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遗憾,如果不到有生命离你而去的时候,你不会懂得。
以前看过好多爱情题材的作品,小说或者电影,从很多故事里体会到了什么叫遗憾。看过《分手信》之后,更是遗憾地落泪而无法再次翻开这本书。经历了很多,彼此相爱的两个人没有走到一起,固然很遗憾没有错,我也曾经认为,没有比“错过”更让人遗憾的事了罢。
昨儿个看了《飞越老人院》,不少人艺老演员的加盟,让这部电影更加真实,演老人的故事,就找头发已经白了的老人本色出演,这才是精髓。和我奶奶一起看这部电影,一直看完了片尾每个老人的特写和年龄介绍,我奶奶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由于角度不太好,看不清楚演员表的字幕和介绍年龄的小字,却在每一张老人的面孔出现时,准确说出演员的名字,然后问我他们多大年纪了。我说,70了,我奶奶说,还挺年轻。我从半躺的姿势蓦然坐起,看了看老人家的表情,轻巧如在念叨一些琐事,她也“年轻”得和镜头里的老人们一样,还带着我已经看了20年的安详。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奶奶就一直在边上念叨,她喜欢这样跟我一起看电影,然后边看边跟我交流。起初我不喜欢这样,我觉得看电影就认真看呗,看完一起说多好。后来也慢慢习惯了,因为我知道她记不住整部影片的情节,只能哪儿有感触就说哪儿。看到老人们驾车去蒙古,她就跟我回忆我爷爷去蒙古开会,住在蒙古包里给她写信的事儿,看到斯琴高娃出场,又立马跟我说前两天在某档子节目里听说的斯琴高娃的故事;到影片靠后,老人们开车去海边的路上,看到“老周”在车上病危,他老伴儿给他擦去刚才演出化的妆,我奶奶又开始“吐槽”为什么快死的角色不找个瘦点儿的老头。整部片子,弄得我很感动,却又哭笑不得。
看完电影,又看看坐在我身边这个头发全白了,牙齿掉没了的老太太,眼圈可能是又红了。
电影里,“老周”说自己的姑娘嫁到了日本,如果死前不能去日本看看闺女,自己会遗憾。其实我想说,“老周”在海边安详的去世时,嫁到日本的女儿才得遗憾。没什么比一个生命离开你的时候,你才知道自己欠他很多,更会让人遗憾。因为,说句很现实的话,爱人不是唯一的,机会不是唯一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社会,可是即便是现在这样的社会,每个生命却仍旧都是唯一的。
我不知道从现在才反应过来去孝敬老人算不算太晚。或许趁他们还健在,选择去尽孝,永远都没有太晚一说。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年,那些为了让自己以后不遗憾的事儿还来不来的及做完,但是,做一件是一件吧。
昨儿个看了《飞越老人院》,不少人艺老演员的加盟,让这部电影更加真实,演老人的故事,就找头发已经白了的老人本色出演,这才是精髓。和我奶奶一起看这部电影,一直看完了片尾每个老人的特写和年龄介绍,我奶奶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由于角度不太好,看不清楚演员表的字幕和介绍年龄的小字,却在每一张老人的面孔出现时,准确说出演员的名字,然后问我他们多大年纪了。我说,70了,我奶奶说,还挺年轻。我从半躺的姿势蓦然坐起,看了看老人家的表情,轻巧如在念叨一些琐事,她也“年轻”得和镜头里的老人们一样,还带着我已经看了20年的安详。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奶奶就一直在边上念叨,她喜欢这样跟我一起看电影,然后边看边跟我交流。起初我不喜欢这样,我觉得看电影就认真看呗,看完一起说多好。后来也慢慢习惯了,因为我知道她记不住整部影片的情节,只能哪儿有感触就说哪儿。看到老人们驾车去蒙古,她就跟我回忆我爷爷去蒙古开会,住在蒙古包里给她写信的事儿,看到斯琴高娃出场,又立马跟我说前两天在某档子节目里听说的斯琴高娃的故事;到影片靠后,老人们开车去海边的路上,看到“老周”在车上病危,他老伴儿给他擦去刚才演出化的妆,我奶奶又开始“吐槽”为什么快死的角色不找个瘦点儿的老头。整部片子,弄得我很感动,却又哭笑不得。
看完电影,又看看坐在我身边这个头发全白了,牙齿掉没了的老太太,眼圈可能是又红了。
电影里,“老周”说自己的姑娘嫁到了日本,如果死前不能去日本看看闺女,自己会遗憾。其实我想说,“老周”在海边安详的去世时,嫁到日本的女儿才得遗憾。没什么比一个生命离开你的时候,你才知道自己欠他很多,更会让人遗憾。因为,说句很现实的话,爱人不是唯一的,机会不是唯一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社会,可是即便是现在这样的社会,每个生命却仍旧都是唯一的。
我不知道从现在才反应过来去孝敬老人算不算太晚。或许趁他们还健在,选择去尽孝,永远都没有太晚一说。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年,那些为了让自己以后不遗憾的事儿还来不来的及做完,但是,做一件是一件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