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铁(小说)
《地下铁》
阴,午后,依然是一个大风的天气。他刚走出地铁,用左手自然的抚了抚他的银色边框的眼镜,右手拿着的牛皮纸袋差点掉在地上。他不由的一顿,右手攥得更紧了些,纸袋明明还在手上,却感觉它已经随着大风落到了后面。这一停顿不要紧,但走在他后面的人也被他一刹的停顿阻碍了前行,他看见那人衣服后面胳臂的位置,有一条透明胶带,上面粘着几缕白色的线。也许是因为那不太寻常的胶带,使他除了一让,还多看了那个人几眼。
这个城市充斥着各种地方的方言,政府每年的经济报告中,它的经济总量总能排在前几位,市民们直观的感受是地铁线路越来越复杂,从圆环变成了抽象画,而现在又变成类似于彼埃画作中的图形。据上一位市长的市府报告所写,城市会在3年之后建成1线路总计6.7公里,2线路总计13.4公里,3线路12.9公里,其中人均地铁公里数从4.5公里上升至4.7公里。报告中说,算上人口基数也会上升29%后,这个人均公里数的增加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属于3年计划中最重要的恩泽之一。
从地铁车厢走下来一个女人,白色毛制大衣,不是很明亮的黄色腰带,素色的牛仔裤和穿的已经不够明亮的黑色皮靴,手上拿着一个银灰色的手机,手挎着一个蓝色和黄色斑点组成的购物袋,斜挎着一个纯白的皮包,链子也是白色的和手机上的耳机一个颜色。她走到了时钟前面的通道里,像是等待着谁。白衣女人年龄应该不小了,处于女人成熟和老了的微妙之间。不过她梳着一个齐头刘海,这个刘海是给她做头的剪子建议的,其实剪子是让她可以显得更加年轻点,当然原话说的是年轻人就应该弄个年轻人的发型。当时,她还是很开心的,于是多做了一个护理,剩下护理液剪子说,让她直接带走好了,只不过她没收,她觉得还是什么都不要的好。但是拗不过剪子的热情,还是收了一个购物袋,里面是发廊的小册子。后来她发现这个小册子不错,里面有个楔子可以放点小东西。这天她就拿着这个小册子,又一起装进了那个袋子里,手挎着它就出门了。她有个习惯,不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放进自己的皮包。
那个人穿着黑色的皮夹,里面是深色的上衣,裤子也是黑色的,不带什么条纹,皮鞋已经很久没擦了,走了很多路的样子。他知道,要不是因为那个人的衣服上小小的不寻常的装束,他绝对不会看那人一眼。但是现在他不光多看了几眼,还自然而然的想到那人的职业,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因为随着市民数量在这个城市越来越多,各行各业也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很难“一眼看出别人了”。
这个城市的历史说新不新,比那些建国后才形成的城市多了点历史。当年统一运动的式微,导致一群不如意的军队来到了这里,当地本来就善产河鱼,烧青珐琅的工艺也是远近闻名。当地人还算厚道,保护了兵士,中央对其也是睁一眼闭一眼,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兵士直接卸甲归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除了娶妻生子,也带来了外面筑城的手艺。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依照河道形成了城市。后来支持二次统一运动的成功,直接带来了建国后成为了国家重镇,百年后竟成了这个国家代表的城市,比较台面的声音说这是上帝对当年那些当地人厚道的一种恩泽。也有些声音渐渐起来,说“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些声音大概只是那些抗拒大城市生活的人的声音,总之社会还是没有太过重视这一说法。尤其是官方一直引导人民的恩泽文化,乃至于三十年前开始出现在每年的市府工作报告中。由“恩泽”代替“积极的事项”,由“惩戒”代替了“消极的事务”
“1114”,电子时钟显示着这四个数字。地铁大厅的钟摆是由褐色的木头和黑色铁打造而成,但是原木的质量不太好,也有可能是带了劣质涂蜡的缘故,总是暗淡的颜色。不过人们都知道这个钟摆只是个类似于标志物的东西,当地人用它的前后直接来辨别下车后走那个出口,真正看时间的装置是在钟摆座顶上的一个电子时钟。“11点14了”白衣女人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夹紧手挎的购物袋,把手机暂停了一直在听的音乐,摘下耳机,放进皮包的一个毛绒小夹层,然后从皮包中拿出了唇膏,对着地铁旁的玻璃门照着,擦了擦嘴唇,然后抿着嘴把唇膏收好。又仔细往蓝黄点的购物袋里看了看,里面的小册子平平安安地处在里面。这时她抬眼复又看到从远处走过来一个身材矮小但壮实的卷发青年。青年直勾勾地朝她挪了过来。白衣女人看不是自己要等的人,便向侧后一让,想让他先过。没想到侧身时余光看到从两边又死死地挪过来两个青年。先头的青年急促地,压低了声音,“我们身上有刀子,别出声”另一个人不等说完,沙哑地蹭出一句“把手机给我”。白衣女人吓得不敢动,只把手上的袋子和皮包都紧紧地夹住,脑袋有点天旋地转的感觉,汗水从齐刘海里往外冒。卷发青年看她没出声也没动,就直接伸手去夺手机。女人刚想喊,发现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划了出来,竟没有能够喊出来,眼看着手机被从毛大衣中抢走,大衣也被扯出了一个口子,毛絮子也被粘掉了一块。等到白衣女人反应过来,那三个人已像鬼魅一般消失了。也许是中午,身边稀稀落落地走过的人无精打采,好像没有目睹这一切,这时女人才在原地喊了一声手机,下意识摸了下袋子里的东西,长纾了一口气,还好里面东西没丢。但是没了手机,只好作罢,失魂落魄地走向了地铁保安处。保安倒是热情,调来监控,拿着对讲机的手比来比去,叫了几个人说了几句不关紧要的话,就让她回去等消息。于是,白衣女人只好珊珊地走了。
他的思绪从谋生男人的职业中回来了。再一次握紧了手里的纸袋,走向了地铁旁的一家咖啡屋。走进咖啡屋,一阵咖啡香随着“欢迎光临”向他袭来,他自己大概并不想喝杯咖啡,于是也不多看介绍,直接向角落的桌子上坐下。自己慢慢把手上的纸袋铺在桌子上,打开纸袋,里面是空的,他若有所失地拿起手机,看了看最后拨出时间,显示屏上写着“11:14”,搓了搓手,他按键重播。“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阴,午后,依然是一个大风的天气。他刚走出地铁,用左手自然的抚了抚他的银色边框的眼镜,右手拿着的牛皮纸袋差点掉在地上。他不由的一顿,右手攥得更紧了些,纸袋明明还在手上,却感觉它已经随着大风落到了后面。这一停顿不要紧,但走在他后面的人也被他一刹的停顿阻碍了前行,他看见那人衣服后面胳臂的位置,有一条透明胶带,上面粘着几缕白色的线。也许是因为那不太寻常的胶带,使他除了一让,还多看了那个人几眼。
这个城市充斥着各种地方的方言,政府每年的经济报告中,它的经济总量总能排在前几位,市民们直观的感受是地铁线路越来越复杂,从圆环变成了抽象画,而现在又变成类似于彼埃画作中的图形。据上一位市长的市府报告所写,城市会在3年之后建成1线路总计6.7公里,2线路总计13.4公里,3线路12.9公里,其中人均地铁公里数从4.5公里上升至4.7公里。报告中说,算上人口基数也会上升29%后,这个人均公里数的增加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属于3年计划中最重要的恩泽之一。
从地铁车厢走下来一个女人,白色毛制大衣,不是很明亮的黄色腰带,素色的牛仔裤和穿的已经不够明亮的黑色皮靴,手上拿着一个银灰色的手机,手挎着一个蓝色和黄色斑点组成的购物袋,斜挎着一个纯白的皮包,链子也是白色的和手机上的耳机一个颜色。她走到了时钟前面的通道里,像是等待着谁。白衣女人年龄应该不小了,处于女人成熟和老了的微妙之间。不过她梳着一个齐头刘海,这个刘海是给她做头的剪子建议的,其实剪子是让她可以显得更加年轻点,当然原话说的是年轻人就应该弄个年轻人的发型。当时,她还是很开心的,于是多做了一个护理,剩下护理液剪子说,让她直接带走好了,只不过她没收,她觉得还是什么都不要的好。但是拗不过剪子的热情,还是收了一个购物袋,里面是发廊的小册子。后来她发现这个小册子不错,里面有个楔子可以放点小东西。这天她就拿着这个小册子,又一起装进了那个袋子里,手挎着它就出门了。她有个习惯,不喜欢把别人的东西放进自己的皮包。
那个人穿着黑色的皮夹,里面是深色的上衣,裤子也是黑色的,不带什么条纹,皮鞋已经很久没擦了,走了很多路的样子。他知道,要不是因为那个人的衣服上小小的不寻常的装束,他绝对不会看那人一眼。但是现在他不光多看了几眼,还自然而然的想到那人的职业,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因为随着市民数量在这个城市越来越多,各行各业也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很难“一眼看出别人了”。
这个城市的历史说新不新,比那些建国后才形成的城市多了点历史。当年统一运动的式微,导致一群不如意的军队来到了这里,当地本来就善产河鱼,烧青珐琅的工艺也是远近闻名。当地人还算厚道,保护了兵士,中央对其也是睁一眼闭一眼,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兵士直接卸甲归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除了娶妻生子,也带来了外面筑城的手艺。于是经过一段时间依照河道形成了城市。后来支持二次统一运动的成功,直接带来了建国后成为了国家重镇,百年后竟成了这个国家代表的城市,比较台面的声音说这是上帝对当年那些当地人厚道的一种恩泽。也有些声音渐渐起来,说“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些声音大概只是那些抗拒大城市生活的人的声音,总之社会还是没有太过重视这一说法。尤其是官方一直引导人民的恩泽文化,乃至于三十年前开始出现在每年的市府工作报告中。由“恩泽”代替“积极的事项”,由“惩戒”代替了“消极的事务”
“1114”,电子时钟显示着这四个数字。地铁大厅的钟摆是由褐色的木头和黑色铁打造而成,但是原木的质量不太好,也有可能是带了劣质涂蜡的缘故,总是暗淡的颜色。不过人们都知道这个钟摆只是个类似于标志物的东西,当地人用它的前后直接来辨别下车后走那个出口,真正看时间的装置是在钟摆座顶上的一个电子时钟。“11点14了”白衣女人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夹紧手挎的购物袋,把手机暂停了一直在听的音乐,摘下耳机,放进皮包的一个毛绒小夹层,然后从皮包中拿出了唇膏,对着地铁旁的玻璃门照着,擦了擦嘴唇,然后抿着嘴把唇膏收好。又仔细往蓝黄点的购物袋里看了看,里面的小册子平平安安地处在里面。这时她抬眼复又看到从远处走过来一个身材矮小但壮实的卷发青年。青年直勾勾地朝她挪了过来。白衣女人看不是自己要等的人,便向侧后一让,想让他先过。没想到侧身时余光看到从两边又死死地挪过来两个青年。先头的青年急促地,压低了声音,“我们身上有刀子,别出声”另一个人不等说完,沙哑地蹭出一句“把手机给我”。白衣女人吓得不敢动,只把手上的袋子和皮包都紧紧地夹住,脑袋有点天旋地转的感觉,汗水从齐刘海里往外冒。卷发青年看她没出声也没动,就直接伸手去夺手机。女人刚想喊,发现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划了出来,竟没有能够喊出来,眼看着手机被从毛大衣中抢走,大衣也被扯出了一个口子,毛絮子也被粘掉了一块。等到白衣女人反应过来,那三个人已像鬼魅一般消失了。也许是中午,身边稀稀落落地走过的人无精打采,好像没有目睹这一切,这时女人才在原地喊了一声手机,下意识摸了下袋子里的东西,长纾了一口气,还好里面东西没丢。但是没了手机,只好作罢,失魂落魄地走向了地铁保安处。保安倒是热情,调来监控,拿着对讲机的手比来比去,叫了几个人说了几句不关紧要的话,就让她回去等消息。于是,白衣女人只好珊珊地走了。
他的思绪从谋生男人的职业中回来了。再一次握紧了手里的纸袋,走向了地铁旁的一家咖啡屋。走进咖啡屋,一阵咖啡香随着“欢迎光临”向他袭来,他自己大概并不想喝杯咖啡,于是也不多看介绍,直接向角落的桌子上坐下。自己慢慢把手上的纸袋铺在桌子上,打开纸袋,里面是空的,他若有所失地拿起手机,看了看最后拨出时间,显示屏上写着“11:14”,搓了搓手,他按键重播。“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