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
故事如下:
在一个王国里,所有的人都因为喝了某一口井里的水而疯了,最后所有人包括国王身边的大臣随从妻儿都认为是国王疯了,因为只有国王没有喝那井水。这时国王有两个选择:1,不喝,在孤独中保持清醒但被认为是疯子;2,去喝那井水,变疯,这样就和大家一致了。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
我的回答:
不喝,离开那个王国,然后找找看有没有解药。。。
一个朋友的回答:
不喝,在孤独中保持清醒。因为我是国王,要对我的子民负责,必须找出原因拯救所有人。
———————————————————————————————————————————
很有兴趣在心里悄悄分析一下啦。。。
关于故事提供的环境,在一个熟悉的生活地域里,一个人跟随内心的成长而成长,而另外一些曾经熟悉相伴的人却开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未来不同的道路已经开启,然后呢,你的选择是什么?找回过去?或是放下过去?
我的大脑好像会立刻产生出分别心,觉得“放下过去”是自然的正确答案,可是当我意识到这个的时候,我发现分别心这个东西在我心里其实很深,好像有点深到无处不在的样子。
分别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可以得出一个我对你错的结论,然后借着这样一个结论换来一点优越感,这样的优越感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说,为什么它重要呢?沿着这样的思路往下想,发现好像优越感这个东西跟自信的建立似乎有关系。自信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无论是经过与事情的交手,还是跟他人的比较,自信统统都是在经历过一个参照体之后的正面经验,没有自信是从无到有自然生成的,这样一来,优越感似乎也可以理直气壮的站立了,脱掉了自负的嫌疑,只是有一点,当这样的比较发生时,无论是基于事情还是基于另一个人,我们用于比较的点更应该放在心眼看到的实相上面,而不是仅仅肉眼看到或者听到的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幻相上。
回到之前的话题,在我的认知体系里,我把个人成长放在生命的首位,基于此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而我的那位朋友,她是把与周围环境的连结放在生命的首位,所以她的决定势必想要捍卫和修复这样的连结。而关于我拿成长当回事这个想法,其实并非基于它的真理地位,因为没有人真的知道这个,而是基于作为一个没有办法去与周围环境充分连结的人,我并不愿意被自己认为是一个做不好现实生活中的连结功课所以临阵脱逃的胆小鬼,我也有私心啦。
总的来说,我追求自在快乐,所以我得到的是自在快乐,就不会是富有、亲密这些同样美好的东西,有所求有所得,不要贪心就是!
在一个王国里,所有的人都因为喝了某一口井里的水而疯了,最后所有人包括国王身边的大臣随从妻儿都认为是国王疯了,因为只有国王没有喝那井水。这时国王有两个选择:1,不喝,在孤独中保持清醒但被认为是疯子;2,去喝那井水,变疯,这样就和大家一致了。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
我的回答:
不喝,离开那个王国,然后找找看有没有解药。。。
一个朋友的回答:
不喝,在孤独中保持清醒。因为我是国王,要对我的子民负责,必须找出原因拯救所有人。
———————————————————————————————————————————
很有兴趣在心里悄悄分析一下啦。。。
关于故事提供的环境,在一个熟悉的生活地域里,一个人跟随内心的成长而成长,而另外一些曾经熟悉相伴的人却开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未来不同的道路已经开启,然后呢,你的选择是什么?找回过去?或是放下过去?
我的大脑好像会立刻产生出分别心,觉得“放下过去”是自然的正确答案,可是当我意识到这个的时候,我发现分别心这个东西在我心里其实很深,好像有点深到无处不在的样子。
分别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可以得出一个我对你错的结论,然后借着这样一个结论换来一点优越感,这样的优越感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说,为什么它重要呢?沿着这样的思路往下想,发现好像优越感这个东西跟自信的建立似乎有关系。自信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无论是经过与事情的交手,还是跟他人的比较,自信统统都是在经历过一个参照体之后的正面经验,没有自信是从无到有自然生成的,这样一来,优越感似乎也可以理直气壮的站立了,脱掉了自负的嫌疑,只是有一点,当这样的比较发生时,无论是基于事情还是基于另一个人,我们用于比较的点更应该放在心眼看到的实相上面,而不是仅仅肉眼看到或者听到的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幻相上。
回到之前的话题,在我的认知体系里,我把个人成长放在生命的首位,基于此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而我的那位朋友,她是把与周围环境的连结放在生命的首位,所以她的决定势必想要捍卫和修复这样的连结。而关于我拿成长当回事这个想法,其实并非基于它的真理地位,因为没有人真的知道这个,而是基于作为一个没有办法去与周围环境充分连结的人,我并不愿意被自己认为是一个做不好现实生活中的连结功课所以临阵脱逃的胆小鬼,我也有私心啦。
总的来说,我追求自在快乐,所以我得到的是自在快乐,就不会是富有、亲密这些同样美好的东西,有所求有所得,不要贪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