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的分级和竞争方式
我们现在的主要客户都在日本市场,日本客户非常挑剔,质量要求很严格,订单较为稳定利润也看得去,同时放弃了国内很多低端的经销商和低价贸易商——从市场的划分来看,这几乎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即便产品一样,但客户需求的产品质量标准却极为不同(我们并不需要靠薄利多销来维持运作的客户)。
在一个供不于求的市场,价格和质量常常不是问题,关键是产量供应,而这种蜜月期通常很短的,随着市场竞争中的不断加入,市场很快进入饱和状态——供过于求(伪劣产品增多,优质产品数量其实还是不多的),如果不通过提高质量来巩固已有市场,还去降价降品质谋求更大的低端市场,反而容易失去高端的市场,因为生产占用了企业生产资源和流动资金都不是小数目,而对价格敏感的低端客户也非常容易流失,风险极大——牛逼的大公司除外,比如高端市场长期看已经没有什么空间的情况下。。
啰嗦了这么多,网上找个了现成的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些客户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财务状况更佳,长期生存能力更强,增长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需求更为稳定,口碑宣传效应更强,需要的服务成本更低等。
假设A公司和B公司是两家竞争对手:A公司接受任何愿意按其价格购买产品的客户;B公司则努力“追求”A公司的最佳客户,并与它们签订长期合同,同时针对自己的一些吸引力不大的客户,停止或减少供货。结果,它的这些客户自然而然会投奔A公司。这令A公司的营销经理感到十分高兴,因为他发现每当有老客户离去时,很快就会有新客户来补缺。在一到两年时间里,B公司已经将自己质量最差的客户推给了A公司,同时将A公司质量最好的客户拉了过来。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会不可避免地再次转变为买方市场,因为公司会投入新的产能,而且会有新公司进入市场。或许B公司有 20%的客户流向了这些新进入市场的公司。但幸运的是,B公司孜孜以求,努力获取尽可能最好的客户。结果,B公司的客户平均每年增长20%。也就是说,即使有20%的客户流失,B公司依然能够保持100%的生产和销售水平,因为它现有客户的需求在增长。
假设A公司客户,也就是那些对价格更为敏感、财务状况欠佳、增长较慢或呈负增长的客户也流失了20%,那么它就需要寻找新客户。由于此时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寻找新客户的工作也就变得极为困难。A公司只能采取打折,以低于市场平均价销售产品的方式才能赢得客户。最终,A公司获得的将是支付较低价格、吸引力不大的客户。B公司是在卖方市场赢取客户,而A公司则是在买方市场寻找客户。最终,B公司花费较少的力气获得了质量更高的客户,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些管理人员可能会反对说,“在我们的行业中,最重要的是价格,其它都是次要的。” 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但这并不是说客户质量无关紧要。恰恰相反,如果我的客户付款更快、更换供应商的频率更低、增长更快、需要的服务成本更低……,我就将在价格竞争中胜出,因为客户质量更高意味着我享有了成本优势。简而言之,当产品不能给你带来优势,你就只有指望你的客户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部分的工业产品都有被取代的时候,只是那个时候,优先撤出的都是曾经那些低端靠价格竞争,最后搞到自己无利可图的客户。看好的自己的市场和客户等级,不要陷入盲目的价格竞争。
阅读参考:
面对价格竞争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B%B7%E6%A0%BC%E7%AB%9E%E4%BA%89
产品竞争策略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A%A7%E5%93%81%E7%AB%9E%E4%BA%89
卖方市场:
http://wiki.mbalib.com/wiki/%E5%8D%96%E6%96%B9%E5%B8%82%E5%9C%BA
商品价格
http://wiki.mbalib.com/wiki/%E5%95%86%E5%93%81%E4%BB%B7%E6%A0%BC
备注:文章中提到的高端和低端只是通过价格和经营方式区分市场,并非指产品。
未完,待续
在一个供不于求的市场,价格和质量常常不是问题,关键是产量供应,而这种蜜月期通常很短的,随着市场竞争中的不断加入,市场很快进入饱和状态——供过于求(伪劣产品增多,优质产品数量其实还是不多的),如果不通过提高质量来巩固已有市场,还去降价降品质谋求更大的低端市场,反而容易失去高端的市场,因为生产占用了企业生产资源和流动资金都不是小数目,而对价格敏感的低端客户也非常容易流失,风险极大——牛逼的大公司除外,比如高端市场长期看已经没有什么空间的情况下。。
啰嗦了这么多,网上找个了现成的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些客户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财务状况更佳,长期生存能力更强,增长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需求更为稳定,口碑宣传效应更强,需要的服务成本更低等。
假设A公司和B公司是两家竞争对手:A公司接受任何愿意按其价格购买产品的客户;B公司则努力“追求”A公司的最佳客户,并与它们签订长期合同,同时针对自己的一些吸引力不大的客户,停止或减少供货。结果,它的这些客户自然而然会投奔A公司。这令A公司的营销经理感到十分高兴,因为他发现每当有老客户离去时,很快就会有新客户来补缺。在一到两年时间里,B公司已经将自己质量最差的客户推给了A公司,同时将A公司质量最好的客户拉了过来。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会不可避免地再次转变为买方市场,因为公司会投入新的产能,而且会有新公司进入市场。或许B公司有 20%的客户流向了这些新进入市场的公司。但幸运的是,B公司孜孜以求,努力获取尽可能最好的客户。结果,B公司的客户平均每年增长20%。也就是说,即使有20%的客户流失,B公司依然能够保持100%的生产和销售水平,因为它现有客户的需求在增长。
假设A公司客户,也就是那些对价格更为敏感、财务状况欠佳、增长较慢或呈负增长的客户也流失了20%,那么它就需要寻找新客户。由于此时市场已转变为买方市场,寻找新客户的工作也就变得极为困难。A公司只能采取打折,以低于市场平均价销售产品的方式才能赢得客户。最终,A公司获得的将是支付较低价格、吸引力不大的客户。B公司是在卖方市场赢取客户,而A公司则是在买方市场寻找客户。最终,B公司花费较少的力气获得了质量更高的客户,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些管理人员可能会反对说,“在我们的行业中,最重要的是价格,其它都是次要的。” 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但这并不是说客户质量无关紧要。恰恰相反,如果我的客户付款更快、更换供应商的频率更低、增长更快、需要的服务成本更低……,我就将在价格竞争中胜出,因为客户质量更高意味着我享有了成本优势。简而言之,当产品不能给你带来优势,你就只有指望你的客户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部分的工业产品都有被取代的时候,只是那个时候,优先撤出的都是曾经那些低端靠价格竞争,最后搞到自己无利可图的客户。看好的自己的市场和客户等级,不要陷入盲目的价格竞争。
阅读参考:
面对价格竞争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B%B7%E6%A0%BC%E7%AB%9E%E4%BA%89
产品竞争策略
http://wiki.mbalib.com/wiki/%E4%BA%A7%E5%93%81%E7%AB%9E%E4%BA%89
卖方市场:
http://wiki.mbalib.com/wiki/%E5%8D%96%E6%96%B9%E5%B8%82%E5%9C%BA
商品价格
http://wiki.mbalib.com/wiki/%E5%95%86%E5%93%81%E4%BB%B7%E6%A0%BC
备注:文章中提到的高端和低端只是通过价格和经营方式区分市场,并非指产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