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究竟是“按部就班”还是“随心所欲”!?
hi~
听众朋友们,又到了每周一次的日记时间了,欢迎收听——《大猛有事儿》...
我是大猛,今天是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天气阴,-6°转1°,晚间有场约会,南风2级,湿度68%,看《泰囧》~
今晚为什么想到了这样一个题目?!
感叹生活中的各种变数,不知道应该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固步自封...
关于手机——以前人人都使用诺基亚,觉得它真是完美。还没几年就被苹果抢去了风头,满大街都是苹果手机。可不久的将来,谁会预料到大家用什么牌子的手机呢?!关于手机,活在当下,追赶潮流,是一种最简单的选择!
第一部是诺基亚——一款能按键和手写的手机,高二结业考试作弊时家里给的,是爸爸淘汰下来的那种。
第二部是三星——一款姚明做广告黑色搓板超薄按键,08年艺考使用过一段时间,那时有种好高档的感觉,是妈妈淘汰下来的。
第三部手是摩托罗拉——一款像肥皂的商务手机,塞班系统吧,拿在手里像个老板的样子,爸爸淘汰下来的。
第四部是三星718+——一款Windows mobile系统的智能机,特别喜欢的一种,跟了我好久,是爸爸送我升入大学的礼物。
第五部手机是iphone4——正在使用的一款,算是当下流行的“款式”了,爸爸某天突然电话问我要苹果手机不,我说“好吧“!
至于以后手机品牌是谁的天下,能预料到的人肯定能引领社会进程。毋庸置疑,我只是一个使用者,关心的只是与手机的情感。
关于饮食——以前是能吃饱就好,后来慢慢开始讲究,再到后来要吃的健康,直到现在人们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吃“本身,上升到一种身份和文化的象征!关于饮食,”中国美味“必然是我至死方渝的追求,各国美食只能作为爱好阶段性品尝啦!
五岁时——吃是一种取悦大人的表演,每顿吃两个馒头一个鸡腿,爷爷会夸奖我很棒,吃得越多越受长辈的喜欢。
十二岁时——吃饭是为了一种身体的需要,正在飞速发展的年龄,吃能让身体充分得到生长的原料,那时的我号称”垃圾焚化炉‘。
十八岁时——吃饭是一种枯燥生活的宣泄,高中生活的极度规律,让我对“去吃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课后第一个跑食堂的人就是我啦。
二十四岁时——吃饭是一种交友的方式。和三五好友或亲密朋友吃饭,不仅能交流感情,还能促成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
三十六岁时?
人总是在成长,对吃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改变,三十六岁时的我,应酬会很多,我不希望到了那个年纪,挺着一个大的肚子和一张“撕裂笑容”的嘴脸,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身材和健康饮食,成为一个美食家!
关于穿着——女生穿的越来越少啦,男生穿的越来越紧啦...流行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人们追逐时尚的脚步,大到国际都市时尚趴,小到小城的裁缝店,我倒没绝得有什么出入,看过这么多,反而觉得品牌是次要,穿衣服的人才是关键。
小学——各种款式,各种花色,各种材质的衣服都有穿,妈妈几乎把我变成了一个活体模特,甚至穿过姐姐们的宽大毛衣上学,印象最深的就是传一整套妈妈亲手给做的宽松练功服,纯黄色和总是咯得慌的扣子。
初中——因为不在家上学,所以开始自己打扮,记得第一学期,我喜欢穿一条绿色的裤子和一件红色的上衣,没赶上师哥师姐西装短裙的校服,开始穿宽大肥沃的那种。夏天是看女生文胸的最佳季节,因为那校服的质量实在差的惊人。
高中——依然延续非主流校服风,不过学校后来管理的不是那么严的时候,偷偷穿一条牛仔裤,或者把袖子撑起来装帅,要不然冬天穿一件夸张的外套。不过一到周末不查穿衣的时候,那真是头疼啊,因为不知道该穿什么,那真是头疼啊...
大学——不再用家人帮着挑选衣服了,虽然买的牌子都比较杂,但穿衣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小风格,记得有一件非常棒的呢子大衣,只穿过一回就没有再穿,原因是没有买能搭配它的裤子鞋子和天气。
现在——有了固定的品牌和风格,简约、休闲、舒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偏喜欧美风,衣服上不喜欢太多的图案,不能接收受太过丰富的颜色,造型不能太过夸张突出。因为这会抢了穿衣服人的风头,衣服毕竟只是衣服,需要关注的点还在人身上。能把简单的衣服穿出复杂的效果一直是我想要达到的。
一不小心又写了那么多...
现在喜欢看长篇的人不多了,但我总是婆婆妈妈的说个没玩,也算是一种“书写发泄’吧,写出来的能加深印象,还能使我以后不至于什么都想不起来...
听众朋友们,又到了每周一次的日记时间了,欢迎收听——《大猛有事儿》...
我是大猛,今天是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天气阴,-6°转1°,晚间有场约会,南风2级,湿度68%,看《泰囧》~
今晚为什么想到了这样一个题目?!
感叹生活中的各种变数,不知道应该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固步自封...
关于手机——以前人人都使用诺基亚,觉得它真是完美。还没几年就被苹果抢去了风头,满大街都是苹果手机。可不久的将来,谁会预料到大家用什么牌子的手机呢?!关于手机,活在当下,追赶潮流,是一种最简单的选择!
第一部是诺基亚——一款能按键和手写的手机,高二结业考试作弊时家里给的,是爸爸淘汰下来的那种。
第二部是三星——一款姚明做广告黑色搓板超薄按键,08年艺考使用过一段时间,那时有种好高档的感觉,是妈妈淘汰下来的。
第三部手是摩托罗拉——一款像肥皂的商务手机,塞班系统吧,拿在手里像个老板的样子,爸爸淘汰下来的。
第四部是三星718+——一款Windows mobile系统的智能机,特别喜欢的一种,跟了我好久,是爸爸送我升入大学的礼物。
第五部手机是iphone4——正在使用的一款,算是当下流行的“款式”了,爸爸某天突然电话问我要苹果手机不,我说“好吧“!
至于以后手机品牌是谁的天下,能预料到的人肯定能引领社会进程。毋庸置疑,我只是一个使用者,关心的只是与手机的情感。
关于饮食——以前是能吃饱就好,后来慢慢开始讲究,再到后来要吃的健康,直到现在人们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吃“本身,上升到一种身份和文化的象征!关于饮食,”中国美味“必然是我至死方渝的追求,各国美食只能作为爱好阶段性品尝啦!
五岁时——吃是一种取悦大人的表演,每顿吃两个馒头一个鸡腿,爷爷会夸奖我很棒,吃得越多越受长辈的喜欢。
十二岁时——吃饭是为了一种身体的需要,正在飞速发展的年龄,吃能让身体充分得到生长的原料,那时的我号称”垃圾焚化炉‘。
十八岁时——吃饭是一种枯燥生活的宣泄,高中生活的极度规律,让我对“去吃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下课后第一个跑食堂的人就是我啦。
二十四岁时——吃饭是一种交友的方式。和三五好友或亲密朋友吃饭,不仅能交流感情,还能促成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
三十六岁时?
人总是在成长,对吃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改变,三十六岁时的我,应酬会很多,我不希望到了那个年纪,挺着一个大的肚子和一张“撕裂笑容”的嘴脸,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身材和健康饮食,成为一个美食家!
关于穿着——女生穿的越来越少啦,男生穿的越来越紧啦...流行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人们追逐时尚的脚步,大到国际都市时尚趴,小到小城的裁缝店,我倒没绝得有什么出入,看过这么多,反而觉得品牌是次要,穿衣服的人才是关键。
小学——各种款式,各种花色,各种材质的衣服都有穿,妈妈几乎把我变成了一个活体模特,甚至穿过姐姐们的宽大毛衣上学,印象最深的就是传一整套妈妈亲手给做的宽松练功服,纯黄色和总是咯得慌的扣子。
初中——因为不在家上学,所以开始自己打扮,记得第一学期,我喜欢穿一条绿色的裤子和一件红色的上衣,没赶上师哥师姐西装短裙的校服,开始穿宽大肥沃的那种。夏天是看女生文胸的最佳季节,因为那校服的质量实在差的惊人。
高中——依然延续非主流校服风,不过学校后来管理的不是那么严的时候,偷偷穿一条牛仔裤,或者把袖子撑起来装帅,要不然冬天穿一件夸张的外套。不过一到周末不查穿衣的时候,那真是头疼啊,因为不知道该穿什么,那真是头疼啊...
大学——不再用家人帮着挑选衣服了,虽然买的牌子都比较杂,但穿衣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小风格,记得有一件非常棒的呢子大衣,只穿过一回就没有再穿,原因是没有买能搭配它的裤子鞋子和天气。
现在——有了固定的品牌和风格,简约、休闲、舒适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偏喜欧美风,衣服上不喜欢太多的图案,不能接收受太过丰富的颜色,造型不能太过夸张突出。因为这会抢了穿衣服人的风头,衣服毕竟只是衣服,需要关注的点还在人身上。能把简单的衣服穿出复杂的效果一直是我想要达到的。
一不小心又写了那么多...
现在喜欢看长篇的人不多了,但我总是婆婆妈妈的说个没玩,也算是一种“书写发泄’吧,写出来的能加深印象,还能使我以后不至于什么都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