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的时机
诸法空相,空,即是真如心性,那么诸法,一切有为法,全部都是心之境。不要怕心境,因为我们根本脱不开心境,到处都是境界。其实,说得更明白点,是相之世界,我们全部落在相之世界之中,不论物质还是精神。其中最大的一个心境,一个相之顽固境界,就是“我”。此“我”通过六识,牢牢地包围着真如本觉,因为着于相,所以我们不能体察到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所以,达摩初祖和五祖弘忍大师都讲:真如本心为五阴重云所覆,犹如瓶内灯光。那么,如果此五阴重云覆盖严密,我们还有可能悟道吗?绝无可能!所以,在我们日常的五阴重云之中,一定有一个客观实际状况,是真如本心闪现之处,是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地方。这一定是一桩客观事实之存在。这话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个现象:我们抛一个球上去,它会落下来。那么我们很难观察到这个球的真实面貌,因为它一直在动。可是有一个地方,它会突然展示出它的真实面貌:在抛物线的顶端处,它的速度为零!此刻,我们抓拍,就一定能够窥见全貌。五阴重云所覆的真如,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禅宗参话头,讲的就是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之处。这不就是如同抛球一样吗?在念头转折的这个档口,我们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就能够抓住这个瞬间,发现事实本来。在禅宗参悟过程中,经常有击石火、闪电光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转折的瞬间。参话头,说的就是参的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怎样去找那个参话头的时机呢?就是要去找这些识觉、念头、感知产生转折的地方。当头棒喝、呼唤应诺、闻声而悟,全部是发现了客观事实的存在:在五阴重云交互之间隙处,中间有一条细细的蓝天之线,好好把握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井观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解读“唯是一心” (1人喜欢)
- 读书:读大乘法之一
- 读书:唯识指意 (2人喜欢)
- 读书:《圆觉经》之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1人喜欢)
- 读书:唯是一心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