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三观、造三观---转载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先毁三观,再造三观。我学到的“哲学常识”总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胡说。事实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的三观。他们只是追随生活积累起来的偏见或人云亦云的意见过活。如果这也算是三观的话,那么这是未经反思的三观。这样的三观多半是自相矛盾、自以为是和混乱糊涂的。真正的三观必须是个人自己通过艰苦的思考和求知而获得的对世界、人生和价值问题的有条理的看法,在它们会排除掉自相矛盾,会有对这些问题的清晰的看法和立场。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一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显然,许多人都还只拥有糊涂的三观,而没有清醒的三观,所以浑浑噩噩,混吃等死。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有多差劲。反过来,这也应该成为激励我们思考的动力。越是浑噩的现实,越是需要费心思弄清楚,搞明白。
能毁掉三观的,最终是你在阅读过程中养成的深刻的怀疑的习惯和严谨求真的探求兴趣。人性在怀疑时最美。不会怀疑,害怕怀疑,反对怀疑,是过去十几年中所受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惰性。大量不文明、不公平、虚伪、丑恶的事情就在这种惰性中被养大,变放肆,最终危害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怀疑和追根问底,但一切文明的社会肯定都欢迎怀疑和追根问底。怀疑与追根问底是纠结的事情,有时会搞得你焦虑不堪,甚至看起来神经质。但这一些都是为了过文明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只有通过这番精神努力,初入世事的年轻人才能成人。这样的自我“观念革命”是古典时代的哲人、中世纪的修道士、近代的知识分子都经历过的知识拯救。怀疑之后的追问、探寻和追究,会引导你主动去阅读和了解陌生的世界,懂得以前不曾懂得的道理。把自己从狭隘的精神洼地里提拎出来,面对开放壮阔的世界。那时,你将拥有不同于平庸众人的眼光。也就是说,你会为自己创造出一种面对整个世界的一整套观念。这就是“造三观”。
能毁掉三观的,最终是你在阅读过程中养成的深刻的怀疑的习惯和严谨求真的探求兴趣。人性在怀疑时最美。不会怀疑,害怕怀疑,反对怀疑,是过去十几年中所受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惰性。大量不文明、不公平、虚伪、丑恶的事情就在这种惰性中被养大,变放肆,最终危害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怀疑和追根问底,但一切文明的社会肯定都欢迎怀疑和追根问底。怀疑与追根问底是纠结的事情,有时会搞得你焦虑不堪,甚至看起来神经质。但这一些都是为了过文明生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只有通过这番精神努力,初入世事的年轻人才能成人。这样的自我“观念革命”是古典时代的哲人、中世纪的修道士、近代的知识分子都经历过的知识拯救。怀疑之后的追问、探寻和追究,会引导你主动去阅读和了解陌生的世界,懂得以前不曾懂得的道理。把自己从狭隘的精神洼地里提拎出来,面对开放壮阔的世界。那时,你将拥有不同于平庸众人的眼光。也就是说,你会为自己创造出一种面对整个世界的一整套观念。这就是“造三观”。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