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不惧年华,从容老去
(一)
昨天偶然读到一个词,青春。坐在水吧的角落里哈哈大笑,好久没有碰过这个词了,看别人信手拈来,不禁感慨,年轻真好。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一直沉沦在对时间的恐慌中。20岁一过就不敢再庆祝生日,从内心来说真的觉得过生日已经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生日的到来只提醒着自己已经在奔三的道路上狂奔,但是人生却依旧如此的苍白无力,乏善可陈。 这怎么会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
其实这样的恐慌不是20岁之后才出现的,它已经在我的脑海中埋藏了很多年。小的时候背诗,杜牧对十三四岁的姑娘描写得多么地纯洁却饱含风情,“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像含苞待放的栀子花,还带着清晨的朝露,那个年纪多美啊,叫做豆蔻。 后来又被各种青春文学毒害,神马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现在觉得这说法就是一坨翔,但当年人傻啊,又那么矫情。 十六岁生日晚上的时候趴在桌上写日记,为赋新词强说愁,郑重地一笔一划,我已经十六岁了,已经要老了•••还记得当时的悲愁,是那么地情真意切。
从十六岁以来,我一直都在害怕着,所谓的青春,所谓的老去。席慕容写,“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他们都说这是一个仓促的过程,所以我怕呀,怕时光流逝,怕自己还没有在这过程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请,就已经老了•••
但是,昨天偶然碰到青春这个词的时候,我确实吓了一跳,好陌生的感觉,真的是好久都没有触碰过这个词了,似乎它渐渐地在我的意识中变浅变淡。后面的时候我自己想了一想,似乎是现在整个人的状态都已经走上了比较良性的轨道,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知道自己不一定要跟着别人的目光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能够淡定一些吧。
(二)
昨天和田同学和朱同学坐在阿里巴吧,左拉右扯,有嬉笑,无怒骂,认识了三年多,从第一次通话时惶恐地问学长我要不要来这所大学,到现在左扯扯右扯扯什么话都能蹦出来的随意,中间除了熟悉之外,彼此都有大的变化和成长。 他们说还记得两年前有个晚上也是这里,同样是一个主题,但是如今的状态明显比当年要沉稳和大气。是的,总体说来,我们都比较满意现在的状态,不断地在前进,在提升,并且,知道自己想要走的是哪一个方向。
只要你不断地在成长和变好,你就不会去畏惧时光的侵蚀了。所谓的青春,并不是年龄决定的,更多的还是心灵的状态。你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是热的,心是跳动的,你能感受到自己就像竹笋一样在慢慢地破土和拔节,你努力地伸展枝叶,趋向阳光和空气,迎接朝露迎接狂风暴雨,脚下也有坚实的土地。
回想以前的自己,即使是在所谓的青春年纪,也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偏执,把世界看成只有一条路的起点和终点;头脑简单,别人说什么都不加分辨地相信;拧巴,没有办法好好地认识自己,摆不正位置,调不好频道,不是过分的自卑以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就是无意义的自负;压抑,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总是不敢放开手去争取•••
其实现在的自己也没有变成想要中的模样,但是,一切都在向一个好的方向转变,生活也稍微呈现出圆融的状态了。自己会多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不会那么容易地被外界裹挟;对于不满意的地方会着手去改变,即使见效缓慢,但是总是在努力。
我想尽力去做一个建设者,而不是在所谓的“青春”里无病呻吟。
于是渐渐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从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开始,进行分解;开始用一些小技巧管理自己,比如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管理,用番茄工作法进行时间管理,努力对抗拖延症和低效率;更加勇敢,努力告诉自己想要就大步向前去争取,人生这么短,有好多好多想要完成的事情;保持一个积极输入的状态,读好的书,交好的朋友,通过交流和思考慢慢地拓宽自己的小宇宙;保持积极的状态,以前的时候喜欢打鸡血,现在渐渐更喜欢平静而缓慢的力量,静水流深般不断前进;现在也更懂得表达自己,努力不把情感压抑在内心。
我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圆融的状态,静水流深,和光同尘。
但是,还是有好多好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说在新环境下的局促和不知所措,今年暑假的时候也陷入极度的自我怀疑;还是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较为容易被消极情绪控制;不会说话,表达常常出问题。等等等
但是,不会仅仅地去抱怨了,我会把想要改进的方面记在心里,然后尽力去改善,这个过程虽然辛苦,并且结果也不确定,但是仍然能让我开心,因为我没有放弃自己。
今天看丢丢君写的日志,叫“当初的愿望实现了么?”,讲一个中年男人回想起青春时代辉煌的梦想和放肆的心情,那时候壮志雄心意气风发,但现在却垂垂老矣。很多人在推,如果是以前的我也会很喜欢这样的调调,老了放弃了屈服于这个世界了,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过下去了。但是现在会觉得这些东西还是太偏激了,青春就是懵懂和冲动么?不是的,那不叫青春,那叫不懂事。 老去就一定是无味了没意思了么?不是的,那叫对自己对人生不负责任。
如果一个人想起以前的自己是一直津津乐道以前怎样,那么说明他走的是下坡路,在不断的后退,所以从过去汲取虚荣心,就像前清遗老蹲墙角话当年;如果一个人想起以前的自己会觉得当时的自己还做得不够好的话,那样才会说明他在improve,这个才是更好的状态吧?
想起一句歌词,“我比较喜欢现在的自己,不太想回到过去”,这样才叫不惧年华,从容老去吧?
希望时间流逝中,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昨天偶然读到一个词,青春。坐在水吧的角落里哈哈大笑,好久没有碰过这个词了,看别人信手拈来,不禁感慨,年轻真好。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一直沉沦在对时间的恐慌中。20岁一过就不敢再庆祝生日,从内心来说真的觉得过生日已经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生日的到来只提醒着自己已经在奔三的道路上狂奔,但是人生却依旧如此的苍白无力,乏善可陈。 这怎么会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
其实这样的恐慌不是20岁之后才出现的,它已经在我的脑海中埋藏了很多年。小的时候背诗,杜牧对十三四岁的姑娘描写得多么地纯洁却饱含风情,“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像含苞待放的栀子花,还带着清晨的朝露,那个年纪多美啊,叫做豆蔻。 后来又被各种青春文学毒害,神马十六岁是花季,十七岁是雨季,现在觉得这说法就是一坨翔,但当年人傻啊,又那么矫情。 十六岁生日晚上的时候趴在桌上写日记,为赋新词强说愁,郑重地一笔一划,我已经十六岁了,已经要老了•••还记得当时的悲愁,是那么地情真意切。
从十六岁以来,我一直都在害怕着,所谓的青春,所谓的老去。席慕容写,“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他们都说这是一个仓促的过程,所以我怕呀,怕时光流逝,怕自己还没有在这过程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请,就已经老了•••
但是,昨天偶然碰到青春这个词的时候,我确实吓了一跳,好陌生的感觉,真的是好久都没有触碰过这个词了,似乎它渐渐地在我的意识中变浅变淡。后面的时候我自己想了一想,似乎是现在整个人的状态都已经走上了比较良性的轨道,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知道自己不一定要跟着别人的目光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能够淡定一些吧。
(二)
昨天和田同学和朱同学坐在阿里巴吧,左拉右扯,有嬉笑,无怒骂,认识了三年多,从第一次通话时惶恐地问学长我要不要来这所大学,到现在左扯扯右扯扯什么话都能蹦出来的随意,中间除了熟悉之外,彼此都有大的变化和成长。 他们说还记得两年前有个晚上也是这里,同样是一个主题,但是如今的状态明显比当年要沉稳和大气。是的,总体说来,我们都比较满意现在的状态,不断地在前进,在提升,并且,知道自己想要走的是哪一个方向。
只要你不断地在成长和变好,你就不会去畏惧时光的侵蚀了。所谓的青春,并不是年龄决定的,更多的还是心灵的状态。你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是热的,心是跳动的,你能感受到自己就像竹笋一样在慢慢地破土和拔节,你努力地伸展枝叶,趋向阳光和空气,迎接朝露迎接狂风暴雨,脚下也有坚实的土地。
回想以前的自己,即使是在所谓的青春年纪,也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偏执,把世界看成只有一条路的起点和终点;头脑简单,别人说什么都不加分辨地相信;拧巴,没有办法好好地认识自己,摆不正位置,调不好频道,不是过分的自卑以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就是无意义的自负;压抑,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总是不敢放开手去争取•••
其实现在的自己也没有变成想要中的模样,但是,一切都在向一个好的方向转变,生活也稍微呈现出圆融的状态了。自己会多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不会那么容易地被外界裹挟;对于不满意的地方会着手去改变,即使见效缓慢,但是总是在努力。
我想尽力去做一个建设者,而不是在所谓的“青春”里无病呻吟。
于是渐渐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从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开始,进行分解;开始用一些小技巧管理自己,比如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管理,用番茄工作法进行时间管理,努力对抗拖延症和低效率;更加勇敢,努力告诉自己想要就大步向前去争取,人生这么短,有好多好多想要完成的事情;保持一个积极输入的状态,读好的书,交好的朋友,通过交流和思考慢慢地拓宽自己的小宇宙;保持积极的状态,以前的时候喜欢打鸡血,现在渐渐更喜欢平静而缓慢的力量,静水流深般不断前进;现在也更懂得表达自己,努力不把情感压抑在内心。
我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圆融的状态,静水流深,和光同尘。
但是,还是有好多好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说在新环境下的局促和不知所措,今年暑假的时候也陷入极度的自我怀疑;还是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较为容易被消极情绪控制;不会说话,表达常常出问题。等等等
但是,不会仅仅地去抱怨了,我会把想要改进的方面记在心里,然后尽力去改善,这个过程虽然辛苦,并且结果也不确定,但是仍然能让我开心,因为我没有放弃自己。
今天看丢丢君写的日志,叫“当初的愿望实现了么?”,讲一个中年男人回想起青春时代辉煌的梦想和放肆的心情,那时候壮志雄心意气风发,但现在却垂垂老矣。很多人在推,如果是以前的我也会很喜欢这样的调调,老了放弃了屈服于这个世界了,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过下去了。但是现在会觉得这些东西还是太偏激了,青春就是懵懂和冲动么?不是的,那不叫青春,那叫不懂事。 老去就一定是无味了没意思了么?不是的,那叫对自己对人生不负责任。
如果一个人想起以前的自己是一直津津乐道以前怎样,那么说明他走的是下坡路,在不断的后退,所以从过去汲取虚荣心,就像前清遗老蹲墙角话当年;如果一个人想起以前的自己会觉得当时的自己还做得不够好的话,那样才会说明他在improve,这个才是更好的状态吧?
想起一句歌词,“我比较喜欢现在的自己,不太想回到过去”,这样才叫不惧年华,从容老去吧?
希望时间流逝中,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