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说写作的一些注意【收集贴】
1、 情节结构的完整性
小说情节的基本成分包括序幕、开端、高潮、结局、尾声六个环节。高潮的决定性意义似不言而喻。其实环节的功用与设计都应围绕高潮而实现。尤其是短篇的情节小说,没有高潮就意味着失败。
小说的高潮如同相声的包袱,观众的期待就是它。
什么是高潮呢?
情节是生活冲突的艺术化表现。高潮则是冲突的骤然激化与转折;隐蔽的纠纷突然公开;积累的矛盾终于爆发;扑所溯迷离的事件真相大白;生活的惯性、命运的轨道瞬间变向、急转直下。通常所论情节的“跌宕起伏”、“生动曲折”,都离不开高潮的作用。
2、 情节进展的节奏性
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情节的进展也应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缓急有度。西方小说中往往有连续数千字的心理描写,情节的进度趋近于零;武侠小说中又常见无描写的连续叙述,起情节因进展过快而成过眼云烟。合理的节奏似乎难以设定标准。故事的内容、读者的审美趣味、习惯都在制约调节着这个标准。尽管如此,相对的节奏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叙述技巧的问题。请参阅有关“叙述”的解析。
3、 情节演进、组合的模式
情节的发展、演进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情节各部分的衔接也形成了若干较稳定的组合模式。熟悉了这些模式,便可建立起一个很实用的评判坐标,有效地提高对情节的赏析能力。
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再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 、"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与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应当指出,悬念的拆解或许可形成突转并掀起高潮.例如,匈牙利作家卡洛里 克斯法劳得的短篇小说《看不见的伤痕》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悲剧的故事:
美丽贤淑的妻子有一张永远锁着的桌子,庸俗的丈夫对此疑窦丛生,妒火中烧.一天,妻子到好友伯爵夫人处聚会,再子丈夫偷偷打开桌子,发现里面竟是一大摞猥琐肉麻的情书,情书的作者正是他的一位朋友.于是这位愤怒的丈夫杀死了妻子.第二天,伯爵夫人匆匆赶来道明了真相:这些情书是伯爵夫人委托收藏的。
这个极简略的故事梗概仍可显示由悬念而突转,突转而高潮的情节轨迹.
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跳移:跳移是指在表现中调整事件过程的本然顺序和因果关联,将一些重要的环节换位重组.特别是一些缘起前提性环节的后移,即可在故事前部留下空白,以形成悬念,引发思索,又能在故事尾部补填空白,消释悬念,给读者以恍然大悟后的快意.
串联: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影蒙太奇以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当然不能算成功。
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
人物形象的分解
小说以人物为表现中心,小说赏析也就要以人物为焦点。把握人物形象的总体思路取决于人物形象的基本结构。与生活中的人不同,优秀的人物形象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
(1)以心理活动为底蕴,行为动作为表征的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
性格是人物行为的依据,也是其形象特性的标记。作家通过行为刻画性格,读者也通过行为把握性格。所谓“行为”不仅是指人物“做什么”,更是指“怎样做”。因为,“怎样做”比“做什么”更能够显示人物性格的特征。
恩格斯:人物性格不仅表现他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
(2)构成人物形象的第二个层面是人物活动其中的环境
所谓环境可以分为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人物关系是人物之间的直接交往、冲突、纠葛。社会背景指人物所处的生活地位历史时代文化传统等宏观的社会关系。如果将前者称为“小环境”,后者则是“大环境”。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内在逻辑和命运必然性就是由这双重环境所决定的。大、小环境之说仅就就人物存在的静态而言。如果将其动态化,变横截人物、环境的断面为追溯人物、环境的历史,就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人物。
人物是环境作用的产物,环境是人物活动的结果。人物的经历不外是人物和环境交互作用的持续化状态。
(3)人物形象分析的第三个层面是它的社会历史意义
人物是事件、情节的主体。任何情节、故事所包涵的思想意蕴,归根结底都要通过人物的生活命运显示出来。一部伟大的小说往往对人生、社会、历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中揭示人类心灵的奥秘和生活的普遍真理。
人物形象具有双重灵魂:精神世界与历史蕴涵。
根据上述观点,人物形象分析的思路应为:
从人物所处的双重环境入手,着重考察人物的活动、经历、背景,进而观察其心理、行为、性格,准确把握其形象特征,最终揭示其思想蕴涵。
小说情节的基本成分包括序幕、开端、高潮、结局、尾声六个环节。高潮的决定性意义似不言而喻。其实环节的功用与设计都应围绕高潮而实现。尤其是短篇的情节小说,没有高潮就意味着失败。
小说的高潮如同相声的包袱,观众的期待就是它。
什么是高潮呢?
情节是生活冲突的艺术化表现。高潮则是冲突的骤然激化与转折;隐蔽的纠纷突然公开;积累的矛盾终于爆发;扑所溯迷离的事件真相大白;生活的惯性、命运的轨道瞬间变向、急转直下。通常所论情节的“跌宕起伏”、“生动曲折”,都离不开高潮的作用。
2、 情节进展的节奏性
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情节的进展也应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缓急有度。西方小说中往往有连续数千字的心理描写,情节的进度趋近于零;武侠小说中又常见无描写的连续叙述,起情节因进展过快而成过眼云烟。合理的节奏似乎难以设定标准。故事的内容、读者的审美趣味、习惯都在制约调节着这个标准。尽管如此,相对的节奏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叙述技巧的问题。请参阅有关“叙述”的解析。
3、 情节演进、组合的模式
情节的发展、演进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情节各部分的衔接也形成了若干较稳定的组合模式。熟悉了这些模式,便可建立起一个很实用的评判坐标,有效地提高对情节的赏析能力。
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再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 、"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与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应当指出,悬念的拆解或许可形成突转并掀起高潮.例如,匈牙利作家卡洛里 克斯法劳得的短篇小说《看不见的伤痕》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悲剧的故事:
美丽贤淑的妻子有一张永远锁着的桌子,庸俗的丈夫对此疑窦丛生,妒火中烧.一天,妻子到好友伯爵夫人处聚会,再子丈夫偷偷打开桌子,发现里面竟是一大摞猥琐肉麻的情书,情书的作者正是他的一位朋友.于是这位愤怒的丈夫杀死了妻子.第二天,伯爵夫人匆匆赶来道明了真相:这些情书是伯爵夫人委托收藏的。
这个极简略的故事梗概仍可显示由悬念而突转,突转而高潮的情节轨迹.
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跳移:跳移是指在表现中调整事件过程的本然顺序和因果关联,将一些重要的环节换位重组.特别是一些缘起前提性环节的后移,即可在故事前部留下空白,以形成悬念,引发思索,又能在故事尾部补填空白,消释悬念,给读者以恍然大悟后的快意.
串联: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影蒙太奇以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当然不能算成功。
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
人物形象的分解
小说以人物为表现中心,小说赏析也就要以人物为焦点。把握人物形象的总体思路取决于人物形象的基本结构。与生活中的人不同,优秀的人物形象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
(1)以心理活动为底蕴,行为动作为表征的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
性格是人物行为的依据,也是其形象特性的标记。作家通过行为刻画性格,读者也通过行为把握性格。所谓“行为”不仅是指人物“做什么”,更是指“怎样做”。因为,“怎样做”比“做什么”更能够显示人物性格的特征。
恩格斯:人物性格不仅表现他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
(2)构成人物形象的第二个层面是人物活动其中的环境
所谓环境可以分为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人物关系是人物之间的直接交往、冲突、纠葛。社会背景指人物所处的生活地位历史时代文化传统等宏观的社会关系。如果将前者称为“小环境”,后者则是“大环境”。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内在逻辑和命运必然性就是由这双重环境所决定的。大、小环境之说仅就就人物存在的静态而言。如果将其动态化,变横截人物、环境的断面为追溯人物、环境的历史,就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人物。
人物是环境作用的产物,环境是人物活动的结果。人物的经历不外是人物和环境交互作用的持续化状态。
(3)人物形象分析的第三个层面是它的社会历史意义
人物是事件、情节的主体。任何情节、故事所包涵的思想意蕴,归根结底都要通过人物的生活命运显示出来。一部伟大的小说往往对人生、社会、历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从中揭示人类心灵的奥秘和生活的普遍真理。
人物形象具有双重灵魂:精神世界与历史蕴涵。
根据上述观点,人物形象分析的思路应为:
从人物所处的双重环境入手,着重考察人物的活动、经历、背景,进而观察其心理、行为、性格,准确把握其形象特征,最终揭示其思想蕴涵。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