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者的初心
最近都很烦躁,连同多年不犯的老胃病都一起跳出来骚扰。 当然可以找出很多原因,冬天啦,快到年关啦,情绪啦,天气啦,工作压力大啦, 身体不好啦。
但是,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时间,一定要找借口的话,一定是有的,但我不想找理由,就是烦躁。
其实要做的事很多,但又常常坐着发呆什么都不想做,又或者是刷豆瓣,刷得大脑一片空白。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遵守承诺,因为早上没有完成5个番茄的工作,所以下午搬着电脑来到楼下的咖啡馆。出来之前用10分钟散了个步,办公室的空气太差了,睡觉又不安稳,频频打哈欠,散个步平复下身体和心情。
给自己30分钟用来调整,于是翻开了《再活一次》,第一篇叫做“初始的意念”,说到,设定的一个时间,10分钟也好,20分钟也好,多久都行,随便写点什么。应当不停地写,不要停下来重看,不要担心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甚至不要管文法,把字写下来就好。
不要思考,不要思考,把写字当做一种修行的方式,把情绪转化为文字写出来,把精神集中在文字上面。
我的书要出版了,对于从来没有收到过稿费,或者工作跟写字十万八千里的我来说,是很新鲜的事情。会有一些人留言说“这种东西也可以卖钱,太扯淡了吧,太坑爹了吧”。 开始我很抗拒这些评论,但在内心深处,我也不得不承认,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随便写的网络日记也能出版当做书?!这种困扰也围绕着我,周围人越多乐观的评价,网上书店越高的排名,反而造成我越大的压力。
结果在这本书中看到这样的话,这是朱迪丝.格斯特写的前言,《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是她的第一本书,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她写道“书成多年之后,我仍在告诉自己,我其实算不上是个作家,而是个骗子——一个运气很好的骗子。 ”。
看得我大乐,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再棒的作家,也是有过这样的存疑。
前不久去一个朋友组织的沙龙,他们推荐一本书,叫做《禅者的初心》,这本书 我还没来得及看,但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初心, 也就是意味着,无论你是怎么样地写字,写什么样的字。 是一个出名很久获得诺贝尔奖的知名作家,还是像我这样,侥幸被出版社看中,把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变成铅字的人,都一样。要保持最初写字的那种快乐,那种专注,那种要告诉别人什么的急迫心情,因为我不敢妄称自己是个作者,所以只能称之为“写者的初心”。
这种毫无欲望的打字让我感受到像静坐时的快乐(还记得我之前所遵守的规则麽,不要停下来,不要回头看,只是随手打出想要写的文字),这应该就是我最初写字的初心。是更早的时候,我小学的第一篇作文,是在父母家存的很多本很多本日记,是大学时候跟友人通信的厚厚的一叠,也是到豆瓣以来,慢慢跟人分享的心情的点点滴滴。
不得不说,这其实像是一个自我治愈的过程。 以前,有朋友笑过我“水湄自传式文体”,就是说我每写一篇东西,都带上太多自己的经历和自我的感受。 大概就是这样的,在写的过程中,我想的更多是自己,至于看的人到底能得到多少,并不是我考虑的主要议题。
但是随着关注度的越来越高,正面和负面评论的越来越多,似乎这种初心在慢慢失去,发表一篇日记的时候,都不得不多考虑一下是否会招致骂名,又或者是否能对得起看的人,有没有干货,文字逻辑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等等等等。考虑得太多,初心就失去了,文字最开始的快乐也就是失去了。
正如一默所说的,金牌销售跟骗子有一线之差,就是产品是否过硬。 乐观者与悲观者也有一线之差,那就是遇见困难是退缩还是继续向前。既然被成为“正能量小队长”(桃花石上书生语),我要面对烦躁、焦虑,以及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写下去。
谢谢大家看这篇毫无压力的30分钟写出来的文字,也推荐这本让人静下心来的好书《再活一次》 。
我发誓,这个真的不是广告文,但是鉴于我最近确实在卖书,所以再贴一个书的图片(我也是被逼的啊,我的编辑好凶啊!) 嗯, 17号就到货了- - - 坚持!
30岁前的每一天
但是,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时间,一定要找借口的话,一定是有的,但我不想找理由,就是烦躁。
其实要做的事很多,但又常常坐着发呆什么都不想做,又或者是刷豆瓣,刷得大脑一片空白。
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遵守承诺,因为早上没有完成5个番茄的工作,所以下午搬着电脑来到楼下的咖啡馆。出来之前用10分钟散了个步,办公室的空气太差了,睡觉又不安稳,频频打哈欠,散个步平复下身体和心情。
给自己30分钟用来调整,于是翻开了《再活一次》,第一篇叫做“初始的意念”,说到,设定的一个时间,10分钟也好,20分钟也好,多久都行,随便写点什么。应当不停地写,不要停下来重看,不要担心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甚至不要管文法,把字写下来就好。
不要思考,不要思考,把写字当做一种修行的方式,把情绪转化为文字写出来,把精神集中在文字上面。
我的书要出版了,对于从来没有收到过稿费,或者工作跟写字十万八千里的我来说,是很新鲜的事情。会有一些人留言说“这种东西也可以卖钱,太扯淡了吧,太坑爹了吧”。 开始我很抗拒这些评论,但在内心深处,我也不得不承认,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随便写的网络日记也能出版当做书?!这种困扰也围绕着我,周围人越多乐观的评价,网上书店越高的排名,反而造成我越大的压力。
结果在这本书中看到这样的话,这是朱迪丝.格斯特写的前言,《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是她的第一本书,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她写道“书成多年之后,我仍在告诉自己,我其实算不上是个作家,而是个骗子——一个运气很好的骗子。 ”。
看得我大乐,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再棒的作家,也是有过这样的存疑。
前不久去一个朋友组织的沙龙,他们推荐一本书,叫做《禅者的初心》,这本书 我还没来得及看,但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初心, 也就是意味着,无论你是怎么样地写字,写什么样的字。 是一个出名很久获得诺贝尔奖的知名作家,还是像我这样,侥幸被出版社看中,把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变成铅字的人,都一样。要保持最初写字的那种快乐,那种专注,那种要告诉别人什么的急迫心情,因为我不敢妄称自己是个作者,所以只能称之为“写者的初心”。
这种毫无欲望的打字让我感受到像静坐时的快乐(还记得我之前所遵守的规则麽,不要停下来,不要回头看,只是随手打出想要写的文字),这应该就是我最初写字的初心。是更早的时候,我小学的第一篇作文,是在父母家存的很多本很多本日记,是大学时候跟友人通信的厚厚的一叠,也是到豆瓣以来,慢慢跟人分享的心情的点点滴滴。
不得不说,这其实像是一个自我治愈的过程。 以前,有朋友笑过我“水湄自传式文体”,就是说我每写一篇东西,都带上太多自己的经历和自我的感受。 大概就是这样的,在写的过程中,我想的更多是自己,至于看的人到底能得到多少,并不是我考虑的主要议题。
但是随着关注度的越来越高,正面和负面评论的越来越多,似乎这种初心在慢慢失去,发表一篇日记的时候,都不得不多考虑一下是否会招致骂名,又或者是否能对得起看的人,有没有干货,文字逻辑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等等等等。考虑得太多,初心就失去了,文字最开始的快乐也就是失去了。
正如一默所说的,金牌销售跟骗子有一线之差,就是产品是否过硬。 乐观者与悲观者也有一线之差,那就是遇见困难是退缩还是继续向前。既然被成为“正能量小队长”(桃花石上书生语),我要面对烦躁、焦虑,以及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写下去。
谢谢大家看这篇毫无压力的30分钟写出来的文字,也推荐这本让人静下心来的好书《再活一次》 。
![]() |
我发誓,这个真的不是广告文,但是鉴于我最近确实在卖书,所以再贴一个书的图片(我也是被逼的啊,我的编辑好凶啊!) 嗯, 17号就到货了- - - 坚持!
30岁前的每一天
![]() |
-
窗前夕照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2-11 15:43:09
-
勤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1-20 06:01:31
-
一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1-05 00:14:30
-
晴天胖娃娃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25 11:43:34
-
轩璇米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5 13:45:11
-
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21:37:24
-
Argentlov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14:47:28
-
Gloria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14:41:08
-
AkitnesKosuk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12:37:54
-
飞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12:08:43
-
一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11:33:15
-
Jo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08:31:22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07:35:13
-
何仙骨朵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00:49:10
-
rescu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4 00:02:23
-
有痕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3 23: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