她,却很少夸奖她。他常常叫她是“我的小笨蛋”。
这天晚膳,眼见着男爵对着自己的牛排笑的像个弱智,丽莎小姐放下叉子表示再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
她义正言辞的对父亲说:“上帝教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高尚的人总是能把自己控制住的。”
父亲同样义正言辞的说:此事无关欲望,是友谊。无论在谁的眼里,友谊永远是高尚的。
丽莎小姐翻着白眼说,她指的事跟公主一点关系都没有,她只是希望父亲在吃饭的时候控制一下自己傻笑的欲望。
在博朗吾斯男爵的引荐下,爱德华德•里曼伯爵被准许参与议政。在朝上,不论他提出什么观点,不论他赞成谁,撒拉莫斯伯爵都跟他对着干。
这阵子,摄政王提出,要带着爱丽儿公主出访邻国去探望玛莎王后。掐指算来王后也快要生产了,正好有亲姐妹陪在她身边,她也好安心生孩子。
正当她们行期临近,摄政王请文臣为她修书到邻国之际,突然有人来报:玛莎王后过世了。
话一出口,海伦方才的笑容冻结在脸上。她僵住了。
爱德华德抢在所有人之前冲上去,把海伦紧紧抱住。海伦说不出话,也哭不出来,她只是软软的依靠在爱德华德的怀里。
爱德华德命令使臣,慢慢将事情讲清楚。
使臣说玛莎王后怀孕已满八个月,但因为爱美,贪穿高跟鞋子,摔倒了。孩子流产,母亲也没有活下来。
他感到怀里的女人剧烈的抖了一下。
爱德华德指着使臣的鼻子大骂放屁。他说:玛莎王后的性格人品我们比他熟知得多。若不能给普里一个交代,普里决不会放过你们的国王!
使臣退下,他赶忙看着怀里的海伦。
她大大的睁着眼睛,没有一滴眼泪,她浑身冰凉得想个死人。
爱德华德顾不得一切,捧起她的脸,求她振作一点,可海伦却只是定定的望着他的眼睛,身子一点一点的滑了下去。
爱德华德抱着摄政王回她的寝宫,所有忧心忡忡的大臣都被拦在后面,侍女们虽然都是妙龄女子,可态度却非常坚决。撒拉莫斯伯爵在后面骂骂咧咧:凭什么他可以进去!
不久之后,普里收到邻国内应来报,说玛莎王后之所以流产过世,完全是国王施虐造成的。他喝醉了酒,不管王后身子不便,想要强行施暴;王后誓死不从,便遭到了虐待和殴打。
一周之后,普里由里曼伯爵任总统兵,博朗吾斯男爵任副统,领十万大军南下。
玛莎王后的死讯已传来,摄政王便病倒了。她下了圣旨,由爱德华德•里曼伯爵全权代理政权和军权。其实无需摄政王下什么圣旨,人人都仓皇失措之际,伯爵表现出来的魄力已令人们叹服不已。
邻国国王对玛莎公主的虐杀令全国上下怒火冲天。多年来海伦没有一天疏于练兵,如今海伦的军队不但兵力强盛,而且群情激奋。领头的两位兵统都是从前在北方战场非人的严酷环境领兵出身,如今像两匹狼那样凶猛。
攻打那般陈腐的王国,普里大军势如破竹。一个月之后,爱德华德提着邻国国王的首级,将士们抬着玛莎王后的棺木凯旋。
他们回鸾那天,海伦站在王宫的大门口,站在大风中,巴巴的等了一天。就像十六岁,等着心爱的男人从战场上回来。她曾经也是这样,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想不了,只愿站在那里等着他。
远远望见普里军的大旗,海伦便在众目睽睽之下,赤着脚狂奔,扑到爱德华德怀里。
爱德华德抬起她的脸,看到她苍白,脆弱,美得无与伦比。他低声说:海伦,我没有时间刮胡子。
接着便深深的吻她,紧紧抱着柔弱的海伦,感到海伦依靠在他的怀里,忘情的回应着他。他一把抱起海伦,把她抱回王宫。
围观的民众高呼万岁,他们越喊越响,越喊越激情万丈。他们喊着:国王万岁!国王万岁!
在普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凡带领普里攻破大敌的人,无论他是否皇族,是否男性,只要王位空空,都会被人民拥护成为新的君王。人们崇拜这样的领袖。此次大战,爱德华德领军破敌,如入无人之境,由此立刻成为人民心目中唯一的英雄。朝堂上,上至三代老臣,下至撒拉莫斯伯爵,人人都上奏请愿,求里曼伯爵即可迎娶海伦摄政王,登上王位。现在撒拉莫斯伯爵成为爱德华德忠实的拥护者,他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砍杀任何对爱德华德不敬的人。可这拥戴令爱德华德哭笑不得。
曾经年轻气盛的他,多么的梦想着能攻破普里,引领本国人民居住在四季常春的国度,并受到人民的爱戴,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实现。
这天晚上,爱德华德怀抱着美丽的海伦,望着窗外水一样的月光。
海伦像只小羊一样靠在他怀里,呆呆的玩着自己的发梢。
玛莎死后,海伦似乎一次都没有笑过。她也没有哭过,没有生过气,似乎也很少说话。她就像个被抽去了灵魂的娃娃,只是靠在爱德华的怀里。
爱德华德说:
亲爱的海伦,他们都要我登基,这可真可笑。
海伦抬起眼睛望着他。
她的眼睛透明又无神,却又怀着一丝丝崇拜和依赖,这个眼神竟然让爱德华德想起了爱丽儿。他那聪明绝顶的海伦,妩媚的海伦,火爆脾气的海伦,淘气的海伦,好像一去不复返了。
他接着说道:十几年前我浴血奋战,丧失了我国土上成千上网年轻人的生命,却得不到这个王位。如今他们却要拱手把这个椅子送给我。
海伦说:你攻打邻国势如破竹,为什么当年会败在希里姐姐手里?
爱德华德戏谑的看着她问:你说呢。
海伦说:哦对了,是因为我。
她没有什么情绪。
爱德华德抱住海伦,他忧心如焚。他拼命吻她,脱去她的裙子和她做爱,可是她还是像一个娃娃、像一个尸体,没有动作也没有声音。
经过此番战役,邻国广袤的中原国土已被收入普利囊中。群臣激烈的央求爱德华德登基,新的领土必须要相应的政策来统治,新的臣民需要被打压,否则他们很容易成为恐怖的暴民。
他们见爱德华德宛若松树,不作任何回应,便将矛头转向海伦,逼问摄政王的意见。
摄政王只是淡淡的说她“赞成众人的提议”。
这个时候,博朗吾斯男爵开口了。他眉头紧锁的说:我认为里曼伯爵继承王位是不恰当的。
话音刚落,他就被一只白嫩的拳头捏起了衣领子。
撒拉莫斯伯爵气的好像博朗吾斯男爵刚强暴了他的母亲,他要他“为自己说的话道歉,不然就揍他。”
大家都感到困惑不解。众所周知,博朗吾斯男爵和里曼伯爵一直是好朋友。可是问起原因的时候,博朗吾斯男爵却维持着眉头紧锁的表情,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爱德华德温柔的看着他,他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笃定的对着群臣宣布:因为我的真实身份是敌国鲁西的故国国王,爱德华德•普兰瓦西斯德。
大堂里鸦雀无声。
撒拉莫斯伯爵在极度的震惊中放开了手,博朗吾斯男爵赶紧悄悄躲得离他远了一点。
爱德华德看着众人阴晴不定的脸,苦笑着问:不知如此一来,众位是否还赞同我迎娶海伦摄政王。
十几年过去,那场血粼粼的战争还是大家心头的一抹辣椒水。
他们无法忘记北方杀来的满足如果削下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的国王的头颅。
他们那么的恨爱德华德,又那么崇拜他。他们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臣们默默按下了这个事实,没有让此事传到民间。同时他们也默默把爱德华德开除出了议会,禁止他上朝。
整个朝野愁云惨淡。从前他们至少还有狠辣的摄政王,如今却群狼无首。
这一天上朝的时候,海伦提出了隐退。
大家虽然惊觉此时此刻海伦隐退会造成轩然大波,但也心知肚明,她已经无力再支撑这个国家了。
他们商议了一夜,决定还是引里德王储登基。
撒拉莫斯伯爵说道:那么如今,朝内只有一个人能够担起摄政大任了。
大家都十分赞同,他们的目光全部落在了博朗吾斯男爵身上。
撒拉莫斯伯爵惊讶万分,他暗自愤慨了一小会儿,把指着自己的手默默放了下来。
不久之后,年轻的里德王储即位,由博朗吾斯男爵任摄政王。他作风行事虽然过于温和,但不失有条不紊,有板有眼。在里德国王18岁亲政前,普里各方面相当一帆风顺,可谓是国泰民安。
刚刚继任的摄政王亨利•博朗吾斯主持了爱德华德•里曼伯爵与海伦公主的婚礼,封爱德华德为里曼公爵,并赐给他们一块山清水秀的封地。因为玛莎王后的死,海伦公爵夫人消沉了约一年的时间,直到她初次怀孕。腹中的孩子加上丈夫连续不断的挑衅、逗弄和调戏,公爵夫人终于恢复了难以描述的奇怪个性。她虽然从摄政王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她的封地又是如此民风淳朴、无可作为,所幸她还有她的丈夫可供她虐待。不仅如此,不久之后,她有了第一个可以虐待的孩子,接着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直至第八个。她的家成为她新的王国。
在里德国王的登基大典上,和爱德华德和海伦的婚礼上,王太后爱丽儿无一例外的哭晕了过去。她从未想过想过自己会如此幸福,如此辉煌。博朗吾斯摄政王从此与爱丽儿王太后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虽然他们要彼此见面实在是要走很远),他们俩之间的谣言更是传的沸沸扬扬。不过20年后,他们俩还是你不嫁、我不娶,只是保持着每天下午坐在一起喝茶谈天,偶尔一起散散步,舞会上一起跳跳舞,谣言终于不攻自破。对于情欲要求都不高的这两人,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即可获得终生的满足了。
伊丽莎白•博朗吾斯小姐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贵族小姐一跃成为国内数一数二抢手的美少女。大家赞叹她是如此的高贵,如此的不可仰视,更赞叹她乌玉般的眼睛美的赛过了人世间的一切眼睛。不过请不要担心,人世间任何诱惑都绝不会拉低伊丽莎白小姐的智商,她早在十三岁那一年就看破了世事。21岁时,她下嫁北方的考文特伯爵。此人性格木讷,刚正不阿。他的封地原先与鲁西接壤,几乎是寸草不生,但伯爵夫人聪慧过人,运筹帷幄,不久之后此地的百姓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虽然在伯爵夫人最初下嫁的时候,年轻贵族们都哀叹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但多年后,他们夫妻仍是如此恩爱,如此相配,实在不由得大家不感叹佩服。
由于哥哥当上了摄政王,理查德•博朗吾斯少爷顺利的继承了他老父亲的爵位。可是这位老父亲如今却突然不喜欢他的小宝贝了,却转而欣赏起了他一辈子都没重视过的长子,因此他在设立遗嘱的时候心情相当不好。理查德少爷感到此事没有影响他美妙的生活。他不再是前途未卜的小儿子,而是堂堂正正的继承人,因此他试图开始玩弄更多美不胜收的女子,可惜普里姑娘们的爱好突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和他的老父亲一样,大家似乎都开始欣赏正直、善良的男人,不管他们长得有多丑。
18岁那一年,里德国王正式开始掌权。他是普里历史上最聪明的国王,也是最暴躁的国王。他迎娶了一位非常丰满的王后凯尔•斯莱特林,她的丰满让他魂不守舍,可大婚后一个月,他便睡到了瘦骨如柴的马蒂斯夫人的闺房里。自登基至去世,他的情妇数不胜数,沾亲带故之下,全国几乎家家户户都出过里德国王宠幸过的女子。可他始终没有与凯尔王后离婚。他们虽然几乎每天都在吵架和打架,却还是留下了十二位王子和公主。
(全剧终)
我发誓,我不是这么长时间没有更新离婚记却跑来更新爱丽儿,一个月之前就更新了很多,只是没有发罢了。于是我赶紧补了几笔把坑能填一个是一个。
关于《爱丽儿》:
本坑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迷恋欧洲古代的公主不可自拔。爱丽儿融合了我童年所有的幻想。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想越来越龌龊,《爱丽儿》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如今这个样子。
最先诞生的是爱丽儿前传《玫瑰园》。这一部只写了八千字就成为了巨坑。我都没脸发到任何地方。不过在《爱丽儿》中,前因后事已经交代得够清楚了,前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关于《离婚记》:
如果这是一件真事还好,楼主保证怒更不止,一日千行,我在小组里发直播贴向来是好评如潮不拖沓,可惜这个小说特么的还需要严密的构思。因此就不到时机更新不出来。敬请各位先踏实的把爱丽儿看完。非常感谢大家!!
*********************我是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海伦的脑子嗡的一声,也没人理睬她要不要传召,就只见亨利•博朗吾斯引着爱丽儿,爱丽儿的手中牵着人魔狗样的里德•布兰亚斯,高高兴兴向前走来。
三人给目瞪口呆的海伦行了大礼,博朗吾斯男爵陈述了找到爱丽儿公主的经过——如何在朋友家偶遇了公主,认为她气质高贵、风度不凡,适合给伊丽莎白小姐做陪侍,后来偶然见到她身上带着皇家的项链,这才发掘她正是失散的爱丽儿公主,于是连忙引荐给陛下。
朝堂上众臣喜气洋洋,几个最老的老臣喜极而泣,摄政王面色铁青,公主吓得动弹不得,这实在不失为最诡异的一个场景。
海伦满脑子只顾得上骂爱德华德,在全国所有最重要的朝臣面前引荐爱丽儿,又带着如山铁证,这让海伦不得不立马与爱丽儿相认。
过了半晌她才定下神来仔细端详爱丽儿。
她脑海里浮现出从前那个金发的、胖乎乎,小天使一样可爱的幼儿,总是身穿粉红色绸缎衣裙,由她身穿蓝色裙子黑头发的姐姐玛莎抱着,在御花园与蝴蝶嬉戏。
想到玛莎,海伦的心骤然一疼。她望着和五岁时几乎没什么变化的爱丽儿,看着她那娇嫩无虞的脸孔,流金般的卷发,银水晶般、遗传自里德老国王、和海伦本人一模一样的大眼睛。她脖子上戴着与海伦的项链一模一样的项链,上面刻着“爱丽儿”。
海伦泪盈于睫,她想起了五姐妹共享天伦的日子。她以为在普里偌大的王宫里,从此只剩她一人,现在她又有一位亲妹妹了。
她走下她的王座,把爱丽儿抱在怀里。
一时间,朝堂上饮泣声一片。
爱丽儿公主回国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一时间举国欢庆。曾经在舞会上和爱丽儿跳过舞的人都拍着胸脯说自己早知道爱丽儿夫人身份高贵,曾经与她做过邻居,卖给她面包、为她量过身高的人们奔走相告,称自己与公主早有不可磨灭的亲密交情。
爱丽儿住进了皇宫,身穿她即便在舞会上也没有穿过的华丽衣裳,又不得不参加了几次游街,坐在马车上向疯了般欢呼的群众挥手微笑。
她只觉得恍若隔世。仿佛是不久前,她还在人群里挤着,张大嘴看着马车里美艳不可方物的海伦;如今她却自己坐在里面,而自己的摸样,在她照镜子的时候,常常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她住在从前她亲生母亲住过的寝室里。寝室非常大,窗外能看到遥远的山峦,除了卧房之外,还有自己的梳妆间、书房、午饭厅、起居室,自然不用提一间硕大的浴室了。整个这个“房间”几乎比博朗吾斯府整个一层还要大。每天都有无数的侍女侍奉她梳妆、吃饭、上厕所、洗澡,这让她实在不习惯。有一天半夜她想喝水,走到她的小厨房里,却见惊慌失措的侍女跪在地上求饶,说自己照顾不周。
第一天晚上,海伦穿着白色睡衣,披着长长的秀发,带爱丽儿穿过黑暗的长廊,来到一间华丽而阴暗的厅堂里。
她举着蜡烛,逐一照亮墙上的画作。画上是普里王室世世代代的宗谱画像;她指给她看她的母亲,出嫁前是司考兰德鲁伯爵小姐的瓦纳沙王后,长得纤细美丽,眼神温柔。又给她看希利斯特德女王,和爱丽儿一样的金色卷发,似乎颜色还要更浅一些——她有狮子一样刚毅的眼神;海伦的同母姐姐,北欧大国的爱伦王后,她美得日月失色;又给她看同母同父的姐姐玛莎,画上的她还未出嫁,是个胆怯又柔弱的十五岁少女。最后给她看那时候普利王室的全家福,画上被抱在瓦纳沙王后怀里那金发的幼儿正是爱丽儿。每一位公主都带着普里王室的金项链,正和她俩此刻带的一模一样。
爱丽儿望着画上的自己,莫名的感到伤心。海伦关切的扶住她,不料爱丽儿竟屈膝行礼,求“陛下宽恕她失仪。”海伦又感到一阵心痛。她尽可能温柔的对爱丽儿说:
“我是你的姐姐,无需称我陛下。”
爱丽儿怯怯的望着海伦,海伦柔声说:你很像你的母亲和你的姐姐。胆怯是你们的缺点,柔顺是你们的美德。
她拉爱丽儿坐在地毯上,给她讲述了普利王室在那一场大战中,是如何死的死、散的散,后来这些人又有什么样的遭遇。
当她问到爱丽儿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的时候,爱丽儿的心里满满的浮现出爱德华德的影子。她沉默良久,只淡淡说道:我跟着梅斯妈妈和爱德华德大叔。他们一直在照顾我。
海伦也无话可接。可她真的非常想知道爱丽儿和爱德华德是怎么回事。
爱丽儿突然鼓起勇气问:“姐姐,你不爱他么?可是这么多年,他没有一天不想念你。”
自从突然住进的王宫,里德•布兰亚斯感到生活产生了奇妙的变化。有无数人在服侍他,当他想读书的时候,人们忙不迭的奉上书本、图册和教师本人。甚至当他读累了,看到外面阳光正好,冲到御花园去,举起他的小木头宝剑东砍西砍,把地上的泥巴弄得浑身都是的时候,竟然也没有人骂他,没有人打他屁股。她们只是哀求道:求求你了王子,不要把自己冻病了。
里德觉得怪新奇的,从前根本没人关心他生不生病,只是骂他“别把东西弄坏了,”要他行行好,心疼心疼那些器皿和植物。
她们给他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要他穿紧身裤子,尖头靴子;给他住花里胡哨的房子,这些他都不在意,也没看出区别来。只是她们给她请了无数最顶尖的教师,除了教他从前那些课之外,甚至还教他剑术和骑术,这让他开心坏了。毕竟伊丽莎白小姐的女教师永远教不了这些。
有时候他会想起他的妈妈,大叫说“我要找我妈妈”,侍女便会拉着他的手带他到爱丽儿跟前。她们向她屈膝请安,叫她“尊贵的殿下”;里德只觉得他妈妈更沉默,更鲜艳了。
此时里德•布兰亚斯还不满七岁。他的父家不但不是名门,甚至也不是旺族;待到老裁缝乔治和小裁缝乔治同年撒手归西之后,一满家族只剩下里德一个男丁。在普里,他们被粉饰成“布兰亚斯家族的布兰亚斯爵士”,他们得痨病而死也被编造成“光荣殉国”。
至此,全国上下要求里德登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有些说话不过脑子的老臣还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此话一出险些被海伦凛冽的眼神瞪死。
海伦感到自己的地位前所未有的岌岌可危。她再怎么跳脚质问自己治国到底有什么不足也没用;在普里,女人没有王位继承权,唯一的例外只有危急关头登基的、战功卓著的希利斯特德女王;她这些年来统治普里政局稳定、军事强硬、国富民强的政绩,并非没人记得,可如今出现了铁打的男性合法继承人,她若不让位,吐沫星子就会淹没她的一切功劳。
甚至有人提出:王储年纪还小,既然他的监护人是品行毫无差池的博朗吾斯男爵,那么由博朗吾斯来摄政也不失为万全之策。海伦一怒之下把此人关进大牢,当天下午又放出来,派人好言安慰了一番,求这老头别说出去。
她夜里大骂所有这些白眼狼。他们竟然觉得,她比不上一个不到七岁,浑身泥巴的裁缝的儿子——那个小王八蛋。
这些议论一句都没有传到爱丽儿公主和里德王子的耳中,只是传到了博朗吾斯男爵耳朵里。
男爵深知摄政王脾气不好,连夜入宫求见,诚恳的表明自己毫无争夺摄政王宝座的意思。他见海伦笑得很温柔,叫他不要害怕,她并没有妄图坚持己见,只是王储年纪太小,时机未到;男爵便大着胆子上奏说:里德王子一向聪明好学,很有胆魄,请摄政王放心,王储将来一定会是一位明君。
要么说博朗吾斯男爵天生就缺眼力见,他说完这话,看不见海伦眼里的杀气,只见海伦笑着点头,于是便放心的告退。
这天夜里海伦回到寝宫,只见爱德华德坐在她床头晃着大腿。
她冷冷的说:伯爵是前来求死么?
爱德华德笑着回答:十几年前臣就一心求死,可惜希利斯特德女王赐了臣下免死,实在是一大遗憾。
海伦叫爱德华德滚出去,她不想看见他。
爱德华德于是从窗户一跃而出,海伦大吃一惊,一脸失落。天知道她天天都想见到他,好不容易盼着他来了,谁知此人开不起玩笑;正要开口骂他,他却又端着一盘水果从走廊吊儿郎当走了回来。
深夜,海伦枕着爱德华德的胸膛。他嘲笑她太淫荡,对着她的耳朵戏谑道:亲爱的陛下,就算您现在从我这里强行取精受孕,恐怕也取代不了里德王子了。
海伦早已被他调戏了一夜,根本已经懒得发火。
爱德华德见她翻着白眼耳朵样子格外娇俏动人,不由得把她抱紧,说道:十几年前你要是嫁给我,咱们恐怕是一对举案齐眉、如胶似漆的好夫妇,可是那样,就比不得现在这样有乐趣了。
海伦冷言答道:“不要再做什么夫妇的梦了。”
爱德华德惊讶道:莫非陛下退位后下定决心孤老一生?
海伦恶狠狠的说:我是不会退位的。
爱德华德长叹一口气:我懂,我懂。即便到了现在,我也还常常梦见自己从前身为国王,何等的辉煌气派,人人都叩拜我,人人都爱我。可是醒来再看如今,美人在怀,衣食不缺,这样的生活夫复何求。
海伦缓缓说道:美人在怀?恐怕是恶魔在怀吧。
说着用她尖尖的胳膊肘牢牢杵在爱德华德的腰窝里,换来一声尖利的惨叫。
不管怎么游说,海伦也不觉得里德王子是时候登基。即便大家求她还是继续摄政也无济于事。她也不发火,每次提到此事都笑容满面,只说如今王储身体抱恙,等等再谈。
王储要抱恙,恐怕要等天塌下来那一天。下了朝回到宫里,海伦有时候会站在御花园,看里德王子撒蹄子玩得人神共愤。里德见到她,就会跑过来,抱住她的胳膊叫道:海伦姨妈,你长得真美,我要娶你。
海伦便会带着一脸柔情似水的微笑给他一个大耳瓜子。王储丝毫不以为意,一遍跑一边叫:反正我以后要娶像你这么漂亮的女人!
确实,不满七岁的王储的终身大事也被众臣提上议程。不只是群臣,王储自己也四处留情。他从前说过要娶街区上剪刀铺的女儿,后来天天都要娶“海伦姨妈”,突然又决定娶伊丽莎白•博朗吾斯。海伦冷冷的说:王储对王子妃的美貌倒是不挑剔。爱德华德哭笑不得的说:你何必这样欺负可怜的博朗吾斯小姐?
举国上下讨论八卦沸沸扬扬,海伦虽然焦头烂额、四面受敌,但好歹漫漫长夜时常有人陪她。
可同时,爱丽儿却身陷深宫。除了海伦和侍女,没有人陪着她。她想念爱德华德,却觉得仿佛再也见不到她。唯一能偶尔入宫觐见的就是伊丽莎白小姐。她见爱丽儿情绪很差,便渐渐越来越多的进宫觐见,陪爱丽儿聊天。最终她得出结论,公主需要的不是有人陪她聊天,只是需要出去走走。
于是摄政王准了爱丽儿公主定期回博朗吾斯府探访,丽莎小姐发现,公主只有回到了博朗吾斯府,才能重现笑颜。她喜欢穿着从前的棉布衣服低调外出,喜欢坐在博朗吾斯家的起居室里,像从前一样,由丽莎小姐和家庭教师陪着,读书欢笑,男爵如往常一般吸着烟袋,带着微笑望着这几位小姐。
一开始,每当爱丽儿来访,全家人都要行礼恭迎公主驾临。结果爱丽儿站在原地痛哭了一鼻子,大家便再也不敢这么做了。
爱丽儿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觉得寂寞,可她却没想到,为什么自己唯有在博朗吾斯府内才能觉得好过。
男爵方面,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和爱丽儿一起坐在会客厅里。从前他还挣扎过娶她、娶不了她的问题,如今她的身份高不可仰,只要还能见到她就要谢天谢地。
可是谁能想得到,再怎么正直的人,再怎么纯洁的行为,在那些心思不正的人眼里,怎么样都能编出些绯闻来;直到有人觐见说:孀居的公主与孀居的男爵日日相见,实在是有伤风化,公主根本无需摄政王禁止她再出去,就只顾一个人在卧房里哭个没够。
男爵为了此事在朝上与人争执起来。他义正言辞的表明:公主的清誉高于一切,造出这种谣言的人,心肠歹毒,十分可畏。
对方却不依不饶,逼问道:公主高贵貌美,男爵独居多年,对公主追求之心人人都看在眼里,他如何能否认?
这话一出口,男爵面红耳赤。上帝常常教导他不可撒谎骗人。于是他当着摄政王的面梗起脖子回答说:他确实爱公主,爱她高贵纯洁,爱她心灵如圣母般博爱。虽有爱意,但绝无追求之意,绝不敢妄想迎娶公主。
海伦一言不发看着这一出闹剧。早在她的生日盛宴上,她便看出爱丽儿的美貌和没主见一定会在普里上层交际圈引起轩然大波;当她只是个外国寡妇的时候便是如此,何况如今她是普里一人之下高贵的公主。
可她没想到的是,这个丫头片子竟然俘获了枯井一般的博朗吾斯男爵的心。她见到男爵那前所未有的囧样儿,心里憋了一肚子坏笑。接着她又笑不出来了。从前博朗吾斯只是里德王子暂时的监护人,若是有朝一日他成了王子的继父,那这摄政之位可就坐实了。
晚上海伦造访了爱丽儿的寝宫,公主哭了一天快要断了气儿,做姐姐的自然要来拜访一番。
她首先安慰了爱丽儿,告诉她:身为王室成员,这一类的事总会发生,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清白的,要无视外面的谣言。
接着她又把朝堂上的事告诉爱丽儿,告诉她博朗吾斯男爵竟然真的爱上了她,并且在朝上为了她的名誉不惜与别的大臣争吵。说着便又安慰了些可有可无的话, 叫公主“什么都别想,好好睡一觉”,便留公主一个人柔肠百转。
此事一发生,不但公主不敢再出宫,连丽莎小姐也不敢再进宫了。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谣言,无奈当事人脸皮都太薄。
男爵为自己的行为不安了很久,不知道自己在朝上说的话是否会给公主带来麻烦。
说真的,自从爱丽儿变成公主进了宫,他更加爱她了,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因此,事发之后,宫里一封信寄到博朗吾斯府,竟然不是寄给丽莎小姐的,而是寄给男爵的,男爵手捧此信,竟在无人处热泪盈眶。
信是公主的小手亲手写下。她学习写字时间不长,遣词造句也非常简单,可字迹却天生娟秀,词句虽然简单,所写的内容也只是些简单的风景和心境,可在男爵看来,却极富诗意。
他提笔回信。尽量也写的简单一些,省的公主看不懂。
他心里知道爱丽儿不喜欢他恭恭敬敬,便在信里摆出非常慈爱的态度,赞扬了爱丽儿的笔墨和诗句,又写了些感想给她;这使得收到回信的爱丽儿信里暖洋洋的。
这样的通信你来我往,日益密集。长此以往,爱丽儿的文章竟写的越来越好了。
在一封信里,她写道:
“我从陛下处得知,那件令人倍感尴尬的事发生之时,男爵大人曾在朝堂上为了我与人争执,并坦言您爱我。我对此感到感激,为了报答您的善意,务必据实相告:我也爱您,因为您如此聪明,如此好心。”
这是在爱丽儿想了很久很久,认定男爵所说的爱并不是她对爱德华德那样世俗的爱,认为他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好心好意,高雅极了,便热情的写了如上的内容。
殊不知男爵收到此信之后像一个孩子一样傻笑。他把这封信藏在衣服内衬里,不时拿出来看了又看,虽然他心里知道公主这番话远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他在回信里把公主大大赞美了一番,但却既不像赞美一位公主,也不像奉承一个女人;语气总像是夸奖一个孩子。爱丽儿因此非常高兴。爱德华德从前虽然宠爱她,却很少夸奖她。他常常叫她是“我的小笨蛋”。
这天晚膳,眼见着男爵对着自己的牛排笑的像个弱智,丽莎小姐放下叉子表示再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
她义正言辞的对父亲说:“上帝教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高尚的人总是能把自己控制住的。”
父亲同样义正言辞的说:此事无关欲望,是友谊。无论在谁的眼里,友谊永远是高尚的。
丽莎小姐翻着白眼说,她指的事跟公主一点关系都没有,她只是希望父亲在吃饭的时候控制一下自己傻笑的欲望。
在博朗吾斯男爵的引荐下,爱德华德•里曼伯爵被准许参与议政。在朝上,不论他提出什么观点,不论他赞成谁,撒拉莫斯伯爵都跟他对着干。
这阵子,摄政王提出,要带着爱丽儿公主出访邻国去探望玛莎王后。掐指算来王后也快要生产了,正好有亲姐妹陪在她身边,她也好安心生孩子。
正当她们行期临近,摄政王请文臣为她修书到邻国之际,突然有人来报:玛莎王后过世了。
话一出口,海伦方才的笑容冻结在脸上。她僵住了。
爱德华德抢在所有人之前冲上去,把海伦紧紧抱住。海伦说不出话,也哭不出来,她只是软软的依靠在爱德华德的怀里。
爱德华德命令使臣,慢慢将事情讲清楚。
使臣说玛莎王后怀孕已满八个月,但因为爱美,贪穿高跟鞋子,摔倒了。孩子流产,母亲也没有活下来。
他感到怀里的女人剧烈的抖了一下。
爱德华德指着使臣的鼻子大骂放屁。他说:玛莎王后的性格人品我们比他熟知得多。若不能给普里一个交代,普里决不会放过你们的国王!
使臣退下,他赶忙看着怀里的海伦。
她大大的睁着眼睛,没有一滴眼泪,她浑身冰凉得想个死人。
爱德华德顾不得一切,捧起她的脸,求她振作一点,可海伦却只是定定的望着他的眼睛,身子一点一点的滑了下去。
爱德华德抱着摄政王回她的寝宫,所有忧心忡忡的大臣都被拦在后面,侍女们虽然都是妙龄女子,可态度却非常坚决。撒拉莫斯伯爵在后面骂骂咧咧:凭什么他可以进去!
不久之后,普里收到邻国内应来报,说玛莎王后之所以流产过世,完全是国王施虐造成的。他喝醉了酒,不管王后身子不便,想要强行施暴;王后誓死不从,便遭到了虐待和殴打。
一周之后,普里由里曼伯爵任总统兵,博朗吾斯男爵任副统,领十万大军南下。
玛莎王后的死讯已传来,摄政王便病倒了。她下了圣旨,由爱德华德•里曼伯爵全权代理政权和军权。其实无需摄政王下什么圣旨,人人都仓皇失措之际,伯爵表现出来的魄力已令人们叹服不已。
邻国国王对玛莎公主的虐杀令全国上下怒火冲天。多年来海伦没有一天疏于练兵,如今海伦的军队不但兵力强盛,而且群情激奋。领头的两位兵统都是从前在北方战场非人的严酷环境领兵出身,如今像两匹狼那样凶猛。
攻打那般陈腐的王国,普里大军势如破竹。一个月之后,爱德华德提着邻国国王的首级,将士们抬着玛莎王后的棺木凯旋。
他们回鸾那天,海伦站在王宫的大门口,站在大风中,巴巴的等了一天。就像十六岁,等着心爱的男人从战场上回来。她曾经也是这样,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想不了,只愿站在那里等着他。
远远望见普里军的大旗,海伦便在众目睽睽之下,赤着脚狂奔,扑到爱德华德怀里。
爱德华德抬起她的脸,看到她苍白,脆弱,美得无与伦比。他低声说:海伦,我没有时间刮胡子。
接着便深深的吻她,紧紧抱着柔弱的海伦,感到海伦依靠在他的怀里,忘情的回应着他。他一把抱起海伦,把她抱回王宫。
围观的民众高呼万岁,他们越喊越响,越喊越激情万丈。他们喊着:国王万岁!国王万岁!
在普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凡带领普里攻破大敌的人,无论他是否皇族,是否男性,只要王位空空,都会被人民拥护成为新的君王。人们崇拜这样的领袖。此次大战,爱德华德领军破敌,如入无人之境,由此立刻成为人民心目中唯一的英雄。朝堂上,上至三代老臣,下至撒拉莫斯伯爵,人人都上奏请愿,求里曼伯爵即可迎娶海伦摄政王,登上王位。现在撒拉莫斯伯爵成为爱德华德忠实的拥护者,他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砍杀任何对爱德华德不敬的人。可这拥戴令爱德华德哭笑不得。
曾经年轻气盛的他,多么的梦想着能攻破普里,引领本国人民居住在四季常春的国度,并受到人民的爱戴,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实现。
这天晚上,爱德华德怀抱着美丽的海伦,望着窗外水一样的月光。
海伦像只小羊一样靠在他怀里,呆呆的玩着自己的发梢。
玛莎死后,海伦似乎一次都没有笑过。她也没有哭过,没有生过气,似乎也很少说话。她就像个被抽去了灵魂的娃娃,只是靠在爱德华的怀里。
爱德华德说:
亲爱的海伦,他们都要我登基,这可真可笑。
海伦抬起眼睛望着他。
她的眼睛透明又无神,却又怀着一丝丝崇拜和依赖,这个眼神竟然让爱德华德想起了爱丽儿。他那聪明绝顶的海伦,妩媚的海伦,火爆脾气的海伦,淘气的海伦,好像一去不复返了。
他接着说道:十几年前我浴血奋战,丧失了我国土上成千上网年轻人的生命,却得不到这个王位。如今他们却要拱手把这个椅子送给我。
海伦说:你攻打邻国势如破竹,为什么当年会败在希里姐姐手里?
爱德华德戏谑的看着她问:你说呢。
海伦说:哦对了,是因为我。
她没有什么情绪。
爱德华德抱住海伦,他忧心如焚。他拼命吻她,脱去她的裙子和她做爱,可是她还是像一个娃娃、像一个尸体,没有动作也没有声音。
经过此番战役,邻国广袤的中原国土已被收入普利囊中。群臣激烈的央求爱德华德登基,新的领土必须要相应的政策来统治,新的臣民需要被打压,否则他们很容易成为恐怖的暴民。
他们见爱德华德宛若松树,不作任何回应,便将矛头转向海伦,逼问摄政王的意见。
摄政王只是淡淡的说她“赞成众人的提议”。
这个时候,博朗吾斯男爵开口了。他眉头紧锁的说:我认为里曼伯爵继承王位是不恰当的。
话音刚落,他就被一只白嫩的拳头捏起了衣领子。
撒拉莫斯伯爵气的好像博朗吾斯男爵刚强暴了他的母亲,他要他“为自己说的话道歉,不然就揍他。”
大家都感到困惑不解。众所周知,博朗吾斯男爵和里曼伯爵一直是好朋友。可是问起原因的时候,博朗吾斯男爵却维持着眉头紧锁的表情,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爱德华德温柔的看着他,他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笃定的对着群臣宣布:因为我的真实身份是敌国鲁西的故国国王,爱德华德•普兰瓦西斯德。
大堂里鸦雀无声。
撒拉莫斯伯爵在极度的震惊中放开了手,博朗吾斯男爵赶紧悄悄躲得离他远了一点。
爱德华德看着众人阴晴不定的脸,苦笑着问:不知如此一来,众位是否还赞同我迎娶海伦摄政王。
十几年过去,那场血粼粼的战争还是大家心头的一抹辣椒水。
他们无法忘记北方杀来的满足如果削下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的国王的头颅。
他们那么的恨爱德华德,又那么崇拜他。他们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臣们默默按下了这个事实,没有让此事传到民间。同时他们也默默把爱德华德开除出了议会,禁止他上朝。
整个朝野愁云惨淡。从前他们至少还有狠辣的摄政王,如今却群狼无首。
这一天上朝的时候,海伦提出了隐退。
大家虽然惊觉此时此刻海伦隐退会造成轩然大波,但也心知肚明,她已经无力再支撑这个国家了。
他们商议了一夜,决定还是引里德王储登基。
撒拉莫斯伯爵说道:那么如今,朝内只有一个人能够担起摄政大任了。
大家都十分赞同,他们的目光全部落在了博朗吾斯男爵身上。
撒拉莫斯伯爵惊讶万分,他暗自愤慨了一小会儿,把指着自己的手默默放了下来。
不久之后,年轻的里德王储即位,由博朗吾斯男爵任摄政王。他作风行事虽然过于温和,但不失有条不紊,有板有眼。在里德国王18岁亲政前,普里各方面相当一帆风顺,可谓是国泰民安。
刚刚继任的摄政王亨利•博朗吾斯主持了爱德华德•里曼伯爵与海伦公主的婚礼,封爱德华德为里曼公爵,并赐给他们一块山清水秀的封地。因为玛莎王后的死,海伦公爵夫人消沉了约一年的时间,直到她初次怀孕。腹中的孩子加上丈夫连续不断的挑衅、逗弄和调戏,公爵夫人终于恢复了难以描述的奇怪个性。她虽然从摄政王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她的封地又是如此民风淳朴、无可作为,所幸她还有她的丈夫可供她虐待。不仅如此,不久之后,她有了第一个可以虐待的孩子,接着又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直至第八个。她的家成为她新的王国。
在里德国王的登基大典上,和爱德华德和海伦的婚礼上,王太后爱丽儿无一例外的哭晕了过去。她从未想过想过自己会如此幸福,如此辉煌。博朗吾斯摄政王从此与爱丽儿王太后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虽然他们要彼此见面实在是要走很远),他们俩之间的谣言更是传的沸沸扬扬。不过20年后,他们俩还是你不嫁、我不娶,只是保持着每天下午坐在一起喝茶谈天,偶尔一起散散步,舞会上一起跳跳舞,谣言终于不攻自破。对于情欲要求都不高的这两人,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即可获得终生的满足了。
伊丽莎白•博朗吾斯小姐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贵族小姐一跃成为国内数一数二抢手的美少女。大家赞叹她是如此的高贵,如此的不可仰视,更赞叹她乌玉般的眼睛美的赛过了人世间的一切眼睛。不过请不要担心,人世间任何诱惑都绝不会拉低伊丽莎白小姐的智商,她早在十三岁那一年就看破了世事。21岁时,她下嫁北方的考文特伯爵。此人性格木讷,刚正不阿。他的封地原先与鲁西接壤,几乎是寸草不生,但伯爵夫人聪慧过人,运筹帷幄,不久之后此地的百姓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虽然在伯爵夫人最初下嫁的时候,年轻贵族们都哀叹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但多年后,他们夫妻仍是如此恩爱,如此相配,实在不由得大家不感叹佩服。
由于哥哥当上了摄政王,理查德•博朗吾斯少爷顺利的继承了他老父亲的爵位。可是这位老父亲如今却突然不喜欢他的小宝贝了,却转而欣赏起了他一辈子都没重视过的长子,因此他在设立遗嘱的时候心情相当不好。理查德少爷感到此事没有影响他美妙的生活。他不再是前途未卜的小儿子,而是堂堂正正的继承人,因此他试图开始玩弄更多美不胜收的女子,可惜普里姑娘们的爱好突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和他的老父亲一样,大家似乎都开始欣赏正直、善良的男人,不管他们长得有多丑。
18岁那一年,里德国王正式开始掌权。他是普里历史上最聪明的国王,也是最暴躁的国王。他迎娶了一位非常丰满的王后凯尔•斯莱特林,她的丰满让他魂不守舍,可大婚后一个月,他便睡到了瘦骨如柴的马蒂斯夫人的闺房里。自登基至去世,他的情妇数不胜数,沾亲带故之下,全国几乎家家户户都出过里德国王宠幸过的女子。可他始终没有与凯尔王后离婚。他们虽然几乎每天都在吵架和打架,却还是留下了十二位王子和公主。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