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跑遍北上广纪实
“40km,3:43:37”,上海马拉松跑道上的这个电子显示屏出现在眼前时,我的身心为之一振:可以进4了!
在14天前跑出350的pb(个人最好成绩)后,我将再一次进4.这意味着我真正进入到3开头的马拉松跑者行列了。跑马第一年,由5字头(530)跑到4字头(420);今年是第二年,由4字头跑到了3字头。尽管没有达到年初给自己定的330目标,并因此屡次被朋友们“挖苦讽刺”,但我还是很高兴自己的这个进步。毕竟进4等于是跨过了一个重要的门槛,离330的目标更近了。
北上广,这三个一线城市的马拉松一般不可能连续三个周末的,今年由于北马的延迟举办,得以如此巧合。我想,那就来个三周跑遍北上广的马拉松吧,也算是个亮点,可以作为2012年度赛季的收官之作。
做出这个决定后,首先想到的就是3个赛事之间的放松和恢复问题。查看了一些高手的心得文章,发现他们并没有特意做什么,做的都是最基本的事情:保证睡眠,饮食规律(避免海鲜等容易过敏和肠胃不适的东西),以及用来排酸的慢跑。一个月内连续参加三个超长距离极限赛事的陈盆滨很淡然地回答我的问题:“没有特别的放松方法,不过我平时都吃人参的。”我的训练量和赛事跟他的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人参就不用了吧,再说,我这个素食者也不可能吃人参这种“怪东西”。
好吧,那就按平常来吧,不再刻意做什么了:我的睡眠和饮食本来就很健康。
广州马拉松是第一站,而且还是我这个居住在广州的人的本地赛事,需要做东道主接待朋友。为此我专门从兼职的杂志社请了假,安心迎接各路朋友。于我,参加马拉松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和朋友们欢聚,尽管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
广马在“330km巨人”于雷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成绩是350,得以实现进4;第二站北京,天气寒冷,赛前的小棉袄真心喜欢,不得不丢弃真让我不舍。广马后酸痛难解,期间我按摩两次慢跑两次才稍微缓解,我也因此把下一站的目标放宽到420(这是我广马之前的pb,去年的上马成绩),但在开跑后不久还是感觉到了酸痛。帅哥(非泛指,是“帅克大哥”的简称和专用称呼)是联想乐phone的vip,我这次参赛北马前后都是蹭他的顺风车享受了一把vip待遇:赛前有专车可以在里面取暖存衣,赛后有放松泡澡按摩和宴席,和这些比起来,更大的福利是得以和高手们面对面地对话和沟通。在席间power42195这个在一年时间内由340进步到30几的高手透露了他的训练秘笈:加速跑。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每公里速度多加0.1km/h,让身体适应越跑越快。我从来都是跑着跑着就掉速,这是打破这个恶习的好办法。第二天我就按照这个办法跑了5km。在北马后到上马之间的6天里,这样子跑了3次。
在第三个马拉松就是上马时,起跑时就一路跟着帅哥跑的我,在20km时明显掉速,心想难道还是个420?心里有点失望,但还是督促自己不要掉得太厉害,那一段是折返,迎面而来的大家互相加油,不知不觉地保住了速度,在30km的显示屏惊喜地看见“2:45”,看来进4还有希望!精神为之一抖,在内心里默念:“你已经训练了几次加速跑,你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你了!可以加速的!加油,你能做到!”这个办法很奏效,脚下的步子明显快了很多(从事后的成绩看,我估计这只是心理感觉而已,实际速度并没有多大提升的。)
北马后的酸痛明显要比广马后好很多,没有多大反应。上马后更舒适。没想到越跑还越轻松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适应了。
下面写一些花絮。想到哪写哪,不按照时间顺序来了。
1,靓丽的女生是最好的能量胶和跑伴。北马时和海棠一路跑了30km,上马时和一个hongkong宇宙队的娇小女生同跑最后10km。和女生一起跑,即使处在心情低谷,也很容易走出来,情绪良好,精神振奋,是最好的能量胶。漂亮女生在身边,也不好意思跑得太差啊,至少姿势上。而好看的姿势正是最省力最合理的动作。并肩左右一起跑,能够遇上,说明实力其实差不多的,也就不好意思放任自流了。
2,好兔子能帮助自己取得pb,而这正是最重要的信心。广马时于雷给我做兔子,一路上给我取水,节省时间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持速度;在35km撞墙前后给我鼓劲和批评。没有他的帮助,我不大可能取得350的好成绩。而350的好成绩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如果没有这个350,我也不可能有信心在上马继续进4.
3,赛前了解自己的水平,可以给自己合理的目标以及充足的信心。广马之前,帅哥给我做了个万米测试,我的成绩是48分钟。这个还是在保守的情况下达到的(我做不到用尽全力,这是个缺点,但好处是可以避免伤害。),说明我的全马能够进4了,只要前半程压住速度就可以。
4,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在于体验。连续跑马的好处是可以体验到更多,相互之间的比较更是可以提高体验的价值。北上广三地,三个气候,三个风格,三条不同路线,三个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广州潮湿燥热,短袖T恤加短裤就可以,但要注意补水;北京寒冷干燥,穿衣要厚,虽然不用怎么补水,但冰冷的饮料让我第一次拉肚子,事后方叔(“方宇同宙”)教了我一招:不要急着喝下去,先在嘴里含一会(好让水温一些)再咽下去。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有办法啦。上海是雨天,起跑没多久,鞋子就湿了,好处是温度合适,不用大量补水又不用喝冰水。广州是市民社会,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服务意识强,吃吃喝喝很舒服,免费地铁很给力;帝都北京大气磅礴,红墙边撒尿的机会是一大福利(可惜我没干过);上海是大都市风范,鸣枪时间绝不拖后,值得表扬。
5,为这个三周跑遍北上广,我专门做了件T恤,在现成的衣服上热印图案和文字,简单方便。只要设计出彩,花费很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可以得到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独一无二的物品,多好的事啊。我想着以后多买白色的(或者粉色的)的空白T恤用来自己设计,这样每次参赛都可以穿不一样的衣服了。这也是这次的一大收获吧。在这里要特别感谢fivefingers和业师傅的帮助。
6,多地参赛,比赛事本身更大的挑战是旅途的辛苦。我特别留意了这个。北京时我住到帅哥那里,赛前吃饭休息都很好(包括买厚衣服),去起点是开车去,不用折腾地铁节省很多精力。上马我提前两天到,坐火车(夜间软卧。我发现火车比飞机要舒适很多。),得以从容休息,住处离到起点仅需十分钟。
在14天前跑出350的pb(个人最好成绩)后,我将再一次进4.这意味着我真正进入到3开头的马拉松跑者行列了。跑马第一年,由5字头(530)跑到4字头(420);今年是第二年,由4字头跑到了3字头。尽管没有达到年初给自己定的330目标,并因此屡次被朋友们“挖苦讽刺”,但我还是很高兴自己的这个进步。毕竟进4等于是跨过了一个重要的门槛,离330的目标更近了。
北上广,这三个一线城市的马拉松一般不可能连续三个周末的,今年由于北马的延迟举办,得以如此巧合。我想,那就来个三周跑遍北上广的马拉松吧,也算是个亮点,可以作为2012年度赛季的收官之作。
做出这个决定后,首先想到的就是3个赛事之间的放松和恢复问题。查看了一些高手的心得文章,发现他们并没有特意做什么,做的都是最基本的事情:保证睡眠,饮食规律(避免海鲜等容易过敏和肠胃不适的东西),以及用来排酸的慢跑。一个月内连续参加三个超长距离极限赛事的陈盆滨很淡然地回答我的问题:“没有特别的放松方法,不过我平时都吃人参的。”我的训练量和赛事跟他的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人参就不用了吧,再说,我这个素食者也不可能吃人参这种“怪东西”。
好吧,那就按平常来吧,不再刻意做什么了:我的睡眠和饮食本来就很健康。
广州马拉松是第一站,而且还是我这个居住在广州的人的本地赛事,需要做东道主接待朋友。为此我专门从兼职的杂志社请了假,安心迎接各路朋友。于我,参加马拉松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和朋友们欢聚,尽管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
广马在“330km巨人”于雷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成绩是350,得以实现进4;第二站北京,天气寒冷,赛前的小棉袄真心喜欢,不得不丢弃真让我不舍。广马后酸痛难解,期间我按摩两次慢跑两次才稍微缓解,我也因此把下一站的目标放宽到420(这是我广马之前的pb,去年的上马成绩),但在开跑后不久还是感觉到了酸痛。帅哥(非泛指,是“帅克大哥”的简称和专用称呼)是联想乐phone的vip,我这次参赛北马前后都是蹭他的顺风车享受了一把vip待遇:赛前有专车可以在里面取暖存衣,赛后有放松泡澡按摩和宴席,和这些比起来,更大的福利是得以和高手们面对面地对话和沟通。在席间power42195这个在一年时间内由340进步到30几的高手透露了他的训练秘笈:加速跑。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每公里速度多加0.1km/h,让身体适应越跑越快。我从来都是跑着跑着就掉速,这是打破这个恶习的好办法。第二天我就按照这个办法跑了5km。在北马后到上马之间的6天里,这样子跑了3次。
在第三个马拉松就是上马时,起跑时就一路跟着帅哥跑的我,在20km时明显掉速,心想难道还是个420?心里有点失望,但还是督促自己不要掉得太厉害,那一段是折返,迎面而来的大家互相加油,不知不觉地保住了速度,在30km的显示屏惊喜地看见“2:45”,看来进4还有希望!精神为之一抖,在内心里默念:“你已经训练了几次加速跑,你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你了!可以加速的!加油,你能做到!”这个办法很奏效,脚下的步子明显快了很多(从事后的成绩看,我估计这只是心理感觉而已,实际速度并没有多大提升的。)
北马后的酸痛明显要比广马后好很多,没有多大反应。上马后更舒适。没想到越跑还越轻松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适应了。
下面写一些花絮。想到哪写哪,不按照时间顺序来了。
1,靓丽的女生是最好的能量胶和跑伴。北马时和海棠一路跑了30km,上马时和一个hongkong宇宙队的娇小女生同跑最后10km。和女生一起跑,即使处在心情低谷,也很容易走出来,情绪良好,精神振奋,是最好的能量胶。漂亮女生在身边,也不好意思跑得太差啊,至少姿势上。而好看的姿势正是最省力最合理的动作。并肩左右一起跑,能够遇上,说明实力其实差不多的,也就不好意思放任自流了。
2,好兔子能帮助自己取得pb,而这正是最重要的信心。广马时于雷给我做兔子,一路上给我取水,节省时间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持速度;在35km撞墙前后给我鼓劲和批评。没有他的帮助,我不大可能取得350的好成绩。而350的好成绩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如果没有这个350,我也不可能有信心在上马继续进4.
3,赛前了解自己的水平,可以给自己合理的目标以及充足的信心。广马之前,帅哥给我做了个万米测试,我的成绩是48分钟。这个还是在保守的情况下达到的(我做不到用尽全力,这是个缺点,但好处是可以避免伤害。),说明我的全马能够进4了,只要前半程压住速度就可以。
4,人生的深度和广度在于体验。连续跑马的好处是可以体验到更多,相互之间的比较更是可以提高体验的价值。北上广三地,三个气候,三个风格,三条不同路线,三个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广州潮湿燥热,短袖T恤加短裤就可以,但要注意补水;北京寒冷干燥,穿衣要厚,虽然不用怎么补水,但冰冷的饮料让我第一次拉肚子,事后方叔(“方宇同宙”)教了我一招:不要急着喝下去,先在嘴里含一会(好让水温一些)再咽下去。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有办法啦。上海是雨天,起跑没多久,鞋子就湿了,好处是温度合适,不用大量补水又不用喝冰水。广州是市民社会,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服务意识强,吃吃喝喝很舒服,免费地铁很给力;帝都北京大气磅礴,红墙边撒尿的机会是一大福利(可惜我没干过);上海是大都市风范,鸣枪时间绝不拖后,值得表扬。
5,为这个三周跑遍北上广,我专门做了件T恤,在现成的衣服上热印图案和文字,简单方便。只要设计出彩,花费很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可以得到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独一无二的物品,多好的事啊。我想着以后多买白色的(或者粉色的)的空白T恤用来自己设计,这样每次参赛都可以穿不一样的衣服了。这也是这次的一大收获吧。在这里要特别感谢fivefingers和业师傅的帮助。
6,多地参赛,比赛事本身更大的挑战是旅途的辛苦。我特别留意了这个。北京时我住到帅哥那里,赛前吃饭休息都很好(包括买厚衣服),去起点是开车去,不用折腾地铁节省很多精力。上马我提前两天到,坐火车(夜间软卧。我发现火车比飞机要舒适很多。),得以从容休息,住处离到起点仅需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