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作为中国首批、极少数免费对外开放的国家重点5A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出现于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的三潭印月,体现着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特殊的地位。断桥上的白娘子传说更为西湖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
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谁知王母的手突然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我在高中时游览了杭州西湖,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杭州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映月至今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刚进入西湖游览区时感受到的是安逸和宁静,我仿佛看到了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相遇,仿佛听到了苏东坡在苏堤上吟诗。迫不及待的来到了雷峰塔,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虽不那么雄伟壮观,可还是让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原来的雷峰塔已经倒塌了,我们看到的都是后来修建的,听导游说,当时开启雷峰塔地宫时真的有一条小蛇爬出来,也许那就是被幽禁千年的白娘子。这个故事的真假我无从考证,但是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是我们人人都有的。雷峰塔内有一个大的玻璃宫,里面是一段旧址的颓圮的墙壁,每一块砖都经历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令人惋惜的是,雷峰塔的倒塌不但没有引起大家的保护,反而对散落的塔砖进行疯抢,这也是雷峰塔不能修葺而重新建立的原因。这个历史悠久的高塔被一些没有保护意识的人毁掉了,我深深的感到惋惜和愤怒。泱泱大国,无数的历史遗迹都毁在了无知的人的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保护,更是传承。传播一些常识,尽量保留建筑物的原貌,给后人一个美丽的中国。
出了雷峰塔,终于来到了西湖。突然下起蒙蒙细雨。雨中的空蒙,湖上的水雾,飘摇的小船都那么令人沉醉。断桥上撑伞的背影让我再次想起了白娘子和许仙的凄婉故事,他们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天相识的吧。
我也登上了小船,在西湖中畅游。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真是一位淡雅的美人,蒙蒙细雨为她披上神秘的面纱。这样美的景色希望大家都保护起来,不要污染不要破坏。当听说《非诚勿扰》在杭州西溪拍摄后留下大量垃圾时,我真的怕有一天我的孩子不能看到那断桥残雪,三潭映月。只能看着照片和一元纸币想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外国友人也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着这句俗语。杭州是全世界人民的遗产,不能毁在一些没有素质的人手上。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西湖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杭州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组织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这些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出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
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说起西湖的来历,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谁知王母的手突然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我在高中时游览了杭州西湖,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杭州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映月至今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刚进入西湖游览区时感受到的是安逸和宁静,我仿佛看到了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相遇,仿佛听到了苏东坡在苏堤上吟诗。迫不及待的来到了雷峰塔,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虽不那么雄伟壮观,可还是让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原来的雷峰塔已经倒塌了,我们看到的都是后来修建的,听导游说,当时开启雷峰塔地宫时真的有一条小蛇爬出来,也许那就是被幽禁千年的白娘子。这个故事的真假我无从考证,但是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是我们人人都有的。雷峰塔内有一个大的玻璃宫,里面是一段旧址的颓圮的墙壁,每一块砖都经历了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令人惋惜的是,雷峰塔的倒塌不但没有引起大家的保护,反而对散落的塔砖进行疯抢,这也是雷峰塔不能修葺而重新建立的原因。这个历史悠久的高塔被一些没有保护意识的人毁掉了,我深深的感到惋惜和愤怒。泱泱大国,无数的历史遗迹都毁在了无知的人的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保护,更是传承。传播一些常识,尽量保留建筑物的原貌,给后人一个美丽的中国。
出了雷峰塔,终于来到了西湖。突然下起蒙蒙细雨。雨中的空蒙,湖上的水雾,飘摇的小船都那么令人沉醉。断桥上撑伞的背影让我再次想起了白娘子和许仙的凄婉故事,他们也是在这样一个雨天相识的吧。
我也登上了小船,在西湖中畅游。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真是一位淡雅的美人,蒙蒙细雨为她披上神秘的面纱。这样美的景色希望大家都保护起来,不要污染不要破坏。当听说《非诚勿扰》在杭州西溪拍摄后留下大量垃圾时,我真的怕有一天我的孩子不能看到那断桥残雪,三潭映月。只能看着照片和一元纸币想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外国友人也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着这句俗语。杭州是全世界人民的遗产,不能毁在一些没有素质的人手上。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西湖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杭州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组织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这些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出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